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計算機方面的調查報告
調查的目的和方法為了了解目前學生和學習電腦的狀況,探討學生學習電腦興趣形成的條件、發展階段、表現特點和影響因素。筆者做了專題調查研究,以其在實際上為教育部門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電腦提供參考,在理論上為教材的編寫積累資料。筆者在2000年4月至6月,對懷化市近8所中小學的2700多名學生、60多戶家庭,10多名電腦教師,進行了以學習電腦興趣為專題的初步調查,其中小學二年級學生213、三年級310名、四年級352名、五年級360名、六年級312名共計1547名。調查採用:訪談法(主要是電話訪談)首先訪談電腦教師,再委託他們訪談本校的學生。(答題採用舉手通過)現將有調查結果作些簡單分析
本文百分率保留一位小數。
調查結果和分析:
一、小學教師生學習電腦的興趣
調查題:你喜歡學電腦嗎?結果表明(見表一)對電腦學習持肯定態度(比較喜歡,很喜歡)的人數占據3/4以上,而持否定態度(不太喜歡,根本不喜歡)的人數佔5.1%,根本不喜歡的人數極少。因為當學校開設電腦課後,學生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所以要因勢利導,激發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而不至於學生局限於電子游戲。這對小學生特別是"一般性"態度的學生很有必要。
表1學生學習電腦8興趣程度比較表
1、對學生學習電腦目的意義的認識
表2學生對學習電腦目的、意義的認識
結果表明:從對學電腦目的的意義的認識角度看,以"趣味性"(很有意思,好玩)和"知識性"(可以學到知識)為目的的學生最多,分別為40.3%和33.8%,以"消遣性"和"教育性"為目的的人數最少。學生對學習電腦目的性的認識,隨年級增高而日趨端正。其表現為"趣味性"百分率逐漸下降,"知識性"百分率上升。
2、對學生學習電腦有影響的外部原因
表3影響學習電腦興趣的外部原因比較表
根據表3的調查結果看,在小學生認為對他們學電腦有影響的原因中,占首位的是"教材內容",第二位是"家裡有電腦",第三位是"趣味性的游戲",不容質疑的是越到高年級越有上網的趨勢。4、學生有時不喜歡上電腦的原因
根據調查結果看,小學生中63.7%的學生,認為他們的教材太難,如:3--5年級的logo語言,太多的程序命令要記,而每周又只有一節電腦課,無法滿足其興趣,且家有電腦的學生都認為windows好學,而dos太難。5、學生上機時數
表4學生每周上機時間量統計表
調查說明:小學生每周上機時間一般在1--2小時之間,且越到高年級上機時間越長。二、教師對現有教材的採用情況。(調查6所中小學,13名教師)表5教師對現在教材的採用率統計表
由表5可知,不論學生還是教師都願意學習windows內容.除了中文顯示外,列重要的是圖形窗口式操作系統易學,易操作是純dos操作系統無法替代的.
三、分析教師不採用現有教材的原因。
根據調查,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1、教材所選內容跟不上形勢,已經過時,甚至是淘汰的版本。2、理論太多,特別是dos內容多,可目前使用純dos內容的幾乎是微乎幾微。況且對一般電腦使用者來說,重在操作,更何況是小學生呢?
3、學生所學內容與現實脫節,大部分學生學了一年半載的電腦,竟面對windows窗口元所適從。(教材里沒有啊!)可現在有幾如電腦時面不是windows設置呢?
4、目前各學校設置的網路系統,其教學都只能在windows下運行,軟體不支持純dos版本,導致系統功能的閑置。
5、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有違小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重理論,輕實際操作。四、目前計算機應用的發展趨勢
1、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計算機在各行各業中,所顯示出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為了能讓計算機走進千家萬戶,為普通人所使用,微軟公司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統,幾乎席捲全球。特別是它友善的圖形界面:每個應用程序都有一個表徵自己的圖標,用戶觀察其圖標,便能了解程序的應用。系統還使用下拉式菜單,採用交互會話的操作方式;只要利用滑鼠指針的移動、或使用鍵盤,都可啟動程序,即簡單又輕松。完全適宜少年兒童直觀,形象的思維活動方式。其次,它功能強大,能支持多媒體。在windows系統中包含有錄音機,媒體播放機等軟體和媒體控制介面;提供用於記錄、編輯、播放波形格式的聲音文件的工具。
單以上兩點就是dos操作系統無法替代的。
2、計算機網路的誕生,不僅是計算機的作用范圍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方便了用戶,而且也增大了計算機本身的功能。充分發揮了計算機軟硬體資源的潛力。現在計算機網路已深入到各行各業,它的應用范圍已由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發展到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及至全世界。多媒體教學網路最遑幾年引入教學領域的一項新技術。而課堂教學仍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盡快地掌握多媒體教學網路的功能並將它應用於課堂教學,是現代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3、目前,多媒體教學網路系統各類繁多,但具備的基本功能在同小異。主要有教學示範,電子舉手,輔導答疑,語言對話,遙控輔導,網路影院,監控管理等。以上這些功能,為解決課堂教學中,靠傳統教學手段難於解決的某些問題奠定了技術基礎。但是現在的網路系統,特別是靠軟體支持的,純dos版本是無法使用的。迫在眉睫的事加緊教材的改編,以便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小結
1、通過調查,了解到懷化市區小學生學習電腦總的情尚屬正常,基本都保證每周一節電腦課。但存在一些問題也不能忽視:如許多學校教師反映,學校計算機學科教育沒有統一的大綱、教參,上課進沒有明確的規范。如:dos學多少,學wps還是學word等。因此,學生學什麼,應該怎樣學,學到什麼程度,只憑教師感覺,學到哪裡算哪裡。從現有的教材版本來看,中小學的教育內容基本相同,內容重復。教者泛味,學者枯燥,造成資源的浪費。
其次,目前各學校設置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大多是無盤工作站,且靠軟體支持,故純dow版本的內容在此無法使用,導致系統功能的閑置,從而進一步說明了,我們的軟體(學習內容)跟不上現代化的硬體設置。2、在對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作初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得出如下結論:(1)、小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與教材內容難易程度及知識的趣味性都有密切相關,這對我們編寫教材頗有參考價值。
(2)、學生對電腦的興趣有一個萌發、高漲、發展的演變過程,2-3年級是對電腦的簡單操作、了解的興趣萌發;5-6年級是興趣發展的高潮期,讀中學後對電腦的興趣會進一步得到發展。(3)、家庭環境的影響,及學校開課的多少都會影響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4)、小學生學習電腦,是目前形勢發展的需要,更是培養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5)、困懷化市區各小學都未開設英語課,學生面對dos版本整屏整屏的英文詞句,無異於看天書。這樣的內容不但激發不了興趣,反而會把學習興趣扼殺在萌芽中。
本調查只是粗略地對其中某些方面作了一點調查分析,調查范圍局限於本市區的學生,調查項目還欠完善,這均有待於今後作進一步深入、專門的調查研究。
幾點建議:1、目前小學生學電腦,主要應讓他們學會如何操作電腦。如:掌握windows進入和退出;了解窗口的基本構成,窗口的打開、縮放和移動;掌握滑鼠的拖動功能;能正確使用窗口中的命令菜單,了解"幫助"菜單的使用方法等。當學生對電腦學習有一定的基礎後,再學習一些dos內容就不會太難,效果可能會更好。2、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學一些簡單的文字處理。包括文件的存檔、編輯、列印等。(如用word,wps2000都很適用)這樣既注重了鍵盤的練習,又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我可以利用電腦為我服務,電腦對我不再神秘。這樣學生對電腦的學習地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3、根據學生程度不同(特別是家有電腦,家長又懂電腦的學生)教材可編寫一些選修內容,以便滿足各層次有學生。如:windows窗口中的"計算器",既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可訓練滑鼠使用的技巧;通過"畫圖"窗口的使用,可以培養學生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4、根據青少年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再次建議多學習windows內容少學dos學內容。
『貳』 懷化五中是市級還是省級
懷化五中是一所市級中學,目前在校學生數量超過1600人,設有40多個教學班級。教職工團隊強大,共有204名教職員工,其中包括42名高級教師和104名一級教師。
學校設施完善,擁有6000平方米的科教大樓,配備了現代化的多媒體電教中心、微機室、語音室、課件製作室、遠程教育室、電子閱讀室、校園電視台等教學設施。此外,每間教室均配備了三機一幕,整個校園還建有現代教育技術網路系統,為教學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支持。
懷化五中注重教學質量,設施完備,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不僅重視課堂教學,還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
學校在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上的投入,體現了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這些先進的設施和優質的教師隊伍,為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使得懷化五中在市級教育中脫穎而出。
懷化五中的現代化教育設施和優秀的師資隊伍,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也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市級教育中,懷化五中無疑是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