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時代的文學江湖
很早以前就聽說文學有通俗文學的說法,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會有「通俗」二字。難道文學會不通俗?後來才知道,原來文學的地頭上,也有江湖,也有各種盤踞的勢力。雖然沒有了解過什麼作協之類組織,我想大概也就是江湖上的名門正派罷。
據說,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童話看多了,還是金庸的童話寫得最好。江湖傳說北大曾經聘請金庸做教授,因而引發名門正派群情洶洶。雖然不知道最終如何,但是僅就金庸的遒勁筆力和故事構架,我還沒有看到出其右者,以至於坊間有抱怨金庸禍害了歷史學家的生意。
然而,自從十年前看了幾部網文,忽然覺得其實名門正派也就是那麼回事。
網路文學這些年的突飛猛進,固然和網路的體驗者,尤其是手機的體驗者越來越多有關,但就文字水平而言,今日的網文也不可同日而語。這一年來關於IP的神話傳說,更讓網文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一個等閑不敢仰視的高度。
有了網路的江湖,有趣多了。
網路帶給這個世界萬般變化,也許方便、也許莫測。有一個變化顯而易見,似乎那些高不可攀、曾經神聖的文學——或者可以著書立說者——已經不再神秘了。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往尋常百姓家。
即便過去曾經話事的那一桿子武林盟主,江湖上也未必還有多人願意聽從號令。以往號令英雄的江湖令,如今也許發都發不出去了。
想一想當年的文學青年,曾經為了發一文章而絞盡腦汁,曾經因為一個豆腐塊而欣喜若狂。而如今一切都變了,那些高高在上的編輯們,反而有些惶恐。紙媒體的今天,不僅是紙媒體們的今天,也是江湖話事權的變遷。
如今能夠在文學市場話事的,居然是一些網站,間或還有游戲公司。當然筆力雄渾的作者們始終都有一席之地,只不過作者們的江湖地位,不寫點啥有讀者的東西,很快也會被江湖忘卻。混江湖不太容易。
名門正派借著名頭做了幾年生意,再回頭江湖已然被好勇鬥狠的俠客們佔了。江湖中沒有了名門正派的聲音,似乎也很和諧?至少讀者們沒有感覺,反正過去也沒怎麼聽到過名門正派的聲音。
於是,江湖忘卻了名門正派,江湖已經成了一個新的江湖。
② 寫武俠小說的金庸是文學家,為何網文小說排第一的唐家三少不是文學家
我認為網文小說排第一,僅僅是看銷量和受歡迎度,並不代表他的作品就一定是非常好的值得流傳的。我們都知道金庸的作品是家喻戶曉,值得大家鑒賞品讀的,他在武俠小說方面也造詣極深,刻畫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我認為他的文字中不如大家那般有震撼性,都是一些平凡的刻畫描寫。他甚至沒有像郭敬明那般把自己的小說做好做大,又怎麼能拿來與金庸這樣的大家來想比擬呢?是否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③ 是金庸小說好看,還是古龍小說好看
當然是金庸的小說,好看,古龍的小說不如進用的,不然怎麼禁用惠氏大師?古龍不是,金庸的小說,步步都是經典,別人無法超越他的,古龍的小說,你會看不明白,火彩八卦,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誰料俠侶之類的都是非常好的?古龍的小說不是死了就活了活了,還能死死了,還能活
④ 金庸如果穿越到網路時代,能稱為成功的網文作家嗎
必然是可以的,並且憑借著金庸高超的文學創作水平,在網文中也是受屈一指的存在,那樣的地位也是其他的網文作者所無法比擬的。金庸作為我國當代著名的武俠小說泰斗,其文學的創作能力和在文學界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他與古龍,梁羽生被稱為我國的武俠小說三劍客,不僅如此,更是我國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足以可見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界的地位和影響之深遠。他生活的年代大部分是我國建設發展的高峰期,這個時候的信息技術還沒有像如今這樣發達。但是,這樣的社會條件並沒有禁錮住金庸的才華橫溢。即便條件極其的艱苦,金庸先生依舊創作出了一部一部經典而又無法超越的武俠巨作。
⑤ 說實話古龍寫得好還是金庸寫得好哪個有文采
我覺得古龍寫得更有文采一些,它的作品更有一點哲思。當然,金庸有比古龍更能吸引讀者的地方,在於他能將作品裡的一些武學、故事往歷史真實事件和經史子集上邊靠。總的來說,古龍偏向於個性,金庸偏向於傳統。
⑥ 金庸客棧在網路文學中有怎樣的地位
金先生的通古博今,更是把自己的慾望,轉化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並讓現世的生命,從對傳統文化的解讀中,看到了一種愛國的精神,從而激發了人們狂熱的愛國情懷。但這種心靈雞湯的武俠小說,卻使人們在看書的過程種,不斷的產生絢爛的夢想,從而不斷通過意淫,麻醉自己。為此,他的武俠書,便成為一個時代的毒葯,更是在一個缺失了法治精神的國度,人們無力伸張自己冤屈之時,而以對俠客的嚮往,來麻痹自己的靈魂。
⑦ 世界文學史中,金庸、韓寒、郭敬明分別屬於哪個層次
金庸的作品毫無疑問屬於最高層次之一,將會被我們中國人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他的作品,就故事情節本身而言非常好看,就文筆和創作態度而言非常到位並且用心,就藝術高度而言幾乎可謂前無古人。武俠屬於中華文化特有的一種精神,這與紳士精神、騎士精神、武士道精神等具有很大不同。武俠小說雖然屬於通俗小說,目前仍不被主流學者所認同,但這不能決定它今後的地位,也不能無視它裡面承載的很多優秀元素。譬如哈利波特這樣的小說,在英國以及全世界具有如此強的吸引力,部分與全國國民的態度,以及營銷等因素是分不開的跟進的電影、游戲、衣飾、主題公園等諸多商業模式。武俠的世界觀今後會如何,誰都無法判斷,但個人覺得,俠義精神最能代表中國人的特點與素質,請別聯想到不相關的《水滸傳》。當代中國的出版、電影等方面都沒有展現出活力,80後作家韓寒與郭敬明的作品雖然十分暢銷,但就本質而言,是他們的語言風格吸引了許多讀者,比如好笑、犀利、憂傷等文字的單一展示。但他們的作品沒有繼承和包涵太多內容,如同精緻華麗的紙杯,不耐用也不耐看。將來如果出現新的韓愈柳宗元等人興起一場什麼革新的話,那麼我們現在的處境可以用八代之衰來形容。
⑧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看現代網路小說也不看金庸的小說
先說好賴,金庸小說要比絕大多數的網路小說好看,可讀性更強。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不願意看金庸,反而去追求小白文的網路小說呢?
我覺得最重要一個原因就是閱讀次序問題。金庸小說是通俗文學的巔峰,人物故事離奇,情節引人入勝,雖然飛檐走壁啥的不現實,但是有邏輯有條理,反復閱讀仍能得到很多不同的體會感想。而比金庸小說難讀的就是一些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名著,比如國內的四大名著,郭魯茅巴老曹,國外的托爾斯泰,卡夫卡,巴爾卡克等等。如果讀書的時候先讀後者再度金庸,那會覺得金庸的小說好容易讀啊,看起來真痛快真過癮啊。如果順序反過來,先讀金庸再度那些名著,那難度就大多了,可能看個幾頁就會頭疼,讀完一本要咬牙切齒方可罷休。
我覺得如果是只喜歡網文不喜歡金庸,不妨看看黃易,現在什麼穿越玄幻種馬,這些黃易老早就寫了,而且寫的很精彩,文筆也比大部分網文好千百倍。黃易作品誕生早於網路時代,但是很多網路小說都借鑒了他的風格,可以算是網路小說的祖師爺。大部分網路小說都是看了一個痛快的,以前有報道說有個女的沉迷網路小說,整天不出門最後餓死的事情,所以網文這些,看看就好,千萬別沉迷。
⑨ 古龍和金庸相比較,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成就更高
誰的小說好看,這點見仁見智,但是論成就,肯定是金庸更高。談及武俠小說領域的兩座高山仰止的“泰山北斗”,毫無疑問,就是金庸,古龍這兩大宗師。他們各自撰寫了許多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經典武俠小說,影響了一代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可以說,他們共同構建了如今每一個中國人,都懷揣的“武俠夢”。金庸,古龍的作品,時至今日,還是影視界的“大IP”。今年年初,央視熱播的《新絕代雙驕》,也打破了多項收視紀錄;新版的《天龍八部》,《神鵰俠侶》,也在緊鑼密鼓的製作中。
相比之下,古龍更像是純粹用文字來賺錢的商人。他的作品良萎不齊,還經常去找代筆,質量也是參差不一。
⑩ 《四大名著》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哪個更好
這個是沒有辦法比較的吧,只有更適合某個人群讀的,而沒有更好這一說,好不好是相對的。
四大名著成書於元末至清初,而金庸的武俠小說是近代武俠小說的最高峰作品,都是非常優秀的小說,從形式上來說,可能除了紅樓夢以外,四大名著中其餘三種中都還殘留著話本的跡象,但是這也不能否定其藝術價值,金庸的武俠小說可能一開始商業成分重一些,但經過長達數十年的修改,也已經臻於完美,所以只能說更適合某個群體閱讀,而不能判斷其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