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線信號的干擾
由於無線區域網的無線射頻採用的是ISM(工業,科學,醫學)無線頻段,其中802.11b 802.119標准使用的是2.4G頻段,802.11a標准使用的是5.8G頻段 因此無線區域網會由於在實際的運行環境當中一些突發的同頻段的無線設備的射頻干擾而受到影響 如微波爐 藍牙手機信號都處在2.4G頻段
所以在無線區域網工作時,在它的區域中突然打開一台微波爐,或者藍牙手機使用藍牙耳機,或者突然有其他的同頻段的無線設備運行都干擾無線區域網的無線信號 無線網路的物理環境發生變化,如在無線AP和無線客戶端之間突然有大的障礙物移動出現等因素,會直接導致無線區域網的網路性能產生突然較大的降低,並且直接導致無線信號中斷或速率降低
2. 無線信號覆蓋及穿透
家庭環境中,距離都較短,一般的無線區域網設備都號稱傳輸距離在100米以上,所以信號的傳輸距離都不是問題 但是家庭環境卻帶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家庭的空間都比較擁擠,空間不夠開闊,其中房間中的牆壁是最主要的障礙物 由於無線區域網採用的是無線微波頻段 微波的最大特點就是近乎直線傳播,繞射能力非常弱,因此身處在障礙物後面的無線接收設備會接到很微弱的信號,或沒有收到信號 那麼穿透呢
這是很多網友最關心的問題,大家都希望無線信號能至少穿透屋內的隔牆 要提高無線信號的穿透隔牆的能力,有效的辦法是提高天線的增益,我們在選購無線AP時最好能選擇天線增益高的產品,一般至少要2 dBi以上為好 按照經驗,2dbi的增益天線信號可以穿透兩堵牆 若是房間太多,經過的隔牆比較多,最好是設備是天線可拆,以便配置高增益天線,如改換5dBi 的全向天線加以增強
在上述的因素我們都認識以後,就得為無線AP選擇一個最佳的放置地點 這個放置點的要求如下:
一 位置應偏高一些,以便在較高地方向下輻射,減少障礙物的阻攔,盡量減少信號盲區;
二 位置點選擇應是使信號盡量少地穿越隔牆,最好是房間中的無線客戶端能與無線AP之間可視
所以無線AP在家中的最佳放置點應選擇在客廳當中,並能最好與房間中的電腦主機可視
3. 無線區域網的性能
隨著無線區域網絡的快速發展,用戶已將越來越多的關鍵應用運行在無線區域網絡之上,這樣許多常見的高帶寬消耗型應用如視頻應用等就要求無線區域網能提供更高帶寬,以達到高品質的效能!我們知道,無線AP設備是一個「無線共享器",它們共同接入無線客戶端設備,運行的是乙太網的CSMA/CD(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明白的說它是一個「共享"的網路,象以前的網路集線器相同的網路工作原理,只是拋棄了集線器的線纜,而改為無線而已
小結:只要我能正確認識無線區域網和無線AP的無線特點,在家裡部署無線網就能使用得很舒心 對那些影響無線網的因素再作一個總結:避免在無線網區域中同頻段無線設備,避免無線信道的干擾 無線AP要放置在較高地點,與無線客戶端盡量可視,避免出現盲區,避免穿透太多隔牆,避免被金屬障礙物擋住 由於無線網是共享式的網路,應避免使用大流量,甚至引起網路阻塞的BT類下載軟體
2. 無線網路面臨的威脅和安全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無線網路面臨的威脅和安全問題,表現在一個是黑客的侵入攻擊,再一個是網路擁堵癱瘓。
3. 為什麼無線網速特別慢
如果使用同一無線網訪問的用戶太多,必然會導致網路資源的緊張,網速自然就慢了。
一些無線區域網還會被蹭網者偷用,所以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你也會感到自己的網速很慢。
再一點,是你本身的網速就不行,比如線路問題了等等,可逐項排查一下。
4. wifi網路波動很大 怎麼辦
wifi網路波動很大的原因與方法:運營商的問題,可以直接找客服解決;無線路由器問題,可以重啟路由器,設置路由器的頻段為不常用頻段或者檢查自身電腦問題,用殺毒軟體殺遍毒,然後重啟機器;附近有人蹭網。
wifi網路設置技巧:
1、默認賬戶的修改
家庭無線網路都是通過一個無線路由器來實現的,這些路由器都內置有一個管理頁面工具,利用它可以設置該設備的網路地址以及賬號等信息。該設備也設有登陸界面,需要正確的賬戶才能登錄,默認的登錄賬戶都是一樣,如果不修改就使得黑客們有機可乘。
2、加密措施不能少
所有的無線網路都提供某些形式的加密。如果不採用加密措施,黑客會採用一些措施來中途截取你的無線數據信息。目前無線網路中已經存在好幾種加密技術,比如WEP密鑰等。
wifi網路手機的信號
wifi網路手機如果有WIFI功能的話,在有WIFI無線信號的時候就可以不通過移動聯通的網路上網,省掉了流量費。
但是WIFI信號也是由有線網提供的,比如家裡的ADSL啊,小區寬頻啊之類,只要接一個無線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線信號轉換成WIFI信號。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城市裡到處覆蓋著由政府或大公司提供的WIFI信號供居民使用。
5. 蘋果4無線網路問題 求解
當您前所在的小區內(蜂窩網路)有很多用戶使用聯通3G手機或上網卡,造成無線資源緊張。由於載頻數量有限,在優先保證語音通話的情況下,剩餘資源再平均分配給所有用戶上網使用。那麼每人分到的就很少了,造成網速較低。而且,對於純3G上網卡而言,它們的數據網路優先順序別較高,普通手機的卡是語音+數據的,可能搶不過它們。
+要提高網速,要麼換個地方,到無線資源不太擁塞的地點,不過這貌似廢話;另外就是打10018投訴。因為這是網路側問題,個人無解。投訴的人次多了,聯通會考慮在你當前的無線小區增載入頻數的。
6. 為什麼無線網路總是不穩定
原因:造成無線WiFi網路連接不穩定的重要原因是信道相互干擾所造成的,其對應的解決方法,就是將無線路由器所使用信道修改成其它未被佔用的信道來嘗試解決。
解決方法:
藉助一款名為「wirelessmon」的無線WiFi信號分布檢測工具,來檢測周圍無線WiFi信號的分布情況,從而找到受干擾最少的無線網路信道以供利用。直接在網路中搜索下載相關軟體,或者從以下網盤中提取;網頁鏈接密碼:rnfd
9.切換到「DHCP伺服器」選項卡,勾選「開啟DHCP伺服器」,同時設置「IP地址池范圍」,以允許更多設備連接無線路由器進行上網。
7. 無線網路面臨哪些安全威脅
無線網路安全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企業需要認識到應該在幾條戰線上對付攻擊者,但有許多威脅是無線網路所獨有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無線網路存在的威脅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企業無線網路所面臨的安全威脅
1、插入攻擊
插入攻擊以部署非授權的設備或創建新的無線網路為基礎,這種部署或創建往往沒有經過安全過程或安全檢查。可對接入點進行配置,要求客戶端接入時輸入口令。如果沒有口令,入侵者就可以通過啟用一個無線客戶端與接入點通信,從而連接到內部網路。但有些接入點要求的所有客戶端的訪問口令竟然完全相同。這是很危險的。
2、漫遊攻擊者
攻擊者沒有必要在物理上位於企業建築物內部,他們可以使用網路掃描器,如Netstumbler等工具。可以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用筆記本電腦或其它移動設備嗅探出無線網路,這種活動稱為「wardriving 」 ; 走在大街上或通過企業網站執行同樣的任務,這稱為「warwalking」。
3、欺詐性接入點
所謂欺詐性接入點是指在未獲得無線網路所有者的許可或知曉的情況下,就設置或存在的接入點。一些雇員有時安裝欺詐性接入點,其目的是為了避開公司已安裝的安全手段,創建隱蔽的無線網路。這種秘密網路雖然基本上無害,但它卻可以構造出一個無保護措施的網路,並進而充當了入侵者進入企業網路的開放門戶。
4、雙面惡魔攻擊
這種攻擊有時也被稱為「無線釣魚」,雙面惡魔其實就是一個以鄰近的網路名稱隱藏起來的欺詐性接入點。雙面惡魔等待著一些盲目信任的用戶進入錯誤的接入點,然後竊取個別網路的數據或攻擊計算機。
5、竊取網路資
有些用戶喜歡從鄰近的無線網路訪問互聯網,即使他們沒有什麼惡意企圖,但仍會佔用大量的網路帶寬,嚴重影響網路性能。而更多的不速之客會利用這種連接從公司范圍內發送郵件,或下載盜版內容,這會產生一些法律問題。
6、對無線通信的劫持和監視
正如在有線網路中一樣,劫持和監視通過無線網路的網路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無線數據包分析,即熟練的攻擊者用類似於有線網路的技術捕獲無線通信。其中有許多工具可以捕獲連接會話的最初部分,而其數據一般會包含用戶名和口令。攻擊者然後就可以用所捕獲的信息來冒稱一個合法用戶,並劫持用戶會話和執行一些非授權的命令等。第二種情況是廣播包監視,這種監視依賴於集線器,所以很少見。
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威脅,如客戶端對客戶端的攻擊(包括拒絕服務攻擊)、干擾、對加密系統的攻擊、錯誤的配置等,這都屬於可給無線網路帶來風險的因素。
(1)加密密文頻繁被破早已不再安全
曾幾何時無線通訊最牢靠的安全方式就是針對無線通訊數據進行加密,加密方式種類也很多,從最基本的WEP加密到WPA加密。然而這些加密方式被陸續破解,首先是WEP加密技術被黑客在幾分鍾內破解;繼而在11月國外研究員將WPA加密方式中TKIP演算法逆向還原出明文。
WEP與WPA加密都被破解,這樣就使得無線通訊只能夠通過自己建立Radius驗證伺服器或使用WPA2來提高通訊安全了。不過WPA2並不是所有設備都支持的。
(2)無線數據sniffer讓無線通訊毫無隱私
另一個讓用戶最不放心的就是由於無線通訊的靈活性,只要有信號的地方入侵者就一定可以通過專業無線數據sniffer類工具嗅探出無線通訊數據包的內容,不管是加密的還是沒有加密的,藉助其他手段都可以查看到具體的通訊數據內容。像隱藏SSID信息,修改信號發射頻段等方法在無線數據sniffer工具面前都無濟於事。
然而從根本上杜絕無線sniffer又不太現實,畢竟信號覆蓋范圍廣泛是無線網路的一大特色。所以說無線數據sniffer讓無線通訊毫無隱私是其先天不安全的一個主要體現。
(3)修改MAC地址讓過濾功能形同虛設
雖然無線網路應用方面提供了諸如MAC地址過濾的功能,很多用戶也確實使用該功能保護無線網路安全,但是由於MAC地址是可以隨意修改的,通過注冊表或網卡屬性都可以偽造MAC地址信息。所以當通過無線數據sniffer工具查找到有訪問許可權MAC地址通訊信息後,就可以將非法入侵主機的MAC地址進行偽造,從而讓MAC地址過濾功能形同虛設。
8. 什麼是TCH頻段
GSM900和DCS1800就是我們平常講的雙頻網路,它們都是GSM標准。兩個系統功能相同,主要是頻率不同,GSM900工作在900MHZ,DCS1800工作在1800MHZ。我國最早使用的是GSM900,隨著通信網路規模和用戶數量的迅速發展,原有的GSM900網路頻率變得日益緊張,為更好地滿足用戶增長的需求,我國近期引入了DCS1800,並採用以GSM900網路為依託, DCS1800網路為補充的組網方式,構成GSM900/DCS1800雙頻網,以緩和高話務密集區無線信道日趨緊張的狀況。只要用戶使用的是雙頻手機,就可在GSM900/DCS1800兩者之間自由切換,自動選擇最佳信道進行通話,即使在通話中手機也可在兩個網路之間自動切換而用戶毫無察覺,而且手機選擇了最佳信道,接通率得到了提高。為適應這個趨勢,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等世界著名行動電話設備生產廠商競相開發並推出多頻段手機。
(一)GSM系統的網路結構
GSM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當時,北歐四國向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議書,要求制定900MHZ頻段的歐洲公共電信業務規 范,以建立全歐統一的蜂窩系統。同年,成立了移動通信特別小組(GSM-Group Special Mobile)。在1982年~1985年期間,討論焦點是制定模擬蜂窩網標准還是制定數字蜂窩網 標准問題,直到1986年決定為制定數字蜂窩網標准。1986年,在巴黎對不同公司、不同 方案的系統(8個)進行了比較,包括現場試驗。1987年5月選定窄帶TDMA方案。與此同時,18個國家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相互達成履行規范的協議。1988年頒布了GSM標准, 也稱泛歐數字蜂窩通信標准。在現階段,GSM包括兩個並行的系統:GSM900和DCS1800, 這兩個系統功能相同,主要是頻率不同。在GSM建議中,未對硬體作出規定,只對功能和介面制定了詳細規定,這樣便於不同產品可以互通。GSM建議共有12個系統。
1.GSM系統的主要組成
GSM數字蜂窩通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可分為移動台、基站子系統和網路子系統。 基站子系統(簡稱基站BS)由基站收發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組成;網路子系 統由移動交換中心(MSC)和操作維護中心(OMC)以及原地位置寄存器(HLR)、訪問 位置寄存器(VLR)、鑒權中心(AUC)和設備標志寄存器(EIR)等組成。
2.GSM的區域、號碼、地址與識別
1)區域劃分
從地理位置范圍來看,GSM系統分為GSM服務區,公用陸地移動網(PLMN)業務區、移動 交換控制區(MSC區)、位置區(LA)、基站區和小區。
*GSM服務區
由聯網的GSM全部成員國組成,移動用戶只要在服務區內,就能得到系統的各種服 務,包括完成國際 漫遊。
*PLMN業務區
由GSM系統構成的公用陸地移動網(GSM/PLMN)處於國際或國內匯接交換機的級別上,該區域為PLMN業務區,它可以與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和公用數據網(PDNN)互連,在該區域內,有共同的編號方法及路由規劃。一個PLMN 業務區包括多個MSC業務區,甚至可擴展全國。
*MSC業務區
在該區域內,有共同的編號方法及路由規劃。由一個移動交換中心控制區域稱為 MSC業務區。一個MSC區可以由一個或多個位置區組成。
*位置區
每一個MSC業務區分成若干位置區(LA),位置區由若干基站區組成,它與一個或 若干個基站控制器(BSC)有關。在位置區內移動台移動時,不需要作位置更新。當尋 呼移動用戶時,位置區內全部基站可以同時發尋呼信號。系統中,位置區域以位置區 識別碼(LAI)來區分MSC業務區的不同位置區。
*基站區
一般指一個基站控制器所控制若干個小區的區域稱為基站區。
*小區
小區也叫蜂窩區,理想形狀是正六邊形,一個小區包含一個基站,每個基站包含 若干套收,發信機,其有效覆蓋范圍決定於發射功率、天線高度等因素,一般為幾公 里。基站可位於正六邊形中心,採用全向天線,稱為中心激勵;也可位於正六邊形頂 點(相隔設置),採用120度或60度定向天線,稱為頂點激勵。 若小區內業務量激增時,小區可以縮小(一分為四),新的小區俗稱「小小區」, 在蜂窩網中稱為小區分裂。
2)識別號碼
GSM網路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交換系統,基站子系統和移動台。移動用戶可以 與市話網用戶、綜合業務數字網用戶和其它移動用戶進行接續呼叫,因此必須具有多 種識別號碼。
1>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是用於識別GSM/PLMN網中用戶,簡稱用戶識別碼,根據GSM 建議,IMSI最大長度為15位十進制數字。
MCC MNC MSIN/NMSI
3位數字 1或者2位數字 10-11位數字
MCC-移動國家碼,3位數字。如中國的MCC為460。
MNC-移動網號,最多2位數字。用於識別歸屬的移動通信網(PLMN)。
MSIN-移動用戶識別碼。用於識別移動通信網中的移動用戶。
NMSI-國內移動用戶識別碼。由移動網號和移動用戶識別碼組成。
2>臨時用戶識別碼(TMSI)
為安全起見,在空中傳送用戶識別碼時用TMSI來代替IMSI,因為TMSI只在本地有效(即 在該MSC/VLR區域內),其組成結構由管理部門選擇,但總長不超過4個位元組。
3>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
IMEI是唯一的,用於識別移動設備的號碼。用於監控被竊或無效的這一類移動設備, IMEI的構成如下圖所示。
IMEI=TAC+FAC+SNR+SP(15位數)。
TAC FAC SNR SP
6位數字 2位數字 6位數字 1位數字
TAC - Type Approval Code (TAC) 型號批准碼,由歐洲型號批准中心分配。 前2位為國家碼。(例如:Nokia的,Ericsson的,Motorola的,又各式各樣不同型號的 批准碼又不盡相同,如同是Ericsson的,GH388和GF388就不一樣,雖然只差有無蓋; 但只要是同一型號的,前六碼一定一樣,如果不一樣,可能是冒牌貨!)
FAC - Final Assembly Code (FAC)最後裝配碼,表示生產廠或最後裝配地, 由廠家編碼。如40的話,是Motorola在英國(UK)的工廠,07也是Motorola的工廠,在 德國,67的話也是,在美國本地。對Nokia,FAC是51。 SNR - Serial Number (SNR)序號碼,獨立地、唯一地識別每個TAC和FAC移 動設備,所以同一個牌子的同一型號的SNR是不可能一樣的。
SP - Spare備用碼,通常是0。
4>移動台PSTN/ISDN號碼(MSISDN)
MSISDN用於公用交換電信網(PSTN)或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撥向GSM 系統的號碼,構成如下:
MSISDN=CC+NDC+SN(總長不超過15位數字)
CC=國家碼(如中國為86),NDC=國內地區碼,SN=用戶號碼
5>移動台漫遊號碼(MSRN)
當移動台漫遊到另一個移動交換中心業務區時,該移動交換中心將給移動台分配 一個臨時漫遊號碼,用於路由選擇。漫遊號碼格式與被訪地的移動台PSTN/ISDN號碼格 式相同。當移動台離開該區後,被訪位置寄存器(VLR)和原地位置寄存器(HLR)都 要刪除該漫遊號碼,以便可再分配給其它移動台使用。
MSRN分配過程如下:
市話用戶通過公用交換電信網發MSISDN號至GSMC、HLR。HLR請求被訪MSC/VLR分配 一個臨時性漫遊號碼,分配後將該號碼送至HLR。HLR一方面向MSC發送該移動台有關參 數,如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另一方面HLR向GMSC告知該移動台漫遊號碼, GMSC即可選擇路由,完成市話用戶->GMSC->MSC->移動台接續任務。
6>位置區識別碼(LAI)
LAI用於移動用戶的位置更新。LAI=MCC+MNC+LAC 。MCC=移動國家碼,識別國家, 與IMSI中的三位數字相同。MNC=移動網號,識別不同的GSMPLMN網,與IMSI中的MNC相 同。LAC=位置區號碼,識別一個GSMPLMN網中的位置區。LAC的最大長度為16bits,一 個GSMPLMN中可以定義65536個不同的位置區。
7>小區全球識別碼(CGI)
CGI是用來識別一個位置區內的小區。它是在位置區識別碼(LAI)後加上一個小 區識別碼(CI)。
CGC=MCC+MNC+LAC+CI。
CI=小區識別碼,識別一個位置區內的小區,最多為16bits。
8>基站識別碼(BSIC)
BSIC用於移動台識別不同的相鄰基站,BSIC採用6比特編碼。
(二)GSM系統信道分類
蜂窩通信系統要傳輸不同類型的信息,包括業務信息和各種控制信息,因而要在物理 信道上安排相應的邏輯信道。這些邏輯信道有的用於呼叫接續階段,有的用於通信進行 當中,也有的用於系統運行的全部時間內。
1、業務信道(TCH)傳輸話音和數據
話音業務信道按速率的不同,可分為全速率話音業務信道(TCH/FS)和半速率話音 業務信道(TCH/HS)。
同樣,數據業務信道按速率的不同,也分為全速率數據業務信道(如TCH/F9.6, TCH/F4.8,TCH/F2.4)和半速率數據業務信道(如 TCH/H4.8,TCH/H2.4)(這里的數 字9.6,4.8和2.4表示數據速率,單位為kb/s)。
2、控制信道(CCH)傳輸各種信令信息
控制信道分為三類:
1)廣播信息(BCH)是一種「一點對多點」的單方向控制信道,用於基站向所有移 動台廣播公用信息。傳輸的內容是移動台入網和呼叫建立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其中又分 為:
a、頻率校正信道(FCCH):傳輸供移動台校正其工作頻率的信息;
b、同步信道(SCH):傳輸供移動台進行同步和對基站進行識別的信息;
c、廣播控制信道(BCCH):傳輸通用信息,用於移動台測量信號強度和識別小區 標志等。
2)公共控制信道(CCCH)是一種「一點對多點」的雙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 叫接續階段,傳輸鏈路連接所需要的控制信令與信息。其中又分為:
a、尋呼信道(PCH):傳輸基站尋呼移動台的信息;
b、隨機接入信道(RACH):移動台申請入網時,向基站發送入網請求信息;
c、准許接入信道(AGCH):基站在呼叫接續開始時,向移動台發送分配專用控制 信道的信令。
3)專用控制信道(DCCH)是一種「點對點」的雙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叫接 續階段和在通信進行當中,在移動台和基站之間傳輸必需的控制信息。其中又分為:
a、獨立專用控制信道(SDCCH):傳輸移動台和基站連接和信道分配的信令;
b、慢速輔助控制信道(SACCH):在移動台和基站之間,周期地傳輸一些特定的信 息,如功率調整、幀調整和測量數據等信息;SACCH是安排在業務信道和有關的控制信 道中,以復接方式傳輸信息。安排在業務信道時,以SACCH/T表示,安排在控制信道時, 以SACCH/C表示,SACCH/常與SDCCH聯合使用。
c、快速輔助控制信道(FACCH):傳送與SDCCH相同的信息。使用時要中斷業務信 息(4幀),把FACCH插入,不過,只有在沒有分配SDCCH的情況下,才使用這種控制信 道。這種控制信道的傳輸速率較快,每次佔用4幀時間,約18.5ms。
由此可見,GSM通信系統為了傳輸所需的各種信令,設置了多種專門的控制信道。 這樣做,除因為數字傳輸為設置多各邏輯信道提供了可能外,主要是為了增強系統的控 制功能(比如後面將要提到的,為提高過境切換的速度而採用移動台輔助切換技術), 也為了保證話音通信質量,在模擬蜂窩系統中,要在通話進行過程中,進行控制信息的 傳輸,必須中斷話音信息的傳輸(100ms),這就是所謂的「中斷一猝發」的控制方式。 信道中斷100ms,會使話音產生可以聽得到的喀喇聲。如果這種中斷過於頻繁,勢必明 顯地降低話音質量,因此,模擬蜂窩系統必須限制在通話過程中傳輸控制信息的容量。 與此不同,GSM蜂窩系統採用專用控制信道傳輸控制信息,除去FACCH外,不在通信過 程中中斷話音信息,因而能保證話音的傳輸質量。其中FACCH雖然也採取「中斷一猝發」 控制方式,但是只在特定場合下才使用,而且佔用的時間短(18.5ms),其影響明顯 減小。GSM蜂窩系統還採用信息處理技術,來估計並補償這種因為插入FACCH而被刪除 的話音。
9. 無線網路使用率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無線網路使用率是指有多少人在使用,人越多,帶寬就越緊張, 如果運營商不加帶寬的話, 你慢慢的就會越來越慢。
所以直接和帶寬有關系!
希望能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