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有幾種方案

無線網路有幾種方案

發布時間:2022-07-01 06:19:45

無線網路的典型與組方案有哪幾種

在區域網中為了維持直徑為200米的最大碰撞區域,最小CSMA/CD載波時間,乙太網時間片已從目前的512比特擴展到512位元組(4096比特),最小信息包大小仍為64位元組。載波擴展特性在不修改最小包尺寸的條件下解決了CSMA/CD固有的時序問題。雖然這些改變可能會影響到小信息包的性能,然而這種影響已經被CSM/CD演算法中稱作信息包突發傳送的特性所抵消。千兆位乙太網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對現有乙太網的兼容性。 同100M位乙太網一樣,千兆位乙太網使用與10M位乙太網相同的幀格式和幀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協議。這意味著廣大的乙太網用戶可以對現有乙太網進行平滑的、無需中斷的升級,而且無需增加附加的協議棧或中間件。同時,千兆位乙太網還繼承了乙太網的其它優點,如可靠性較高,易於管理等。 千兆乙太網相比其他技術具有大帶寬的優勢,並且仍具有發展空間,有關標准組織正在制定10G乙太網絡的技術規范和標准。同時基於乙太網幀層及IP層的優先順序控制機制和協議標准以及各種QoS支持技術也逐漸成熟,為實施要求更佳服務質量的應用提供了基礎。伴隨光纖製造和傳輸技術的進步,千兆位乙太網的傳輸距離可達百公里,這使得其逐漸成為構建城域網乃至廣域網路的一種技術選擇。 主幹採用千兆乙太網的好處在於:千兆位乙太網將提供10倍於快速乙太網的性能並與現有的10/100 乙太網標准兼容。同時為10/100/1000 Mbps 開發的虛擬網標准 802.1Q以及優先順序標准 802.1p 都已推廣,千兆網已成為構成網路主幹的主流技術。 1998 年六月已制定完成的第一個千兆位乙太網標准 802.3 以使用光纖線纜和短程銅線線纜的全雙工鏈接為對象。針對半雙工和遠程銅線線纜的標准 802.3ab 於 1999 年內出台。 千兆位乙太網將提供完美無缺的遷移途徑,充分保護在現有網路基礎設施上的投資。千兆位乙太網將保留802.3和乙太網幀格式以及 802.3 受管理的對象規格,從而將使企業能夠在升級至千兆性能的同時,保留現有的線纜、操作系統、協議、桌面應用程序和網路管理戰略與工具。 千兆位乙太網相對於原有的快速乙太網、FDDI、ATM等主幹網解決方案,提供了另一條改善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骨幹連接和交換機與伺服器之間連接的可靠、經濟的途徑。網路設計人員將能夠建立有效使用高速、任務關鍵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備份的高速基礎設施。網路管理人員將為用戶提供對Internet、Intranet、城域網與廣域網的更快速的訪問。 千兆位產品提供商,具有完整的千兆乙太網產品線,可契合用戶需求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從核心的網路主幹交換機到邊緣的客戶機伺服器千兆接入,有針對用戶需求設計的高性能的產品。千兆乙太網交換機的部署,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技術。目前,許多廠商的交換機把第2層交換和第3層交換融於一體,不論交換還是路由,都能提供至少1000萬pps的轉發速率,甚至有的產品還可達到2000萬pps。這些高性能的特點對於Intranet來講已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傳統的區域網流量80/20自然法則(即80%的流量在本地工作組網路內和20%的流量流向骨幹網)已經過時。 千兆乙太網高速的多層數據包轉發能力是千兆乙太網技術能提供最好的性能價格比的有力例證。不僅如此,千兆乙太網技術對於降低網路的長期擁有成本也是大有裨益的。 2.千兆網交換技術 從1996年底開始,有些公司陸續推出集成了第2層交換和第3層路由的交換機產品,這種技術稱之為“多層交換(multilayer switching)”。它為第2層交換技術增加了路由層服務,支持有選擇的廣播和組播抑制,支持VLAN及VLAN之間的數據包轉發和防火牆功能,全面支持TCP/IP和IPX路由。 經過將近4年時間的發展,這些功能不斷地得到了完善和加強,使得多層交換機比傳統的路由器的性能價格比高出8至16倍。而新一代多層交換機以千兆以太交換技術為核心, 可以提供更加吸引人的性能價格比,是部門級網路和數據中心網路中替代傳統路由器的最理想的可以提供多層交換的交換機。同時,其直接傳輸距離目前已達到130公里,完全可以實現以千兆乙太網為骨乾的大的企業區域網,骨幹傳輸速率為2Gbps(全雙工模式)。 推動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推動高速多層交換技術發展的最大因素是採用廉價的10/100M自適應網卡的Internet和Intranet的大量部署。目前的網路已經離傳統的c/s計算模式的層次結構越來越遠,傳統的c/s模式的80/20流量法則已成為過去。在網路設計方面, 傳統的路由器加Hub或第2層交換機的網路部署模式也將變成歷史。 另外,Intranet支持更加復雜的和對帶寬敏感的各種多媒體數據流,如數據、文件、圖片、動畫、聲音和視頻等。一個Intranet最終用戶對帶寬的要求至少要比非Intranet 用戶多50%~100%。同時,寬頻接入已成為發展趨勢。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為用戶提供快速乙太網連接可以提供更多的帶寬餘量來處理突發的交通量,這點是10BASE-T技術無法比擬的。突發流量是IP網路應用的特點之一。廉價和高帶寬使得快速乙太網不論在用戶端還是伺服器端都得以廣泛的應用。 為了在無阻塞和處理突發交通流量的能力之間取得平衡,新一代交換機平台必須提供高於用戶請求連接的8~16倍速率的主幹連接,而以千兆乙太網為主幹正好滿足了用戶端的快速乙太網連接的服務請求。這對於充分處理突發流量非常重要。 同時,在校園網或城域網中,不管跨越幾個網路層,對於隨機的Intranet交通量都要求提供端到端的持續不變的高性能。為了實現這一點,在一台交換機中同時具備高性能的第2層和第3層轉發能力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無阻塞能力和有選擇的轉發功能是用戶的主要需求。而各種非常有效的網管工具使得網路管理員能夠有效且高效地把業務策略注入轉發引擎中,其性能可以通過網管軟體實時監測。這將從根本上有助於用戶根據公司的短期和長期業務發展需要確定和交付所需的網路服務。新一代千兆乙太網交換機支持這些特點和服務,同時也支持通用的路由協議,如IP/RIP或IP/OSPF等。這也大大降低了網路設備的復雜性。 3.網路設計的目標及原則 網路系統的高性能要求核心交換機滿足網路中心海量數據交換的要求,上連中心的通訊鏈路帶寬能夠滿足應用對網路的性能要求。不管是企業網還是城域網、廣域網,其上的信息應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新的多媒體應用及新的數據應用對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企業普遍採用Intranet網路模式來說,其 WWW 伺服器,FTP伺服器,Lotus Notes 群件應用伺服器,Novell Server等伺服器群支撐著整個企業的信息服務環境。企業各部門用戶客戶端應用軟體,透過網路訪問中心伺服器,請求應用,查詢資料庫。網路的負載流量主要是從邊緣設備到核心的數據交換,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網路規模的擴展,以及應用的信息交換量增加,使得企業網路通常首先在核心發生通訊瓶頸現象。改善企業園區區域網的網路數據交換性能,往往是首先擴充核心交換機的交換性能,增加邊緣設備到核心的數據通訊帶寬,以減輕整個網路的瓶頸,使得應用軟體的性能和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在設計企業園區區域網的原則上,首先應該考慮滿足網路規模所要求的核心設備數據交換處理能力,以及邊緣設備到核心的鏈路帶寬。 3.1可靠性與可用性 網路系統設計中的設備高可靠性和系統高可用性;要求核心交換機所有關鍵部件可以實現冗餘工作,可以在線更換(插拔),故障的恢復時間在秒級間隔內完成。多級容錯設計基於單個設備高可靠性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用性。 就企業應用來說,其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等信息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無紙辦公自動化,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管理效率和水平。支持企業應用的基礎設施是企業的園區網路,它的工作狀況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辦公應用環境,交易、生產、開發、設計等業務環境,財務管理,部品管理等環境,信息檢索、資料庫查詢、Internet瀏覽等支持企業正常運行的必要服務設施功能。網路的可靠性要求是保障企業應用環境正常運行的首要條件,網路要求可靠性的同時,要求網路具有高可用性。網路設備的選擇,尤其是核心機箱式設備,應該可以配置冗餘部件,關鍵部件不存在單一故障點,也就是說,像交換機的電源、風扇、交換引擎、管理模塊這些部件可以冗餘備份,其中之一任何部件的損壞,不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不會影響網路的連通。提供網路設備的可靠性,容錯性的另一個要求是設備損壞部件更換時,不需要停機,更換部件後不需要重新啟動,也就是說部件的更換可以進行在線操作,這樣可以使停機的時間降低到最小。在設計企業園區網的原則上提高網路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原則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要求設備的部件冗餘,同時要求網路的鏈路冗餘,可結合物理層、鏈路層及第三層技術實現,以保證網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提供信息訪問服務。 [page_break] 3.2可擴展性 網路設計的可擴展性要求,包括交換機硬體的擴展能力以及網路實施新應用的能力。核心交換機的靈活擴充性要求:核心交換機應該具備靈活的埠擴充能力,模塊擴充能力,滿足網路規模的擴充;同時提高性能,滿足更高性能的要求。支持新應用的能力:產品具有支持新應用的技術准備,能構方便快捷地實施新應用。 3.3規模與用戶 在設計網路的方案時,首先是滿足現有規模的網路用戶的需求,同時考慮到未來業務發展、規模的擴大,應該設計網路具有用戶埠靈活的擴充能力。核心設備是整個網路的樞紐,用戶埠數的擴充,需要增加配線間邊緣工作組的設備,增加邊緣設備的同時,要求連接核心骨幹設備的埠數相應增加,因此核心設備應該可以通過增加模塊來靈活地增加埠數。核心設備的機箱設計應該具備強大的背板帶寬,足夠多的負載插槽容量。對於交換機來說,核心交換引擎應該可以滿足最大配置下,無阻塞的進行埠數據包交換,模塊的擴充不影響交換性能。採用分布式交換結構是實現這一原則的最佳方案,分布式交換機結構實現了交換機的並行數據交換處理,優化了網路的性能,本地交換和全局交換相結合的分布式結構減少了核心交換引擎的壓力。因此在設計大規模園區網路的原則上普遍採用分布式交換機實現靈活的模塊、埠擴充能力。 3.4安全性 網路的安全性對網路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網路安全控制,可以使應用環境中的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保護可以有效的控制網路的訪問,靈活的實施網路的安全控制策略。在企業園區網路中,關鍵應用伺服器、核心網路設備,只有系統管理人員才有操作、控制的權力。應用客戶端只有訪問共享資源的許可權,網路應該能夠阻止任何的非法操作。在園區網路設備上應該可以進行基於協議、基於Mac地址、基於IP地址的包過濾控制功能。在大規模園區網路的設計上,劃分虛擬子網,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離子網內的大量廣播,另一方面隔離網路子網間的通訊,控制了資源的訪問許可權,提高了網路的安全性。在設計園區網的原則上必須強調網路安全控制能力,使網路可以任意連接,又可以從第二層、第三層控制網路的訪問。 3.5可管理性 網路的可管理性要求:網路中的任何設備均可以通過網路管理平台進行控制,網路的設備狀態,故障報警等都可以通過網管平台進行監控,通過網路管理平台簡化管理工作,提高網路管理的效率。 在進行網路設計時,選擇先進的網路管理軟體是必不可少的。網路管理軟體應用於網路的設備配置,網路拓撲結構表示,網路設備的狀態顯示,網路設備的故障事件報警,網路流量統計分析以及計費等。網管軟體的應用可以提高網路管理的效率,減輕網路管理人員的負擔。網路管理的目標是實現零管理,基於策略的管理方式,網路管理是通過制定統一的策略,由管理策略伺服器進行全局控制的。基於Web的網管界面,是網管軟體的發展趨勢,靈活的操作方式簡化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在設計園區網的設備選擇上,要求網路設備支持標準的網路管理協議SNMP,同時支持RMON/RMONII協議,核心設備要求支持 RAP (遠程分析埠) 協議,實施充分的網路管理功能。在設計園區網的原則上應該要求設備的可管理性,同時先進的網管軟體可以支持網路維護、監控、配置等功能。 3.6協議的標准性 網路設備採用開放技術、支持標准協議:採用標準的協議保護用戶的投資,提高設備的互操作性。網路設計所採用的設備要求採用主流技術、開發的標准協議,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夠支持同一廠家的不同系列產品,不同廠家的產品之間的無縫相互連接與通訊。在設計園區網路的原則上,發揮不同廠商產品的專用先進技術同時,必須強調考察設備的技術、協議的標准性,減少設備互連的問題,網路維護的費用,使用戶的投資得到有效保護。 應當考慮選擇的設備是否是可升級的,在新的標准出現以後,系統應能夠升級到新的標准。因而注重產品廠商在相應產品和技術領域內的地位和參與標准化的能力。 當今世界,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網路設計既要適應新技術發展的潮流,保證系統的先進性,也要兼顧技術上的成熟性,降低由於新技術和新產品中不成熟因素所帶來的風險。 4.校園網解決方案 千兆位乙太網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對現有乙太網的兼容性。同100M位乙太網一樣,千兆位乙太網使用與10M位乙太網相同的幀格式和幀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協議。這意味著廣大的乙太網用戶可以對現有乙太網進行平滑的、無需中斷的升級,而且無需增加附加的協議棧或中間件。同時,千兆位乙太網還繼承了乙太網的其它優點,如可靠性較高,易於管理等。在園區網主幹網中,目前逐步占據了主要地位。 作為校園網應用的一個特點,大部分應用對延遲及帶寬不太敏感,可以通過TCP/IP“慢啟動”機制自動識別延遲的變化,動態地適應TCP所提供的帶寬,部分應用要求實時業務傳輸支持,QoS服務保障。這部分應用目前所佔比例很小,隨著教學手段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多媒體課件製作工具的逐步普及,多媒體課件的逐步豐富,該比例預期將逐步提高。IP網路傳輸實時業務的主要瓶頸是路由器採用軟體實現路由識別、計算和包的轉發,由於路由識別、數據轉發的速度慢,時延和時延抖動大,不能保證服務質量(QoS)。自1997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公司陸續推出採用硬體專用電路(ASIC)進行路由識別、計算和轉發的新型線速路由交換機。這種線速路由交換機的結構與L2交換機相似,兼有L3路由器包轉發功能和L2交換功能,有些廠商還在其中加入一些L4應用層功能。 在包交換的IP網上提供QoS,必須對服務進行分類,實行分類服務(CoS)。設備生產廠商一般採用擁塞管理保證網路性能,為一些專門的業務提供所要的帶寬。一種做法是採用RED(隨機早期丟失)探測和智能識別流量的瞬時劇增,將其與真正的網路擁塞區別開來,以避免網路擁塞。通過從IP包頭中IPv4服務分類標識(TOS)識別服務類別(802.1P),確定該數據流的優先順序,並根據某種隊列優先演算法以保證QoS的能力。還可使用訪問控製表(ACL)定義策略,確定數據流的優先順序。隨著技術的進步,可以預見,高速IP網路上的QoS能力將達到FR/ATM網類似的水平。 在分析比較市場上多種L2/L3/L4線速路由交換機性能、價格、服務的基礎上,選擇美國朗訊(Lucent)公司的Cajun P550R路由交換機共11台,作為校園網主幹交換機。其主要技術、性能指標為: 背板能力 45.76 Gbps 交換吞吐能力 22.88 Gbps 第2層交換能力 33,000,000 pps 第3層交換能力18,000,000 pps 多種L2/L3介面模塊 冗餘風扇、電源 OpenTrunk/VLAN互操作性 CoS/QoS/RSVP支持 在網路設計中,主幹交換機彼此之間通過千兆位乙太網互連。所有交換機均配置L3交換引擎,實施分布式的路由策略,從而降低對中心交換機L3路由解析、包轉發的壓力並控制廣播域的范圍。網路設計和設備配置中仔細地考慮了設備與線路及路由的物理與邏輯冗餘、網路中心伺服器群的防火牆設置及安全策略。

② 家庭分布式無線區域網布設有哪幾種方式

考慮大面積和復雜戶型的Wi-Fi組網,學名叫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無線區域網),現在常用的主要有這么幾種方案:

  1. 單一大功率胖AP(Access Point,胖AP可以當做一般的家庭無線路由器)覆蓋,信號可能存在盲區
  2. 多個胖AP且不存在AC(Access Point Controller,無線接入點控制器)時,這種場景常見於家庭有多個無線路由器/或路由器+多個無線中繼器,無AC的後果是AP之間沒有協商,用戶移動時存在漫遊問題(註:某些型號的路由器+多個無線中繼器支持漫遊,這是軟體實現的AC功能):
    1. 多AP中繼(無AC):多個胖AP/或AP與中繼器之間通過WDS(Wireless Distributed System,無線分布式系統)中繼或橋接功能,擴展無線網路覆蓋范圍;
    2. 多AP組網(無AC):多個胖AP之間設定相同的SSID(Specif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無線熱點名稱,就是我們通常能搜索到的Wi-Fi名)和密碼/加密方式,配置不同的無線信道進行交叉覆蓋;
  3. AC+瘦AP結構(瘦AP一般是指終端控制和IP分配等管理功能,emmm 一般的家用路由器都不是瘦AP),這里AC可能是單獨的一台物理設備,也可能是通過軟體實現的虛擬AC。存在AC的網路都可以解決漫遊問題,但是性能會根據支持協議和終端廠家適配方案有所不同,常見組網方案有這幾種:
    1. 傳統拓撲結構:特點是網路結構固定,需要在部署時規劃布線,AP通常連接有線網路與AC(或虛擬AC)之間單跳直連,優點是延遲低,速度快,缺點是可能需要走線;
    2. Mesh拓撲結構(有線+無線等多種混合回傳方式):優勢是支持無線自組、與AC(或虛擬AC,雖然他們不叫AC)之間多跳連接,因此支持自適應負載均衡、回傳路徑選擇,網路規劃簡單,不需要考慮如何與AC直連,缺點是無線多跳之後延遲高,如果產品沒有單獨的mesh頻段,可能存在無線降速;
  4. AC+AP+分布式天線/或者中心AP+分布式天線結構,主要是考慮把射頻天線與數據處理模塊分離,這部分以華為敏捷分布式無線覆蓋方案為代表,優點是漫遊最穩定,但是性能與規劃和施工方案嚴重關聯。


這幾種方案(除了Mesh以外),基本上是按照部署難度越來越高來排序的。

③ 無線上網有哪幾種方式

1、如果家裡已經安裝了有線寬頻的話,在寬頻貓後面接一個無線路由器,再給電腦配一個接受路由器無線信號的U盤型無線網卡就可以了。 2、如果還沒安裝有線寬頻,也可以直接到電信部門辦一個3G無線網卡上網業務

④ 家庭無線網路有哪幾種模式

「無線AP+無線網卡」模式
「無線AP+無線網卡」模式是我今天介紹的三種方案中最經濟實用的類型。
AP是Access Point的簡稱,無線AP就是無線區域網中接入點、無線網關,它的作用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當網路中存在一個AP時,無線網卡的覆蓋范圍將變為原來的兩倍,並且還可以增加無線區域網所容納的網路設備。無線AP的加入,則豐富了組網的方式。由於技術的發展現在的AP已不再是單純的連接「有線」與「無線」的橋梁,市場上帶有各種附加功能的AP產品層出不窮,這就給目前多種多樣的家庭寬頻接入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現在市場上有些無線AP還具有代理伺服器功能,藉助於ADSL或者Cable Modem等連接,來實現Internet接入共享,當然,這些產品的價格也比較貴一點了。
對於有AP接入點的無線區域網需要先配置好AP以及其IP地址,然後再設置無線區域網客戶端,使之與無線AP之間建立連接,並添加至相應的AP網路。有接入點無線區域網還可以通過AP上帶有的乙太網介面接入現有區域網,實現無線與有線的整合。

Ad-Hoc(點對點)模式
在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組建,我想大家都知道最簡單的莫過於兩台安裝有無線網卡的計算機實施無線互聯,其中一台計算機連接Internet就可以共享帶寬。如下圖所示,一個基於Ad-Hoc結構的無線區域網便完成了組建。Ad-Hoc結構是一種省去了無線AP而搭建起的對等網路結構,只要安裝了無線網卡的計算機彼此之間即可實現無線互聯;其原理是網路中的一台電腦主機建立點對點連接相當於虛擬AP,而其它電腦就可以直接通過這個點對點連接進行網路互聯與共享。
由於省去了無線AP,Ad-Hoc無線區域網的網路架設過程十分簡單,不過一般的無線網卡在室內環境下傳輸距離通常為40m左右,當超過此有效傳輸距離,就不能實現彼此之間的通訊;因此該種模式非常適合一些簡單甚至是臨時性的無線互聯需求。另外,如果讓該方案中所有的計算機之間共享連接的帶寬,比如有4台機器同時共享寬頻每台機器的可利用帶寬只有標准帶寬的1/3。
「無線寬頻路由器+無線網卡」模式
「無線寬頻路由器+無線網卡」模式是現在很多家庭都在採用的無線組網模式;見下圖這種模式的無線網路可以是一種有線+無線的寬頻混合網路。雖然無線網路很自由,但有時候還是會出現信號不太好的事情;此時這種模式的有線網路優勢就突現出來了。
另外,對於用虛擬撥號軟體上網的用戶來說,他們再也不需要用電腦充當網關進行虛擬撥號,現在開機就能上網了並且可以永遠在線。這種模式和上面的「無線AP+無線網卡」模式相比投入成本提高30%左右,如果大家的經濟允許,我推薦大家採用這種模式。
對於ADSL新用戶我建議在開始安裝前最好能夠確定一下寬頻服務是否已經開通(這可以打電話給ISP處獲知,這里提醒大家ISP的技術支持電話最好保存好,在今後可能經常需要用到),然後清點一下無線寬頻路由器、網線、無線網卡及其驅動光碟等是否齊全。尤其注意網線的水晶頭是否掐的正確。如果您是准備在以前的有線網路上升級那當然就不用前面的准備工作了。

⑤ 無線寬頻上網包括哪幾種上網方式呢

無線寬頻上網包含1x、EVDO、Wlan三種方式。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1為你解答。

⑥ 目前無線上網有哪幾種方式

無線上網按上網終端不同,可以分為手機無線上網和PC無線上網,手機無線上網統一名稱為手機上網,PC無線上網簡稱無線寬頻。兩者定義下:1、無線寬頻是指通過上網卡以電腦終端為主要方式訪問互聯網。2、手機上網是指通過支持無線上網的手機終端訪問互聯網。手機上網可通過wap方式和NET方式上網。手機WAP方式上網是指手機通過CTWAP、WAP、BREW、MAIL、JAVA等賬號使用移動增值業務或訪問移動互聯網。手機NET方式上網是指智能手機通過CTNET或CARD賬號直接訪問互聯網的業務,其中手機NET方式上網和無線寬頻上網資費相同。謝謝您對電信產品的關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以上信息沒有解決您的問題,也可登錄廣東電信手機商城(http://m.gd.189.cn),向在線客服求助,7X24小時在線喔!

⑦ 無線寬頻的上網方式有那幾種

根據連接方式即:1、電腦+上網卡;2、電腦+手機數據線+手機;3、手機上網。根據網路類型即:1、1X2、3G3、WLAN。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324為你解答。

⑧ 我想辦理全屋wifi有哪幾種

全屋Wi-Fi是中國電信為家庭用戶提供的家庭Wi-Fi網路覆蓋類產品。它能讓家裡Wi-Fi信號覆蓋無死角:不管你在陽台還是廁所,Wi-Fi信號都很強;提高Wi-Fi速率:高清視頻流暢看,游戲不卡頓,順利避開干擾,網速都很快;組網方案靈活隨心選:根據用網需求和房間戶型,提供個性化定製方案;電信級專業服務:專業的設備、團隊、技術,提供上門測評、設計、安裝、維修一站式服務。

全屋WiFi豪華版:禮包型

資費:首個禮包360元,第2個禮包起280元/個,免收一次性安裝調測費。(每個禮包含1台全屋Wi-Fi豪華版設備)

全屋WiFi豪華版:月租型

資費:首路月租30元/月,安裝調測費50元,第二路起月租20元/月/路,免收安裝調測費。(每路含1台全屋Wi-Fi豪華版設備)

⑨ 無線網路可以分為幾種

無線上網的幾種形式

大概有這么幾種

一種是802.1X的 就是通過無線網卡和AP的連接,典型的就是wi-fi的應用。被稱為wlan連接,進入區域網通過網關上網。現在一般用802.1g,54M連接速度。一般酒店,公司會做這方面的無線覆蓋。

一種是GPRS, 通過GPRS手機或者卡件+SIM卡直接撥號CMNET或者WAP上網,其中撥net可以連接www網站,wap需要代理。net連接速度好像是115K,慢是慢,但是方便,手機有信號的地方就可以上。

一種是CDMA,和GPRS差不多,比gprs稍快,大多是通過卡件上,連接速度是230K左右。

一種是最新推出的3G網路,也就是移動的TD-SCDMA,電信的CDMA2000,或者聯通的WCDMA!速度已經和寬頻相媲美了,移動TD-SCDMA理論速度2.8M,實理下載速達100-200K/S,電信的3G-CDMA2000(EVDO),理論速度達3.1M,實際下載速度達到100-300K/S,聯通的WCDMA理論速度在7.2M-14.4M左右,實際下載速度在200-2M/S,和寬頻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WWA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技術是使得筆記本電腦或者其他的設備裝置在蜂窩網路覆蓋范圍內可以在任何地方連接到互聯網。通俗而言,指利用手機信號進行接入互聯網的一種技術。
附:
1.各種WWAN技術的傳輸速度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56甚至114Kbps 。
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即增強型數據速率GSM演進技術):最高速率可達 384kbps,一般大約200kbit/s 。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碼分多址):最高速率是230.4kbs,下載實際速度在10-15KB/s。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的碼分多址技術):384kbps。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
TD-SCDMA的HSDPA:目前最高2.8Mbps,最新市場產品達到3.6m,實驗室產品達到33M
CDMA2000 1X EV-DO(可理解為CDMA2000的HSDPA):韓國、日本等國家已經實現了2.4Mbps的峰值速率,目前中國大陸的實際使用速度達3.1M。
WCDMA的HSDPA:理論最大值可達14.4Mbps,在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韓國、歐洲、美國等國家或地區,基本可實現3.6Mbps速率,少部分地區可實現7.2Mbps速率。

國內WWAN無線上網運營商(3G)
中國移動:運營TD-SCDMA網路,及EDGE和GPRS網路
中國電信:運營CDMA2000 網路(CDMA EV-DO),即CDMA
中國聯通:運營WCDMA網路(W-CDMA)

國內WWAN無線上網運營商(3G)的比較
EVDO無線上網卡和TD、WCDMA無線上網卡三類。
中國移動在08年4月1日便開始了3G業務試商用,中國電信的3G業務也已於今年4月3日進入商用階段,而中國聯通則要等到5月17日才會開通3G業務。從起跑階段來說,移動優勢最大,電信優勢一般,聯通最不具優勢。
從實際情況來看,移動在起跑階段有著搶跑的嫌疑,因為從公平角度來說,真正的起跑線應該從「完成我國所有省會城市3G信號覆蓋」的時間來算。這樣的話,中國電信4月完成,速度最快;中國聯通5月完成,速度居中;中國移動TD二期要6月底完成,速度最慢。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三類上網卡在起跑階段的領先者其實是中國電信的CDMA-EVDO上網卡。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下角「採納答案」。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有幾種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fi擴展的網路延遲 瀏覽:875
國內網路營銷哪個老師好 瀏覽:641
學院如何抓好網路陣地建設 瀏覽:498
藍牙共享網路費電還是熱點費電 瀏覽:601
手機網路接入口哪個是走流量的 瀏覽:962
筆記本電腦無線網路打叉什麼原因 瀏覽:379
紅米手機使用聯通網路卡頓 瀏覽:621
紅米無網路怎麼連接 瀏覽:860
網路算號怎麼反算回去 瀏覽:646
網路軟體毀了你的愛情 瀏覽:253
網路輿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184
kkds什麼意思網路語言 瀏覽:353
電視無法連接網路嗎 瀏覽:8
網路安全事件案例及原因分析 瀏覽:402
明明有網卻說網路異常快手 瀏覽:12
華為手機網路變為2g怎麼辦 瀏覽:467
魚叉的網路安全術語 瀏覽:254
無線網路符號旁有感嘆號 瀏覽:791
疫情期間移動網路優秀事跡 瀏覽:768
教師網路培訓的研討交流怎麼完成 瀏覽:48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