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集成方案

無線網路集成方案

發布時間:2022-06-11 23:07:30

Ⅰ 求無線網路解決方案

A發射信號,
B可收到信號,

C收不到信號的原因是A-C之間可能有阻擋物.

調整方式
方案一,將B點改為無線AP路由器.發送無線信號給A,同時從路由器上接一條線給C.

方案二,B點買一台HUB,在B機器上啟用INTERNET共享,同時從HUB上連接一條線給B和C.
方案二的缺點是,C想上網,必須B開機.

Ⅱ 尋求一個無線網路連接方案

完全可行,可以用無線AP實現中繼,網上有很多人就這樣實現了……
即你說的:加一台無線AP連接到接收機,然後無線AP接收無線路由的網路信號上網。
注意事項,衛星電視接收機的本地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等參數都是已經集成的,好像基本是192.168.0.1作為默認網關,你可以查一下,而這些數據不方便更改。所以你要注意問題是:要把你的網段設置為此衛星電視接收機能正常訪問的網段。就是說你不能改衛星電視接收機的設置不要緊,可以改無線AP的設置,或者改無線路由器的設置。還有不懂的可以問我。

Ⅲ 求辦公室30台電腦 無線網路解決方案

30台電腦不在一個辦公室吧

雙線路要用到多wan口路由器,幾個房間,路由器下面就接幾個無線ap,放在不同房間。

多wan口路由器和無線ap之間用網線連接。多個ap啟用一個dhcp就行。

Ⅳ 無線網路的組建方案

企業信息化的基礎是企業網,企業都在致力於建設一個高速、安全、可靠、可擴充的網路系統,以實現企業內信息的高度共享、傳遞,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為了實現對外信息的交流,還需要建立出口通道,實現與Internet互聯,可以方便地進行資料查詢。企業所需要的信息化服務要求較高,其網路應具有以下特點:
· 作為一個基於企業Intranet的信息管理和應用的網路系統,提供相應的各種服務
·網路上各種軟、硬體資源能得到共享,並能快速、穩定地傳輸各種信息,提供有效的網路信息管理手段
· 採用開放式、標准化的系統結構,以利於功能擴充和技術升級
· 能夠與外界進行廣域網的連接,提供、享用各種信息服務
· 具有完善的網路安全機制。
· 能夠與原有的計算機區域網絡和應用系統平滑地連接,調用原有各種計算機系統的信息。

Ⅳ 別墅無線網路全覆蓋解決方案

設置無線網路終端放大器即可
別墅一般巨鹿不會超過很遠,設置一個無線網路終端放大器集成放大,首先要保證進入的網路是光纖,才能使用,放大器我一般都是採用150m的終端放大器,因為放大器位置需要設置裝置盒,需要提前考慮好位置,大小應該在150*60*180mm左右

Ⅵ 小型家庭無線網路組建方案

1.設備選擇 設備包含品牌、價格、性能、定位的諸多因素,在這里我們像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目前主要的無線路由器品牌有網件、貝爾金、D-Link、TP-Link、布法羅、H3C等品牌,高端的還有思科等。價格也由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建議企業級用戶選擇各品牌針對企業用戶推出的產品。對於產品性能方面,基於802.11g的無線路由器產品是目前不錯的選擇,因為基於802.11n的產品尚未成熟,從以前的測試清況來看每款產品的兼容性也不同,另外客戶端的網卡也不能保證統一,況且基於802.11n的無線路由器及網卡價格都很貴。選擇設備不一定只看品牌,只要適合自己企業應用需求的就好。2.控製成本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何控制投資成本,以及得到良好的投資回報率是每位老闆比較看重的。在設備選擇時應提前根據自己的實際環境選擇產品種類及數量。如:一個辦公區域比較分散,障礙物較多的辦公室環境,我們應該選擇一個信號穿透能力較強的路由器。3.後期維護在選擇好產品之後,用戶還需考慮的產品的售後服務等因素,如出現故障後上面服務、固件及時升級等,甚至要考慮受到攻擊後整個網路的可恢復性及恢復時間。三種網路環境的無線區域網方案推薦在簡單介紹完無線產品的技術和指標後,下面我們將介紹三種無線在實際環境中的一些應用。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無線產品通常會有這么幾種工作狀態:1.AP無線接入點(信號覆蓋模式)和 AP Client (無線客戶端模式)2.WDS無線分布式系統(橋接模式)和 AP+WDS混合模式(既做橋接,又做覆蓋)3.802.1x認證 和 客戶端無縫漫遊 AP無線接入點和AP Client這種方案是針對受到空間范圍限制的用戶,適合小型網路類型:家庭、30左右的企業辦公。這樣可在有限的范圍實現多用戶高速上網。11.15

Ⅶ 求一個公司無線網路建設方案

方案三:無線網路設計方案

一、前言

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發展,客戶/伺服器計算、分布式處理、國際互連網(Internet)、內部網(Intranet)等技術被廣泛接受和應用,計算機的聯網需求迅速擴大,網路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廣。目前盡管有線網路以其傳輸速度高,產品品牌及數量眾多和技術發展速度快等優點,在市場上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在一些特殊的環境和特定的行業里依然有許多令IT數據管理公司頭疼多年的LAN布線問題存在。

無線區域網在很多應用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一是可移動性,它提供了不受線纜限制的應用,用戶可以隨時上網;二是容易安裝、無須布線,大大節約了建網時間;三是組網靈活,即插即用,網路管理人員可以迅速將其加入到現有網路中,並在某種環境下運行;四是成本低,特別適合於變化頻繁的工作場合。此外,無線網路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無線網路通信以空氣為介質,傳輸的信號可以跨越很寬的頻段,而且與自然背景噪音十分的相似,這樣一來,就使得竊聽者用普通的方式難以偷聽到數據。

實際上,無線區域網早在80年代就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當時受到技術上的制約,通信速率只有860kb/s,工作在900MHz的頻段。能夠了解並享受它的好處的人少之又少。到了90年代初,隨著技術的進步,無線區域網的通信速率已經提高到1~2Mb/s,工作頻段為2.4GHz,並開始向醫療、教育等多媒體應用領域延伸。無線區域網的發展也引起國際標准化組織的關注,IEEE從1992年開始著手制訂802.11標准,以推動無線區域網的發展。1997年,該標准獲得通過,它大大促進了不同廠商產品之間的互操作性,並推進了已經萌芽的產業的發展。802.11標准僅限於物理(PHY)層和媒介訪問控制(MAC)層。物理層對應於國際標准化組織的七層開放系統互連(OSI)模型的最低層,MAC層與OSI第二層的下層相對應,該層與邏輯鏈路控制(LLC)層構成了OSI的第二層。

標准實際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物理層結構,用戶可以從中選出一種,它們中的每一種都可以和相同的MAC層進行通信。802.11工作組的成員認為在物理層實現方面有多個選擇是必要的,因為這可以使系統設計人員和集成人員根據特定應用的價格、性能、操作等方面的因素來選擇一種更合適的技術。另外,企業區域網通常會使用有線乙太網和無線節點混合的方式,它們在使用上沒有區別。近年來,無線區域網的速率有了本質的提高,新的IEEE802.11b標准支持11Mb/s高速數據傳輸。這為寬頻無線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區域網作為一種通用的聯網手段,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其傳輸速率、網路性能不斷提高。不過,它基本採用的是有線傳輸媒介,在許多不適宜布線的場合,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無線數據傳輸技術近年來不斷獲得突破,標准化進展也極為迅速,這使得區域網環境下的數據傳輸完全可以擺脫線纜的束縛。在此基礎上,無線區域網開始崛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隨著wireless技術的出現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在諸多計算機聯網技術中,無線網以其無需布線、在一定區域漫遊、運行費用低廉等優點,在許多這些應用場合發揮著其他聯網技術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無線區域網應用逐漸增多,它將擴展有線區域網或在某些情況下取而代之。可以預期,在未來信息無所不在的時代,無線網將依靠其無法比擬的靈活性,可移動性和極強的可擴容性,使人們真正享受到簡單、方便、快捷的連接。

二、需求分析

2.1、基本應用情況

對於該辦公區的無線網路,主要提供給會議室、行政辦公室、銷售辦公室、

物流辦公室、常務副總辦公室和行政總監辦公室等6個區塊使用,這些部門及個人都使用計算機處理及傳遞各種信息(包括圖像、圖形、聲音、數據等),進行各自的辦公、會議和管理等工作。建立一個支持多種應用系統的統一、先進的、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有一定冗餘的網路平台,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運行網路是其基本的應用需求。下面將對其功能需求做一個具體詳細的分析。

2.2、功能需求分析

(1)技術中心辦公室

普通會議

視頻會議

多媒體會議

學術研討

(2)網路辦公功能

網上事務管理

Web通用查詢

Internet/Intranet信息服務功能

構建公司Intranet公司信息、服務系統,實現公司信息網上發布、整個公司的電子郵件系統、網上資源的信息共享,使管理人員和員工可以在公司內部網路交流。

2.3、環境需求分析

該建築是屬於大城市中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建築物,按國家建築標准,無線信號的貫穿損耗中值為18dB,標准偏差7.7dB,但經現場測試,此建築的隔斷牆的無線傳輸損耗為5dB。本大樓主要分為辦公區和展覽區,在辦公區域接入點相對固定,而在大廳和展示廳的信號接入點則相對比較靈活,流動性比較大,需要做好無線信號的無縫漫遊、無信號盲區,使使用者能穩定地接收到信號。

2.4、安全需求分析

由於在該樓層中有物流、銷售、行政總監等辦公室,都擁有公司的機密文件和材料,而為了不讓外面的人在上外網的同時不能進入到本公司的內部網路,那就對我們的安全策略提出了要求,則必須使用穩定保險的加密技術來支持,比如WEP、WPA、RADIUS或無線交換機中使用的WLAN定位技術。

2.5、用戶需求

(1)無線覆蓋的場地,保證進入場地覆蓋區域的客戶能用自己的筆記本和無線網卡直接上網

(2)在保證客戶在場地及其它覆蓋區域無限制上網的同時,能使內部員工在辦

公樓內隨時訪問內部網路。

(3)要求在無線覆蓋區內95%的位置,99%的時間用戶可成功接入網路,通過無線訪問Internet。

(4)場地要求辦公區域無線覆蓋的信號接收強度達最低到15db,其它開放區域接收信號強度最大到底20db,需要做無線盲點覆蓋。

(5)單用戶情況數據傳輸速率最大4Mb/s,在多用戶接入時,不低於100kb/s

Ⅷ 無線區域網絡方案編寫包括那些主要內容

這個問題我來答:
無線區域網方案,說起來還相對復雜,通常包含如下接方面:
1、客戶的原始網路訴求及建設標准;
2、要求分析及初始建議;
3、目標邏輯組網圖;
4、容量性能及規格要求;
5、具體設備數量及基本配置;
6、IP地址規劃;
7、無線信號覆蓋;
8、網路優化等;

一般都有常用的工具來輔助分析,大的WIFI設備廠商都有軟體幫助分析。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哈!

Ⅸ 無線網路的典型與組方案有哪幾種

在區域網中為了維持直徑為200米的最大碰撞區域,最小CSMA/CD載波時間,乙太網時間片已從目前的512比特擴展到512位元組(4096比特),最小信息包大小仍為64位元組。載波擴展特性在不修改最小包尺寸的條件下解決了CSMA/CD固有的時序問題。雖然這些改變可能會影響到小信息包的性能,然而這種影響已經被CSM/CD演算法中稱作信息包突發傳送的特性所抵消。千兆位乙太網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對現有乙太網的兼容性。 同100M位乙太網一樣,千兆位乙太網使用與10M位乙太網相同的幀格式和幀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協議。這意味著廣大的乙太網用戶可以對現有乙太網進行平滑的、無需中斷的升級,而且無需增加附加的協議棧或中間件。同時,千兆位乙太網還繼承了乙太網的其它優點,如可靠性較高,易於管理等。 千兆乙太網相比其他技術具有大帶寬的優勢,並且仍具有發展空間,有關標准組織正在制定10G乙太網絡的技術規范和標准。同時基於乙太網幀層及IP層的優先順序控制機制和協議標准以及各種QoS支持技術也逐漸成熟,為實施要求更佳服務質量的應用提供了基礎。伴隨光纖製造和傳輸技術的進步,千兆位乙太網的傳輸距離可達百公里,這使得其逐漸成為構建城域網乃至廣域網路的一種技術選擇。 主幹採用千兆乙太網的好處在於:千兆位乙太網將提供10倍於快速乙太網的性能並與現有的10/100 乙太網標准兼容。同時為10/100/1000 Mbps 開發的虛擬網標准 802.1Q以及優先順序標准 802.1p 都已推廣,千兆網已成為構成網路主幹的主流技術。 1998 年六月已制定完成的第一個千兆位乙太網標准 802.3 以使用光纖線纜和短程銅線線纜的全雙工鏈接為對象。針對半雙工和遠程銅線線纜的標准 802.3ab 於 1999 年內出台。 千兆位乙太網將提供完美無缺的遷移途徑,充分保護在現有網路基礎設施上的投資。千兆位乙太網將保留802.3和乙太網幀格式以及 802.3 受管理的對象規格,從而將使企業能夠在升級至千兆性能的同時,保留現有的線纜、操作系統、協議、桌面應用程序和網路管理戰略與工具。 千兆位乙太網相對於原有的快速乙太網、FDDI、ATM等主幹網解決方案,提供了另一條改善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骨幹連接和交換機與伺服器之間連接的可靠、經濟的途徑。網路設計人員將能夠建立有效使用高速、任務關鍵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備份的高速基礎設施。網路管理人員將為用戶提供對Internet、Intranet、城域網與廣域網的更快速的訪問。 千兆位產品提供商,具有完整的千兆乙太網產品線,可契合用戶需求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從核心的網路主幹交換機到邊緣的客戶機伺服器千兆接入,有針對用戶需求設計的高性能的產品。千兆乙太網交換機的部署,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技術。目前,許多廠商的交換機把第2層交換和第3層交換融於一體,不論交換還是路由,都能提供至少1000萬pps的轉發速率,甚至有的產品還可達到2000萬pps。這些高性能的特點對於Intranet來講已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傳統的區域網流量80/20自然法則(即80%的流量在本地工作組網路內和20%的流量流向骨幹網)已經過時。 千兆乙太網高速的多層數據包轉發能力是千兆乙太網技術能提供最好的性能價格比的有力例證。不僅如此,千兆乙太網技術對於降低網路的長期擁有成本也是大有裨益的。 2.千兆網交換技術 從1996年底開始,有些公司陸續推出集成了第2層交換和第3層路由的交換機產品,這種技術稱之為“多層交換(multilayer switching)”。它為第2層交換技術增加了路由層服務,支持有選擇的廣播和組播抑制,支持VLAN及VLAN之間的數據包轉發和防火牆功能,全面支持TCP/IP和IPX路由。 經過將近4年時間的發展,這些功能不斷地得到了完善和加強,使得多層交換機比傳統的路由器的性能價格比高出8至16倍。而新一代多層交換機以千兆以太交換技術為核心, 可以提供更加吸引人的性能價格比,是部門級網路和數據中心網路中替代傳統路由器的最理想的可以提供多層交換的交換機。同時,其直接傳輸距離目前已達到130公里,完全可以實現以千兆乙太網為骨乾的大的企業區域網,骨幹傳輸速率為2Gbps(全雙工模式)。 推動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推動高速多層交換技術發展的最大因素是採用廉價的10/100M自適應網卡的Internet和Intranet的大量部署。目前的網路已經離傳統的c/s計算模式的層次結構越來越遠,傳統的c/s模式的80/20流量法則已成為過去。在網路設計方面, 傳統的路由器加Hub或第2層交換機的網路部署模式也將變成歷史。 另外,Intranet支持更加復雜的和對帶寬敏感的各種多媒體數據流,如數據、文件、圖片、動畫、聲音和視頻等。一個Intranet最終用戶對帶寬的要求至少要比非Intranet 用戶多50%~100%。同時,寬頻接入已成為發展趨勢。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為用戶提供快速乙太網連接可以提供更多的帶寬餘量來處理突發的交通量,這點是10BASE-T技術無法比擬的。突發流量是IP網路應用的特點之一。廉價和高帶寬使得快速乙太網不論在用戶端還是伺服器端都得以廣泛的應用。 為了在無阻塞和處理突發交通流量的能力之間取得平衡,新一代交換機平台必須提供高於用戶請求連接的8~16倍速率的主幹連接,而以千兆乙太網為主幹正好滿足了用戶端的快速乙太網連接的服務請求。這對於充分處理突發流量非常重要。 同時,在校園網或城域網中,不管跨越幾個網路層,對於隨機的Intranet交通量都要求提供端到端的持續不變的高性能。為了實現這一點,在一台交換機中同時具備高性能的第2層和第3層轉發能力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無阻塞能力和有選擇的轉發功能是用戶的主要需求。而各種非常有效的網管工具使得網路管理員能夠有效且高效地把業務策略注入轉發引擎中,其性能可以通過網管軟體實時監測。這將從根本上有助於用戶根據公司的短期和長期業務發展需要確定和交付所需的網路服務。新一代千兆乙太網交換機支持這些特點和服務,同時也支持通用的路由協議,如IP/RIP或IP/OSPF等。這也大大降低了網路設備的復雜性。 3.網路設計的目標及原則 網路系統的高性能要求核心交換機滿足網路中心海量數據交換的要求,上連中心的通訊鏈路帶寬能夠滿足應用對網路的性能要求。不管是企業網還是城域網、廣域網,其上的信息應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新的多媒體應用及新的數據應用對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企業普遍採用Intranet網路模式來說,其 WWW 伺服器,FTP伺服器,Lotus Notes 群件應用伺服器,Novell Server等伺服器群支撐著整個企業的信息服務環境。企業各部門用戶客戶端應用軟體,透過網路訪問中心伺服器,請求應用,查詢資料庫。網路的負載流量主要是從邊緣設備到核心的數據交換,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網路規模的擴展,以及應用的信息交換量增加,使得企業網路通常首先在核心發生通訊瓶頸現象。改善企業園區區域網的網路數據交換性能,往往是首先擴充核心交換機的交換性能,增加邊緣設備到核心的數據通訊帶寬,以減輕整個網路的瓶頸,使得應用軟體的性能和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在設計企業園區區域網的原則上,首先應該考慮滿足網路規模所要求的核心設備數據交換處理能力,以及邊緣設備到核心的鏈路帶寬。 3.1可靠性與可用性 網路系統設計中的設備高可靠性和系統高可用性;要求核心交換機所有關鍵部件可以實現冗餘工作,可以在線更換(插拔),故障的恢復時間在秒級間隔內完成。多級容錯設計基於單個設備高可靠性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用性。 就企業應用來說,其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等信息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無紙辦公自動化,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管理效率和水平。支持企業應用的基礎設施是企業的園區網路,它的工作狀況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辦公應用環境,交易、生產、開發、設計等業務環境,財務管理,部品管理等環境,信息檢索、資料庫查詢、Internet瀏覽等支持企業正常運行的必要服務設施功能。網路的可靠性要求是保障企業應用環境正常運行的首要條件,網路要求可靠性的同時,要求網路具有高可用性。網路設備的選擇,尤其是核心機箱式設備,應該可以配置冗餘部件,關鍵部件不存在單一故障點,也就是說,像交換機的電源、風扇、交換引擎、管理模塊這些部件可以冗餘備份,其中之一任何部件的損壞,不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不會影響網路的連通。提供網路設備的可靠性,容錯性的另一個要求是設備損壞部件更換時,不需要停機,更換部件後不需要重新啟動,也就是說部件的更換可以進行在線操作,這樣可以使停機的時間降低到最小。在設計企業園區網的原則上提高網路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原則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要求設備的部件冗餘,同時要求網路的鏈路冗餘,可結合物理層、鏈路層及第三層技術實現,以保證網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提供信息訪問服務。 [page_break] 3.2可擴展性 網路設計的可擴展性要求,包括交換機硬體的擴展能力以及網路實施新應用的能力。核心交換機的靈活擴充性要求:核心交換機應該具備靈活的埠擴充能力,模塊擴充能力,滿足網路規模的擴充;同時提高性能,滿足更高性能的要求。支持新應用的能力:產品具有支持新應用的技術准備,能構方便快捷地實施新應用。 3.3規模與用戶 在設計網路的方案時,首先是滿足現有規模的網路用戶的需求,同時考慮到未來業務發展、規模的擴大,應該設計網路具有用戶埠靈活的擴充能力。核心設備是整個網路的樞紐,用戶埠數的擴充,需要增加配線間邊緣工作組的設備,增加邊緣設備的同時,要求連接核心骨幹設備的埠數相應增加,因此核心設備應該可以通過增加模塊來靈活地增加埠數。核心設備的機箱設計應該具備強大的背板帶寬,足夠多的負載插槽容量。對於交換機來說,核心交換引擎應該可以滿足最大配置下,無阻塞的進行埠數據包交換,模塊的擴充不影響交換性能。採用分布式交換結構是實現這一原則的最佳方案,分布式交換機結構實現了交換機的並行數據交換處理,優化了網路的性能,本地交換和全局交換相結合的分布式結構減少了核心交換引擎的壓力。因此在設計大規模園區網路的原則上普遍採用分布式交換機實現靈活的模塊、埠擴充能力。 3.4安全性 網路的安全性對網路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網路安全控制,可以使應用環境中的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保護可以有效的控制網路的訪問,靈活的實施網路的安全控制策略。在企業園區網路中,關鍵應用伺服器、核心網路設備,只有系統管理人員才有操作、控制的權力。應用客戶端只有訪問共享資源的許可權,網路應該能夠阻止任何的非法操作。在園區網路設備上應該可以進行基於協議、基於Mac地址、基於IP地址的包過濾控制功能。在大規模園區網路的設計上,劃分虛擬子網,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離子網內的大量廣播,另一方面隔離網路子網間的通訊,控制了資源的訪問許可權,提高了網路的安全性。在設計園區網的原則上必須強調網路安全控制能力,使網路可以任意連接,又可以從第二層、第三層控制網路的訪問。 3.5可管理性 網路的可管理性要求:網路中的任何設備均可以通過網路管理平台進行控制,網路的設備狀態,故障報警等都可以通過網管平台進行監控,通過網路管理平台簡化管理工作,提高網路管理的效率。 在進行網路設計時,選擇先進的網路管理軟體是必不可少的。網路管理軟體應用於網路的設備配置,網路拓撲結構表示,網路設備的狀態顯示,網路設備的故障事件報警,網路流量統計分析以及計費等。網管軟體的應用可以提高網路管理的效率,減輕網路管理人員的負擔。網路管理的目標是實現零管理,基於策略的管理方式,網路管理是通過制定統一的策略,由管理策略伺服器進行全局控制的。基於Web的網管界面,是網管軟體的發展趨勢,靈活的操作方式簡化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在設計園區網的設備選擇上,要求網路設備支持標準的網路管理協議SNMP,同時支持RMON/RMONII協議,核心設備要求支持 RAP (遠程分析埠) 協議,實施充分的網路管理功能。在設計園區網的原則上應該要求設備的可管理性,同時先進的網管軟體可以支持網路維護、監控、配置等功能。 3.6協議的標准性 網路設備採用開放技術、支持標准協議:採用標準的協議保護用戶的投資,提高設備的互操作性。網路設計所採用的設備要求採用主流技術、開發的標准協議,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夠支持同一廠家的不同系列產品,不同廠家的產品之間的無縫相互連接與通訊。在設計園區網路的原則上,發揮不同廠商產品的專用先進技術同時,必須強調考察設備的技術、協議的標准性,減少設備互連的問題,網路維護的費用,使用戶的投資得到有效保護。 應當考慮選擇的設備是否是可升級的,在新的標准出現以後,系統應能夠升級到新的標准。因而注重產品廠商在相應產品和技術領域內的地位和參與標准化的能力。 當今世界,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網路設計既要適應新技術發展的潮流,保證系統的先進性,也要兼顧技術上的成熟性,降低由於新技術和新產品中不成熟因素所帶來的風險。 4.校園網解決方案 千兆位乙太網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對現有乙太網的兼容性。同100M位乙太網一樣,千兆位乙太網使用與10M位乙太網相同的幀格式和幀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協議。這意味著廣大的乙太網用戶可以對現有乙太網進行平滑的、無需中斷的升級,而且無需增加附加的協議棧或中間件。同時,千兆位乙太網還繼承了乙太網的其它優點,如可靠性較高,易於管理等。在園區網主幹網中,目前逐步占據了主要地位。 作為校園網應用的一個特點,大部分應用對延遲及帶寬不太敏感,可以通過TCP/IP“慢啟動”機制自動識別延遲的變化,動態地適應TCP所提供的帶寬,部分應用要求實時業務傳輸支持,QoS服務保障。這部分應用目前所佔比例很小,隨著教學手段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多媒體課件製作工具的逐步普及,多媒體課件的逐步豐富,該比例預期將逐步提高。IP網路傳輸實時業務的主要瓶頸是路由器採用軟體實現路由識別、計算和包的轉發,由於路由識別、數據轉發的速度慢,時延和時延抖動大,不能保證服務質量(QoS)。自1997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公司陸續推出採用硬體專用電路(ASIC)進行路由識別、計算和轉發的新型線速路由交換機。這種線速路由交換機的結構與L2交換機相似,兼有L3路由器包轉發功能和L2交換功能,有些廠商還在其中加入一些L4應用層功能。 在包交換的IP網上提供QoS,必須對服務進行分類,實行分類服務(CoS)。設備生產廠商一般採用擁塞管理保證網路性能,為一些專門的業務提供所要的帶寬。一種做法是採用RED(隨機早期丟失)探測和智能識別流量的瞬時劇增,將其與真正的網路擁塞區別開來,以避免網路擁塞。通過從IP包頭中IPv4服務分類標識(TOS)識別服務類別(802.1P),確定該數據流的優先順序,並根據某種隊列優先演算法以保證QoS的能力。還可使用訪問控製表(ACL)定義策略,確定數據流的優先順序。隨著技術的進步,可以預見,高速IP網路上的QoS能力將達到FR/ATM網類似的水平。 在分析比較市場上多種L2/L3/L4線速路由交換機性能、價格、服務的基礎上,選擇美國朗訊(Lucent)公司的Cajun P550R路由交換機共11台,作為校園網主幹交換機。其主要技術、性能指標為: 背板能力 45.76 Gbps 交換吞吐能力 22.88 Gbps 第2層交換能力 33,000,000 pps 第3層交換能力18,000,000 pps 多種L2/L3介面模塊 冗餘風扇、電源 OpenTrunk/VLAN互操作性 CoS/QoS/RSVP支持 在網路設計中,主幹交換機彼此之間通過千兆位乙太網互連。所有交換機均配置L3交換引擎,實施分布式的路由策略,從而降低對中心交換機L3路由解析、包轉發的壓力並控制廣播域的范圍。網路設計和設備配置中仔細地考慮了設備與線路及路由的物理與邏輯冗餘、網路中心伺服器群的防火牆設置及安全策略。

Ⅹ 無線區域網的解決方案

無線區域網是指以無線電波、激光、紅外線等無線媒介來代替有線區域網中的部分或全部傳輸媒介而構成的網路。它不僅可以作為有線數據通信的補充和延伸,而且還可以與有線網路環境互為備份。
802.11協議、藍牙標准和HomeRF工業標準是無線區域網所有標准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它們各有優劣,各有自己擅長的應用領域,有的適合於辦公環境,有的適合於個人應用,有的則一直被家庭用戶所推崇。下面就介紹一下三種標準的具體情況:

802.11協議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用於解決辦公室區域網和校園網中用戶與用戶終端的無線接入,主要限於數據存取,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由於它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隨後又相繼推出了802.11b和802.11a兩個新標准,2001年11月,第三個新的標准802.11g業已面世。盡管目前802.11a和802.11g倍受業界關注,但從實際的應用上來講,802.11b已成為無線區域網(WLAN)的主流標准,被多數廠商所採用,並且已經有成熟的無線產品推向市場。這些產品包括:集成支持802.11b無線功能的PC、支持網路接入的802.11b無線網路適配器以及相對應的網路橋接器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廠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著名的網路集成商,如:3Com、Cisco等,他們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適配器和橋接器領域;另外,很多PC廠商藉助網路終端的先天優勢,提供全面的無線區域網設備,IBM、HP、Toshiba為代表廠商,其中,IBM憑借其在筆記本電腦上的絕對優勢和參與制定無線標準的領導地位,提供最全面的無線解決方案,並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地推出了相應的產品。

目前,802.11b無線區域網技術已經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已經進入了寫字間、飯店、咖啡廳和候機室等場所。沒有集成無線網卡的筆記本電腦用戶只需插進一張PCMCIA卡或USB卡,便可通過無線區域網連到網際網路。在國內,支持802.11b無線區域網協議的產品不僅全面上市,而且像IBM,還特別為用戶和專業人士搭建了「體驗中心」,讓用戶和媒體可以親身體驗無線區域網的便利和高效。

藍牙標准

藍牙這個頗為奇怪的名字來源於十世紀丹麥國王哈洛德(Harold)的外號。據說,這位丹麥國王靠出色的溝通和說服能力統一了當時的丹麥和挪威。因為他非常愛吃藍梅,牙齒經常被染藍,所以得了藍牙這個外號。1998年5月,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和英特爾公司五家著名IT廠商,在聯合開展短程無線通信技術的標准化活動時提出了藍牙技術,其宗旨是提供一種短距離、低成本的無線傳輸應用技術。1999年下半年,著名的業界巨頭微軟、摩托羅拉、3Com、朗訊與藍牙特別小組BluetoothSIG等5家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藍牙技術推廣組織,從那時起,全球變開始掀起了藍牙熱潮。
藍牙技術是一種用於替代便攜或固定電子設備上使用的電纜或連線的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其設備使用全球通行的、無需申請許可的2.45GHz頻段,可實時進行數據和語音傳輸,其傳輸速率可達到10Mbps,在支持3個話音頻道的同時還支持高達723.2Kbps的數據傳輸速率。也就是說,在辦公室、家庭和旅途中,無需在任何電子設備間布設專用線纜和連接器,通過藍牙遙控裝置可以形成一點到多點的連接,即在該裝置周圍組成一個「微網」,網內任何藍牙收發器都可與該裝置互通信號。而且,這種連接無需復雜的軟體支持。藍牙收發器的一般有效通信范圍為10米,強的可以達到100米左右。

由於藍牙在無線傳輸距離上的限定,它和個人網路通訊用品有著不解之緣。因此,生產藍牙產品的廠除了網路集成廠商和傳統PC廠商以外,還包括很多行動電話廠商。近一年,隨著全球無線市場的不斷擴大,藍牙手機成為行動電話用戶的新寵。實際上,依據目前的無線技術水平,一台藍牙筆記本加上一部藍牙手機就可以實現無線登錄互聯網。但是,在市場中能夠同時支持802.11b和藍牙的筆記本電腦確實不多,只有少數廠商擁有這樣的技術與解決方案,IBMThinkPadXTRA各系列筆記本電腦的大多數產品和TOSHIBA部分筆記本電腦可以提供這樣的支持。

HomeRF工業標准
HomeRF是由HomeRF工作組開發的,適合家庭區域范圍內,在PC和用戶電子設備之間實現無線數字通信的開放性工業標准。作為無線技術方案,它代替了需要鋪設昂貴傳輸線的有線家庭網路,為網路中的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和Internet應用提供了漫遊功能。

在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批准HomeRF標准之前,HomeRF工作組已為在家庭范圍內實現語音和數據的無線通信制訂出一個規范,這就是共享無線訪問協議(SWAP)。

SWAP規范定義了一個新的通用空中介面,此介面支持家庭范圍內語音、數據的無線通信。用戶使用符合SWAP規范的電子產品可實現如下功能:在PC的外設、無繩電話等設備之間建立一個無線網路,以共享語音和數據;在家庭區域范圍內的任何地方,可以利用攜帶型微型顯示設備瀏覽Internet;在PC和其他設備之間共享同一個ISP連接;家庭中的多個PC可共享文件、數據機和列印機;前端智能導入電話機可呼叫多個無繩電話聽筒、傳真機和語音信箱;從無繩電話聽筒可以再現導入的語音、傳真和E-mail信息;將一條簡單的語音命令輸入PC無繩電話聽筒,便可以啟動其他家庭電子系統;可實現基於PC或Internet的「多玩家」游戲……

SWAP規范問世以後,除了擴展高性能、多波段無繩電話技術以外,還極大地促進了低成本無線數據網路技術的發展。但是,HomeRF占據了與802.11b和Bluetooth相同的2.4G頻率段,並且在功能上過於局限家庭應用,再考慮到802.11b在辦公領域已取得的地位,恐怕在今後難以有較大的作為。調查顯示,該標准在2000年的普及率高達45%,但到了2001年已降至30%,且逐漸喪失市場優勢。特別是很多PC廠商並沒有在自己的PC產品中對該項標准加以支持,也造成了其擴展上的障礙。看來,HomeRF這項工業標准註定不會沖出「Home」。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集成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內網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28
三星智慧屏網路連接 瀏覽:920
日版蘋果平板支持國內網路嗎 瀏覽:583
安裝寬頻網路有哪些東西 瀏覽:440
手機網路新增入點方法 瀏覽:997
如何形容農村網路信號差 瀏覽:921
蘋果xsmax如何查看網路密碼 瀏覽:836
融通網路安全基金 瀏覽:370
計算機網路常出現的問題 瀏覽:952
移動網路幫扶效果 瀏覽:415
電腦計算機網路在哪裡 瀏覽:766
美網路安全峰會 瀏覽:408
烏魯木齊網路安全技術培訓 瀏覽:454
如何將網路注冊的軟體改為不需要注冊的 瀏覽:228
如何優化網路廣告傳播 瀏覽:145
計算機網路攻擊損失案例 瀏覽:355
移動電信無線網路 瀏覽:249
y85無線網路怎麼用 瀏覽:839
網路教育和成人高考哪個快 瀏覽:616
桐城移動網路電話 瀏覽:21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