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線區域網的MAC層使用什麼協議
使用MAC協議,其協議包括如下:
信道劃分的MAC協議:
時間(TDMA)、頻帶(FDMA)、碼片(CDMA)劃分
隨機訪問MAC協議:
ALOHA,S-ALOHA,CSMA,CSMA/CD,其中CSMA/CD應用於乙太網,CSMA/CA應用於802.11無線區域網
輪轉訪問MAC協議:
主節點輪詢;令牌傳遞
藍牙、FDDI、令牌環網
(1)無線網路llc擴展閱讀
該協議位於OSI七層協議中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分為上層LLC(邏輯鏈路控制),和下層的MAC(介質訪問控制),MAC主要負責控制與連接物理層的物理介質。
在發送數據的時候,MAC協議可以事先判斷是否可以發送數據,如果可以發送將給數據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終將數據以及控制信息以規定的格式發送到物理層;在接收數據的時候,MAC協議首先判斷輸入的信息並是否發生傳輸錯誤,如果沒有錯誤,則去掉控制信息發送至LLC(邏輯鏈路控制)層。
IEEE 802標准規定MAC地址欄位可採用6位元組(48位)或2位元組(16位)這兩種中的一種。
不管是在傳統的有線區域網(LAN)中還是在流行的無線區域網(WLAN)中,MAC協議都被廣泛地應用。在傳統區域網中,各種傳輸介質的物理層對應到相應的MAC層,普遍使用的網路採用的是IEEE802.3的MAC層標准,採用CSMA/CD訪問控制方式;而在無線區域網中,MAC所對應的標准為IEEE802.11,其工作方式採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AC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AC層
『貳』 無線區域網是什麼意思
無線區域網是應用無線通信技術將計算機設備互聯起來,構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實現資源共享的網路體系。
它能夠方便地聯網,因為WLAN可以便捷、迅速地接納新加入的雇員,而不必對網路的用戶管理配置進行過多的變動;WLAN在有線網路布線困難的地方比較容易實施,使用WLAN方案,則不必再實施打孔敷線作業,因而不會對建築設施造成任何損害。
由於WLAN是基於計算機網路與無線通信技術,在計算機網路結構中,邏輯鏈路控制(LLC)層及其之上的應用層對不同的物理層的要求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此,WLAN標准主要是針對物理層和媒質訪問控制層(MAC),涉及到所使用的無線頻率范圍、空中介面通信協議等技術規范與技術標准。
(2)無線網路llc擴展閱讀
優點:
⑴靈活性和移動性。在有線網路中,網路設備的安放位置受網路位置的限制,而無線區域網在無線信號覆蓋區域內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
無線區域網另一個最大的優點在於其移動性,連接到無線區域網的用戶可以移動且能同時與網路保持連接。
⑵安裝便捷。無線區域網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減少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區域的區域網絡。
⑶易於進行網路規劃和調整。對於有線網路來說,辦公地點或網路拓撲的改變通常意味著重新建網。重新布線是一個昂貴、費時、浪費和瑣碎的過程,無線區域網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⑷故障定位容易。有線網路一旦出現物理故障,尤其是由於線路連接不良而造成的網路中斷,往往很難查明,而且檢修線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無線網路則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換故障設備即可恢復網路連接。
⑸易於擴展。無線區域網有多種配置方式,可以很快從只有幾個用戶的小型區域網擴展到上千用戶的大型網路,並且能夠提供節點間「漫遊」等有線網路無法實現的特性。
由於無線區域網有以上諸多優點,因此其發展十分迅速。最近幾年,無線區域網已經在企業、醫院、商店、工廠和學校等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叄』 為什麼LLC子層不能使用
常見的IEEE 802系列標准中,將數據鏈路層分為兩個部分:(1)邏輯鏈接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層;(2)媒體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層。其中MAC子層是制定如何使用傳輸媒體的通信協議,如IEEE 802.3乙太網標準的CSMA/CD協議中,MAC子層規定如何在匯流排型網路結構下使用傳輸媒體;IEEE 802.4令牌匯流排(Token-Bus)標准中,MAC子層規定了如何在匯流排的網路結構下利用訊標(Token)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IEEE 802.5令牌環(Token-Ring)標准中,MAC子層規定了如何在環狀網路結構下利用訊標來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IEEE 802.11無線區域網標准中,MAC子層規定如何在無線區域網絡的結構下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
LLC子層的主要工作是控制信號交換、數據流量控制(Data Flow Control),解釋上層通信協議傳來的命令並且產生響應,以及克服數據在傳送的過程中所可能發生的種種問題(如數據發生錯誤,重復收到相同的數據,接收數據的順序與傳送的順序不符等)。在LLC子層方面,IEEE 802系列標准中只制定了一種標准,各種不同的MAC都使用相同的LLC子層通信標准,使更高層的通信協議可不依賴區域網絡的實際架構。
不同工作站的網路層通信協議可通過LLC子層來溝通。由於網路層上可能有許多種通信協議同時存在,而且每一種通信協議又可能同時與多個對象溝通,因此當LLC子層從MAC子層收到一個數據包時必須能夠判斷要送給網路層的哪一個通信協議。為了達到這種功能,LLC子層提供了所謂的「服務點」(Service Access Point,SAP)服務,通過它可以簡化數據轉送的處理過程。為了能夠辨認出LLC子層通信協議間傳送的數據屬於誰,每一個LLC數據單元(LLC Data Unit)上都有「目的地服務點」(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DSAP) 和「原始服務點」(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SSAP)。一對DSAP與SSAP即可形成通信連接。由SSAP送出來的數據經過LLC子層的傳送之後便送給DSAP,反之亦然。因此DSAP與SSAP成為獨立的聯機通信,彼此間所傳送的數據不會與其他聯機通信的數據交換。當然在傳送的過程中所有聯機通信的數據都必須經由惟一的MAC管道來傳送。
『肆』 無線網路已連接,信號非常好,就是不能上網,寬頻撥號都能上啊,怎麼回事啊
1、登錄進去路由器配置頁面,看看WAN口的狀態(你modem的網線要接到路由器WAN口)。如果WAN沒有分配到正確的IP地址,那麼你肯定上不了網。
2、檢查WAN口撥號方式。看看是不是pppoe方式(你說電腦撥號可以,我猜你是pppose方式登錄的),用戶名、密碼設置是否正確.
3、電腦無線信號好,但是是否正確獲取了IP和DNS。
『伍』 無線區域網是什麼意思
無線區域網是利用無線技術在空中傳輸數據、話音和視頻信號。作為傳統布線網路的一種替代方案或延伸,無線區域網把個人從辦公桌邊解放了出來,使他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提高了員工的辦公效率。
由於WLAN是基於計算機網路與無線通信技術,在計算機網路結構中,邏輯鏈路控制(LLC)層及其之上的應用層對不同的物理層的要求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因此,WLAN標准主要是針對物理層和媒質訪問控制層(MAC),涉及到所使用的無線頻率范圍、空中介面通信協議等技術規范與技術標准。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性能損失,WLAN廠商使用各種技術來改善無線晶元和天線。如果組織對某特定應用要求非常高的性能,或者部署環境有很大的干擾,會嚴重降低企業級WLAN的性能,那麼需要選擇一個能提供最佳WLAN性能的供應商。
(5)無線網路llc擴展閱讀
無線區域網在能夠給網路用戶帶來便捷和實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無線區域網的不足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性能。無線區域網是依靠無線電波進行傳輸的。這些電波通過無線發射裝置進行發射,而建築物、車輛、樹木和其它障礙物都可能阻礙電磁波的傳輸,所以會影響網路的性能。
⑵速率。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與有線信道相比要低得多。無線區域網的最大傳輸速率為1Gbit/s,只適合於個人終端和小規模網路應用。
⑶安全性。本質上無線電波不要求建立物理的連接通道,無線信號是發散的。從理論上講,很容易監聽到無線電波廣播范圍內的任何信號,造成通信信息泄漏。
『陸』 聯想ThinkPad R60i (0657LLC)能無線上網嗎
插槽肯定是有的,就是PCMCIA卡/Express卡插槽,現在最好的是聯通的CDMA X1網路,移動的GPRS一般。一般是包年就送卡。
『柒』 為什麼LLC子層的標准已制定出來了但現在卻很少使用
常見的IEEE 802系列標准中,將數據鏈路層分為兩個部分:(1)邏輯鏈接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層;(2)媒體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層。其中MAC子層是制定如何使用傳輸媒體的通信協議,如IEEE 802.3乙太網標準的CSMA/CD協議中,MAC子層規定如何在匯流排型網路結構下使用傳輸媒體;IEEE 802.4令牌匯流排(Token-Bus)標准中,MAC子層規定了如何在匯流排的網路結構下利用訊標(Token)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IEEE 802.5令牌環(Token-Ring)標准中,MAC子層規定了如何在環狀網路結構下利用訊標來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IEEE 802.11無線區域網標准中,MAC子層規定如何在無線區域網絡的結構下控制傳輸媒體的使用。
LLC子層的主要工作是控制信號交換、數據流量控制(Data Flow Control),解釋上層通信協議傳來的命令並且產生響應,以及克服數據在傳送的過程中所可能發生的種種問題(如數據發生錯誤,重復收到相同的數據,接收數據的順序與傳送的順序不符等)。在LLC子層方面,IEEE 802系列標准中只制定了一種標准,各種不同的MAC都使用相同的LLC子層通信標准,使更高層的通信協議可不依賴區域網絡的實際架構。
不同工作站的網路層通信協議可通過LLC子層來溝通。由於網路層上可能有許多種通信協議同時存在,而且每一種通信協議又可能同時與多個對象溝通,因此當LLC子層從MAC子層收到一個數據包時必須能夠判斷要送給網路層的哪一個通信協議。為了達到這種功能,LLC子層提供了所謂的「服務點」(Service Access Point,SAP)服務,通過它可以簡化數據轉送的處理過程。為了能夠辨認出LLC子層通信協議間傳送的數據屬於誰,每一個LLC數據單元(LLC Data Unit)上都有「目的地服務點」(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DSAP) 和「原始服務點」(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SSAP)。一對DSAP與SSAP即可形成通信連接。由SSAP送出來的數據經過LLC子層的傳送之後便送給DSAP,反之亦然。因此DSAP與SSAP成為獨立的聯機通信,彼此間所傳送的數據不會與其他聯機通信的數據交換。當然在傳送的過程中所有聯機通信的數據都必須經由惟一的MAC管道來傳送。
這里有解釋
『捌』 LLC的功能是什麼
logical link control(大概這么拼寫的)
邏輯鏈路控制
邏輯鏈路控制,IEEE802.2協議標準定義的一個數據鏈路子層。 邏輯鏈路控制層和IEEE802所定義的各個接入協議(如IEEE802.3乙太網,IEEE802.11無線區域網)中的媒體接入控制層(MAC)結合在一起,對應與ISO/OSI 7層協議中的第2層數據鏈路層。
高層協議-》LLC(IEEE802.2) -》數據鏈路層
邏輯鏈路控制,IEEE802.2協議標準定義的一個數據鏈路子層。
邏輯鏈路控制層和IEEE802所定義的各個接入協議(如IEEE802.3乙太網,IEEE802.11無線區域網)中的媒體接入控制層(MAC)結合在一起,對應與ISO/OSI 7層協議中的第2層數據鏈路層。
以下為網上搜索答案
| 高層協議 |
------------------------------|_ |-----------------|
| LLC(IEEE802.2) | \\ | 數據鏈路層 |
------------------------------| +=| Data Link Layer |
| MAC |_/ |-----------------|
| (IEEE802.3,4,5,11,15..)| | |
| PHY || 物理層 |
------------------------------| | Physical Layer |
------------------
邏輯鏈路控制層可以向高層協議提供三種服務(三種類型的數據鏈路),即, 無連接無確認模式(Unacknowledged Connectionless-Mode), 連接模式(Connection-Mode)和,無連接確認模式(Acknowledged Connectionless-Mode)。
參考文獻 IEEE802.2(1998).
『玖』 乙太網協議和LLC協議現在搞得有點混淆了,兩者啥關系
我不知道對不對,我最近上這個課, 我的理解是乙太網協議就是HDLC協議(前身PPP協議,對於點對點連接)的, 或者乙太網協議是LLC協議和MAP協議(多路訪問協議)的協議(廣播連接,基本用在無線網csma/ca,以前沒有交換機時,還有有線網路廣播用csma/cd,但現在好像很少用了,基本連了交換機就是點對點連接了)。 我認為這就是正解,至於為啥軟體商不用LLC協議,我覺得不可能,因為LLC和HDLC 本身就是DLC 協議的一部分,也就是數據鏈路控制協議, 也就是說軟體廠商不管錯誤控制流量控制么? 這一步是沒法跳過去的。 成幀實在LLC的,MAC 那裡是給幀加標記來區分,當然還有MAP,LLC主要那裡會寫什麼乙太網協議,進而用對應地流量控制和錯誤控制 (其實還有其他的,老師都說過,這里就不多寫了)
我理解是這樣的
『拾』 聯通的無線網路怎麼連接
路由器的設置方法如下:
1.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輸入路由器的IP地址(不同廠家的設備可能略有不同,這里以我現在所使用的無線路由器的192.168.1.1為例),鍵入192.168.1.1後在彈出的窗體中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不同廠家的設備可能略有不同,這里以我現在所使用的無線路由器的admin為例,用戶名和密碼皆為admin):
6.接下來,啟用無線,並輸入您的無線路由器WLAN密碼,隨便您設置,但必須有8位。
這樣無線路由器就配置好了,待路由器撥號成功,您就可以同時多台設備都能上網了。
說的還是比較清楚的吧,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