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設計產品

無線網路設計產品

發布時間:2022-07-09 20:06:50

無線網路的典型與組方案有哪幾種

在區域網中為了維持直徑為200米的最大碰撞區域,最小CSMA/CD載波時間,乙太網時間片已從目前的512比特擴展到512位元組(4096比特),最小信息包大小仍為64位元組。載波擴展特性在不修改最小包尺寸的條件下解決了CSMA/CD固有的時序問題。雖然這些改變可能會影響到小信息包的性能,然而這種影響已經被CSM/CD演算法中稱作信息包突發傳送的特性所抵消。千兆位乙太網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對現有乙太網的兼容性。 同100M位乙太網一樣,千兆位乙太網使用與10M位乙太網相同的幀格式和幀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協議。這意味著廣大的乙太網用戶可以對現有乙太網進行平滑的、無需中斷的升級,而且無需增加附加的協議棧或中間件。同時,千兆位乙太網還繼承了乙太網的其它優點,如可靠性較高,易於管理等。 千兆乙太網相比其他技術具有大帶寬的優勢,並且仍具有發展空間,有關標准組織正在制定10G乙太網絡的技術規范和標准。同時基於乙太網幀層及IP層的優先順序控制機制和協議標准以及各種QoS支持技術也逐漸成熟,為實施要求更佳服務質量的應用提供了基礎。伴隨光纖製造和傳輸技術的進步,千兆位乙太網的傳輸距離可達百公里,這使得其逐漸成為構建城域網乃至廣域網路的一種技術選擇。 主幹採用千兆乙太網的好處在於:千兆位乙太網將提供10倍於快速乙太網的性能並與現有的10/100 乙太網標准兼容。同時為10/100/1000 Mbps 開發的虛擬網標准 802.1Q以及優先順序標准 802.1p 都已推廣,千兆網已成為構成網路主幹的主流技術。 1998 年六月已制定完成的第一個千兆位乙太網標准 802.3 以使用光纖線纜和短程銅線線纜的全雙工鏈接為對象。針對半雙工和遠程銅線線纜的標准 802.3ab 於 1999 年內出台。 千兆位乙太網將提供完美無缺的遷移途徑,充分保護在現有網路基礎設施上的投資。千兆位乙太網將保留802.3和乙太網幀格式以及 802.3 受管理的對象規格,從而將使企業能夠在升級至千兆性能的同時,保留現有的線纜、操作系統、協議、桌面應用程序和網路管理戰略與工具。 千兆位乙太網相對於原有的快速乙太網、FDDI、ATM等主幹網解決方案,提供了另一條改善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骨幹連接和交換機與伺服器之間連接的可靠、經濟的途徑。網路設計人員將能夠建立有效使用高速、任務關鍵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備份的高速基礎設施。網路管理人員將為用戶提供對Internet、Intranet、城域網與廣域網的更快速的訪問。 千兆位產品提供商,具有完整的千兆乙太網產品線,可契合用戶需求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從核心的網路主幹交換機到邊緣的客戶機伺服器千兆接入,有針對用戶需求設計的高性能的產品。千兆乙太網交換機的部署,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技術。目前,許多廠商的交換機把第2層交換和第3層交換融於一體,不論交換還是路由,都能提供至少1000萬pps的轉發速率,甚至有的產品還可達到2000萬pps。這些高性能的特點對於Intranet來講已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傳統的區域網流量80/20自然法則(即80%的流量在本地工作組網路內和20%的流量流向骨幹網)已經過時。 千兆乙太網高速的多層數據包轉發能力是千兆乙太網技術能提供最好的性能價格比的有力例證。不僅如此,千兆乙太網技術對於降低網路的長期擁有成本也是大有裨益的。 2.千兆網交換技術 從1996年底開始,有些公司陸續推出集成了第2層交換和第3層路由的交換機產品,這種技術稱之為“多層交換(multilayer switching)”。它為第2層交換技術增加了路由層服務,支持有選擇的廣播和組播抑制,支持VLAN及VLAN之間的數據包轉發和防火牆功能,全面支持TCP/IP和IPX路由。 經過將近4年時間的發展,這些功能不斷地得到了完善和加強,使得多層交換機比傳統的路由器的性能價格比高出8至16倍。而新一代多層交換機以千兆以太交換技術為核心, 可以提供更加吸引人的性能價格比,是部門級網路和數據中心網路中替代傳統路由器的最理想的可以提供多層交換的交換機。同時,其直接傳輸距離目前已達到130公里,完全可以實現以千兆乙太網為骨乾的大的企業區域網,骨幹傳輸速率為2Gbps(全雙工模式)。 推動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推動高速多層交換技術發展的最大因素是採用廉價的10/100M自適應網卡的Internet和Intranet的大量部署。目前的網路已經離傳統的c/s計算模式的層次結構越來越遠,傳統的c/s模式的80/20流量法則已成為過去。在網路設計方面, 傳統的路由器加Hub或第2層交換機的網路部署模式也將變成歷史。 另外,Intranet支持更加復雜的和對帶寬敏感的各種多媒體數據流,如數據、文件、圖片、動畫、聲音和視頻等。一個Intranet最終用戶對帶寬的要求至少要比非Intranet 用戶多50%~100%。同時,寬頻接入已成為發展趨勢。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為用戶提供快速乙太網連接可以提供更多的帶寬餘量來處理突發的交通量,這點是10BASE-T技術無法比擬的。突發流量是IP網路應用的特點之一。廉價和高帶寬使得快速乙太網不論在用戶端還是伺服器端都得以廣泛的應用。 為了在無阻塞和處理突發交通流量的能力之間取得平衡,新一代交換機平台必須提供高於用戶請求連接的8~16倍速率的主幹連接,而以千兆乙太網為主幹正好滿足了用戶端的快速乙太網連接的服務請求。這對於充分處理突發流量非常重要。 同時,在校園網或城域網中,不管跨越幾個網路層,對於隨機的Intranet交通量都要求提供端到端的持續不變的高性能。為了實現這一點,在一台交換機中同時具備高性能的第2層和第3層轉發能力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無阻塞能力和有選擇的轉發功能是用戶的主要需求。而各種非常有效的網管工具使得網路管理員能夠有效且高效地把業務策略注入轉發引擎中,其性能可以通過網管軟體實時監測。這將從根本上有助於用戶根據公司的短期和長期業務發展需要確定和交付所需的網路服務。新一代千兆乙太網交換機支持這些特點和服務,同時也支持通用的路由協議,如IP/RIP或IP/OSPF等。這也大大降低了網路設備的復雜性。 3.網路設計的目標及原則 網路系統的高性能要求核心交換機滿足網路中心海量數據交換的要求,上連中心的通訊鏈路帶寬能夠滿足應用對網路的性能要求。不管是企業網還是城域網、廣域網,其上的信息應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新的多媒體應用及新的數據應用對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企業普遍採用Intranet網路模式來說,其 WWW 伺服器,FTP伺服器,Lotus Notes 群件應用伺服器,Novell Server等伺服器群支撐著整個企業的信息服務環境。企業各部門用戶客戶端應用軟體,透過網路訪問中心伺服器,請求應用,查詢資料庫。網路的負載流量主要是從邊緣設備到核心的數據交換,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網路規模的擴展,以及應用的信息交換量增加,使得企業網路通常首先在核心發生通訊瓶頸現象。改善企業園區區域網的網路數據交換性能,往往是首先擴充核心交換機的交換性能,增加邊緣設備到核心的數據通訊帶寬,以減輕整個網路的瓶頸,使得應用軟體的性能和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在設計企業園區區域網的原則上,首先應該考慮滿足網路規模所要求的核心設備數據交換處理能力,以及邊緣設備到核心的鏈路帶寬。 3.1可靠性與可用性 網路系統設計中的設備高可靠性和系統高可用性;要求核心交換機所有關鍵部件可以實現冗餘工作,可以在線更換(插拔),故障的恢復時間在秒級間隔內完成。多級容錯設計基於單個設備高可靠性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用性。 就企業應用來說,其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等信息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無紙辦公自動化,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管理效率和水平。支持企業應用的基礎設施是企業的園區網路,它的工作狀況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辦公應用環境,交易、生產、開發、設計等業務環境,財務管理,部品管理等環境,信息檢索、資料庫查詢、Internet瀏覽等支持企業正常運行的必要服務設施功能。網路的可靠性要求是保障企業應用環境正常運行的首要條件,網路要求可靠性的同時,要求網路具有高可用性。網路設備的選擇,尤其是核心機箱式設備,應該可以配置冗餘部件,關鍵部件不存在單一故障點,也就是說,像交換機的電源、風扇、交換引擎、管理模塊這些部件可以冗餘備份,其中之一任何部件的損壞,不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不會影響網路的連通。提供網路設備的可靠性,容錯性的另一個要求是設備損壞部件更換時,不需要停機,更換部件後不需要重新啟動,也就是說部件的更換可以進行在線操作,這樣可以使停機的時間降低到最小。在設計企業園區網的原則上提高網路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原則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要求設備的部件冗餘,同時要求網路的鏈路冗餘,可結合物理層、鏈路層及第三層技術實現,以保證網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提供信息訪問服務。 [page_break] 3.2可擴展性 網路設計的可擴展性要求,包括交換機硬體的擴展能力以及網路實施新應用的能力。核心交換機的靈活擴充性要求:核心交換機應該具備靈活的埠擴充能力,模塊擴充能力,滿足網路規模的擴充;同時提高性能,滿足更高性能的要求。支持新應用的能力:產品具有支持新應用的技術准備,能構方便快捷地實施新應用。 3.3規模與用戶 在設計網路的方案時,首先是滿足現有規模的網路用戶的需求,同時考慮到未來業務發展、規模的擴大,應該設計網路具有用戶埠靈活的擴充能力。核心設備是整個網路的樞紐,用戶埠數的擴充,需要增加配線間邊緣工作組的設備,增加邊緣設備的同時,要求連接核心骨幹設備的埠數相應增加,因此核心設備應該可以通過增加模塊來靈活地增加埠數。核心設備的機箱設計應該具備強大的背板帶寬,足夠多的負載插槽容量。對於交換機來說,核心交換引擎應該可以滿足最大配置下,無阻塞的進行埠數據包交換,模塊的擴充不影響交換性能。採用分布式交換結構是實現這一原則的最佳方案,分布式交換機結構實現了交換機的並行數據交換處理,優化了網路的性能,本地交換和全局交換相結合的分布式結構減少了核心交換引擎的壓力。因此在設計大規模園區網路的原則上普遍採用分布式交換機實現靈活的模塊、埠擴充能力。 3.4安全性 網路的安全性對網路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網路安全控制,可以使應用環境中的信息資源得到有效的保護可以有效的控制網路的訪問,靈活的實施網路的安全控制策略。在企業園區網路中,關鍵應用伺服器、核心網路設備,只有系統管理人員才有操作、控制的權力。應用客戶端只有訪問共享資源的許可權,網路應該能夠阻止任何的非法操作。在園區網路設備上應該可以進行基於協議、基於Mac地址、基於IP地址的包過濾控制功能。在大規模園區網路的設計上,劃分虛擬子網,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離子網內的大量廣播,另一方面隔離網路子網間的通訊,控制了資源的訪問許可權,提高了網路的安全性。在設計園區網的原則上必須強調網路安全控制能力,使網路可以任意連接,又可以從第二層、第三層控制網路的訪問。 3.5可管理性 網路的可管理性要求:網路中的任何設備均可以通過網路管理平台進行控制,網路的設備狀態,故障報警等都可以通過網管平台進行監控,通過網路管理平台簡化管理工作,提高網路管理的效率。 在進行網路設計時,選擇先進的網路管理軟體是必不可少的。網路管理軟體應用於網路的設備配置,網路拓撲結構表示,網路設備的狀態顯示,網路設備的故障事件報警,網路流量統計分析以及計費等。網管軟體的應用可以提高網路管理的效率,減輕網路管理人員的負擔。網路管理的目標是實現零管理,基於策略的管理方式,網路管理是通過制定統一的策略,由管理策略伺服器進行全局控制的。基於Web的網管界面,是網管軟體的發展趨勢,靈活的操作方式簡化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在設計園區網的設備選擇上,要求網路設備支持標準的網路管理協議SNMP,同時支持RMON/RMONII協議,核心設備要求支持 RAP (遠程分析埠) 協議,實施充分的網路管理功能。在設計園區網的原則上應該要求設備的可管理性,同時先進的網管軟體可以支持網路維護、監控、配置等功能。 3.6協議的標准性 網路設備採用開放技術、支持標准協議:採用標準的協議保護用戶的投資,提高設備的互操作性。網路設計所採用的設備要求採用主流技術、開發的標准協議,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夠支持同一廠家的不同系列產品,不同廠家的產品之間的無縫相互連接與通訊。在設計園區網路的原則上,發揮不同廠商產品的專用先進技術同時,必須強調考察設備的技術、協議的標准性,減少設備互連的問題,網路維護的費用,使用戶的投資得到有效保護。 應當考慮選擇的設備是否是可升級的,在新的標准出現以後,系統應能夠升級到新的標准。因而注重產品廠商在相應產品和技術領域內的地位和參與標准化的能力。 當今世界,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網路設計既要適應新技術發展的潮流,保證系統的先進性,也要兼顧技術上的成熟性,降低由於新技術和新產品中不成熟因素所帶來的風險。 4.校園網解決方案 千兆位乙太網最大的優點在於它對現有乙太網的兼容性。同100M位乙太網一樣,千兆位乙太網使用與10M位乙太網相同的幀格式和幀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協議。這意味著廣大的乙太網用戶可以對現有乙太網進行平滑的、無需中斷的升級,而且無需增加附加的協議棧或中間件。同時,千兆位乙太網還繼承了乙太網的其它優點,如可靠性較高,易於管理等。在園區網主幹網中,目前逐步占據了主要地位。 作為校園網應用的一個特點,大部分應用對延遲及帶寬不太敏感,可以通過TCP/IP“慢啟動”機制自動識別延遲的變化,動態地適應TCP所提供的帶寬,部分應用要求實時業務傳輸支持,QoS服務保障。這部分應用目前所佔比例很小,隨著教學手段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多媒體課件製作工具的逐步普及,多媒體課件的逐步豐富,該比例預期將逐步提高。IP網路傳輸實時業務的主要瓶頸是路由器採用軟體實現路由識別、計算和包的轉發,由於路由識別、數據轉發的速度慢,時延和時延抖動大,不能保證服務質量(QoS)。自1997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公司陸續推出採用硬體專用電路(ASIC)進行路由識別、計算和轉發的新型線速路由交換機。這種線速路由交換機的結構與L2交換機相似,兼有L3路由器包轉發功能和L2交換功能,有些廠商還在其中加入一些L4應用層功能。 在包交換的IP網上提供QoS,必須對服務進行分類,實行分類服務(CoS)。設備生產廠商一般採用擁塞管理保證網路性能,為一些專門的業務提供所要的帶寬。一種做法是採用RED(隨機早期丟失)探測和智能識別流量的瞬時劇增,將其與真正的網路擁塞區別開來,以避免網路擁塞。通過從IP包頭中IPv4服務分類標識(TOS)識別服務類別(802.1P),確定該數據流的優先順序,並根據某種隊列優先演算法以保證QoS的能力。還可使用訪問控製表(ACL)定義策略,確定數據流的優先順序。隨著技術的進步,可以預見,高速IP網路上的QoS能力將達到FR/ATM網類似的水平。 在分析比較市場上多種L2/L3/L4線速路由交換機性能、價格、服務的基礎上,選擇美國朗訊(Lucent)公司的Cajun P550R路由交換機共11台,作為校園網主幹交換機。其主要技術、性能指標為: 背板能力 45.76 Gbps 交換吞吐能力 22.88 Gbps 第2層交換能力 33,000,000 pps 第3層交換能力18,000,000 pps 多種L2/L3介面模塊 冗餘風扇、電源 OpenTrunk/VLAN互操作性 CoS/QoS/RSVP支持 在網路設計中,主幹交換機彼此之間通過千兆位乙太網互連。所有交換機均配置L3交換引擎,實施分布式的路由策略,從而降低對中心交換機L3路由解析、包轉發的壓力並控制廣播域的范圍。網路設計和設備配置中仔細地考慮了設備與線路及路由的物理與邏輯冗餘、網路中心伺服器群的防火牆設置及安全策略。

Ⅱ 銳捷的產品有什麼特色

產品太多、無法一一敘述,見諒!

以下回答由欣泉科技提供,有幫助請採納~~

銳捷無線控制器是銳捷網路推出的面向下一代高速無線互聯網路無線控制器產品,採用業界領先的MIP64多核處理器架構,可提供強大的處理能力和多業務擴展,專為大型無線網路設計,可突破三層網路保持與AP的通信,部署在任何2層或3層網路結構中,無需改動任何網路架構,從而提供無縫的安全的無線網路控制。RG-WS5504提供了靈活的4個千兆光電復用埠和2個復用的萬兆埠,為高效的數據轉發提供了硬體支持。RG-WS5504起始支持64個無線接入點的管理,通過license 的升級,最大可支持512個無線接入點的管理。


核心全業務路由器

RG-RSR77系列升級推出的下一代高端分布式路由器

過增加業務板卡的方式疊加提升性能,實現機箱內部板卡級別的負載均衡

RG-RSR7716萬兆核心分布式路由器

● RG-RSR77-X路由引擎、交換網板和業務板卡物理分離,在高性能多核平台、分布式構架基礎上實現了管理、控制和數據轉發的三平面分離。RG-RSR77-X率先採用雙數據平面,提升性能的同時進一步確保業務的不間斷運行。
● RG-RSR77-X以其高可用性、高性能、多業務、高安全等優勢,支撐企業業務運營和承載網路的建設,有效提高網路價值並節約網路建設成本。基於彈性可擴展架構,RG-RSR77-X可通過增加業務板卡的方式疊加提升性能,實現機箱內部板卡級別的負載均衡,同時RG-RSR77-X全面兼容現有RG-RSR77系列的業務線卡,保護用戶的現網投資。
● RG-RSR77-X主要應用於政府、金融、運營商、教育和大中型企業網廣域核心、匯聚節點,大型園區網出口及各類數據中心邊緣匯聚,與RG-RSR77、RG-RSR50及RG-RSR30系列匯聚路由器產品配合組網,實現廣域網整體解決方案的"一站式"交付。

產品特性

架構全面升級
● RG-RSR77-X機箱基於彈性可擴展平台,採用最為先進的分布式多業務處理架構。機箱採用獨立的交換網板,同時路由引擎、業務引擎和轉發引擎完全獨立,實現了了管理、控制和數據的三平面分離。RSR77-X創造性地採用雙平面的數據交換架構,相比傳統的高端路由器依賴獨立交換網板冗餘,進一步提升了業務的高可用性。
模塊化全兼容
● RG-RSR77-X採用子母卡分離設計,目前提供RG-RSR7716-X(16業務子卡槽)、RG-RSR7708-X(8業務子卡槽)兩款模塊化產品,採用統一的硬體和軟體平台,兩款設備線卡完全兼容,可以適應不斷發展的企業不同網路層次的應用需求。
綠色節能設計
● RG-RSR77-X設計中貫徹環保節能的設計理念,機箱支持高效模塊化電源,機箱採用分區獨立供電的方式,提升供電系統效率,降低機房能耗。
● 機箱採用物理分區隔離的分區散熱方式,智能風扇模塊支持分區溫度控制,多級調速,節能降噪,為用戶大幅度節省空調能耗。

高性能全業務內置

● RG-RSR77-X分布式業務線卡內置全業務特性,將NAT、IPv6、BGP、IPSec、MPLS VPN、H-QoS、組播等技術。需要載入新的業務特性時,無須購買軟體License或多業務板卡,最大限度節省用戶投資。
● RG-RSR77-X內置支持分布式NAT及IPFIX業務特性,適用於園區網出口。可通過增加業務板卡的方式提升整機的NAT能力,能夠與園區網現有運營管理系統進行完美對接,實現園區網的精細化智能化運維。
● RG-RSR77-X內置支持流量可視化功能,通過國際標準的IPFIX技術和高達1比1的采樣比,實現對網路流量的7×24小時不間斷監控,及時發現異 常及突發流量,把故障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保證網路的健康可靠運行;依靠銳捷專利的流表技術,實現流量采樣的同時對路由器的業務性能無任何影響。

Ⅲ 什麼是ZigbeeZigbee的產品有哪些

當今世界通信技術迅猛發展,隨著Internet的迅速發展和個人對數據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長,全球通信產業技術的發展呈現三大趨勢:無線化、寬頻化和IP化。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推動了市場對寬頻網路的需求,寬頻用戶數量在全球呈現出非常強勢的增長態勢。在眾多的寬頻技術中,無線技術尤其是移動通信技術成為近年來通信技術市場的最大亮點,是構成未來通信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Ⅳ 小型無線網路設計(可以家庭或者學校)

建議你心中先樹立個概念,就是說這個網路用在哪裡??(確定使用的地方,哪怕是不存在的),網路有多少用戶或者說多少個IP?是一個獨立的樓層還是幾棟樓都要無線覆蓋?劃分子網不?怎麼劃分?樓里有幾層,每層有多少IP?這些IP的實際距離是多少?網路的出口帶寬怎麼分配?路由地址怎麼選擇??加不加防火牆?等等你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自然題目就明了了,開個題那還不容易,就是解決這些問題 的了,打算以什麼樣的方式解決,寫在上面就好了,希望對你有用,我做網路管理的了

如何選擇合適的企業無線網路產品

問題提交於2005-1-4專家意見:從1999年到2003相繼推出了802.11b、802.11a和802.11g無線區域網技術標准。短短4年就推出了3項關於無線區域網的標准,就足以驗證無線技術的火爆發展。這種飛速發展也隨之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用戶升級,擴展原有產品,使用戶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應用。 由於802.11b的傳輸速度過慢,所以基於802.11b標准設計的網路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適於當今的網路應用。於是可供選擇的802.11a、802.11b/g和雙頻三模等升級解決方案便迅速地擺在了人們的案頭上。可以說每種升級解決方案各有千秋,使人無法迅速地做出選擇。那麼升級的主要依據是什麼呢?這個問題並不能絕對化的回答,因為每個企業的具體應用狀況是不同的,每個企業升級方案的選擇都要考慮到自身的資金、實施難度等因素。基於此問題這篇文章針對每一具體的要求給出了一個明確的選擇方案,每個具體的方案都有不同的應用要求。 對於資金雄厚,技術成熟的企業來說,選擇全面兼容先前技術的產品,無疑來說是最佳的選擇。如果要是從這個角度來看,雙頻三模解決方案是最佳的選擇。 雙頻三模工作在2.4GHz與5GHz兩個不同的頻段上,而三模則是指該系列產品同時支持802.11a、802.b和802.11g標準的無線產品。由於多數雙頻三模產品價格比較昂貴,部署與管理起來也比較復雜。但從長期來看,雙頻三模產品可以避免今後升級的麻煩,因而可以極大的降低運營費用。但是雙頻三模產品價格昂貴,技術實施難度大,一些企業恐怕並不會選擇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802.11a/b/g可能還會三足鼎立,在市場上平分秋色。

Ⅵ 無線網路設計

我可以設計,但是沒時間,你給我郵件,[email protected].把你的MSN告訴我,我會把一般的無線設計的方案發給你一個看一下..

無線網路的設計主要包括測試,信號強度覆蓋,天線集化和射頻技術,包括考慮布線在內的MESH.

你要的內容也太多了,除非是模板,不然誰有空寫那麼多出來啊

TP LINK和H3COM的無線設備都是低端的,用aruba\trapeze\nortel \cisco的.

Ⅶ 無線網路產品什麼品 牌的好銳捷、華為、華三、H3C,這幾家怎麼選擇

由於品牌、機型不同,產品的設計理念、適用人群等也是不一樣的,各有優勢,建議您根據需求及喜好選擇合適的產品,同時也可以登錄華為商城來參考選購自己喜愛的產品。

Ⅷ 室內無線大覆蓋的AP產品有哪些

室內無線覆蓋比較大的AP魚銳捷網路的RG-AP3220,這款AP採用內置天線的設計,在提供了比較美感的放裝布置的同時還保證了無線信號的覆蓋范圍,避免了牆角無信號的問題,而且這款產品是掛壁式設計,安裝位置可以根據個人需求來選擇安裝位置,感覺特別省事

Ⅸ 求一個公司無線網路建設方案

方案三:無線網路設計方案

一、前言

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普及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發展,客戶/伺服器計算、分布式處理、國際互連網(Internet)、內部網(Intranet)等技術被廣泛接受和應用,計算機的聯網需求迅速擴大,網路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廣。目前盡管有線網路以其傳輸速度高,產品品牌及數量眾多和技術發展速度快等優點,在市場上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在一些特殊的環境和特定的行業里依然有許多令IT數據管理公司頭疼多年的LAN布線問題存在。

無線區域網在很多應用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一是可移動性,它提供了不受線纜限制的應用,用戶可以隨時上網;二是容易安裝、無須布線,大大節約了建網時間;三是組網靈活,即插即用,網路管理人員可以迅速將其加入到現有網路中,並在某種環境下運行;四是成本低,特別適合於變化頻繁的工作場合。此外,無線網路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無線網路通信以空氣為介質,傳輸的信號可以跨越很寬的頻段,而且與自然背景噪音十分的相似,這樣一來,就使得竊聽者用普通的方式難以偷聽到數據。

實際上,無線區域網早在80年代就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當時受到技術上的制約,通信速率只有860kb/s,工作在900MHz的頻段。能夠了解並享受它的好處的人少之又少。到了90年代初,隨著技術的進步,無線區域網的通信速率已經提高到1~2Mb/s,工作頻段為2.4GHz,並開始向醫療、教育等多媒體應用領域延伸。無線區域網的發展也引起國際標准化組織的關注,IEEE從1992年開始著手制訂802.11標准,以推動無線區域網的發展。1997年,該標准獲得通過,它大大促進了不同廠商產品之間的互操作性,並推進了已經萌芽的產業的發展。802.11標准僅限於物理(PHY)層和媒介訪問控制(MAC)層。物理層對應於國際標准化組織的七層開放系統互連(OSI)模型的最低層,MAC層與OSI第二層的下層相對應,該層與邏輯鏈路控制(LLC)層構成了OSI的第二層。

標准實際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物理層結構,用戶可以從中選出一種,它們中的每一種都可以和相同的MAC層進行通信。802.11工作組的成員認為在物理層實現方面有多個選擇是必要的,因為這可以使系統設計人員和集成人員根據特定應用的價格、性能、操作等方面的因素來選擇一種更合適的技術。另外,企業區域網通常會使用有線乙太網和無線節點混合的方式,它們在使用上沒有區別。近年來,無線區域網的速率有了本質的提高,新的IEEE802.11b標准支持11Mb/s高速數據傳輸。這為寬頻無線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區域網作為一種通用的聯網手段,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其傳輸速率、網路性能不斷提高。不過,它基本採用的是有線傳輸媒介,在許多不適宜布線的場合,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無線數據傳輸技術近年來不斷獲得突破,標准化進展也極為迅速,這使得區域網環境下的數據傳輸完全可以擺脫線纜的束縛。在此基礎上,無線區域網開始崛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隨著wireless技術的出現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在諸多計算機聯網技術中,無線網以其無需布線、在一定區域漫遊、運行費用低廉等優點,在許多這些應用場合發揮著其他聯網技術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無線區域網應用逐漸增多,它將擴展有線區域網或在某些情況下取而代之。可以預期,在未來信息無所不在的時代,無線網將依靠其無法比擬的靈活性,可移動性和極強的可擴容性,使人們真正享受到簡單、方便、快捷的連接。

二、需求分析

2.1、基本應用情況

對於該辦公區的無線網路,主要提供給會議室、行政辦公室、銷售辦公室、

物流辦公室、常務副總辦公室和行政總監辦公室等6個區塊使用,這些部門及個人都使用計算機處理及傳遞各種信息(包括圖像、圖形、聲音、數據等),進行各自的辦公、會議和管理等工作。建立一個支持多種應用系統的統一、先進的、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有一定冗餘的網路平台,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運行網路是其基本的應用需求。下面將對其功能需求做一個具體詳細的分析。

2.2、功能需求分析

(1)技術中心辦公室

普通會議

視頻會議

多媒體會議

學術研討

(2)網路辦公功能

網上事務管理

Web通用查詢

Internet/Intranet信息服務功能

構建公司Intranet公司信息、服務系統,實現公司信息網上發布、整個公司的電子郵件系統、網上資源的信息共享,使管理人員和員工可以在公司內部網路交流。

2.3、環境需求分析

該建築是屬於大城市中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建築物,按國家建築標准,無線信號的貫穿損耗中值為18dB,標准偏差7.7dB,但經現場測試,此建築的隔斷牆的無線傳輸損耗為5dB。本大樓主要分為辦公區和展覽區,在辦公區域接入點相對固定,而在大廳和展示廳的信號接入點則相對比較靈活,流動性比較大,需要做好無線信號的無縫漫遊、無信號盲區,使使用者能穩定地接收到信號。

2.4、安全需求分析

由於在該樓層中有物流、銷售、行政總監等辦公室,都擁有公司的機密文件和材料,而為了不讓外面的人在上外網的同時不能進入到本公司的內部網路,那就對我們的安全策略提出了要求,則必須使用穩定保險的加密技術來支持,比如WEP、WPA、RADIUS或無線交換機中使用的WLAN定位技術。

2.5、用戶需求

(1)無線覆蓋的場地,保證進入場地覆蓋區域的客戶能用自己的筆記本和無線網卡直接上網

(2)在保證客戶在場地及其它覆蓋區域無限制上網的同時,能使內部員工在辦

公樓內隨時訪問內部網路。

(3)要求在無線覆蓋區內95%的位置,99%的時間用戶可成功接入網路,通過無線訪問Internet。

(4)場地要求辦公區域無線覆蓋的信號接收強度達最低到15db,其它開放區域接收信號強度最大到底20db,需要做無線盲點覆蓋。

(5)單用戶情況數據傳輸速率最大4Mb/s,在多用戶接入時,不低於100kb/s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設計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線網路屬性從哪裡找 瀏覽:274
電信老年手機無網路 瀏覽:119
香港無線網路用什麼好 瀏覽:849
電表箱顯示未連接網路 瀏覽:993
電腦網路電纜插進去不亮 瀏覽:654
5g信號網路拒絕接入是什麼原因 瀏覽:927
蘋果藍牙共享網路很慢 瀏覽:908
網路安全領域需要考取的證件 瀏覽:820
網路專業實習哪個方面好 瀏覽:932
網路有多少個硬碟 瀏覽:6
無線網路ssid名字 瀏覽:840
大四網路工程有哪些 瀏覽:115
移動網路接入點114是什麼意思 瀏覽:796
家庭無線網路構成需要什麼 瀏覽:679
咸陽網路營銷師歸哪個部門管 瀏覽:834
蘋果國行網路秩序不支持是什麼 瀏覽:999
美版iphone無鎖可以還原網路設置嗎 瀏覽:670
如何在網路上保護自己的隱私呢 瀏覽:475
網路營銷作業適合經營什麼 瀏覽:856
電話網路和無線網路 瀏覽:27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