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路優化

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路優化

發布時間:2022-09-05 18:21:54

❶ 《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路優化》誰有電子版

學習下。

什麼是無線網路優化WCDMA 和GSM 在網路優化方面有哪些不同

無線網路優化工作是對正式投入運行的網路進行參數採集、數據分析,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並且通過參數調整和採取某些技術手段,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在3G
中,無線網路優化還包括開局優化。
與GSM
的網路優化相比較,WCDMA
有以下新的特點:
(1)WCDMA
網路中無法通過合理的頻率規劃來規避不同站點之間的干擾
(2)WCDMA
網路中的覆蓋、容量和質量等優化工作之間關系非常緊密
(3)WCDMA
網路優化中要時刻注意系統由單業務向多業務轉變的特點
(4)WCDMA
網優中還必須考慮如何充分利用GSM
網路資源的問題

❸ WCDMA技術是什麼

WCDMA的全稱為寬頻碼分多址,也稱為直接擴頻寬頻碼分多址,是由3GPP制定的,基於GSM MAP 核心網,以UTRAN(UMTS 陸地無線接入網)為無線介面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WCDMA採用直接序列擴頻碼分多址(DS-CDMA)、頻分雙工(FDD)方式,碼片速率為3.84Mcps,載波帶寬為5MHz.基於Release 99/Release 4 版本,可在5MHz 的帶寬內,提供最高384kbps 的用戶數據傳輸速率。在Release5版本引入了下行鏈路增強技術,即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在5MHz 的帶寬內可提供最高14.4Mbps 的下行數據傳輸速率。在Release6版本引入了上行鏈路增強技術,即HSUPA(High Speed Uplink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組接入)技術,在5MHz 的帶寬內可提供最高約6Mbps的上行數據傳輸速率。
(2)WCDMA的技術優勢及特點
WCDMA系統由於技術的先進性,與GSM等第二代移動通信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更豐富的業務種類WCDMA 系統可以提供和開展的業務種類非常豐富,這些業務可以分為電路域(CS)業務和分組域(PS)業務兩大類。其中,電路域業務主要包括:話音類基本電信業務(語音、特服、緊急呼叫)、補充業務、短消息業務、電路型多媒體業務、智能網業務;分組域主要業務包括:分組域短消息業務、移動QICQ、移動游戲、移動上網、視頻點播、手機收發E-mail 等業務。在作為3G 的 WCDMA中,業務種類相對於傳統的2G 獲得了極大的豐富,除傳統的語音業務外,多媒體數據業務成為3G 系統的亮點。

2、更高的數據速率
現有的移動通信系統主要以提供語音業務為主,一般能提供100-200Kbps的數據業務,GSM 演進到最高階段能(如EDGE)提供384Kbps 的數據業務。而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業務能力將比第二代有明顯改進,支持話音、數據和多媒體業務,並可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和需求靈活提供帶寬。在採用了HSDPA 和HSUPA技術後,WCDMA 可以實現14.4Mbps 的下行峰值速率和5.76Mbps 的上行峰值速率

3、更大的系統容量WCDMA 由於採用5MHz 的帶寬,遠遠大於2G 系統窄帶CDMA 的200Khz 帶寬,因此抗衰落性能好,上下行鏈路實現相干解調,可大幅度提高鏈路容量。同時WCDMA 系統使用快速功率控制技術,可以使發射機的發射功率總是處於最小水平,從而減少了多址干擾,這些技術都提高了系統容量。

4、更好的無線傳輸
由於移動通信的傳輸信道是無線信道,其性能相對於有線通信而言較為惡劣且特性難以預測,因此通常根據實際測量的數據,以統計的方法來表徵無線信道的模型。而無線信道通常表現出頻率選擇性衰落和多徑特徵,WCDMA 是寬頻信號,帶寬為5MHz,可以更好地抗頻率選擇性衰落,保證傳輸性能。另外,如果發射信號帶寬比信道相干帶寬更高,則可以在接收機端分離多徑分量,實現更好的多徑接收處理。

5、更高的語音質量
在WCDMA 中由於採用了AMR 語音編碼技術,使語音傳輸速率達到了12.2Kbps,同時WCDMA 高達5MHz 的帶寬使其具有更大的擴頻因子,從而帶來更大的處理增益。另外,WCDMA 採用發射分集技術,有效改善下行鏈路的接收性能。並通過交織和卷積編碼技術來有效保證傳輸誤碼率。通過採用這些技術,使得WCDMA 網路語音質量可以接近固定網的語音質量。

6、更低的傳送功率
由於WCDMA 系統具有較高的接收靈敏度,因此終端只需要較低的發射功率即可。而且,在WCDMA 中採用的快速功率控制技術也可以更精確地實現功率控制,降低終端信號發射功率。一般而言,WCDMA 終端發射功率在室內為20mW,室外為300mW,因此,電磁輻射少,對人身體影響較小,是一種綠色手機。同時由於終端發射功率低,所以其待機時間更長。

7、更好的技術演進兼容性

正如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一樣,移動通信系統也是處在不斷的發展完善之中的。 在全球3G 及增強型3G 網路商用化進程穩步推進的同時,為滿足寬頻無線移動數據業務對傳輸速率和網路性能的要求,世界各國已將研究重點轉向研究開發速率更高、性能更先進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力求使無線移動通信系統性能和產業規模產生新的飛躍。
這種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也被稱為B3G 技術(Beyond 3G,超3G),或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為3G 技術的演進方向,WCDMA具有很好的演進兼容性。

❹ 3g網路的3G網路優化

隨著3G技術的出現,運營商們也在研究相應的3G網路配置策略,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業務需求。對於網路基礎結構的建設投資來說,運營商的商業計劃也都必須支持這些策略。因此,對於3G網路,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切實可行的容量和覆蓋范圍之間的平衡關系,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業務。
2、3G無線接入特點
在由熟悉的2G網路向3G網路轉換時,無線網路為了滿足真正的多業務,使其設計規劃迎來了許多新的挑戰:
(1)高度完善的空中介面,在承載和復用大量話音業務方面,以及特別是從低速到高速,最大可達2Mb/s的范圍內固定和可變速率的數據業務方面具有高度的靈活性,能夠有效的承載IP業務。
(2)對於具有不同容量和QoS需求的多種業務分別進行小區覆蓋范圍及業務的設計。由於在無線鏈路開銷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需要能夠區分不同業務的服務質量和通信需求。
(3)有一整套完善和設計良好的無線鏈路層以保證從宏小區到微微小區以及室內等多種工作環境下都能夠實現很高的頻譜利用率。
(4)為了最終提供較高的無線容量,3G網路必須為多層網路運行提供有效的方法以支持微小區和微微小區,並為這些層之間的適當流動提供有效的途徑。
(5)與現有2G基站協調設置的可能性,以便減少建立與維護基站的費用和開銷。同時為了使這兩個系統能夠獲得良好的價格/性能比,還需要有一種綜合方法來從多種射頻的角度識別3G與2G網路的協調運行。
3、WCDMA無線系統與GSM系統的差異
相對於2G的網路優化,WCDMA與GSM系統之間存在一些本質上的差異,同時在細節上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1)軟切換開銷設計。軟切換是WCDMA系統獨有的特徵,通過觀察表明軟切換開銷最小化與建立合適的小區作用范圍密切相關,而這一點與GSM系統完全不同。
(2)小區的作用范圍和隔離度。相對來說,這在WCDMA中比在2G中更為重要,因為WCDMA中鄰近小區的頻率復用系數為1,從而導致相互干擾的近耦合。與GSM系統相比較,WCDMA能夠「看到」更多不同的基站/小區。
(3)易受外部干擾的損害。例如,其他鄰近載波所泄漏的干擾或者不同WCDMA小區層之間的類似干擾。而且,盡管這個問題不是WCDMA所特有的,但這里它的重要性已經顯著增加,如:當工作帶寬為5MHz時,一個WCDMA載波帶寬就會佔用服務提供商的可用帶寬的25%~50%。與2G窄帶系統相比較,任何進入WCDMA載波的殘留干擾,或者降低接收機的靈敏度都會對服務質量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4、WCDMA無線系統優化內容
WCDMA網路中覆蓋和容量緊密相關,容量增加將會導致覆蓋的減小,所以其網路性能難於預測。由於網路所支持的各種業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系統負荷和小區特性難於評估。這就對系統初始設計和優化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覆蓋
(1)下行覆蓋
定義各種環境類型下的Ec值和Ec/Io值,如果不能達到則採用優化手段予以保證。
RSCP>-85dBm,Ec/Io>-10dB
不同業務均會掉話;
RSCP在-100dBm到-85dBm間,Ec/Io在-15dB到-10dB間
保證小於64kb/s數據速率業務;
RSCP>-85dBm,Ec/Io>-10dB
可支持各種類型的業務。
(2)上行覆蓋
上行採用手機發射功率與最大值的比較來判斷是否達到覆蓋極限。
對於CS來講,UE_MaxTxPower為21dBm;對於PS來講,UE_MaxTxPower為24dBm。
4.2鄰區丟失
WCDMA系統中,丟失的鄰區因為不能及時增加到激活集中,就會產生干擾,引起下行掉話和上行呼叫質量的降低。
CPICH:Ec>RxLevmin;Ec/Io>Ec/Iomin。(Ec/Io最小值建議使用-16dB)
4.3導頻污染
在某一區域接收到多個擾碼信息,造成最好服務小區的下行質量降低時,稱為存在導頻污染。判斷條件為:
CPICH_Ec>-100dBm,CPICH Ec/Io<-10dB
提高CPICH的功率是提高最好服務區的Ec值方法之一。如果導頻污染是由於小區重疊造成的,則需要進行天線傾角的調整。
4.4軟切換區域優化
軟切換區域優化的目的是為了將系統中的軟切換區域限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軟切換區域建議控制在30%左右。通過天線調整和軟切換參數優化可以進行軟切換區域的優化。

❺ 請問WCDMA網路優化里的切換步驟是哪些

利用天線下傾法減少高話務密度區干擾
引言
在移動通信系統發展的早期階段,基站天線輻射圖主要取決於在規定的覆蓋范圍內確保通信可靠所需的增益,並且往往採用全向輻射方式。隨著話務量的增加,則在不同地理位置或無線小區通過重復使用頻率的方法,提高頻譜利用率。更進一步,還需要把無線小區細分成扇區。
1.1.水平波束寬度
在蜂窩行動電話系統中,增加話務容量的第一步是採用定向天線水平排列。也就是說,在一個基站使用數根天線,每個小區分成三或六個扇區。每個扇區指定一組專用頻率。
例如,復用因子K=7,每個小區3個扇區(亦稱為7/21),此頻率復用方式如圖一所示,(圖略)圖中還標出了所用頻道組序號。R代表小區半徑,頻率復用距離D是使用相同頻率配置的兩個小區之間的最短距離。使有相同頻率的基站是同頻道干擾的來源,圖中以陰影表示。
由於基站天線具有定向特性,基站接收到的干擾電平就會減弱。這是因為主天線波瓣狹窄,所接收的干擾移動台信號較少。[參考書目一]中建議採用三扇區一120度扇區一系統,而在某些熱點,可局部採用60度扇區系統。我們選用的是水平天線輻射圖,這樣,各扇區之內的電場強度就能盡量保持恆定。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是水平面內考慮天線輻射圖。使用水平波束天線,會增中系統中使用天線的總數,從而導致成本增加。隨著話務量的增加,應該另想辦法減少同頻道干擾。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對天線水平面輻射圖進行整形。
1.2.垂直波束寬度
所需基站天線,對使用相同頻率小區其輻射能量應盡可能地低,而在服務區內的輻射則要盡可能地高。
傾斜主波瓣可產生理想的效果,尤其是與抑制鄰近主波瓣的旁瓣結合使用效果更好。對圖二中標示「下旁瓣區域」內的旁瓣進行抑制,是很重要的。(圖略)
盡管在主瓣上側有陡斜的天線輻射圖也是理想的,但在實踐中,如果不把天線做得很大(這樣亦會影響天線的成本),就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改進。 主波束下傾有兩種方法:
機械式天線傾斜
改變天線振子的相位,使波束下傾(電子式下傾)
本文以下分析旨在調查:何種下傾法在減少同頻道干擾方面能提供更好的工作性能。
2.確定選用何種下傾法
2.1.機械式或電子式
兩種不同的下傾方法,產生不同的表面輻射。在下傾角度小時,這種區別不明顯;但隨著下傾角度的加大,這種區別即顯而易見。以下舉幾個表面輻射的例子。(圖略)
可以看出,在電子式下傾的例子中,地面輻射圖在下傾角度增中時仍保持有形狀;但在機械式下傾的例子中,輻射圖出現一個「低凹」,與此同時,側輻射增加。這種效應在機械式下傾天線中是眾所周知的,請參閱[參考書目一]中W. Lee, Mobile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一書。從減少來自基站B1(見圖一)(圖略)移動台干擾的角度來看,這種「低凹」沒有什麼不好。但是隨著側輻射的增加,接收到的來自基站B2和B6移動台的干擾也同時增加了。
我們對這種效應進行量性估計,以下詳述此方法。
我們就載干比的改善,對電子式與機械式下傾法作了一番比較。用於比較的天線是標准8振子天線,各振子相隔半個波長,一個輻射振子的方位輻射圖如圖六所示。(圖略)不同對圖七所示不同下傾方式(圖略),通過的兩種不同方法進行計算。 從圖一的頻率復用示意圖可以看出,在一個特定基站周圍有六個干擾源。
最差載干比出現在小區邊緣。在主波束下傾情況下,雖然收到的來自移動台的功率C減小,但是接收到的干擾減小更多,從使載干比C/1得到改善。
使用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天線的輻射圖,我們對信號電平和干擾電平與下傾角度的函數關系作了計算。所有基站天線都以同樣角度下傾。計算結果如八a和八b所示。(圖略)
首先,接收到的來自移動台的信號電平用圖七表示。可以看到,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法之間沒有多大區別。 其次,接收到的來自基站1的干擾電平用八b表示。兩種類型的下傾法在干擾抑制方面沒有多大區別。
接收到的來自基站2移動台的干擾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干擾抑制如圖九所示。(圖略)可以看到,電子式下傾法大大地抑制了干擾,而機械式下傾法則做不到這一點。在考察接收到的來自基站3,5,6移動台的干擾時,電子式下傾法相對於機械式同樣具有優勢。
6移動台的干擾時,可以看到,電子式下傾法相對於機械式同樣具有優勢。
綜上所述,電子式下傾法在改善載干比方面要比機械式下傾法好得多。因而可以說,對於基站天線而言電子式下傾法是更為可取的選擇。
在評估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法時,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在市區通信網中,小區內有很多人工障礙物,這一點是很特殊的。這些障礙物會引起多次反射,造成傳播信道中的多路徑效應。RMS延遲范圍對傳播信道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參數,它可成為高信息傳輸速率系統的限制因素。如[參考書目二]一文所測出的那樣,當主波束下傾並且基站天線略高於一般情況時,可縮小RMS延遲范圍。如圖十所示,橢圓區域散射出的所有信號,都會在具有相同延遲的接收台產生反應。比較圖十一(甲)和圖十一(乙)(圖略)所示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法的表面輻射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採用電子
總之,電子式下傾法比機械式下傾法更可取,因為:
·在多數情況下它能更多地降低干擾電平
·地面輻射圖失真更小
·信號的RMS延遲范圍可降至最小
2.2 最佳下傾角度的確定
利用上述模型,我們對計算幾種不同下傾角度的載干比C/1。設移動台天線高度為1.6米,基站天線高度20至60米,至移動台距離R=2公里,至干擾源的距離如圖一所示,圖十二顯示了電子式和機械式下傾法載干比C/1的改善。(圖略)
可以看到,在使用電子式下傾法的情況下,由下傾產生的改善更為明顯,至少從頻率復用方面考慮是如此。還可以注意到的是:使用機械式下傾法時下傾角度有最佳值(在四度附近區域最佳),而電子式下傾法的下傾角度增大時,載干比亦隨之增大,至少從下傾角度方面考慮是如此(對大於15度的下傾角度,第一輻射盲區會在服務區內,使接收到的信號電平出現顯著變這種情況是應當避免的)。當基站天線高度增加時,下傾法的優點更為突出。
從圖八和圖十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信號電平C和載干比C/1之間存在著某種折衷。最佳下傾角度值取決於小區尺寸、天線輻射圖及天線高度。此外,由於每個小區每天二十四小時話務量的變化,各小區的最佳尺寸亦變化。如果使用DELTEC(登達紐西蘭有限公司)的Teletilt天線產品系列,則可以改變小區尺寸且延遲最小。
雖然圖八至圖十二所示圖形是根據簡單的平坦地形模型計算的,但它們顯示的趨勢很好的預示了實際應用時發生的情況。在高低不平的地面和建築物林立的場所,載干比C/1的改善會受到影響。在實際應用時,可通過略微增加基站天線高度和使用電子式下傾方法,來性改善效果。此外,如果在頻率復用方式中所用的復用因子較小(例如,K=4),復用距離就會較小,則載干比C/1的改善更顯著。
3.確定最佳天線位置,充份利用傾斜效果
如果某個基站運行在話務密度高的市區,天線可安放在低於房頂的位置,以減小小區尺寸,尤其在微小區受干擾限制的系統內更是如此。建築物對傳播損耗的影響通常為10-15分貝,與「衍射屏模型」所示一致[參考書目三]。在這種情況下,地面輻射由於街道的渠網效應而呈菱形(見圖十三)(圖略)。
但是,在市區條件下,服務區的確切形狀並不容易確定,因為它會受到局部障礙的很大影響,任何有相當精度的場強估值,都需要一個高解析度地理資料庫。盡管存在這些困難,但如果必須用微小區來滿足高話務密度容量要求,則基站天線安裝低於均屋頂線,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對於小區,可通過天線安裝高於房頂並且下傾主波束的方法,減小其尺寸。這種方式的優點將在後面詳述。
我們可以按照兩方面的因素來估算移動台接收到的信號強度變化:
(1)改變基站天線的高度
(2)主波束下傾
我們用[參考書目三]中有關衍射屏模型的闡述,來解釋圖十四所示的情況。(圖略)
結果如圖十五和圖十六所示。(圖略)可以看到,當基站天線的高度低於房頂平均高度時(假定為15米)信號電平急劇下降。這種情況下的信號強度,在圖十五中表示。
通過主波束下傾也可以得到類似的信號強度衰減。如果天線安裝高於房頂平均高度並且採用波束下傾的方法,則信號電平亦會下降,如圖十六所示。要充份發揮下傾法的優越性,我們建議基站天線安裝應略高於房頂平均高度。
這各方法的優點:
·把信號傳播路徑中障礙物的影響降至最低,從而妥善控制小區形狀
·通過更直接的信號路徑降低RMS延遲范圍[參考書目二]
·信號路徑損耗降低,整個小區的信號電平變化減少
·用改變傾斜角度這一更靈活的手段來改變小區尺寸
·通過遙控調整下傾角度的方法,小區尺寸在通信網路發展或出現臨時「熱點」的情況下易於改變[參考書目四]。
結論
·對於受干擾限制的高話務密度通信網路,主波束下傾可成為提高載干比C/1的有效工具
·電子式傾斜法比機械式傾斜法更可取,因為:
·在多數情況下,它能更好地改善載干比C/1
·地面輻射圖失真更少
·信號RMS延遲范圍降至最小
·可變電子傾斜法比固定傾斜法更好,因為:
·在為提高性能所進行的調整工作中成本降低障礙減少
·在通信網路發展時,不必隨場地變化而更換天線或改變天線高度
·可現場(不可選擇)進行蜂窩規劃
·具有更大的靈活生
·可簡化天線庫存
·可延長天線的使用壽命
·遙控電子下傾法比現場調整更好,因為:
·不必現場直接接觸天線
·進行調整的成本降低,速度加快
·調整下傾角度時不需要關閉基站,或使人員受到射頻能量輻射
·調整不受天氣影響,可獨立進行
·通過略微增加基站天線高度和天線傾斜法
·可進一步減小傳播路徑RMS延遲范圍
·如果採用遙控式下傾調整,則小區尺寸在延遲最小的情況下進行調整,以改變信道負荷這可以通過安裝(登達紐西蘭有限公司)DELTEC』s Teletilt系列天線產品而實現。
淺談網路優化與天饋線維護和保養的關系
摘要:本文對日常維護中遇到的天饋線問題的剖析,闡述了天饋線維護和保養與網路優化之間的重要關系,提出了常見的天饋線問題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網路優化 天饋線 維護
前言
天饋線的維護和保養是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要求高,維護工作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對移動網路運行良好與否至關重要,搞好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必須把天饋線維護保養工作貫穿於移動通信維護工作的始終。
下面著重就天饋線安裝和維護經常出現的故障,談一談天饋線的維護和保養。
一、天饋線的維護和調整在網路優化中的重要地位
移動通信作為服務行業,只有提高通信質量,才能贏得用戶滿意。移動網路優化工作的目的在於提高網路質量。天饋線系統正常運行不僅能夠擴大覆蓋范圍,減少盲區,提高覆蓋率,而且能夠減少干擾、串話等,降低掉話率,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基站安裝不僅要合理地選擇站址,而且還要合理控制基站天線高度,降低系統內干擾,保證網路的服務質量 。對於擁塞嚴重和掉話率高的基站可通過適當調整小區邊界,切換帶和手機接入條件等有關的參數,調整天線方向角度和俯仰角等硬體手段進行話務均衡,減少站間干擾。
例如:宿州華夏賓館基站的天線高度50米,第三小區出現嚴重擁塞,掉話率達到3%--4%,為此,我們組織人員對BSC資料庫進行分析,採取了如下措施:
a. 調整了華夏賓館基站第三小區的天線俯仰角,由6°調整到10°;
b. 降低功率等級;
c. 在華夏賓館和公安局基站之間增加了淮海路基站切換點。
措施實施後,效果比較明顯,干擾級別降為正常,掉話率降為0.5%,話務得到均衡。
二、天饋線常見故障處理
1、天饋線安裝問題
天饋線在安裝過程中,由於安裝人員疏忽,造成天饋線短路和饋線接頭有灰塵、污垢,以及天饋線接頭密封處老化斷裂等。這些造成的天饋線故障,往往比較難於查找,特別是由於密封處斷裂造成的活動障礙更難查找。
GSM二期工程蘆嶺基站安裝完畢後,基站調試不通,西門子公司的人員去了幾次也查不出問題,是基站硬體問題,還是電纜連接問題,還是天饋線問題呢?經多方查找,才發現是由於安裝人員疏忽,在製作饋線接頭時,把一個頭發絲般的銅皮做在饋線的芯皮之間,致使饋線短路。重新製作饋線接頭後,基站運行正常,但是為此各方面花費了多麼大的精力,給移動局帶來多麼大的利益損失。
同樣的,有些天饋線安裝完畢後雖測試指標達到要求,但由於饋線尾巴線綁扎不牢,久經風吹雨打,造成封密處斷裂,致使基站出現故障。宿州朱仙庄基站的饋線尾巴線綁扎不牢,正常使用八個月後,經常由於駐波比告警,造成基站Disable,我們認真分析原因,確定為饋線接頭密封處由於風吹搖擺開裂。我們對接頭處重新處理,加固饋線尾巴線,駐波比告警消失。覆蓋距離由原先的1公里擴大到4--5公里,提高了基站的利用效率。象這一類情況非常多,如不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會更多。
2、 天饋線進水的問題
天饋線進水問題的出現,既有人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
自然的因素是由於饋線本身進水。GSM二期工程時,適逢宿州發大水,有些饋線浸泡在水裡。由於饋線長期在水中浸泡,造成饋線外皮老化,雨水滲透到饋線內。天饋線安裝好以後,又沒有按照要求進行駐波比測試,以致晴天時天饋線沒有駐波比告警,陰天或下雨時,天饋線系統即有駐波比告警,造成基站Disable。為此,工程局和我方人員去了十幾次也沒有解決,後來用駐波比測試儀對饋線進行測試,發現造成該基站頻繁退出的原因為:發射饋線進水。更換天饋線以後,故障排除。
人為造成天饋線進水的情況就更多,主要包括饋線接地處沒有密封好、安裝時劃傷饋線、饋線和軟跳線接頭沒有密封好等。
例如:碭山劉暗樓基站經常由於駐波比告警退出服務,我們派人進行檢查,發現饋線第一次接地處人為拉傷,銅皮裸露,一下雨或陰天造成饋線進水,出現駐波比告警。
碭山范庄基站自1998年12月份開通以來,載頻狀態一直保持正常,但是第一區附近用戶反映手機不能上網,維護人員檢查基站各硬體盤全部正常,做話務統計發現該小區話務統計TCH佔用次數為0,這說明手機在該小區不能上網服務。為此,我們配合西門子和工程局維護人員對該基站的軟、硬進行徹底檢查也沒有發現問題,1999年7月底,我們配合工程局人員對該基站進行檢查,檢查天饋線部分時,用駐波比儀表測試後,測試值僅為13.2(少於17)。經分析,是由於安裝時劃傷饋線,造成饋線進水,致使基站表面運行正常,但是不能給用戶提供服務,更換饋線後,該小區手機能夠上網服務。該饋線安裝造成的障礙自發現到排除歷時半年之久。
泗縣縣城基站由於饋線與軟跳線之間接頭沒有密封好,造成饋線進水,出現駐波比告警。接頭處理後,告警消失,基站運行正常。
饋線進水造成饋線系統出現駐波比告警,基站經常退出服務,影響該地區的覆蓋。用戶投訴比較嚴重,不僅影響移動業務收入,而且影響移動部門的聲譽。要防患於未然,首先安裝人員嚴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其次,基站安裝後都要進行駐波比測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最後,質檢人員按照一定程序進行驗收,包括測試數據的核實,天饋線的安裝和製作工藝進行嚴格把關,決不能讓不合格的工程矇混過關。
三、 天饋線的保養
眾所周知,900兆天線採用的頻率為875--960MHZ,發射功率為20W,如此高的高頻電磁波和較低的發射功率,經天饋線傳導,如損耗過大,必將降低接收靈敏度。有時用戶反映,基站剛開通時,手機接收靈敏度很高,不到兩年靈敏度就降低了,特別是在覆蓋區域邊緣有時根本打不通,這是什麼原因呢?經分析和實測,天饋線系統的保養維護是關鍵。如不進行保養維護靈敏度年平均降低15%左右。
如何保養天饋線呢?
1、 注意對天線器件除塵,高架在室外的天線,饋線由於長期受日曬、風吹、雨淋,粘上了各種灰塵、污垢,這些灰塵,污垢在晴天時的電阻很大,而到了陰雨或潮濕天氣就吸收水份,與天線連接形成一個導電系統,在灰塵與芯線,芯線與芯線之間形成了電容迴路,一部分高頻信號,就被短路掉,使天線接收靈敏度降低,發射天線駐波比告警。這樣的話,影響了基站的覆蓋范圍,嚴重時導致基站Disable。所以,應每年在汛期來臨之前,用的中性洗滌劑給天饋線器件除塵。
2、 2、組合部位緊固。天線受風吹及人為的碰撞等外力影響,天線組合器件和饋線連接處往往會松動而造成接觸不良,甚至斷裂,造成天饋線進水和沾染灰塵,致使傳輸損耗增加,靈敏度降低,所以,天線除塵後,應對天線組合部位松動之處,先用細砂紙除污、除銹,然後用防水膠帶緊固牢靠。
3、 3、校正固定天線方位。天線的方向和位置必須保持准確、穩定。天線受風力和外力影響,天線的方向和仰角會發生變化,這樣會造成天線與天線之間的干擾,影響基站的覆蓋。因此,對天饋線檢修保養後,要進行天線場強,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和駐波比測試調整。
4、 綜上分析,要從根本解決天饋線存在問題,我們應從設備的日常維護上入手,定期對天饋線進行檢查、測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維護人員和安裝人員加強自身素質培訓,掌握天饋線的安裝和維護方法,利用豐富的維護手段,快速、准確地診斷和排除故障,提高維護效率,確保移動網路運行質量,加大我們在移動通信市場的競爭力度,使我們的移動通信網建設成一個暢通、高效的網路。

網路優化概述
網路優化主要分為:
小區優化 產數優化
對掉話率,呼叫建立失敗率高的站進行現場勘察,排除設備硬體故障,天饋系統設計,頻率干擾,站址選擇上等方面等問題。 無線參數調整(越區切換,功率功控)與交換機參數調整。
無線規劃優化 容量優化
通過頻率調整消除網內干擾,避開網外干擾,調整小區覆蓋范圍,使話務量分布更合理,避免覆蓋不足和越區覆蓋。增刪相鄰小區關系使切換更合理,減少切換不當引起的掉話。 監控系統容量的增長,對網路的瓶頸及時提出預警,指出系統在配置上的不足之處,為擴容規劃提供技術建議。
配置優化 新技術引入可行性分析
合理規劃,配置交換機,基站 控制器,位置區,載頻使中央 處理器,信令,基站控制器等 負荷維持在正常水平,從而 容納更多的用戶。 對引入微蜂窩,同心圓等新技術和新版本中的新功能進行可行性分析。
月度優化工作報告 網路擴容割接時的數據與頻率計劃和查核網路監控等
為了使客戶對網路狀況和優化工作有全面清晰的認識,網路優化提供優化項目月度報告。主要內容有: -網路指標及長期趨勢圖 -主要問題分析報告,解決方案和結果 -當月網路優化主要活動與進展 -下月工作計劃和優化會議安排 -其他涉及優化的問題 網路擴容往往涉及大量數據改動和頻率計劃的全面更新,對資料庫和頻率計劃進行檢查直接關繫到割接後網路質量是否能維持原來的水平,西門子網路優化運用網路無線特性的豐富經驗,並運用先進的工具,幫助工程和頻率規劃部門設定合理的參數值,排除隱患,確保割接的順利進行,並及時掌握最新情況,在第一時間發現解決問題。

採用調整天線俯角的方法優化網路性能
在無線網路優化過程中,經常需要調節基站小區覆蓋范圍,以調整服務小區,減輕忙小區話務負荷,消除同頻干擾。為此,可通過調整小區定向天線俯角、升降天線高度、改變基站收發信設備、增加小區信道配置或增設小區、加大同頻復用距離等方法實現上述目的,其中調整天線俯角的方法不需專門投資,且具有快捷和網路參數改變小等優點,是優化網路中常用的手段。
調整天線俯角僅針對定向天線而言,常用於60°和120°兩類定向天線,垂直方向半功率角在8°和15°左右,下面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對天線俯角調整方法進行介紹。
1、調整服務區
假設某天線高50m、增益10dB、發射功率10w,在准平滑地形條件下,天線俯角與水平主方向覆蓋距離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如果待調整小區在蜂窩網的邊緣,一般情況下為了盡量擴大覆蓋服務面,天線俯角宜調至0~2°,當天線位置高於50m時天線俯角可調至2~4°。對於基站附近用戶較多,手機密集,同時為了滿足遠郊重要用戶能夠使用車載移動台等場合,天線俯角可適當調至5°左右。
如果待調整小區不在蜂窩網邊緣,應控制好覆蓋范圍,當覆蓋范圍過大時,可採用加大俯角的辦法加以校正。當覆蓋距離在8km以上或0.5km以下時,僅靠改變傾角來增減覆蓋距離效果不佳。如果天線的俯角大於20°後,影響覆蓋距離的因素可能已經變為垂直方向的旁瓣甚至反射波。
2、減輕忙小區話務負荷
通過增大忙小區天線俯角可以縮減覆蓋面,而減小相鄰小區天線俯角,可以擴大相鄰小區覆蓋面,與此同時修改交換機相關數據,即可達到減輕忙小區話務負荷的目的。
另外,如果切換帶處於用戶密集地區,當出現因越區切換失敗而導致掉話率過高現象發生時,可採用類似方法將切換帶調至用戶稀散地帶,如生產區、公園、廣場、河面等地域。
3、消除同頻干擾
對於定向小區結構的蜂窩網,同頻小區天線在水平面上的角度是相同的。理論分析和實踐表明,在加大定向天線俯角的過程中,水平面主方向的增益降幅要比其它方向大,因此通過改變俯角的措施消除同頻干擾的方法要比單純降低發射功率的方法更為科學。
抗同頻道干擾的能力並不是單純地與俯角的大小成正比,對於不同類型、廠家、天線架高和應用環境所採用的俯角不盡相同。例如,棗陽移動網採用的ETEL--37型天線,最佳抗同頻干擾俯角在13°和23°左右。一般來說,調整不宜過大地影響原覆蓋區,因此俯角調整量不宜過大,一般在±5°之間。實際上蜂窩網屬於不規則混合小區組網方式,當俯角較大(12 °以上),而同基站其它扇區俯角較小時,必須考慮天線的旁瓣和後瓣對其它小區的影響,只有經反復對比調整,並用儀器檢測,確定優化後的俯角值。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線俯角調整時,必須擰緊定向天線上的調整螺桿,避免受大風等環境影響而使俯角發生緩慢變化。

工程中頻率規劃與優化方法研究
一、頻率規劃方法
頻率規劃是指在建網過程中,根據某地區的話務量分布分配相應的頻率資源,以實現有效覆蓋。在進行頻率規劃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因素需要確定:
1. 基站站型的確定
基站的站型是進行頻率規劃的前提,根據話務量和目標阻塞率可以確定基站的站型。通過話務量A,載頻個數n,阻塞率E, 根據話務量A和阻塞率E,查詢相應的表就可以得出某小區需要配置的頻點個數n。

2. 頻率規劃方法的確定
首先是頻率參數的設置,主要包括:
(1) 控制信道是否單獨分配
控制信道是發送一些重要的控制信息和小區參數信息的,對控制信道的規劃要求也比較高,在規劃時應優先滿足控制信道的同鄰頻干擾盡量小。一般情況下為了盡量避免控制信道和業務信道間的干擾,降低頻率配置時的難度,常常採用控制信道的頻率范圍與業務信道的頻率范圍相互獨立的方法。根據這樣的原則需要給控制信道分配一段單獨的頻段,這個頻段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離散的,使用離散的頻段主要是為了將控制信道的頻點間隔起來,可以避免控制信道之間的干擾,但會存在控制信道和業務信道間的干擾;而使用連續的控制信道頻段可以避免控制信道和業務信道之間的干擾,但是會增加控制信道之間的干擾。

❻ 急需要關於wcdma方面的書籍

書名:WCDMA通信網路規劃與設計 作者: 張傳福 彭燦 等 ISBN:9787115162137 出版社:人民郵電 wcdma方面的書籍: CDMA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設計與優化張傳福 等編著 WCDMA規劃設計手冊/第三代移動通信規劃設計叢…郭東亮 等編著 WCDMA無線網路規劃與優化(信息產業部3G移動通…王瑩//劉寶玲 WCDMA無線網路設計-原理、工具與實踐作者:孫宇彤 第三代移動通信資源管理與新業務張傳福 等編著 無線網路中的IP[美]帕蒂爾等 著,張傳福,彭… WCDMA技術與系統設計: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芬]霍爾馬,[芬]托斯卡拉 著… 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WCDMA張平 等編著 WCDMA原理與開發設計作者:Rudolf Tanner (美) (…移動通信新業務開發必讀/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叢…作者:張傳福 胡敖 彭燦 … WCDMA技術與系統設計: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芬)霍爾馬,(芬)托斯卡拉 著… WCDMA/HSDPA無線網路優化原理與實踐作者:張長鋼 李猛 等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路優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床墊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785
網路電視電腦接線教程 瀏覽:317
20人公司如何建路由器網路 瀏覽:109
手機打電話就顯示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933
網路軟體文案 瀏覽:544
水星wifi無網路連接 瀏覽:565
廣電網路接路由器兩個 瀏覽:351
化纖滌綸網路f級最高多少 瀏覽:165
無線網路寬頻電視 瀏覽:43
支付寶鄂匯辦社保繳費網路異常 瀏覽:814
無線網路信道更換 瀏覽:566
龍岩網路推廣軟體 瀏覽:237
聯通4g設置首選網路 瀏覽:472
電腦網路接入速度 瀏覽:680
手機強制使用移動網路 瀏覽:523
被吹上天的5g網路有多少 瀏覽:924
哪個是網路專用路由器 瀏覽:14
wifi連上後網路不穩定 瀏覽:704
無線網路差異 瀏覽:821
8m網路限速多少最好 瀏覽:78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