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移動,聯通,電信三種運營商的網路分別有什麼不同,網速,信號,覆蓋率方面,能幫我客觀分析一下嗎謝謝
「移動4G,快人一步」、「極速百兆,暢享全球」、「選4G,就選沃」——自2013年12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家運營商發放4G牌照之後,其在4G試商用的宣傳戰上可謂不遺餘力。既然每家都宣稱自己的4G可以讓用戶享受百兆移動寬頻,進入新的互聯網生活,那麼4G網路的實際速度如何?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4G套餐和運營商?
2014年4月,「電信日」來臨之前,《消費者報道》記者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對三大運營商的4G網路進行了實地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電信和移動的4G下載速率持平,最高可達43MBPs,聯通的下載速率則較低;在覆蓋率上,電信和移動在七成左右的測試區域可以收到4G信號,而聯通的4G信號覆蓋率僅有三成。
無論是在實際速率上,還是在信號覆蓋上,4G作為在中國剛剛起步的新興技術,其現狀與運營商的宣傳仍有不小差距。
4G時代誰較快?
《消費者報道》本次測試選取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多個地點,包括市中心、副中心和市郊,並在室內、室外、地鐵和公交等多種環境下進行測試,以覆蓋消費者可能會遇到的各種使用場景(如圖1)。
本次測試選取的設備均從這三大運營商的營業廳處購買,並當場試用,都能接收到4G信號。其中包括中興和華為生產的移動MiFi,以及一款支持聯通4G的手機三星Galaxy 4S。除了使用由OOKLA開發的國際通行測速軟體speedtest進行測速外,本刊記者也會在4G網路環境下在線觀看視頻,測試其流暢度。
雖然運營商在賣命吆喝4G網路的理論速度能達到100M,但據記者實地測試的結果,實際使用中電信的下載速率可達43Mbps,而聯通則只有25Mbps(如圖2)。
針對本刊這一測試結果,中國聯通新聞發言人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不便評論,但他也坦言「聯通4G本來推得就比較晚」。
較低的網速和覆蓋率或與聯通的3G、4G融合戰略有關。對此,通信行業資深觀察人士曾韜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中國聯通有一張很好的3G網路,它並沒有迫切建設4G網路的需求,而且,它的HSPA+網路比起4G也毫不遜色,理論下載速率可達到42Mbps。」
針對實測速度無法達到運營商宣傳的問題,他對記者解釋稱:「100M的理論值就像一根水管,運營商會對流量有所限制,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享受資源。但與此同時,運營商片面宣傳理論網速也是對消費者的誤導。」
知名IT撰稿人龐彥卓也在北京進行過4G網路的測試,他對記者說:「據我從業內人士處得到的說法,電信會租用一部分移動的4G網路基站,所以測試出來的結果不會相差很大,而在有些情況下,聯通HSPA+網路的速度會比4G更快。」
要網速,更要覆蓋
除了實際下載速率,4G網路的覆蓋也成為與消費者關系更密切的問題,理由很簡單:4G再快,如果沒有覆蓋,等於享受不到。
據本刊此次測試的結果,電信和移動在幾個測試地點的4G網路覆蓋率大致相仿,而聯通的覆蓋率不佳。不過,本刊在實測中也發現,在室內的一些區域,移動和電信的網路可能會「罷工」,出現無法連接網路的狀況,聯通的網路體驗反而較好,這與其成熟的3G網路建設密不可分。
通信業觀察人士項立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北京,空曠的室外一般能接收到中國移動的4G信號,但在室內和地鐵等地方則有時會完全收不到信號,移動的3G網路建設得不是很好,有4G網速很快,但沒4G就很慢,這對消費者是很不好的體驗。」
曾韜也表示,「在沒有4G的地方,3G對用戶是很好的補充,現在的4G設備都可以向下支持3G,但如果沒有4G就一下跳到2G網路,用戶體驗就會有問題。」
談到覆蓋問題,龐彥卓對記者說:「電信的3G網路覆蓋比起聯通更好,甚至在一些偏遠地區也有信號,但受制於其網路制式和設備的原因,用戶可能會更多地選用聯通。」
「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平時用手機上網主要可能在家到公司的兩點一線間,負責任的運營商應該公布其基站的建設規劃,就像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一樣,讓消費者知道4G什麼時候能夠覆蓋到自己經常上網的地區,從而對消費者的選擇給出參考」曾韜說。
『貳』 移動寬頻、聯通寬頻、電信寬頻,這三種品牌寬頻相比,哪個信號視為第一好
自然是電信。原因如下:寬頻網路質量要好,主要取決於基礎的光網路的光纜覆蓋范圍、接入設備、核心設備等設施的性能。電信寬頻具備如下特點:覆蓋范圍廣、基礎光網路三家中最為龐大。 核心網路高端、高性能設備眾多、處理能力強大。接入設備也同樣具備高性能、高處理能力。 其他兩家都不具備以上特點
『叄』 中國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他們的特點都是啥呢網路信號費用
移動:無線網路在三家中做的最好;固網是鐵通的底子,三家中最差,但價格便宜。電信:移動網網路信號最差,用戶最少。固網(尤其南電信)最強大,價格和聯通差不多。聯通:移網次之移動,用戶量也次之移動;固網(北聯通)強大,但價格最貴,目前用戶流失嚴重。
『肆』 詳細介紹電信、移動、聯通三大網路
單從3G來說,中國聯通使用全球最成熟、覆蓋最廣泛的WCDMA網路,網速最快,最穩定,在全球通用性最強。WCDMA作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3G技術,使聯通3G網路具有比較明顯的技術競爭力,用戶可以更好地體驗:音樂下載、游戲下載、移動多媒體、手機電視等3G 時代的多媒體移動寬頻業務。從全球來看,WCDMA持續高速的用戶需求增長,可以支撐聯通持續做大做強。中國聯通以WCDMA樹立移動寬頻第一品牌,吸收它網高端用戶轉網,改善用戶結構,提升ARPU值,樹立中國聯通新的形象。
中國移動使用國內自主開發的TD-SCDMA網路技術,雖然自主性強但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成熟度、穩定性、網速、通用性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國電信使用的CDMA2000網路技術是WCDMA的前身,也是一個過渡性發展制式,具備有部分WCDMA的特點,也因為這樣,CDMA2000在目前三大運營商的3G業務里算是介於前兩者之間,網速、穩定性、通用性都比WCDMA稍差,但略勝於TD-SCDMA。
所以單看3G業務,網速:聯通>電信>移動;穩定性:聯通>電信>移動;全球通用性:聯通>電信>移動。
2G網路的話,移動和聯通使用的都是GSM網路,電信則使用的是CDMA網路,2G網路中移動是做得最好的,在2G業務中比較有優勢。
『伍』 聯通、電信、移動三種寬頻的優缺點
三大運營商的優勢和缺點大致如下:
移動:
資費貴、信號覆蓋好(偏遠地區有信號)、4G網相對好;
聯通:
資費中等、信號覆蓋中等(偏遠地區覆蓋不及移動,好於電信)、4G網好;
電信:
資費便宜、信號覆蓋差(偏遠地區覆蓋差,一般市區有信號)、4G網差。
『陸』 三大網路是哪三個
電信網路、Internet以及廣播電視網路是目前信息技術領域的三大網路,從連接和提供的業務方式上來看,這3種網路各有其特點: (1) 傳統的電信網路(即電話網)採用電路交換,能在任意兩個用戶之間實現一對一、雙向的、實時的連接,主要用於承載話音業務。由於每個用戶都佔用了一個單獨的通信鏈路,因此這種通信方式具有明顯的個人化和實時性。此外,電信網路的計費和管理機制比較城市和完善、雖然傳統的電信網路擁有龐大的用戶群,但其鏈路帶寬較窄,利用率低,接續信號復雜,不適於大數據量的傳輸。(2) 廣播電視網路將一個寬頻信息源以單向、實時,以及一點對多點的方式連接到眾多的用戶,主要承載視頻廣播業務。用戶只能被動地選擇是否接受此種信息(主要是音頻和視頻的廣播)。由於廣播採用的是一點對多點的方式,眾多用戶共享一個信息通道,不涉及任何交換技術,所以用戶幾乎無需任何費用,廣播的經營者往往是通過廣告費而獲得匯報。廣播電視同樣擁有龐大的用戶群,而且HFC(Hybird Fiber_coaxial Cable, 光纜同軸電纜混合)網路帶寬較寬。但要實現數據、音頻等雙向傳輸業務,需要對網路進行雙向改造,增加數據交換功能,需要很高的改造成本。(3) Internet採用的是基於存儲轉發的分組交換,主要承載數據通信業務。用戶之間的連接可以是一對一的,也可以是一點對多點的。用戶之間的通信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認為是實時的,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非實時的。通信方式可以是雙向交互的,也可以是單向的。在Intenet中用戶可以共享資源,因而每個用戶所需要支付的費用比較低廉。Internet這種靈活的通信功能,低成本的通信方式,使其得到飛速發展,風靡世界。Internet的缺陷主要是對帶寬多媒體業務的支持不夠完善。 目前三大網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相互滲透。電信網路和有線電視網路的用戶可以通過ADSL 、Cable Modem等寬頻接入方式接入Internet,享受Internet提供的各種數據通信業務。而IP-TV等媒體傳輸技術使得Internet可以承載一定質量的音、視頻多媒體業務。在原理和技術上,用戶端採用綜合接入設備,配合寬頻接入網和高速光纖骨幹網,完全可以將視頻廣播、數據通信和話音等3類業務融合於單一的網路,即「三網合一「。隨著接入技術和網路建設的不斷發展,短期內實現所謂的」三網合一「在技術上沒有太大的障礙,然而實際發展過程中各大網路之間的利益沖突將成為」三網合一「具體實現的最大障礙,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三大網路將維持在業務上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局面注釋:存儲轉發(Store and Forward)是計算機網路領域使用得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乙太網交換機的控制器先將輸入埠到來的數據包緩存起來,先檢查數據包是否正確,並過濾掉沖突包錯誤。確定包正確後,取出目的地址,通過查找表找到想要發送的輸出埠地址,然後將該包發送出去。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數據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數據包進行錯誤檢測,並且能支持不同速度的輸入/輸出埠間的交換,可有效地改善網路性能。它的另一優點就是這種交換方式支持不同速度埠間的轉換,保持高速埠和低速埠間協同工作。實現的辦法是將10Mbps低速包存儲起來,再通過100Mbps速率轉發到埠上
『柒』 三大運營商都有什麼優缺點 是靠什麼發送信號的
優點:
移動:2G(GMS)網路覆蓋率很高,幾乎沒有網路忙點,4(TD-LTE)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網路覆蓋,信號很好,而且上網速度非常快。應用產品很豐富。終端的種類品種也很多,營業廳也相對較多,辦理業務很方便。寬頻業務和廣電合作。
聯通:3G(WCDMA)上網速度快。網路覆蓋一般。在北方寬頻和固話業務覆蓋很全面
電信:3G(CDMA2000)和4G(FDD-LTE)上網速度快,網路覆蓋很好。資費也很便宜。在南方固話寬頻業務覆蓋很全面
缺點:
移動:3G(TD-SCDMA)上網速度確實不咋地,是三個運營商里最慢。寬頻速度很慢。固話業務很薄弱。
聯通:不管是2G、3G還是4G網路,信號都不是很好,網路忙點很多。手機經常要在三種網路制式下切換,很耗電。
電信:手機終端產品很少,。
『捌』 聯通卡的信號中,G,H,E三種信號,那種最好,各有什麼特點
1、G最常見了,其實全稱是GPRS,
2.5G網路。
其傳輸速率理論上的最大值為114Kbps,這是最早的無線網路傳輸方式。手機上現在不常用的移動網路了。iPhone上顯示是O。聯通的基站比較少,所以2G網路慢。
2、E就是EDGE,2.75G。傳輸速率峰值時可以達到384kbps
,現在最主流的移動無線網路傳輸方式。
4、H全稱:HSDPA,3G的升級網路,3.5G。下載速度理論可以達到7.2Mbp/s的,大名頂頂的聯通3G的WCDMA。其實就跟家裡的網路差不多,峰值大概就是2M多,很快,但是很費手機,iPhone用發熱,減少電池使用壽命。H+是HSDPA的升級版HSDPA+,是3.75G。
『玖』 寬頻接入技術中傳統三網是指哪三網各有什麼特點
三網:即原先獨立設計運營的傳統電信網、計算機互聯網和有線電視網將趨於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
三網融合是一種廣義的、社會化的說法,在現階段它並不意味著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路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其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路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業務層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層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在經營上互相競爭、互相合作,朝著向人類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服務的同一目標逐漸交匯在一起,行業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漸趨向統一。三大網路通過技術改造,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這就是所謂的三網融合。 三網融合,在概念上從不同角度和層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行業融合、終端融合及網路融合。目前更主要的是應用層次上互相使用統一的通信協議。IP優化光網路就是新一代電信網的基礎,是我們所說的三網融合的結合點。 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全面採用,使電話、數據和圖像信號都可以通過統一的編碼進行傳輸和交換,所有業務在網路中都將成為統一的「0」或「1」的比特流。 光通信技術的發展,為綜合傳送各種業務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帶寬和傳輸高質量,成為三網業務的理想平台。 軟體技術的發展使得三大網路及其終端都通過軟體變更,最終支持各種用戶所需的特性、功能和業務。 最重要的是統一的TCP/IP協議的普遍採用,將使得各種以IP為基礎的業務都能在不同的網上實現互通。人類首次具有了統一的為三大網都能接受的通信協議,從技術上為三網融合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但是,如果按傳統的辦法處理三網融合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如何繞過傳統的三網來達到融合的目的,那就是尋找通信體製革命的這條路,我們必須把握技術的發展趨勢,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選擇我們自己的發展道路。 我們的實際情況是數據通信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晚,傳統的數據通信業務規模不大,比起發達國家的多協議、多業務的包袱要小得多,因此,可以盡快轉向以IP為基礎的新體制,在光纜上採用IP優化光網路,建設寬頻IP網,加速我國Internet網的發展,使之與我國傳統的通信網長期並存,既節省開支又充分利用現有的網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