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研究華為張勇

無線網路研究華為張勇

發布時間:2022-08-03 04:29:23

『壹』 世界互聯網大會過去兩天大佬們都說了什麼

12月5日消息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進入到最後一天,根據大會議程,除了閉幕式環節,還有上演企業家高峰對話。

本論壇邀請來自全球互聯網領先企業代表和國內外行業領軍人物,就新一輪信息革命對世界未來的影響、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等話題,共同探討如何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參與企業家高峰對話的嘉賓有: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高瓴資本張磊、滴滴CEO程維、菜鳥網路總裁萬霖、印象筆記(Evernote)CEO克里斯·奧尼爾等人探究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

對AI情有獨鍾的還有小米創始人兼CEO雷軍,在他看來,融合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因素。數字經濟就是把這20年積累的互聯網技術、方法論、商業模式,有效地和傳統的各行各業進行融合,包括要把最近兩三年在人工智慧技術上取得的突破進行融合。人工智慧是一次技術革命,這次技術革命要真正發揮技術優勢,要和各行各業相結合。他同時認為,目前最能體現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是智能音箱產品,其次是手機拍照和相冊,除此之外還有自動駕駛和醫療診斷。

張勇:數字經濟是中國的巨大機會

在「全球數字經濟:深化合作,增強互惠」論壇上,阿里CEO張勇表示,馬雲提出的「五新」戰略本質上是對數字經濟走勢的判斷,未來每張人臉、每個身體都是錢包,數字經濟的發展是中國巨大的機會,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巨大機會。張勇認為,今後隨著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考和產業的結合,在從消費側走向供給側,走向智慧製造和智慧設計,走向整個產業的方方面面,數字經濟的影響,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是一個全方位的影響。

劉強東:明年幫助500個品牌推向海外

植根於電商的京東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對中國品牌感情頗深,他表示京東如果進軍美國市場,去和亞馬遜競爭,就要把眾多中國品牌集結。兩年前京東成立秘密小組,跟各個企業合作,幫助它們將商品銷往海外。目前京東已經成功將40個品牌推向海外,明年希望幫助500個品牌。同時他希望全體企業家都行動起來,爭取在2020年前讓全體中國人實現脫貧,再用五年讓他們富裕起來。

30年前都說好了,要讓一撥人先富起來,先富起來的人再幫助沒有富起來的。今天我們一部分人已經富起來了,富到賺一個億都是小目標,富到一個月賺幾十億,而我們國家還有幾千萬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的狀態,這是我們這幫富人每個人的恥辱。

影響整個中國貧困地區貧窮很重要的根源就是物流,因為物流導致越貧窮越偏遠落後的地區,消費者為工業品要付出的價值反而比北京、上海這些富裕地區還要高很多。

京東物流已經覆蓋了全中國,但是農村物流費用高起問題,我們也沒有完全解決,未來怎麼解決?只有靠無人機。

我之所以要去擔任河北阜平縣平石頭村的名譽村長,最核心的原因是希望如何在一個自然資源極度匱乏,全部是山區,全村只有幾百畝耕地的條件之下,讓全村人不僅要脫貧,還要變得富裕。

丁磊:希望跨境電商政策進一步放開

出席「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的網易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也將視線聚焦電商領域。他表示,以前的國外企業向中國銷售商品需要很高的門檻。跨境電商讓消費者不用跑到國外去,就可以買到國外商品。但現在還是有單價等方面限制,希望政策能進一步放開。談及未來的計劃,丁磊表示,在未來的幾年,仍有需要把中國製造的產品銷往國外、需要對國外商品進行定製等諸多挑戰。

姚勁波:「90後」群體新消費觀念將推動共享經濟發展

在「分享經濟:創新與治理」分論壇上,58集團CEO姚勁波分享了一組來自58同城的數據,現在的中基層人群平均工資已經由幾年前的三四千元增長到七八千元,這些人群主要以「80後」、「90後」為主。這些人群學歷更高、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也有所提升。由於未經歷稀缺經濟年代,這些人群的消費觀念已經從擁有轉換為使用,這將推動中國共享經濟的發展。他同時認為無論是共享經濟還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都可以拉低貧富差距。

程維:到2020年將有一半的汽車專為共享出行而設計

身處共享經濟風口的滴滴向來是業界關注的重點,滴滴CEO程維對共享經濟已有自己的希冀,他稱希望從2018年開始,有10個汽車品牌開始為共享設計汽車,並且第一波大規模投放的共享汽車在2019年能夠實現。2017年,滴滴成立了汽車開放平台,滴滴希望在中國扶持1000家小的汽車運營商,未來的汽車不再是被千百萬個家庭擁有,可能是由成百上千個汽車運營商幫助家庭擁有這些汽車。2020年以後,汽車會有超過50%為共享設計,新的交通大時代,會向分享、智能新能源的方向發展。

王小川:AI將為大連接時代重新賦能

在去年展示過同聲傳譯機的搜狗今年繼續為AI發聲。在搜狗CEO王小川看來,連接的傳統定義是連接人、交易、服務,目前已非常充分。下一步需要用到人工智慧技術。從三個維度看,AI能為識別、生成和決策重新賦能。王小川認為,過去的連接以語言為核心,語言有簡單處理的可能性,同時也是對於通用人工智慧時代的載體,把聲音、視覺轉成文字。這次搜狗帶來了可以識別唇語的機器,可以將圖像轉換成文字,為大連接時代提供新機會。

王曉峰:共享單車成為交通基礎設施

在開幕當天發布領先科技成果後,摩拜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於12月4日亮相「網路傳播與社會責任——新時代、新機遇、新擔當」分論壇,王曉峰指出共享單車以「騎-乘-騎」的組合滿足多層次出行需求,同時「共享單車+公共交通」的出行新方式,不僅能夠減少碳排放和道路擁堵、促進綠色交通,還能夠產生海量精準出行大數據,助力城市規劃和可持續發展。歷經一年的高速發展,共享單車已成為連接各種出行方式的交通基礎設施之一。

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日回顧

12月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如約在烏鎮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互聯網領袖齊聚江南小鎮,共同探討產業最前沿話題。以下是幾位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企業家發言的主要觀點

馬雲沒人能離開互聯網、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要成為「命運共同體」。未來30年,帶動就業的不再是製造業,而是服務業。機器會取代大部分機械工作,人類將從事更有創意、創造、體驗的工作。對網路空間、數字經濟,與其擔心,不如擔當。

馬化騰關鍵詞:科技升級、網路空間的命運共同體

這一年,全球市值十大中,七家是科技公司,五家又是互聯網公司。外界在鼓掌,我們自己則要看到責任。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是融合而不是替代。互聯網要解決傳統企業的痛點。

互聯網正從「多用戶」變成「全用戶」平台,就像水電基礎設施一樣。

李彥宏:技術紅利、人工智慧

去年我說「無線互聯網時代」結束了,下一幕是人工智慧。他們不同意,只說下半場。今年,他們也講人工智慧了。

網民紅利沒有了,但AI技術紅利正到來。演算法、算力和數據的增長,會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AI與過去互聯網不一樣,有垂直整合的特點。過去互聯網公司以軟體為主,但今天要軟體、硬體、服務三者強結合。

程維:滴滴大腦、共享汽車、未來屬於拼車

紐約、東京的計程車還在路邊掃活,中國80%計程車則習慣了線上接單。滴滴花了5年,成長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背後是滴滴大腦的進化。

未來屬於拼車,未來能分享的不僅是汽車,而是車里每一個座位。

我們希望第一批共享汽車在中國出現。

張一鳴:國際化、信息聚合平台

連接人與信息的路上,我們要做聚合所有信息的平台,不拘泥於文字、圖片、視頻,也不限制在交通、股票、娛樂領域。

今日頭條與網路不同,處理的信息比較長尾。

國際化將是未來三四年的重要增長點,已經帶來不少收入,應該再加快速度。

國際化信息流的規模優勢很重要,所以要合作。因此才收購獵豹News Republic和投資Live.me。

雷軍:換機潮、鐵人三項、5G

中國的換機潮已經結束,但海外還有很多機會。比如印度電視普及率低,如果智能手機普及了,就能讓他們體驗到電視的功能。

融合是趨勢,小米要做鐵人三項:硬體、互聯網和新零售。我提出「新零售」,實際比馬雲早半天,但是被蓋過去了。

未來兩三年,5G時代會開始,帶寬會迅猛增長。5G的核心是IoT設備的連接。

烏鎮的飯桌風雲

每年的烏鎮峰會也給了平日工作繁忙的互聯網大佬們餐敘的機會,丁磊的飯局也成了烏鎮峰會的「保留節目」,今年,另一場飯局也在小鎮進行著,這是由京東劉強東和美團點評王興組局的晚餐「東興局」。

丁磊的主宴依舊是在「津驛客棧」。賓客中企業大佬包括:李彥宏、馬化騰、劉強東、王興、程維、雷軍、姚勁波、周鴻禕、張朝陽、楊元慶、張一鳴等,投資大佬則包括紅杉資本中國的沈南鵬、高瓴資本的張磊和寬頻資本的田溯寧。

席間,聊天話題一度變成了「手機」,丁磊抗議後又變成「豬肉」。笑聲拍桌聲不絕於耳,雷軍甚至和華為余承東碰杯合照。老大哥丁磊依舊掌控局面:豬肉和豬油由網易味央供應,

餐具來自網易嚴選,伴手禮是丁磊同款圍巾,來自網易考拉。

但王興和劉強東拍完合照,十分鍾便火速離場。馬化騰、楊元慶、丁磊、沈南鵬緊接其後。他們組成了烏鎮第二桌飯局,位於昭明書院的東興幫。

在這桌,馬化騰盡顯老大哥地位,穿著保暖內衣坐在主位。左膀劉強東和右臂王興全都西裝革履,很賞顏面。程維、雷軍、楊元慶、張磊皆列席,餘下企業多有騰訊投資:知乎周源、摩拜王曉峰、快手宿華、58同城姚勁波等。在座的沈南鵬也參與多輪投資,朱嘯虎則發了朋友圈:和氣生財。結合語境,意味深長。

看了這張照片,才會發現馬化騰身邊,已聚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而馬雲的烏鎮之夜大概更加寂寞:今年他沒再外出吃夜宵,而是自備飲食入住酒店,現場記者甚至沒拍到一張照片。

除了兩大飯局,企業、投資圈還分別湊成這幾個小團體:

雷軍、王興、知乎周源、唱吧陳華、VIPKID米雯娟、快手宿華和極客公園張鵬,在當天下午茶室里喝茶聊天。

羅振宇與英雄互娛的應書嶺約了頓中飯,話題關於知識付費。對於烏鎮大會,羅振宇說,自己是新人,這次來學習。

『貳』 重塑軟體產業,華為雲軟體開發雲能做些什麼

每隔幾年,變革這個詞就會被推至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行業、每個領域的面前,而保持基業常青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積極響應變化。

眼下就是一個正在經歷巨變的時期,然而就像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沒人會想到微信、共享單車能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如此深刻的變化一樣,今天依舊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雲計算會顛覆過去的生產方式,或者說考慮的還不夠深刻。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時,很多人想著拿手機打開瀏覽器就是移動互聯網,同樣的,當前也有人認為雲計算只不過是把自家機房的伺服器搬進了雲服務商的數據中心裡。

實際情況呢?當然不止於此,要不然怎麼能稱得上是一個新的時代?

軟體業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日前,華為雲就雲時代軟體企業該如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召開了一場研討會,聽完很受啟發。如華為雲軟體開發雲運營總監張勇所講,軟體產業當前在經歷又一次偉大的變革,雲的意義對其絕不只是將代碼從線下搬到了線上,而是對包括消費模式、開發測試流程、交付過程等軟體全產業鏈、軟體開發全生命周期的一次重塑。

如何理解?最淺層的改變,資源獲取成本更低、基礎設施的維護成本更低,隨時隨地、隨用隨取,這是雲的特性決定的。再往下挖掘,軟體供應商和運維、使用方之間的鴻溝在消失,軟體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一家企業只能輻射很小的一片區域,不是他們不想走出去,而是受限太多,而雲的出現給二者架起了一座無縫溝通的橋梁,很多時候企業並不需要去現場就能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這個道理就如同張勇講的土特產的故事。曾經我們出差去哪都要買點當地的土特產帶回來,但是隨著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的出現、發展,如今有這個習慣的人在減少,因為網上什麼都能買到。軟體業的未來就會朝這個方向演進。

由此帶來積極的一面,機會更多了,企業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國各地、乃至全球。當然消極的一面是,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時代發展的車輪是不可逆的,企業想要生存下去,並獲得越來越好的明天,唯一可循的的路徑就是適應變革、擁抱變革。換句話說,提效率、提質量、提收入、提客戶滿意度,以及降成本。這些是軟體企業的目標,幫助軟體企業達成目標則是華為雲軟體開發雲的初衷。

華為雲如何幫助客戶成功?

如何幫?軟體開發雲能提供什麼?不著急展開,先看看來到現場的兩位用戶怎麼說,他們一位來自中譯語通(青島)有限公司,一位來自大連華數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使用華為雲軟體開發雲後,效果都非常顯著,詳見下圖。


中譯語通(青島)有限公司項目受益情況一覽

大連華數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受益情況一覽

為什麼能帶來這些改變?舉個例子,軟體質量,軟體是由一行行代碼組成的,代碼的編寫質量決定了最終的軟體質量。一個軟體通常是由很多程序員協作完成的,根據木桶效應,軟體的質量最終取決於水平最低的那個程序員,這就是個很棘手的問題了。很多公司會採取老帶新的方式,也就是老程序員幫新程序員復核,這其中的問題顯而易見,每個程序員寫代碼的方式、習慣都不同,不能說這樣的機制形同虛設,但效果絕對算不上好。

華為雲軟體開發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把華為30餘年的軟體開發經驗注入到平台中,由系統替代人來做這件事。張勇在采訪中透露了一組數字,是關於代碼檢查規則的,今年9月華為全聯接大會2017期間,華為雲軟體開發雲的代碼檢查規則是1425條,截止11月中旬,這個數字變成了1873條。華為不斷把他們曾經遇到的問題總結、提煉出來,然後輸出給平台,進而避免讓客戶重蹈覆轍,效果看兩位客戶的實踐就知道了。

再舉個例子,項目交付周期,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綜合的衡量指標,畢竟一個項目涉及立項、部署、開發、測試及交付等多個環節,只有各個子項都得到進一步優化,最終的項目周期才可能大幅縮減。而華為雲軟體開發雲基本可以實現對各個步驟的調優。

比如,部署環境,過去簡單的幾小時,復雜的可能需要幾天甚至上月,在華為雲軟體開發雲上,簡單的幾分鍾,復雜的幾小時;代碼編譯構建,之前企業採用單機或者小集群,少則幾小時多則幾天,現在雲上只需幾分鍾。有一組數據供參考,通過使用軟體開發雲,之前每個月一億行代碼的編譯時間超過25分鍾,現在僅7.5分鍾,版本的編譯速度從94分鍾縮短至31分鍾,研發環境的准備時間由月級降低到了小時級、甚至分鍾級。

更多華為雲軟體開發雲所能帶來的好處不再一一列舉,遠不是上面兩個例子所能覆蓋的。采訪中,筆者問到兩位用戶最看重的特性,以及相應華為雲軟體開發雲的表現時,兩位用戶提到了安全性、可靠性、協同性、便利性、效率,以及體驗,並對軟體開發雲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

綜上,說華為雲軟體開發雲——一站式雲端DevOps平台是對軟體產業的又一次顛覆並不為過。

最後,我想說一下為什麼華為能做這件事?可能很多人都認為華為是一家硬體見長的企業。這沒錯,但同時華為也是一家軟體公司。2016年華為軟體收入近1800億元,這其中還不包括綁定在網路設備和應用里的軟體。另外,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華為連續15年蟬聯中國軟體業百強之首。這背後,華為在軟體業的經驗積累可想而知。

目前,華為正在全力推動公有雲業務的發展,而軟體開發雲作為其中一個分支已經表現出了極強的張力。截至當前,華為雲軟體開發雲已經相繼落地大連、青島、福州、西安、貴陽等多個城市軟體園區,服務超過2000家企業、5萬多開發者,並建立示範性軟體學院聯盟,這個聯盟由教育部領導,成員有清華、北大、北航等30多所985、211高校。

都說未來是一個軟體定義的世界,軟體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想說的是先從軟體生產方式的變革開始吧,原有的方式有點Out了。

『叄』 阿里合夥人的張勇

職務: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COO)
花名逍遙子,財務出身。
先後在安達信、普華永道兩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2005年加盟網游公司盛大,歷任財務總監、副總裁兼CFO;2007年8月辭去盛大CFO一職,同年加入淘寶網,2014年3月張勇掛帥阿里巴巴無線業務。其任職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
阿里員工透露,張勇有敏銳的商業嗅覺,會議之中往往能一眼看出產品的痛點。業務能力頗強。

『肆』 張勇的基本情況

學習經歷2006年9月-2009年6月南開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專業:保險學(風險管理與精算方向,博士) 2004年9月-2006年6月南開大學金融工程學院 專業:金融工程(碩士) 2003年7月-2004年7月供職於上海盛大網路有限公司 協助負責網上銷售網路的維護與開發1999年9月-2003年6月南京大學數學系 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學士)主要榮譽2002年12月被評為「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 。

『伍』 張勇的學術簡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量子密鑰分發網路應用技術的實驗研究(參與,2012.1-2016.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遠程量子通信中的退相干問題研究(參與,2013.1-2015.12) 目前作為研究成員參與科技部973量子調控重大研究計劃項目。

『陸』 阿里新任掌門人張勇為何年僅48歲便掌管如此大的企業

張勇並不屬於阿里的創始人,也不是阿里自己培養起來的管理人才,而是阿里從外部招聘進來的職業經理人,用馬雲的話來講:張勇是一名空降兵。他出生在上海,讀書在上海,第一份工作在上海,後來也定居在上海。作為一名名副其實的上海人,他說想一直留在上海。在入職阿里巴巴前,張勇混得也很不錯。當時以游戲開發起家的盛大,憑借著諸多風靡全國的游戲成為名聲赫然的企業,而其創始人陳天驕在2004年登頂中國福布斯排行榜,成為中國首富。而張勇就在這樣的企業擔任副總裁和首席財務官。但在2007年,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最終,張勇大獲全勝,正式引領阿里巴巴從PC時代進入移動時代。 張勇的努力和建樹,使得馬雲對他十分器重。2015年,馬雲任命張勇為阿里巴巴新任CEO,四年後的今天,馬雲再次將阿里巴巴的指揮大棒交到他的手裡。

『柒』 下一代操作系統究竟是什麼模樣

(物聯網產業的應用產業結構圖)

(資料來源《弘則研究:人工智慧下的物聯網生態圈 從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

2016年2月29日,阿里巴巴推出IoT戰略時,阿里巴巴CEO張勇就曾表示,阿里會堅持用大生態的思路推動IoT生態的繁榮,阿里不會做智能硬體,而是利用電商,雲計算和操作系統等強項,提供基礎服務賦能商家,阿里會把工業製造和產品設計的創新機遇留給合作夥伴。

其實從「不會做智能硬體」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巨頭IoT真正該有的思路——在萬物互聯思維框架下,人工智慧與IoT統一的系統深度挖掘龐大數據背後的價值,靈活應對隨時可變的應用場景,確保感測器、監控、現場設備之間開放、安全的通信,並可實現雲端遠程管理與服務。

從這個角度來看,阿里這樣的巨頭在IoT層面上的布局以及思路目前來看都是較為超前的。而YunOS目前在IoT方面的布局以及獲得的成績也是可喜的,尤其是當去年互聯網汽車發布後,YunOS所能夠為萬物互聯網帶來的想像力也超越了原本的構想。

IoTPaaS平台Xively分析曾預估,截至2020年,全球將有400-800億設備接入IoT,其中政府設備至少佔77億,總金額約21億美元,預計投資回報為47億美元,人均擁有的IoT設備將有10台。Gartner的市場調研報告認為,全球每秒接入IoT的設備將達63台,也就是每天550萬台,預計2015-2020年間IoT市場規模將達千億量級。

IoT產業目前處在發展初期,碎片化特點必將導致IoT時代對軟體的多樣性需求。一種操作系統和開發工具很難支持IoT系統中的所有設備,短時間內,IoT操作系統很難形成像智能手機中Android和iOS兩家獨占市場的局面。以安全性和集成化為代表的IoT新需要給傳統嵌入式軟體帶來挑戰,也給以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產業新人帶來機遇。

作者: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研究華為張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騰訊與電信哪個網路好 瀏覽:993
手機總是顯示啟動wifi網路怎麼辦 瀏覽:97
霸屏網路營銷軟體 瀏覽:671
學pr在哪個網路可以免費學 瀏覽:663
醫院網路安全檢查工作 瀏覽:764
學習機網路機頂盒怎麼設置 瀏覽:717
電腦連移動網路不彈窗 瀏覽:844
大霧會影響移動網路信號嗎 瀏覽:296
網路語音狀態是什麼 瀏覽:898
光貓虛擬網路設置方法 瀏覽:856
電信網路電視怎麼開機 瀏覽:287
作為學生應遵循哪些網路禮儀 瀏覽:439
小米開啟5G網路模式設置命令 瀏覽:903
蘋果手機電信卡網路太慢了 瀏覽:722
為什麼手機只有3g網路 瀏覽:56
網路認證是什麼網站 瀏覽:671
山東網路夜視攝像機多少錢 瀏覽:767
新路由器怎麼連網路 瀏覽:642
guest網路開多少合適 瀏覽:512
王者榮耀wifi信號好4g網路很卡 瀏覽:18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