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wifi的三種工作模式
wifi的三種工作模式
wifi的三種工作模式,WIFI無線路由器非常普及其應用相當廣泛,特別是現在家庭上網應用更是必不可少,現在而今眼目下哪家只有一台電腦就能使用,下面分享wifi的三種工作模式
第一種:Ad-hoc(IBSS)模式
Ad-hoc又稱為獨立基本業務集,用以創建一個無線網路,此網路中不需要熱點(AP),此網路中的每個節點的地位都是對等的,此模式用以連接幾個不能通過基站進行通信的電腦。ad-hoc模式就和以前的直連雙絞線概念一樣,是P2P的連接,所以也就無法與其它網路溝通了。一般無線終端設備像PMP、PSP、DMA等用的就是ad-hoc模式。
在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組建,大家都知道最簡單的莫過於兩台安裝有無線網卡的計算機實施無線互聯,其中一台計算機連接Internet就可以共享帶寬。Ad-Hoc結構是一種省去了無線AP而搭建起的對等網路結構,只要安裝了無線網卡的計算機彼此之間即可實現無線互聯;其原理是網路中的一台電腦主機建立點對點連接相當於虛擬AP,而其它電腦就可以直接通過這個點對點連接進行網路互聯與共享。
由於省去了無線AP,Ad-Hoc無線區域網的網路架設過程十分簡單,不過一般的無線網卡在室內環境下傳輸距離通常為40m左右,當超過此有效傳輸距離,就不能實現彼此之間的通訊;因此該種模式非常適合一些簡單甚至是臨時性的無線互聯需求。
第二種:WDS模式
WDS全名為無線分布式系統。以往在無線應用領域中它都是幫助無線基站與無線基站之間進行聯系通訊的系統。WDS的功能是充當無線網路的中繼器,通過在無線路由器上開啟WDS功能,讓其可以延伸擴展無線信號,從而覆蓋更廣更大的范圍。WDS可以讓無線AP或者無線路由器之間通過無線進行橋接(中繼),而在中繼的過程中並不影響其無線設備覆蓋效果的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兩個無線設備,讓其之間建立WDS信任和通訊關系,從而將無線網路覆蓋范圍擴展到原來的一倍以上,大大方便了我們無線上網。
第三種:mesh模式
Mesh介面使設備之間動態建立路由,從而實現通信。無線Mesh網路中,任何無線設備節點都可以同時作為AP和路由器,網路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發送和接收信號,每個節點都可以與一個或者多個對等節點進行直接通信。這種結構的最大好處在於:如果最近的AP由於流量過大而導致擁塞的話,那麼數據可以自動重新路由到一個通信流量較小的鄰近節點進行傳輸。依此類推,數據包還可以根據網路的情況,繼續路由到與之最近的下一個節點進行傳輸,直到到達最終目的地為止。這樣的訪問方式就是多跳訪問。
1、透明傳輸模式
USR-WIFI232-A/B/C模塊支持串口透明傳輸模式,可以實現串口即插即用,從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用戶使用的復雜度。在此模式下,所有需要收發的數據都被在串口與WiFi介面之間做透明 傳輸,不做任何解析。
在透明傳輸模式下,可以完全兼容用戶原有的軟體平台。用戶設備基本不用做軟體改動就可以實現支持無線數據傳輸。
透明傳輸模式是復雜度最少的數據傳輸。用戶也打開串口的硬體流控(CTS/RTS)功能,這樣可以使誤碼率降到最低。如果用戶不需要串口的硬體流控功能,只需要把相應pin腳(CTS/RTS)懸空就可以。
2、串口指令模式
在此模式下,用戶可以將串口的數據發往不同的伺服器地址,此模式可以用udp或是tcp client向伺服器發送數據。
客戶MCU按照下面的格式發送數據包,模塊解析完成後,只將n位元組的數據發送到目標地址。當有數據返回時,不做解析直接將數據從串口輸出。
3、GPIO模式
高性能WIFI模塊,支持GPIO模式。GPIO模式下UART的`4個引腳定義為GPIO,nReady,nLink也定義成GPIO。
模塊工作在GPIO模式時,PC或其它網路設備可以通過WIFI與模塊建立連接(TCP/UDP),然後通過命令控制GPIO或讀GPIO狀態。命令如下:
GPIO n IN:設置GPIOn為輸入,返回GPIO OK或GPIO NOK
GPIO n OUT 0:設置GPIOn為輸出低電平,返回命令OK或命令NOK
GPIO n OUT 1:設置GPIOn為輸出高電平,返回命令 OK或命令 NOK
GPIO n SW:設置GPIOn為輸出並改變原來高低電平狀態,返回GPIO OK或GPIO NOK
GPIO n PWM m1 m2:設置GPIOn輸出一個高低變化的電平,m1為高電平時間,m2為低電平時間(時間單位ms,最小10 ms),返回GPIO OK或GPIO NOK
GPIO n GET:讀取GPIOn狀態,返回I0,I1,O0,O1分別表示輸入低,輸入高,輸出低,輸出高。
注意:n可以為3,4,5,6,8,9,與模塊Pin腳對應。其中GPIO 4隻能做輸入,GPIO 3隻能做為輸出。
GPIO READ返回當前所有IO的狀態,與GPIO n GET的表示方法一致。如,I1I1I0I0I0I0O1,I表示輸入,O表示輸出。0表示低,1表示高。
4這個引腳是取反的。讀到1實際為0,讀到0實際為1。
1、 熱點模式(Access Point)。
這種模式是WIFI無線路由早期的典型工作模式。這種模式下WIFI無線路由的配置比較簡單,只需配置無線SSID和安全策略即可。此時本機不具備路由功能,純粹只相當於一個帶無線接入功能的交換機。它能實現有線和無線多個設備的區域網接入。為了避免和前端網路設備的DHCP沖突,通常會關閉本機的DHCP功能。用戶設備的IP地址和DNS地址需要手動配置或通過前端的DHCP自動分配。這種模式下的有線介面為LAN口。此模式適用於:商務、酒店、學校等環境的無線接入。
2、 無線路由模式(Router)。
這種模式是WIFI無線路由在家庭的典型工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機器除具有接入交換機功能外還具備路由功能。此時有線口中應該有一個為WAN口,用於和ADSL Modem或小區有線寬頻相接。WAN口能使用PPPoE協議自動登錄進入ISP提供的Internet接入。多個用戶設備可通過無線或有線接入本機網路,共享Internet連接。這種模式下需要配置無線SSID、無線安全策略、WAN口連接方式。通常本機的DHCP功能需要開啟,所有接入用戶設備的IP地址和DNS地址等通過本機的DHCP自動分配。這種模式適用於:家庭、公寓等環境的Internet共享。
3、中繼模式(Repeater)。
這種模式用於擴展熱點AP接入或無線路由接入模式的無線信號覆蓋范圍。這種模式需要設備支持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即無線分布式系統)。它是利用設備的無線接力功能,實現無線信號的中繼和放大,並形成新的無線覆蓋區域,最終達到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的目的。此時SSID、安全策略和通訊信道都必須保持和前端無線路由一致,網內有線、無線的接入控制基本由前端無線路由確定。相當於是將前端無線路由器的無線或有線接入范圍進行了物理距離上的延長。如果前端路由器同時支持WDS的話,甚至可以實現無線網路的無縫漫遊。當然開啟WDS功能後無線連接的帶寬將減半。為了避免和前端無線路由的DHCP沖突,通常會關閉本機的DHCP功能。用戶設備的IP地址和DNS地址需要手動配置或通過前端的DHCP自動分配。這種模式適用於:單個無線路由不能覆蓋的大面積場所等。
『貳』 路由器無線網路基本設置的模式應該設為什麼
設置無線參數的具體方法如下,以TL-WR541G/542G為例,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的SSID號就是WIFI的名稱,可以使用路由器默認提供的也可以自己設置一個個性名稱,注意如果使用中文SSID的話,有些設備在識別時可能會顯示為亂碼;
上圖中的頻段指的是無線路由器發現無線信號時使用的頻率范圍,無線路由器一般會提供13個頻段供使用者選擇,盡量不要使用默認的6,好多設置者圖省事都使用默認值,很容易因為頻段相同而造成互相干擾;
「開啟無線功能」指的是此路由器是否需要開啟無線功能,開啟無線功能就意味著本路由器可以提供WIFI給無線設備使用,現在的路由器多數都默認開啟了無線功能,一般不用去特意開啟;
「允許SSID廣播」指是否允許無線路由器以廣播形式向周圍發送本路由器的SSID號及相關配置信息,如果不想被蹭網的話,這個功能還是禁用的好;
「開啟Bridge功能」是用來兩個無線路由器無線橋接用的,設置起來比較復雜,只有一台無線路由器的時候可以不用考慮此功能;
「開啟安全設置」此功能一定要開啟,開啟後才能選擇合適的安全類型對無線信號進行加密,如果不開啟安全設置也不選擇安全類型的話,本路由器的WIFI將成為公開透明WIFI,不但任何在信號有效范圍內的設備可以自由接入,而且黑客也可以利用設備截取其通訊信息獲取通訊者的隱私;
開啟安全設置後可以選擇安全類型,WIFI的安全類型通常有WEP、WPA、WPA-PSK、WPA2-PSK、WPA-PSK/WPA2-PSK幾種,目前安全系數最高的是WPA-PSK/WPA2-PSK,建議選擇WPA-PSK/WPA2-PSK,如果路由器不提供此種安全類型,說明此路由器軟體版本太老個舊,建議更換新路由器或嘗試刷新升級路由器。
『叄』 無線路由器模式是什麼意思
無線路由器模式是:
1、AP模式(ACCESS POINT MODE)就是無線熱點模式,是無線AP的默認工作模式,這種AP模式下無線網卡能找到AP,並通過AP接入區域網中,但是別的AP就找不到它。
2、Bridge模式:AP能與AP連接,有Point to Point、Point to Multi-point兩種模式,普通說的Bridge模式是指一Point to Point(一對一橋接),連接兩個同網段網路,即無線網橋。
3、Multi-bridge模式,與上面Bridge對應,一般指Point to Multi-point,也就是一對多橋接。
4、AP+Bridge模式,這種模式下的AP,可以與設置相同的AP連接共同組網,也能提供無線訪問,本模式可能與Bridge模式、Multi-bridge模式實際使用混合使用。
5、Repeater(無線中繼器),也就是空中信號的無線接力,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擴展覆蓋區域。
6、AP Client是無線客戶端模式,此模式下AP只與指定的無線熱點連接,而且只能接入區域網,不再提供無線訪問功能,就相當於一個無線網卡使用。
(3)無線路由的網路模式擴展閱讀:
路由器模式使用:
AP模式(接入點模式):操作極為簡單,適合迫切需要WiFi、但是又懶得設置操作的用戶;
Router模式(路由模式):管理功能強大,控制能力強,帶有NAT二級網路轉發,操作比較復雜,需要使用者了解一定的網路基礎知識;
Repeater模式(中繼模式):通用性較強,但是也是需要自行設置,可中繼轉發原有WiFi,適合區域比較大地方使用;
Bridge模式(橋接模式):操作簡單,適合共享隔壁的WiFi;
Client模式(客戶端模式):接收無線信號,通過有線傳遞出去,適合沒有無線網卡只有有限網口的上網設備,應急使用。
『肆』 路由器網路模式是什麼意思,怎麼選擇設置
路由器選擇網路模式的方法有如下:
1、首先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輸入「19216811」在彈出的登錄框中輸入路由器的帳號與密碼。
2、點擊「設置向導」,點擊「下一步」。
3、選擇「網路模式」,常見上網方式三種分別是PPPOE、動態IP地址、靜態IP地址。
4、然後設置無線網路,輸入SSID名稱選擇無線安全選項,設置密碼。
5、點擊完成,無線路由器就設置完成,退出重新進入,打開運行狀態,等待1至2分鍾,此時路由器就可以已經連通網路模式了。
『伍』 路由器無線網路的模式
就是從舊到新的幾種無線網路協議。
802.11b,特點:2.4GHz頻段(跟無繩電話、藍牙、微波爐一樣頻段,造成干擾),傳輸距離:室外300米,室內100米,功耗高,最大傳輸速度11Mb/s,實際速度5Mbps左右
802.11g ,特點:2.4GHz頻段,向下兼容802.11b標准,傳輸速度54Mbps,傳輸距離100米。
802.11n ,特點:最新協議,不能完全向下兼容,傳輸速率108Mbps-600Mbps,傳輸距離200米
後面帶「ONLY」的就是只使用這一種速率,帶「MIXED」的是向下兼容的混合模式。
『陸』 路由器要選什麼模式,
路由器有五種模式,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模式,參考如下:
1、熱點模式
這種模式是WIFI無線路由早期的典型工作模式。這種模式下WIFI無線路由的配置比較簡單,只需配置無線SSID和安全策略即可。
此時本機不具備路由功能,純粹只相當於一個帶無線接入功能的交換機。它能實現有線和無線多個設備的區域網接入。為了避免和前端網路設備的DHCP沖突,通常會關閉本機的DHCP功能。用戶設備的IP地址和DNS地址需要手動配置或通過前端的DHCP自動分配
2、無線路由模式
這種模式是WIFI無線路由在家庭的典型工作模式。這種模式下機器除具有接入交換機功能外還具備路由功能。此時有線口中應該有一個為WAN口,用於和ADSL Modem或小區有線寬頻相接。本機能使用PPPoE協議自動登錄進入ISP提供的Internet接入。
多個用戶設備可通過無線接入本機網路後共享Internet連接。這種模式下需要配置無線SSID、無線安全策略、WAN口連接方式。通常本機的DHCP功能需要開啟,所有接入用戶設備的IP地址和DNS地址等通過本機的DHCP自動分配。
3、中繼模式
這種模式用於擴展熱點AP接入或無線路由接入模式的無線信號覆蓋范圍。這種模式需要設備支持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即無線分布式系統)。
它是利用設備的無線接力功能,實現無線信號的中繼和放大,並形成新的無線覆蓋區域,最終達到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的目的。此時SSID、安全策略和通訊信道都必須保持和前端無線路由一致,網內有線、無線的接入控制基本由前端無線路由確定
4、橋接+熱點模式
這種模式同樣用於擴展熱點AP接入或無線路由接入模式的無線信號覆蓋范圍。這種模式需要設備支持WDS。
它利用設備的橋接功能,首先設備與前端無線網路建立無線連接,然後自身發出無線信號,形成新的無線覆蓋范圍,可以有效地解決信號弱及信號盲點等無線覆蓋問題。這同樣相當於將前端無線路由器的無線或有線接入范圍進行了物理距離的延長。
5、客戶端模式
這種模式相當於一個不需要驅動的無線網卡。可用於不具有無線網卡的用戶設備用來連接無線AP或無線路由。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單方面的橋接。這種情況下本機不再提供無線AP功能。為了避免和前端網路的DHCP沖突,通常會關閉本機的DHCP功能
『柒』 wifi路由器設置什麼網路模式
wifi路由器設置網路模式一般選擇路由器模式:
『捌』 路由器的各種工作模式應該如何選擇
路由模式(Router)
路由模式是無線路由器最常用的模式了,比如家庭常用的PPPOE上網方式(ADSL)就需要無線路由器工作在路由模式下,這種模式的網路拓撲結構示意圖如下:
以PPPOE撥號上網為例,使用網線連接MODEM(貓)的乙太網介面和無線路由器的WAN口,然後登陸無線路由器設置WAN口的聯網方式為PPPOE再填入用戶名和密碼即完成設置,詳細步驟請參閱無線路由器設置大全http://www.today-wx.com/special,路由模式(ROUTER)的特點就是會對發送或者接收的數據包做地址轉換處理。
AP(Access point)模式
AP模式下工作的無線路由器其實是當做無線交換機使用的,和普通乙太網交換機發揮的功能一樣,無線AP主要用於讓無線客戶端(比如帶有無線網卡的筆記本、台式機、平板電腦、手機等)接入網路,AP模式下的網路拓撲如下圖所示:
這種模式和橋接模式很類似,目的都是擴展無線網路,但是中繼模式在擴展無線網路的同時還可以接入客戶端,這一點是橋接模式所不具備的功能。
橋接模式(Bridge)
橋接模式與中繼模式類似,都是為了擴展無線網路覆蓋范圍,但是工作在橋接模式下的無線路由器只能連接其他無線路由器或者無線AP而不能連接客戶端(比如平板電腦、手機等),橋接模式下的網路拓撲如下圖所示:
客戶端模式(Client)
工作在客戶端模式下的無線路由器相當於一塊無線網卡,如果用戶的主機沒有無線網卡的話,可以使用一根網線連接到一台工作在客戶端模式下的無線路由器,然後就可以連接到其他無線路由器上邊了,客戶端模式下的網路拓撲如下圖所示:
『玖』 路由器無線網路的模式
流量控制模式 根據自己網路的支持和需要選擇
11b 就是11M
11g 就是54M
11n 就是150M或者300M
這些控制是控制無線的接入速度,如11g 54M 實際整個無線網路的帶寬,也就1M多/S 。
如果使用無線網的用戶比較多,推薦使用帶IP帶寬控制功能的路由器,那是限制客戶端上網的接入速度。
三大家庭無線網路最常見的模式:構成一種特殊無線應用模式.一群計算機接上無線卡.即可相互連接,資源共享。目前家庭無線組網中經常使用設備主要有三種:無線網卡、無線AP(Access Point.無線基站)和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是安裝在計算機上.用於計算機之間或計算機與AP、路由器之間無線連接;無線AP用於信號放大及無線網與有線網通信.其作用類似於有線集線器或交換機;無線路由器則類似於寬頻路由器.除可用於連接無線網卡外.還可直接實現無線區域網Internet連接共享。
『拾』 無線路由網路模式該怎麼設置
wifi路由器設置網路模式一般選擇路由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