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是通過什麼傳遞信息的
進入網際網路的電腦都遵循著一個稱為TCP/IP的傳遞信息的規則。在發送信息時,先把信息分成一個個的小包,在小包上標明要接收信息的計算機的「門牌號碼」,即IP地址。然後由網路中的稱做路由器的「指揮官」,根據「門牌號碼」確定這些信息小包傳送的路徑。當信息小包傳送到接收的計算機後,小包合並成原來信息的模樣,這樣就完成了信息的傳遞。
什麼是網路傳播,這是關繫到網路傳播學的任務和研究對象的首要問題。
在回答什麼是網路傳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討什麼是傳播。許多學者對於傳播作過種種描述和解釋,有的把它說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說成是「勸服影響」,也有的把它說成是「刺激反應」,還有人認為,傳播是人類傳遞或交流信息的社會性行為;等等。郭慶光教授在其新著《傳播學教程》中認為:「所謂傳播,即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
那麼何謂網路傳播?
中國現代媒體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詩蘭認為,網路傳播有三個基本的特點: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鏈接方式。因此,其給網路傳播下的定義是:以全球海量信息為背景、以海量參與者為對象,參與者同時又是信息接收與發布者並隨時可以對信息作出反饋,它的文本形成與閱讀是在各種文本之間隨意鏈接、並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種意義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國際新聞界》2000年第6期第49頁)。
有學者認為「網路傳播」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於傳播學中的一個新名詞,是相對三大傳播媒體即報紙、廣播、電視之外的新傳播途徑和方式,是以多媒體、網路化、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國際互聯網路,也被稱作網路傳播,是現代信息革命的產物[1] )。
綜合來說,所謂網路傳播其實就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的人類信息(包括新聞、知識等信息)傳播活動。在網路傳播中的信息,以數字形式存貯在光、磁等存貯介質上,通過計算機網路高速傳播,並通過計算機或類似設備閱讀使用。網路傳播以計算機通信網路為基礎,進行信息傳遞、交流和利用,從而達到其社會文化傳播的目的。網路傳播的讀者人數巨大,可以通過互聯網高速傳播。
Ⅱ WiFi信號是怎樣傳播的
WiFi 信號在現實中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體,因此人們很難用身體感官判斷它哪裡信號強或者信號弱。近日,一名澳大利亞藝術建築師就通過藝術的形式,創建了一個 WiFi 信號模型,大致描繪了 WiFi 信號在傳輸中的樣貌。這名藝術建築師名為 Peter Jellitsch ,他非常著迷於研究電磁場、風等一系列無形的物體,並致力於將它們有形化。這次他在位於紐約市的一座公寓內,通過連續 45 天使用無線電波測量儀,在詳細記錄了各個監控點的數據之後,根據監控點信號的強度大小,最終繪制出了他公寓內 WiFi 信號的 3D 模型。該模型高處表示信號強,低處則表示信號弱。從結果來看, WiFi 信號的樣子如同崎嶇不平的山峰一樣,沒有想像中平滑,並且在一些遠的地方信號反而比近處好。當然,這個模型並不能完全代表所有 WiFi 信號傳播的規律,它起到的僅是一種參考作用,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它為人們解釋了 WiFi 信號是通過什麼樣的形式進行傳播的。
Ⅲ 寬頻信號是怎麼傳輸的
基帶信號將數字1和0直接用兩種不同的電壓表示,然後送到線路上傳輸。寬頻信號是將基帶信號調制後形成的頻分復用模擬信號。採用基帶信號傳輸,一條電纜只能傳輸一路數字信號,而採用寬頻信號傳輸,一條電纜中可同時傳送多路的數字信號,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
Ⅳ 無線上網是通過什麼傳遞信號的
無線傳輸是利用電磁波。分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發射部分由產生高頻信號的振盪器,將音頻信號加到電磁波上的調制器和高頻功率放大器,最後由天線發射到空間去。接收部分由接收天線,高頻放大,變頻器,中頻放大器,檢波器和音頻功率放大器等組成,最後由喇叭還原出聲音。 現在無線傳輸已經超出了廣播通信的范圍。如無線電導航,無線電定位等許多領域。還有人進行無線電力傳輸。但前景不太好。
無線區域網的傳輸原理和普通有線網路一樣,也是採用了ISO/RM七層網路模型,只是在模型的最低兩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中,使用了無線的傳輸方式。盡管目前各類無線網路的標准和規范並不統一,但是就其傳輸方式來看肯定是以下兩種之一:無線電波方式和紅外線方式。其中紅外線傳輸方式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無線網技術,現在家用電器中使用頻繁的家電遙控器幾乎都是採用紅外線傳輸技術。作為無線區域網的傳輸方式,紅外線傳輸的最大優點是不受無線電波的干擾,而且紅外線的使用也不會被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加以限制。但是,紅外線傳輸方式的傳輸質量受距離的影響非常大,並且紅外線對非透明物體的穿透性也非常差,這就直接導致了紅外線傳輸技術很難成為計算機無線網路中的主角。相比之下,無線電波傳輸方式的應用則廣泛得多。採用無線電波進行傳輸,不僅覆蓋范圍大、發射功率強,而且還具有隱蔽性、保密性等特點,不會干擾同頻的系統,具有很高的可用性。
Ⅳ 網路中的信號是如何傳輸的
在物理層靠電信號,也就是0 1 代碼編碼通過一定的協議進行傳輸,在第二層,是以幀格式進行傳輸,第三層是報文形式。都是要轉化成第一層物理層的0 1 代碼進行傳輸。
Ⅵ 無線信號是什麼有那些怎麼傳播的
考慮到無線通信信號是按直線方向傳播的,要是在傳輸的過程中,遇到有障礙物的話,無線通信信號的強度就會受到削弱,特別是遇到金屬障礙物時,無線信號的衰減幅度更是巨大
Ⅶ 無線網路信號是怎樣傳播的
把數字信號轉換成波形信號發射出去,接收端接受到波形信號後,進過濾波,轉換成數字信號
原理上就是這樣的
Ⅷ 數據信號在網線上是如何傳輸的
網線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交叉線,一種是平行(直通)線
交叉線的做法是:一頭採用568A標准,一頭採用568B標准
平行(直通)線的做法是:兩頭同為568A標准或568B標准,(一般用到的都是568B平行(直通)線的做法)
568A標准: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568B標准: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數據信號是通過雙收雙發在網線中傳輸的,各腳信號如下:
RJ-45各腳功能(10BaseT/100BaseTX):
1、傳輸數據正極 Tx+
2、傳輸數據負極 Tx-
3、接收數據正極 Rx+
4、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5、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6、接收數據負極 Rx-
7、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8、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Ⅸ 無線網路是用什麼媒介傳播的
無線電,和光波一樣都是電磁波,是電場和磁場相互疊加,簡單說就是電流的周圍可以形成磁場,之後所形成的磁場的中線再形成電流,這樣成周期性交替,將信號向空間中的某一方向傳播出去,這樣我們就應該知道電磁波傳播的媒介就應該是電場和磁場,而與空氣無關,即使在真空中電磁波也可以傳播.
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空氣中的含量卻可以影響電磁波的傳播,因為:
1.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相同的,那麼當空氣中含量不同(比如濕度等等)時,就會影響電磁波的傳播;
2.介質對電磁波的吸收、反射和折射作用的強弱都和介質的成分有關,比如當兩地的空氣介質不均勻時,在其界面上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反射和折射,這也當然會影響電磁波的傳播;
Ⅹ 無線信號是怎麼傳輸的
無線電可以在任何一種介質中傳播,還被用於尋找外星人計劃中去了。220伏特(V)只是電壓,雖然電流也有電磁場,電磁波,有傳播方向,不能夠但電不是有線電波,沒有像無線電傳播的可能,不然我們就被電住了,像這里是120V的。仍是用導線傳輸供電,
頻率從幾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長從幾十Mm到0.1mm左右)頻譜范圍內的電磁波,稱為無線電波。電波旅行不依靠電線,也不象聲波那樣,必須依靠空氣媒介幫它傳播,有些電波能夠在地球表面傳播,有些波能夠在空間直線傳播,也能夠從大氣層上空反射傳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氣層,飛向遙遠的宇宙空間。發信天線或自然輻射源所輻射的無線電波,通過自然條件下的媒質到達收信天線的過程,就稱為無線電波的傳播。
無線電波的頻譜,根據它們的特點可以劃分為表所示釣幾個波段。根據頻譜和需要,可以進行通信、廣播、電視、導航和探測等,但不同波段電波的傳播特性有很大差別。
電波主要傳播方式
電波傳輸不依靠電線,也不象聲波那樣,必須依靠空氣媒介幫它傳播,有些電波能夠在地球表面傳播,有些波能夠在空間直線傳播,也能夠從大氣層上空反射傳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氣層,飛向遙遠的宇宙空間。
任何一種無線電信號傳輸系統均由發信部分、收信部分和傳輸媒質三部分組成。傳輸無線電信號的媒質主要有地表、對流層和電離層等,這些媒質的電特性對不同波段的無線電波的傳播有著不同的影響。根據媒質及不同媒質分界面對電波傳播產生的主要影響,可將電波傳播方式分成下列幾種:
地表傳播
對有些電波來說,地球本身就是一個障礙物。當接收天線距離發射天線較遠時,地面就象拱形大橋將兩者隔開。那些走直線的電波就過不去了。只有某些電波能夠沿著地球拱起的部分傳播出去,這種沿著地球表面傳播的電波就叫地波,也叫表面波。地面波傳播無線電波沿著地球表面的傳播方式,稱為地面波傳播。其特點是信號比較穩定,但電波頻率愈高,地面波隨距離的增加衰減愈快。因此,這種傳播方式主要適用於長波和中波波段。
天波傳播
聲音碰到牆壁或高山就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光線射到鏡面上也會反射。無線電波也能夠反射。在大氣層中,從幾十公里至幾百公里的高空有幾層「電離層」形成了一種天然的反射體,就象一隻懸空的金屬蓋,電波射到「電離層』就會被反射回來,走這一途徑的電波就稱為天波或反射波。在電波中,主要是短波具有這種特性。
電離層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有些氣層受到陽光照射,就會產生電離。太陽表面溫度大約有6000℃,它輻射出來的電磁波包含很寬的頻帶。其中紫外線部分會對大氣層上空氣體產生電離作用,這是形成電離層的主要原因。
電離層一方面反射電波,另一方面也要吸收電波。電離層對電波的反射和吸收與頻率(波長)有關。頻率越高,吸收越少,頻率越低,吸收越多。所以,短波的天波可以用作遠距離通訊。此外,反射和吸收與白天還是黑夜也有關。白天,電離層可把中波幾乎全部吸收掉,收音機只能收聽當地的電台,而夜裡卻能收到遠距離的電台。對於短波,電離層吸收得較少,所以短波收音機不論白天黑夜都能收到遠距離的電台。不過,電離層是變動的,反射的天波時強時弱,所以,從收音機聽到的聲音忽大忽小,並不穩定。
視距傳播、散射傳播及波導模傳播
視距傳播是指:若收、發天線離地面的高度遠大於波長,電波直接從發信天線傳到收信地點(有時有地面反射波)。這種傳播方式僅限於視線距離以內。目前廣泛使用的超短波通信和衛星通信的電波傳播均屬這種傳播方式。
散射傳播是利用對流層或電離層中介質的不均勻性或流星通過大氣時的電離余跡對電磁波的散射作用來實現超視矩傳播。這種傳播方式主要用於超短波和微波遠距離通信。
超短波的傳播特性比較特殊,它既不能繞射,也不能被電離層反射,而只能以直線傳播。以直線傳播的波就叫做空間波或直接波。由於空間波不會拐彎,因此它的傳播距離就受到限制。發射天線架得越高,空間波傳得越遠。所以電視發射天線和電視接收天線應盡量架得高一些。盡管如此,傳播距離仍受到地球拱形表面的阻擋,實際只有50km左右。
超短波不能被電離層反射,但它能穿透電離層,所以在地球的上空就無阻隔可言,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空間波與發射到遙遠太空去的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取得聯系。此外,衛星中繼通訊,衛星電視轉播等也主要是利用天波傳輸途徑。
波導模傳播電波是指:在電離層下緣和地面所組成的同心球殼形波導內的傳播。長波、超長波或極長波利用這種傳播方式能以較小的衰減進行遠距離通信。
在實際通信中往往是取以上五種傳播方式中的一種作為主要的傳播途徑,但也有幾種傳播方式並存來傳播無線電波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根據使用波段的特點,利用天線的方向性來限定一種主要的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