Ⅰ 如何讓無線WIFI與有線區域網共享上網但隔離相互訪問
這個很簡單啊,你直接設置個訪客wifi,現在很多路由器都有訪客wifi許可權設置。只需要設置一下別人就無法到內網了。
Ⅱ 如何用一台電腦實現網路隔離和安全管控
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很多企業是不允許員工上外網的,一旦有需求上網查找資料,必須要在指定的網域通過專門的電腦進行查詢和下載。這樣表面看是保障了內部網路的安全性,防止內部信息泄漏到外網,但從實際操作過程來看,管理復雜,效率低,資源不能合理利用,給員工工作帶來很多不便。
還有一些單位,為了保障內部信息的安全,採用虛擬化的方式,將所有文件存儲在遠端伺服器上,也就是傳說中的「雲端」,本地不保存文件,投入了巨資建設這套虛擬化系統,但往往由於網路帶寬資源和後續維護不到位,導致更多的麻煩出現。
研發部門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的主體部門,一直是企業內部信息保護的重點,所以還有一些單位直接將他們的所有文件都做加密處理,這樣來控制企業的內部信息安全,這確實也是信息保護最強有力的手段。
由於內容性質不同,有些企業希望降低管理難度,節約保護成本,將內外網有效的隔離開來,採取許進不許出的原則進行控制就可以,既不影響效率,又能保證安全。但如果網路隔離後,要配置多台電腦,成本又增加了,所以市場在呼喚更有效的隔離方案來解決信息安全的問題!
億賽通憑借自己十餘市場發展經驗,運用成熟的沙箱技術和加解密技術,在充分保持兼容性強的前提下,為研發企業、金融單位、軍工單位、政府行業等有多種網路辦公環境需求的單位提供了一套虛擬安全隔離管控系統,該系統能夠有效創建並隔離多個安全域環境,保障各安全域環境中應用與原始系統一致,另一方面各個安全域環境中的數據安全隔離,全磁碟加密存儲,從而達到安全防護的目的,主要特點如下:
1. 環境隔離及加密存儲
各安全域環境可實現單向或雙向隔離,保障不同環境間數據存儲與使用安全,實現物理隔離效果。安全域環境所產生的所有數據均被重定向保存至虛擬加密磁碟中,確保隔離數據在硬碟上的存儲安全,防止非法用戶竊取磁碟泄密。
2. 安全身份認證
支持多種身份認證方式,包括:用戶名與口令認證、硬體USB雙因子認證和AD單點登錄認證等,並支持與CA證書統一集成認證。
3. 網路加密與隔離
各安全域環境內網路通訊均完整加密與隔離,同一安全域環境內可組建加密安全隔離網路,各安全域環境間可實現相互隔離,並可實現對核心應用系統的訪問隔離,保障應用系統的安全認證和訪問安全。
4. 埠及外設管控
可對計算機埠及外設進行啟用或禁用控制,包含USB存儲設備、手機同步、物理列印、光碟機、串口、並口、紅外、藍牙等。
5. 域內安全共享與傳輸
同一安全域環境內,用戶間可進行安全即時通訊和文件安全共享傳輸,在確保安全域隔離傳輸安全的同時提高內部協同效率。
6. 離線安全外帶
針對出差辦公或網路中斷等特殊場景,系統支持設置離線策略與時限;在正常策略許可權下,用戶可離線正常使用安全域及隔離數據,但禁止非授權導出及網路外發,系統將詳細記錄操作日誌及審計。
7. 數據安全外發
安全域內重要文檔需要外發時,需提交明文外發或密文外發申請,在審核通過後才可將文檔輸出至安全域外;當密文外發時,外發文檔將以加密的方式提交給外部使用,防止重要文檔被非法擴散及泄密。密文外發可設置文檔打開認證方式、使用許可權、閱讀次數以及閱讀時限等控制。
8. 數據集中管控與雲存儲
安全域中所有隔離數據可集中存儲至伺服器中,實現「數據大集中、終端不留痕」的高保密要求。
億賽通虛擬安全隔離管控系統,真正的應用環境隔離防護,讓之前雜亂無章的工作環境變得安全可控;該產品應用影響小、與現有環境集成快、而且安全域環境之間可一鍵快速切換, 真正做到安全與效率並存。
Ⅲ 請問如何讓兩台電腦共享網路
一台機器上需要裝一款代理伺服器,另一台機器通過代理伺服器上網。
Ⅳ 網路隔離技術的技術原理
網路隔離技術的核心是物理隔離,並通過專用硬體和安全協議來確保兩個鏈路層斷開的網路能夠實現數據信息在可信網路環境中進行交互、共享。一般情況下,網路隔離技術主要包括內網處理單元、外網處理單元和專用隔離交換單元三部分內容,其中,內網處理單元和外網處理單元都具備一個獨立的網路介面和網路地址來分別對應連接內網和外網,而專用隔離交換單元則是通過硬體電路控制高速切換連接內網或外網。網路隔離技術的基本原理通過專用物理硬體和安全協議在內網和外網的之間架構起安全隔離網牆,使兩個系統在空間上物理隔離,同時又能過濾數據交換過程中的病毒、惡意代碼等信息,以保證數據信息在可信的網路環境中進行交換、共享,同時還要通過嚴格的身份認證機制來確保用戶獲取所需數據信息。 網路隔離技術的關鍵點是如何有效控制網路通信中的數據信息,即通過專用硬體和安全協議來完成內外網間的數據交換,以及利用訪問控制、身份認證、加密簽名等安全機制來實現交換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所以如何盡量提高不同網路間數據交換速度,以及能夠透明支持交互數據的安全性將是未來網路隔離技術發展的趨勢。
Ⅳ 網路隔離下的幾種數據交換技術比較
一、背景 網路的物理隔離是很多網路設計者都不願意的選擇,網路上要承載專用的業務,其安全性一定要得到保障。然而網路的建設就是為了互通的,沒有數據的共享,網路的作用也縮水了不少,因此網路隔離與數據交換是天生的一對矛盾,如何解決好網路的安全,又方便地實 現數據的交換是很多網路安全技術人員在一直探索的。 網路要隔離的原因很多,通常說的有下面兩點: 1、 涉密的網路與低密級的網路互聯是不安全的,尤其來自不可控制網路上的入侵與攻擊是無法定位管理的。互聯網是世界級的網路,也是安全上難以控制的網路,又要連通提供公共業務服務,又要防護各種攻擊與病毒。要有隔離,還要數據交換是各企業、政府等網路建設的首先面對的問題。
2 安全防護技術永遠落後於攻擊技術,先有了矛,可以刺傷敵人,才有了盾,可以防護被敵人刺傷。攻擊技術不斷變化升級,門檻降低、漏洞出現周期變短、病毒傳播技術成了木馬的運載工具…而防護技術好象總是打不完的補丁,目前互聯網上的「黑客」已經產業化,有些象網路上的「黑社會」,雖然有時也做些殺富濟貧的「義舉」,但為了生存,不斷專研新型攻擊技術也是必然的。在一種新型的攻擊出現後,防護技術要遲後一段時間才有應對的辦法,這也是網路安全界的目前現狀。 因此網路隔離就是先把網路與非安全區域劃開,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城市周圍挖的護城河,然後再建幾個可以控制的「吊橋」,保持與城外的互通。數據交換技術的發展就是研究「橋」上的防護技術。 目前數據交換有幾種技術: 修橋策略:業務協議直接通過,數據不重組,對速度影響小,安全性弱
防火牆FW:網路層的過濾
多重安全網關:從網路層到應用層的過濾,多重關卡策略
渡船策略:業務協議不直接通過,數據要重組,安全性好
網閘:協議落地,安全檢測依賴於現有安全技術
交換網路:建立交換緩沖區,立體化安全監控與防護
人工策略:不做物理連接,人工用移動介質交換數據,安全性做好。二、數據交換技術 1、防火牆 防火牆是最常用的網路隔離手段,主要是通過網路的路由控制,也就是訪問控制列表(ACL)技術,網路是一種包交換技術,數據包是通過路由交換到達目的地的,所以控制了路由,就能控制通訊的線路,控制了數據包的流向,所以早期的網路安全控制方面基本上是使用防火牆。很多互聯網服務網站的「標准設計」都是採用三區模式的防火牆。 但是,防火牆有一個很顯著的缺點:就是防火牆只能做網路四層以下的控制,對於應用層內的病毒、蠕蟲都沒有辦法。對於訪問互聯網的小網路隔離是可以的,但對於需要雙向訪問的業務網路隔離就顯得不足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防火牆中的NAT技術,地址翻譯可以隱藏內網的IP地址,很多人把它當作一種安全的防護,認為沒有路由就是足夠安全的。地址翻譯其實是代理伺服器技術的一種,不讓業務訪問直接通過是比防火牆的安全前進了一步,但代理服務本身沒有很好的安全防護與控制,主要是靠操作系統級的安全策略,對於目前的網路攻擊技術顯然是脆弱的。目前很多攻擊技術是針對NAT的,尤其防火牆對於應用層沒有控制,方便了木馬的進入,進入到內網的木馬看到的是內網地址,直接報告給外網的攻擊者,地址隱藏的作用就不大了。 2、多重安全網關 防火牆是在「橋」上架設的一道關卡,只能做到類似「護照」的檢查,多重安全網關的方法就是架設多道關卡,有檢查行李的、有檢查人的。多重安全網關也有一個統一的名字:UTM(統一威脅管理)。實現為一個設備,還是多個設備只是設備本身處理能力的不同,重要的是進行從網路層到應用層的全面檢查。^流量整形 |內容過濾 |防攻擊 |防病毒AV |防入侵IPS |防火牆FW |
防火牆與多重安全網關都是「架橋」的策略,主要是採用安全檢查的方式,對應用的協議不做更改,所以速度快,流量大,可以過「汽車」業務,從客戶應用上來看,沒有不同。3、網閘 網閘的設計是「代理+擺渡」。不在河上架橋,可以設擺渡船,擺渡船不直接連接兩岸,安全性當然要比橋好,即使是攻擊,也不可能一下就進入,在船上總要受到管理者的各種控制。另外,網閘的功能有代理,這個代理不只是協議代理,而是數據的「拆卸」,把數據還原成原始的部分,拆除各種通訊協議添加的「包頭包尾」,很多攻擊是通過對數據的拆裝來隱藏自己的,沒有了這些「通訊管理」,攻擊的入侵就很難進入。
網閘的安全理念是: 網路隔離---「過河用船不用橋」:用「擺渡方式」來隔離網路
協議隔離---「禁止採用集裝箱運輸」:通訊協議落地,用專用協議、單向通道技術、存儲等方式阻斷業務的連接,用代理方式支持上層業務 網閘是很多安全網路隔離的選擇,但網閘代理業務的方式不同,協議隔離的概念不斷變化,所以在在選擇網閘的時候要注意網閘的具體實現方式。 4、交換網路 交換網路的模型來源於銀行系統的Clark-Wilson模型,主要是通過業務代理與雙人審計的思路保護數據的完整性。交換網路是在兩個隔離的網路之間建立一個網路交換區域,負責數據的交換。交換網路的兩端可以採用多重網關,也可以採用網閘。在交換網路內部採用監控、審計等安全技術,整體上形成一個立體的交換網安全防護體系。
Ⅵ 兩個網路物理隔離,互不通信。一個內網,一個外網。現在有兩台電腦,一天連接到內網上,一台連接到外網上
用 硬碟隔離卡
單硬碟隔離卡通過將一台電腦上的硬碟分隔為兩個分區,形成安全區和公共區;
雙硬碟隔離卡使用2塊硬碟,一塊作為安全區,另一塊作為公共區。
通過公共區連接外網(Internet),安全區連接內部區域網絡,兩個分區分別安裝各自的操作系統。
兩個分區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工作環境,一次只能進入其中一個系統,實現內網和外網的物理隔離。
注意盡量選擇 通過國家保密局技術鑒定/檢測的產品
Ⅶ 「網路和共享中心」所指的共享對象是哪些
你所說的共享文件夾,通常是指共享在同一個網路里的客戶端。現在的家用路由,都有網路隔離功能,只要電腦不中毒,你的電腦沒有被外界控制的遠程服務程序,就不會被外界網路看到你的共享信息。但只要連到你同一個網路里(同一網網路,同一網段),就可以共享你的文件,包括通過有線和無線連到你這個網路里的終端。
要讓公網電腦連接到你的計算機,需要架設服務的,例如IIS服務,可以提供WEB發布服務,或者搭建一個FTP服務,又或者如果你的網路設備支持,可以開通一個VPN,虛擬內網,都可以實現公網設備遠程設備連接到你的計算機或者伺服器。不過前提是你要搭建網路服務。
Ⅷ 怎麼隔離互聯網,讓內網專線正常傳輸視頻,海康威視的客戶端
路由器上通過Qos功能限制其他IP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