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城市無線網路的基本原理
早期的家庭互聯網接入需要將數據機連接計算機才能進行撥號和保持連接。 這種連接方式復雜且速度很慢。此後數據機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那些用300波特數據機緩慢傳輸數據的日子是多麼痛苦。最後,家庭用戶可通過數字用戶線 (XDSL)、纜線和衛星連接到寬頻,而且也能負擔得起提高的價格。
寬頻連接速度比撥號快,但上網仍需要將計算機連接到牆上的插座或某個設備。WiFi,或叫無線上網,改變了這一切。無線網路技術用802.11網路標准完成設備之間的通信。在無線上網網路中,數據通過無線電波從一個地方傳輸到另外一個地方。您仍然需要將無線路由器連接到數據機,但計算機不再需要固定在一個地方。
802.11網路技術通過免授權無線電頻段發送和接收數據。頻段的很多其他部分,如傳輸廣播和電視信號的波段則需要授權方可使用。而只要有適當的設備,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免授權頻段。在通過計算機無線上網時,您使用的裝置中就使用了無線路由器及無線技術。 自2002年起,很多人在家裡建立了無線網路。很多企業也建立了無線網路,給了員工更大的靈活性。城市在公共活動區域,如咖啡屋、公園和圖書館建立無線上網熱點,希望藉此吸引更多企業進來。公共熱點的數量迅速增長,分析家預計到2008年它們將達到200,000 個。
截至2006年1月,186個美國城市已經建立和運行自己的網路或者已經將其明確列入計劃。而上年七月這一數字僅為122 [參考]。這些網路中有一部分以免費或比其他寬頻服務低得多的價格提供高速互聯網連接。其他的則僅供市政使用——可讓警察局、消防部門和市政部門人員遠程完成其某些工作。
目前正在計劃建設無線網路的城市有多個目標。它們希望能夠通過一個網路提高工人生產力,增加城市對企業的吸引力,刺激經濟發展,填平數字鴻溝或完成所有這些事情。美國在寬頻普及方面排行全球第16位,某些領導人認為這表明國家在這些方面落後了。無線網路可讓更多人更方便、更經濟地連接到寬頻。
這些網路通常稱為「城市無線上網」,它們不僅僅通過802.11實現網路連接。城市網路的無線接入點也與一般的無線上網熱點不同。 接下來,我們將了解一下構成無線網路的「網格」。
無線標准無線網路使用一系列標准 -- 路由器和接收器彼此通信的規則。 最常用的是:
802.11a—— 5GHz無線電頻段波段以54Mbps數據傳輸速度 802.11b——11Mbps, 2.4GHz 802.11g——54Mbps, 2.4GHz 802.11e——54Mbps, 2.4GHz,使用可提高 VoIP 和流媒體質量的服務質量 (QoS) 協議 802.16(或 WiMAX)是一個獨立的標准,以70Mbps速率傳輸,范圍最大約為48公里。它可在獲授權或免授權2-6 GHz頻段波段內運行。 WiMAX通常連接至多個802.11網路或遠程發送互聯網數據。
『貳』 5g核心網採用什麼網路架構
5G接入網(AN)有無線側網路架構和固定側網路架構。
無線側:手機或者集團客戶通過基站接入到無線接入網,在接入網側可以通過RTN或者IPRAN或者PTN解決方案來解決,將信號傳遞給BSC/RNC。在將信號傳遞給核心網,其中核心網內部的網元通過IP承載網來承載。
固網側:家客和集客通過接入網接入,接入網主要是GPON,包括ONT、ODN、OLT。信號從接入網出來後進入城域網,城域網又可以分為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BRAS為城域網的入口,主要作用是認證、鑒定、計費。信號從城域網走出來後到達骨幹網,在骨幹網處,又可以分為接入層和核心層。
5G網路的主要優勢在於,數據傳輸速率遠遠高於以前的蜂窩網路,最高可達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互聯網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窩網路快100倍。另一個優點是較低的網路延遲(更快的響應時間),低於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
由於數據傳輸更快,5G網路將不僅僅為手機提供服務,而且還將成為一般性的家庭和辦公網路提供商,與有線網路提供商競爭。以前的蜂窩網路提供了適用於手機的低數據率互聯網接入,但是一個手機發射塔不能經濟地提供足夠的帶寬作為家用計算機的一般互聯網供應商。
『叄』 常見的網路拓撲結構主要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1、常見的網路拓撲結構主要有星型結構、環型結構、匯流排結構、分布式結構、樹型結構、網狀結構、蜂窩狀結構等。
2、特點
①星型結構。星型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連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電話屬於這種結構。一般網路環境都被設計成星型拓撲結構。星型網是廣泛而又首選使用的網路拓撲設計之一。
星型結構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連接成網。網路有中央節點,其他節點(工作站、伺服器)都與中央節點直接相連,這種結構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因此又稱為集中式網路。
星型拓撲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同時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延遲時間較小,系統的可靠性較高。
⑦蜂窩拓撲結構是無線區域網中常用的結構,它以無線傳輸介質(微波、衛星、紅外等)點到點和多點傳輸為特徵,是一種無線網,適用於城市網、校園網、企業網。
拓展資料:
拓撲這個名詞是從幾何學中借用來的。網路拓撲是網路形狀,或者是網路在物理上的連通性。網路拓撲結構是指用傳輸媒體互連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即用什麼方式把網路中的計算機等設備連接起來。拓撲圖給出網路伺服器、工作站的網路配置和相互間的連接。網路的拓撲結構有很多種,主要有星型結構、環型結構、匯流排結構、分布式結構、樹型結構、網狀結構、蜂窩狀結構等。
『肆』 ip城域網(有線網)和無線城域網有什麼區別優缺點具體到接入層呢有哪些這方面文章可借鑒
IP城域網和無線城域網是有很大區別的。兩者沒有可比性。
IP城域網是一個整體的網路架構,而無線城域網,確切的說,是寬頻網路的一種新型接入手段而已。
用戶通過無線城域網接入後,數據流還要匯聚至IP城域網,從骨幹網路出口出去。
其實很好理解,無線城域網就類似於電信的ADSL,提供給用戶一種接入寬頻網路的手段而已,而接入網路後的數據走向,流量,控制等,就要整個IP城域網來完成,IP城域網是總體,無線城域網是局部,是一個內包圓的模型。
『伍』 IP城域網的網路架構是怎樣的
概述目前,中國移動已建有完善的、高質量的GSM網路、GPRS網路、CMNet核心網路及數據增值平台等,開展了語音、彩信、彩鈴、無線上網等傳統業務和數據增值業務,建立了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等客戶品牌,穩佔大部分的個人移動通信市場,但本地數據業務接入能力還遠遠落後於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等運營商。面對未來,如何讓自己的網路更具備競爭優勢,業務上更快適應用戶對語音、數據及多媒體信息業務的全方位需求,成為中國移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建設IP城域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建設IP城域網重點需要考慮網路架構的選擇問題。本文將針對中國移動IP城域網網路架構選擇做較為深入的探討。2IP城域網定位從網路層次上看,城域網是介於廣域網和區域網之間的網路,作為各運營商骨幹網路在本地的延伸,起到連接骨幹網路/資源與用戶的橋梁作用。移動城域網是位於用戶駐地網和IP省骨幹網(CMNet網、IP專網)以及業務系統之間的網路,既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也需要適應企業未來的發展.
『陸』 城市無線網路的網路網格
咖啡屋或其他地方的大部分無線上網熱點均採用集中星型設置。一個無線電裝置(中心)為多個用戶發送和接收數據(星型節點)。無線路由器通過纜線實際連接至互聯網,並通過這根纜線傳輸來自多個用戶的數據。
將無線路由器加入現有的有線連接是一種提供小范圍無線上網的簡單、易行的方式。無線路由器相對便宜。大部分無線路由器為用戶提供多種登錄和加密選項,以及不同的安全級別。
但是如果無線路由器出現故障,附近一般不會有另一個路由器能夠作為候補。並且從大范圍,比如整個城市來看,使用實際纜線將各個無線路由器連接至互聯網代價不菲。 這就是大部分城市無線網路均使用網格而不是集中星型方式的原因所在。網格由一系列無線電發射機組成,每個發射機均至少能夠與另外兩個發射機通信。這些通信構成覆蓋整個城市的無線電信號網。信號能夠通過這張網從一個路由器傳送到其他路由器。 在某些網路中,信號從一台接收器傳至另一台,直到到達與互聯網有線連接的節點。其他網路使用回傳節點。回傳節點的功能恰如其名——收集來自眾多發射機的所有數據,並通過把數據傳到有線連接的路由器將數據傳回互聯網。傳回節點通常為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節點。它們可以只將一個點連接至另外一個點,也可以將一個點連接至多個點。
若使用筆記本電腦在網格網路中連接到互聯網,就會出現以下情況:
電腦偵測到附近的網路,然後您可以登錄。
控制網格的協議將確定數據傳送的最佳途徑。它會規劃經過最少連接節點到達有線連接或傳回節點的路徑。
數據按照協議設定的路徑傳輸。數據到達有線連接節點後,通過互聯網傳送,直至到達最終目的地。 如果您是在城市中有公共連接的地方,則可能無需額外設備即可無線上網。但如果您是想在家裡上網,可能需要較強的無線電信號和定向天線。盡管城市網路的信號的強度足以到達您家裡,但您的計算機發出的信號可能不夠強,因此無法傳回。大部分服務供應商考慮到了這一點,並以免費或收費方式為用戶提供必要的設備,如同在使用DSL或纜線數據機時所做的那樣。
這一系統與普通熱點的集中星型方式相比,有多個優勢。首先,由於這一系統使用的纜線更少,因此花費更少。如果有部分節點出現故障,網格中其他的節點可作為代替。與將高速纜線鋪設到城市各個角落相比,這一系統除便宜得多外,其建立起來速度也快得多。 當一個城市決定建設無線網路時,通常會發布計劃徵求書 (RFP) 。計劃徵求書只是向對建設無線網路有興趣的企業徵求信息的信。雖然每個城市理論上都可以建設自己的網路,但大部分會選擇將部分程序委託給在互聯網和網路技術方面有經驗的公司。
有興趣的企業會對計劃徵求書做出反饋,提供其對建設和維護無線網路的計劃。該計劃涵蓋從無線電裝置數量和類型到最終成本在內的方方面面的事情。無線網路的物理架構必須將城市的大小和布局、綠地覆蓋、地形及其他因素考慮在內。該計劃還包括將由誰最終擁有、運行和維護該網路——城市還是企業。
在某些最早計劃的網路中,城市自己擁有和控制網路,包括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電信公司在內的企業被置於計劃之外。這些企業認為市政當局與私營單位之間的競爭是不公平甚至違法的。
今天,很多現有和計劃中的網路採取了以下四種模式之一:
城市擁有網路,且網路僅供市政使用。
城市擁有網路,且網路供市政或公眾使用。
城市擁有網路,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租賃其訪問權,然後向公眾提供訪問網路的服務。
服務供應商擁有及經營網路,向城市、公眾甚至其他服務供應商提供網路訪問服務。 城市會審閱所有計劃徵求書,然後決定接受哪一種計劃。例如EarthLink獲委任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阿納海姆和賓西法尼亞州的費城建設網路,並成為多個其他城市網路建設的最後一批待選企業。EarthLink還與谷歌聯手在舊金山市建設無線網路。 事實上,建設無線網路的最終情況似乎取決於多個因素。 首先是城市到底需要將無線網路做什麼用途。一個覆蓋整個城市並向所有人開放的網路與僅向警察和消防員開放的公眾安全網路相比,可能會有巨大差別。(請參閱「無線應用」和「公眾安全」以了解更多有關無線網路應用的情況)
不同的企業計劃可能因其使用的硬體和協議的不同而有很大不同。EarthLink的計劃結合了網格和點對多點網路。其大部分計劃是將無線電發射機與遍布城市的燈柱整合,建起一張無線信號網。高樓或塔上的無線電天線還與無線信號網上的較小天線通信。這些點對多點天線可將來自有線互聯網信號網的數據傳回。
基本上,一旦城市決定由誰建設、運行和維護網路,最後一步就是試驗計劃。試驗計劃相當於較小版本網路的預覽或試運行。一般是取最終項目規模的一部分,可讓城市確認網路是否適用。
『柒』 城市無線網路的介紹
城市無線網路(City Wireless Network)是指在城市范圍內提供的基於無線的網路服務。通過無線網路,可以在城市范圍內的任意位置進行上網操作,使得網路服務更加方便快捷。早期的家庭互聯網接入需要將數據機連接計算機才能進行撥號和保持連接。 這種連接方式復雜且速度很慢。此後數據機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那些用300波特數據機緩慢傳輸數據的日子是多麼痛苦。此後,家庭用戶可通過數字用戶線 (XDSL)、纜線和衛星連接到寬頻,而且也能負擔得起提高的價格。寬頻連接速度比撥號快,但直到近年,上網仍需要將計算機連接到牆上的插座或某個設備。通過無線網路極大地改變了上網的方式,使上網更方便快捷。
『捌』 無線區域網標准中規定了哪幾種網路結構各自的特點
參考正常的 有線區域網的方式就行了
只是把有線變成無線了,連接方式改變了而已
但連接的IP架構方式還是一樣的。
所以結構是一樣的
『玖』 無線區域網的兩種網路結構是什麼
無中心拓撲結構(對等網路)和有中心拓撲結構(結構化網路)。
無線區域網的基本結構可歸為兩種:無中心拓撲和有中心拓撲。無中心拓撲又稱為沒有基礎設施
的無線區域網,有中心拓撲也稱為有基礎設施的無線區域網。
『拾』 常見的無線網路結構有哪些
無線網路的拓撲結構主要有: 無中心的分布對等方式、有中心的集中控制方式、以及上述方式的混合方式。 常見的無線網路協議: IEEE802.11 是第一代無線區域網標准之一。該標準定義了物理層和媒體訪問控制 (MAC) 協議的規范,允許無線區域網及無線設備製造商在一定范圍內建立互操作網路設備。 802.11 是 IEEE 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區域網標准,業務主要限於數據存取,速率最高只能達到 2Mbps 。 由於它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 IEEE 小組又相繼推出了 802.11b 和 802.11a 兩個新標准。 2003 年 IEEE 還通過了 802.11g 技術標准。 802.11b 標準是 IEEE 制定的無線區域網標准,它工作在 2.4GHz 免執照的 ISM 頻帶,物理層速率可達 11M ,傳輸層可達 5.5Mbps 。該標准採用 DSSS 直序擴頻技術。 802.11a 標準是 802.11b 的後續標准。它工作在 5GHz 頻帶 (5.2GHz,5.4GHz,5.8GHz) ,物理層速率可達 54M ,傳輸層可達 25Mbps 。採用正交頻分復用( OFDM )技術。 802.11g 標准結合了 802.11b 和 802.11a 兩種標準的優點,克服了它們的局限性。它工作在 2.4GHz 免執照的 ISM 頻帶,可以比工作在 5GHz 的 802.11a 覆蓋更大的區域,同時,採用正交頻分復用( OFDM )技術,物理層速率可達 54M ,傳輸層可達 25M ,傳輸速度比 802.11b 要快 5 倍左右。 802.11n 計劃採用 MIMO (多入多出技術)與 OFDM 相結合,使傳輸速率成倍提高。另外,新的天線技術及無線傳輸技術,使得無線區域網的傳輸距離大大增加。相對 802.11g 標准,新標准計劃在保障 100M 的傳輸速率下使傳輸距離增加 10 倍左右。 802.11n 標准對 802.11 標准做了多項修改,不僅涉及物理層標准,同時也採用新的高性能無線傳輸技術提升 MAC 層的性能,優化數據幀結構,提高網路的吞吐量性能。不過目前這類 MIMO 產品還相當稚嫩。實際性能在 100 米以內大約是 802.11g 產品的 2 倍,而超過 100 米後,其性能將非常接近 802.11g 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