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感測器網路中英文

無線感測器網路中英文

發布時間:2022-09-19 09:19:44

什麼是物聯網和感測網有什麼區別

感測網 感測網 定義:隨機分布的集成有感測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單元的微小節點,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路。 功能:藉助於節點中內置的感測器測量周邊環境中的熱、紅外、聲納、雷達和地震波信號,從而探測包括溫度、濕度、雜訊、光強度、壓力、土壤成分、移動物體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質現象。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二十世紀計算機科學的一項偉大成果,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然而在目前,網路功能再強大,網路世界再豐富,也終究是虛擬的,它與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還是相隔的,在網路世界中,很難感知現實世界,很多事情還是不可能的,時代呼喚著新的網路技術。感測網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全新網路技術,它綜合了感測器、低功耗、通訊以及微機電等等技術,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感測網路將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無線感測網 無線感測網路技術是典型的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軍民兩用戰略高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GF軍事、國家安全、環境科學、交通管理、災害預測、醫療衛生、製造業、城市信息化建設等領域。無線感測器網路(WSNs)是由許許多多功能相同或不同的無線感測器節點組成,每一個感測器節點由數據採集模塊(感測器、A/D轉換器)、數據處理和控制模塊(微處理器、存儲器)、通信模塊(無線收發器)和供電模塊(電池、DC/AC能量轉換器)等組成。近期微電子機械加工(MEMS)技術的發展為感測器的微型化提供了可能,微處理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感測器的智能化,通過MEMS技術和射頻(RF)通信技術的融合促進了無線感測器及其網路的誕生。傳統的感測器正逐步實現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網路化,正經歷著一個從傳統感測器(Dumb Sensor)→智能感測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感測器(Embedded Web Sensor)的內涵不斷豐富的發展過程。 國際上比較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無線感測網路實用和研發項目有遙控戰場感測器系統(Remote Battlefield Sensor System,簡稱 REMBASS --倫巴斯)、網路中心戰(NCW)及靈巧感測器網路(SSW))、智能塵(smart st)、Intel?Mote、Smart -Its項目、SensIT、SeaWeb、行為習性監控(Habitat Monitoring)項目、英國國家網格等。尤其是今年最新試製成功的低成本美軍「狼群」地面無線感測器網路標志著電子戰領域技戰術的最新突破。俄亥俄州正在開發「沙地直線」(A Line intheSand)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這個系統能夠散射電子絆網(tripwires)到任何地方,以偵測運動的高金屬含量目標。民用方面,美日等發達國家在對該技術不斷研發的基礎上在多領域進行了應用。 英特爾與加利福尼亞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正領導著微塵技術的研究工作。他們成功創建了瓶蓋大小的全功能感測器,可以執行計算、檢測與通信等功能。2002年,英特爾研究實驗室研究人員將處方葯瓶大小的32個感測器連進互聯網,以讀出緬因州「大鴨島」上的氣候,評價一種海燕巢的條件。而2003年第二季度,他們換用150個安有D型微型電池的第二代感測器,來評估這些鳥巢的條件。他們的目的是讓世界各國研究人員實現無入侵式及無破壞式的、對敏感野生動物及其棲居地的監測。該公司開發出了用於家庭護理的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根據演示,試制系統通過在鞋、傢具,以及家用電器中嵌入半導體感測器,幫助老年人、阿爾茨海默氏病患者,以及殘障人士的家庭生活。該系統利用無線通信將各感測器聯網,可高效傳遞必要的信息,從而方便病人接受護理,還可以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該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是英特爾公司在阿爾茨海默氏病患者家庭的合作下,歷時一年研究完成的,2004年下半年開始試用。 日立製作所與YRP泛在網路化研究所2004年11月24日宣布開發出了全球體積最小的感測器網路終端。該終端為安裝電池的有源無線終端,可以搭載溫度、亮度、紅外線、加速度等各種感測器。設想應用於大樓與家庭的無線感測器以及安全管理方面。 三菱電機日前開發成功了一種設想用於感測器網路的小型低耗電無線模塊。能夠使用特定小功率無線構築對等(Ad-hoc)網路。目標是取代目前利用專線構築的家用安全網路,計劃2005年~2006年達到實用水平。具體而言,與紅外線感測器配合,檢測是否有人、與加速度感測器配合,檢測窗玻璃和傢具的振動、與磁感測器配合,檢測門的開關,等等。 在舊金山,200個聯網微塵已被部署在金門大橋。這些微塵用於確定大橋從一邊到另一邊的擺動距離—可以精確到在強風中為幾英尺。當微塵檢測出移動距離時,它將把該信息通過微型計算機網路傳遞出去。信息最後到達一台更強大的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任何與當前天氣情況不吻合的異常讀數都可能預示著大橋存在隱患。 我國現代意義的無線感測網及其應用研究幾乎與發達國家同步啟動,1999年首次正式出現於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領域方向研究》的信息與自動化領域研究報告中,作為該領域提出的五個重大項目之一。隨著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深入,2001年中科院依託上海微系統所成立微系統研究與發展中心,引領院內的相關工作,並通過該中心在無線感測網的方向上陸續部署了若乾重大研究項目和方向性項目,參加單位包括上海微系統所、聲學所、微電子所、半導體所、電子所、軟體所、中科大等十餘個校所,初步建立感測網路系統研究平台,在無線智能感測網路通信技術、微型感測器、感測器節點、簇點和應用系統等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2004年9月相關成果在北京進行了大規模外場演示,部分成果已在實際工程系統中使用。國內的許多高校也掀起了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研究熱潮。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沈陽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紛紛開展了有關無線感測器網路方面的基礎研究工作。一些企業如中興通訊公司等單位也加入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究的行列。 感測網在民用方面,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生產、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環境監控等領域。國內從事感測網應用的大企業目前為數不多,小企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北京鼎天軟體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城市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已經承擔揚州電子政務和揚州應急指揮系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智能交通方面的工程,已經承擔上海市內、外環智能交通工程。嘉興中科無線感測網科技有限公司在數字航道、城市應急系統、機場監控等方面有較好的技術背景,相關項目工程正在進行中。沈陽東軟、北大青鳥、億陽信通等企業也感測網應用方面有所涉足,目前主要在電子政務方面,正在向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系統進發。 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將各種信息感測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 [1] 、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 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其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路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 物聯網是利用無所不在的網路技術建立起來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是RFID電子標簽技術. 以簡單RFID系統為基礎,結合已有的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等,構築一個由大量聯網的閱讀器和無數移動的標簽組成的,比Internet更為龐大的物聯網成為RFID技術發展的趨勢。在這個網路中,系統可以自動的、實時的對物體進行識別、定位、追蹤、監控並觸發相應事件。 物聯網又稱「感測網」,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二十世紀計算機科學的一項偉大成果,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然而在目前,網路功能再強大,網路世界再豐富,也終究是虛擬的,它與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還是相隔的,在網路世界中,很難感知現實世界,很多事情還是不可能的,時代呼喚著新的網路技術。 無線感測網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全新網路技術,它綜合了感測器、低功耗、通訊以及微機電等等技術,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無線感測網路將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定義:隨機分布的集成有感測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單元的微小節點,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路。 英文名: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縮寫:WSN 功能:藉助於節點中內置的感測器測量周邊環境中的熱、紅外、聲納、雷達和地震波信號,從而探測包括溫度、濕度、雜訊、光強度、壓力、土壤成分、移動物體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質現象。 目前較為成型的分布式網路集成框架是EPCglobal提出的EPC網路。EPC網路主要是針對物流領域,其目的是增加供應鏈的可視性(visibility)和可控性(control),使整個物流領域能夠藉助RFID技術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EPC網路的關鍵技術包括: EPC編碼:長度為64位、96位和256位的ID編碼,出於成本的考慮現在主要採用64位和96位兩種編碼。EPC編碼分為四個欄位,分別為:①頭部,標識編碼的版本號,這樣就可使電子產品編碼採用不同的長度和類型;②產品管理者,如產品的生產商;③產品所屬的商品類別;④單品的唯一編號。 Savant,介於閱讀器與企業應用之間的中間件,為企業應用提供一系列計算功能。它首要任務是減少從閱讀器傳往企業應用的數據量,對閱讀器讀取的標簽數據進行過濾、匯集、計算等操作,同時Savant還提供與ONS、PML伺服器、其他Savant互操作功能。 對象名字服務,類似於域名伺服器DNS,ONS提供將EPC編碼解析為一個或一組URLs的服務,通過URLs可獲得與EPC相關產品的進一步信息。 信息服務,以PML格式存儲產品相關信息,可供其他的應用進行檢索,並以PML的格式返回。存儲的信息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時間相關的歷史事件記錄,如原始的RFID閱讀事件(記錄標簽在什麼時間,被哪個閱讀器閱讀),高層次的活動記錄如交易事件(記錄交易涉及的標簽)等;另一類是產品固有屬性信息,如產品生產時間、過期時間、體積、顏色等。 物理標示語言,PML是在XML的基礎上擴展而來,被視為描述所有自然物體、過程和環境的統一標准。在EPC網路中,所有有關商品的信息都以物理標示語言PML來描述,是EPC網路信息存儲和交換的標准格式。

② 急求有關感測器的外文文獻翻譯,包括英文全文和中文翻譯

節能機制無線感測器網路

Bonuccelli毛主管:

論文commettee:保羅·Ferraggina,皮耶羅Maestrini

外部裁判Basagni,摩尼Srivastava:斯蒂法諾

國家commettee:Bugliesi,Panzieri,Meo

2005年12月27日起,

文摘

本文解決這個問題降低能耗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我們提出一套技術和

進口策略研究領域,可以應用於設計節能協議感測器網路。他們包括

時間序列預測,quorums系統的感測器性能和相互作用的協議設計的。我們運用這些技術能有效時間同步問題,從感測器網路數據收集,並確保較強的數據一致性保證在移動網路

我們表現出[1、2、3、4]時間序列預測技術,特別是AR模型,可適用於感測器網路,以節省能源。我們學習一個簡單的類型的時間序列模型的構建與短預測的窗口。我們已經選擇了這個模式,它很能幹

預測的數據得到了真實世界的感測器測量的物理現象,它非常容易加工的在modern-generation感測器網路。我們運用這些模式,解決兩個有關問題進行感測器網路:問題能有效地收集感測器的數據在水槽,和時間同步的問題。

提出了一種節能框架,叫愛相似-通過適應性強的查詢框架[1,2]),為近似查詢及檢測孤立點價值在感測器網路。這個想法是基於「增大化現實」技術結合當地建立在每個節點模型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模型存儲的根源,網路

(庫),用來大約回答用戶的查詢。我們的方法使用顯著比以前更少的傳輸採用基於「增大化現實」技術近似方法模型和組織網路集群基於數據之間的相似節點。數據定義基於相似系數模型的地方基於「增大化現實」技術,在水槽儲存在技術,降低了能耗直接比較數據值,讓我們可以得到有效的聚類演算法大概是最佳的,總分組數所形成的網路。我們的集群建設有幾個有趣的特點,使適宜也針對移動網路:首先,他們可以捕捉相似性地理相鄰節點;二、聚類成員,不需要額外消耗適應節點;三、集群內不需要跟蹤加入其他節點在產業集群。此外,大概正確的誤差界愛提供並允許用戶動態調整回答質量解答疑問在能源和資源有效地進行。

此外,我們運用AR模型來解決時間同步問題的一種新的視角生物系的互補時鍾同步問題[3,4]。更確切地說,我們分析的案例感測節點決定跳過一個或多個時鍾調整,達到節能效果,或是暫時孤立的,但仍需要一個精確計算時間。提出了一種基於大概正確的時鍾返回一個模型,是基於「增大化現實」技術一時間估計在一個常數(可調誤差概率約束和問題。該方法是高度適應性強,並允許感測器來決定有多少

時鍾調整它可以跳過同時保持精度,從而節約能源。此外,我們提出一套確定方法,降低了時間估計誤差由至少一個因素2。更確切地說,我們提出大概正確的確定性時鍾讀數方法,叫做DCR方法,利用相關信息時鍾偏差的標志,可應用於減少一半時鍾周期的頻率調整,同時還保持了同樣的錯誤一定[3,4]。

該方法的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的興趣。事實上,它導致了一個明顯的節能,並詳細地說明了較強的現實時鍾模型可以導致精化的最優開往最大偏差時鍾的定時同步。此外,我們還提出了一種廣義版本的DCR方法,以提高其精度取決於穩定的時鍾,一個方法的單調性,保證了生產的時間值。

第一次我們分析系統技術背景法定感測器網路:我們改造,並向自己的利益能耗方面[6]。法定人數系統有潛力在節約能源方面感測器網路,因為他們可以減少的數量明顯的溝通,提高感測器節點之間的負載平衡,提高系統的可擴充性。然而,以前的法定人數系統和法定人數的度量標准,有線網路提出了,不適合感測器網路,因為他們並沒有解決它們的性能特點和局限性。這些觀察推動了我們重新設計的法定人數系統及相應的度量標准,考慮到限制和特點的感測器(例如,傳輸成本,有限的能量

源、物理的無線電廣播),網路拓撲結構。更確切地說,我們重新定義下列法定度量標准:負載均衡、訪問成本和法定人數能力,並設計策略的一些特點的基礎上,對感測器網路的溝通量減少的人數系統設計時感測器網路。我們運用這些策略設計一個家庭的人數系統節能高彈性。特別是,我們提出一種法定人數減少建設成本,提出了一個訪問數據擴散協議建立在節能上面減少能源消費的傳輸,縮短了碰撞產生的。

此外,我們分析的情況下的人數系統高節點移動性。更確切地說,我們學習困難的問題保證在兩個quorums十字路口時不斷移動路徑沿著未知節點[7]。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並定義了一小說,提供流動性模型最低約束集推導出足夠強勁的經濟數據保證在高機動性的網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告訴名校以前的法定人數系統,並提供一個條件是必要的,以保證數據的可用性和原子一致性在高節點移動性。我們還提出了一種新的班

法定人數的系統,被叫做移動傳播(苦鹹水淡化,適合於高度quorums移動網路,提出了一種最優建設法定人數方面,大小(例如,通信傳輸)[7]。然後,我們運用總經理法定人數體系,實行大概正確的原子讀/寫共享內存移動、稀疏的網路。

書目

[1],國立台灣Tulone·d·馬登上尉。PAQ:時間序列預測為近似查詢回答

在感測器網路。在第三Proc.歐洲研討會,第1 - 11頁。無線感測器網路21-37 2006年2月。

[2],國立台灣Tulone·d·馬登上尉。查詢框架了節能檢測感測器網路中節點相似之處。

提交會議。

[3]·d·Tulone。全球的可行性評價隔離條件下的無線感測器網路。

出現在Algorithmica。

[4]·d·Tulone。節約型時間估計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在Proc.的第四屆車間的原則下,第1 - 11頁。52-59移動計算,2004年10月。

Tulone >[5]。如何能有效率及准確地得到參考時間之間的過程嗎?國際。Symp.分布式計算,10月

2003年。簡短的聲明。25-32頁。

[6]D。Demaine Tulone > >。重新設計的法定人數系統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提交會議。

Tulone >[7]。是否有可能確保強勁的經濟數據保證在高機動性的網有關嗎?提交會議。

③ 感測器中,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定義,目的,起源是什麼呢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定義是:由大量、靜止或移動的感測器節點,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路,目的是以協作的方式感知、採集、處理和傳輸在網路覆蓋區域內被感知對象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發送給用戶。無線感測器網路起源於美國軍方的研究,它具有自組織、無中心、動態性、多跳網路、硬體資源有限、能量受限、大規模網路、以數據為中心的特點,綜合了感測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網路與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等多種技術,體現了多個學科的相互融合。

④ 無線網與物聯網的區別

你指的應該是無線感測網(WSN
wireless
senser
network)和物聯網的關系吧?
物聯網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
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
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無線感測器網路其英文名稱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種分布式感測網路,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檢查外部世界的感測器。
WSN中的感測器通過無線方式通信,因此網路設置靈活,設備位置可以隨時更改,還可以跟互聯網進行有線或無線方式的連接。
無線感測器網路廣泛應用於軍事、智能交通、環境監控、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
二者主要區別如下:
1、物聯網更廣泛
2、無線感測器網路只是物聯網的重要部分,用於各類環境參數監控
3、物聯網的基本分層可以分為:感知層面、傳輸層面、計算分析層面和應用層面(不同文獻說法不同)。
4、無線感測網處於感知層面,是物聯網信息的捕捉和獲取通道。

⑤ 什麼是無線感測器網路

無線感測器是有接收器和發射器。接收器上可以接多個感測器的。輸送都是兩三百米、頻率是2.4GHz。如果需要傳輸更遠的距離的話就需要跳頻了。這樣整個形式就是無線感測器的網路了。

⑥ 無線感測網路 英文翻譯

Abstract
This thesis provides a brief survey of the definition,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featur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Moreover, this thesis gives a brief sketch of the extensive using value and the futur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 light of its features.Finally,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xsisting technique problems.

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onstituent elements,application,development

咕~~(╯﹏╰)b,頭痛發燒中。。。開始不想翻了,後來想你肯定急用,就翻了。

⑦ 什麼是無線感測器網路

無線感測器的無線傳輸功能,常見的無線傳輸網路有RFID、ZigBee、紅外、藍牙、GPRS、4G、2G、Wi-Fi、NB-IoT。
與傳統有線網路相比,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具有很明顯的優勢特點,主要的要求有: 低能耗、低成本、通用性、網路拓撲、安全、實時性、以數據為中心等。

⑧ 無線感測器網路中的LEACH和LEACH-C有什麼具體區別

LEACH基本思想是通過隨機循環地選擇簇頭節點 ,從而將整個網路的能量負載平均分配到每個感測器節點中 ,達到降低網路能源消耗、 提高網路整體生存時間的目的。
簡單來說,LEACH-C是LEACH的後期版本,對分簇的演算法進行了一定的改進,不再是原先的隨機選擇簇頭節點的方式。LEACH-C協議是一種集中式的分簇路由協議,在LEACH-C協議每個周期的開始階段, 所有節點把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剩餘能量值發往基站。 基站在收到這些信息後,首先計算所有節點的平均能量值,把能量不低於平均能量值的節點作為候選節點。 這種方式能夠減少選舉簇頭時因通信而消耗的能量, 從而有更多的剩餘能量用於傳輸數據。

⑨ 無線感測器網路可能採用哪些無線通信方式

基於XL.SN智能感測網路的無線感測器數據採集傳輸系統,可以實現對溫度,壓力,氣體,溫濕度,液位,流量,光照,降雨量,振動,轉速等數據參數的實時採集,無線傳輸,無線監控與預警。在實際應用中,無線感測器數據採集傳輸系統常見的包括深圳信立科技農業物聯網智能大棚環境監控系統,智慧養殖環境監控系統,智慧管網管溝監控系統,倉儲館藏環境監控系統,機房實驗室環境監控系統,危險品倉庫環境監控系統,大氣環境監控系統,智能製造運行過程監控系統,能源管理系統,電力監控系統等。
無線感測器數據採集傳輸系統,比較常用的的無線數據傳輸組網技術包括433MHZ,Zigbee(2.4G),運營商網路(GPRS)等三種方式,其中433MHZ,Zigbee(2.4G)屬於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並且都使用ISM免執照頻段。運營商網路(GPRS)屬於遠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按數據流量收費。
1、基於Zigbee(2.4G)的智能感測網路
ZigBee的特點是低功耗、高可靠性、強抗干擾性,布網容易,通過無線中繼器可以非常方便地將網路覆蓋范圍擴展至數十倍,因此從小空間到大空間、從簡單空間環境到復雜空間環境的場合都可以使用。但相比於WiFi技術,Zigbee是定位於低傳輸速率的應用,因此Zigbee顯然不適合於高速上網、大文件下載等場合。對於餐飲行業的無線點餐應用,由於其數據傳輸量一般來說都不是很大,因此Zigbee技術是非常適合該應用的。

2、基於433MHz的智能感測網路
433MHz技術使用433MHz無線頻段,因此相比於WiFi和Zigbee,433MHz的顯著優勢是無線信號的穿透性強、能夠傳播得更遠。但其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就是其數據傳輸速率只有9600bps,遠遠小於WiFi和Zigbee的數據速率,因此433Mhz技術一般只適用於數據傳輸量較少的應用場合。從通訊可靠性的角度來講,433Mhz技術和WiFi一樣,只支持星型網路的拓撲結構,通過多基站的方式實現網路覆蓋空間的擴展,因此其無線通訊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也遜於Zigbee技術。另外,不同於Zigbee和WiFi技術中所採用的加密功能,433Mhz網路中一般採用數據透明傳輸協議,因此其網路安全可靠性也是較差的。

3、基於運營商的智能感測網路
GPRS無線傳輸設備主要針對工業級應用,是一款內嵌GSM/GPRS核心單元的無線Modem,採用GSM/GPRS網路為傳輸媒介,是一款基於移動GSM短消息平台和GPRS數據業務的工業級通訊終端。它利用GSM 移動通信網路的簡訊息和GPRS業務為用戶搭建了一個超遠距離的數據傳輸平台。
標准工業規格設計,提供RS232標准介面,直接與用戶設備連接,實現中英文簡訊功能,彩信功能,GPRS數據傳輸功能。具有完備的電源管理系統,標準的串列數據介面。外觀小巧,軟體介面簡單易用。可廣泛應用於工業簡訊收發、GPRS實時數據傳輸等諸多工業與民用領域。

⑩ 跪求關於Zigbee的中英文對照翻譯資料,3000漢字左右,不要翻譯軟體的啊。。。

<br>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要進行相互的數據交流就要有相應的無線網路協議(包括MAC層、路由、網路層、應用層等),傳統的無線協議很難適應無線感測器的低花費、低能量、高容錯性等的要求,這種情況下,ZigBee協議應運而生。Zigbee的基礎是IEEE 802.15.但IEEE僅處理低級MAC層和物理層協議,因此Zigbee聯盟擴展了IEEE,對其網路層協議和API進行了標准化。Zigbee是一種新興的短距離、低速率的無線網路技術。主要用於近距離無線連接。它有自己的協議標准,在數千個微小的感測器之間相互協調實現通信。這些感測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過無線電波將數據從一個感測器傳到另一個感測器,所以它們的通信效率非常高。Zigbee是一個由可多到65000個無線數傳模塊組成的一個無線數傳網路平台,十分類似現有的移動通信的CDMA網或GSM網,每一個Zigbee網路數傳模塊類似移動網路的一個基站,在整個網路范圍內,它們之間可以進行相互通信;每個網路節點間的距離可以從標準的75米,到擴展後的幾百米,甚至幾公里;另外整個Zigbee網路還可以與現有的其它的各種網路連接。通常,符合如下條件之一的應用,就可以考慮採用Zigbee技術做無線傳輸:需要數據採集或監控的網點多;要求傳輸的數據量不大,而要求設備成本低;要求數據傳輸可性高,安全性高; 設備體積很小,不便放置較大的充電電池或者電源模塊;電池供電;地形復雜,監測點多,需要較大的網路覆蓋;現有移動網路的覆蓋盲區;使用現存移動網路進行低數據量傳輸的遙測遙控系統;使用GPS效果差,或成本太高的局部區域移動目標的定位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經發布的ZIGBEE V1.0中並沒有規定具體的路由協議,具體協議由協議棧實現。

閱讀全文

與無線感測器網路中英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王者榮耀不提醒我設置網路 瀏覽:947
mac網路連接設置 瀏覽:612
哈啰順風車接單網路異常 瀏覽:8
中國移動通信網路安全 瀏覽:874
用無線網路打開網頁慢 瀏覽:260
招聘網路哪個多 瀏覽:98
身邊哪些地方使用了網路 瀏覽:671
網路信號很強就是連不上網 瀏覽:402
什麼是網路買手 瀏覽:596
網路用不了可以到哪裡投訴 瀏覽:680
主機有線網路虛擬機無線網路 瀏覽:490
公牛無線網路面板說明書 瀏覽:294
r1希望成為網路中的dr路由器 瀏覽:997
聯通新訊鏈接電腦沒有網路 瀏覽:102
還原網路設置對試玩任務有用沒 瀏覽:244
網路電視自帶的直播軟體 瀏覽:736
有線網路安全手抄報圖片 瀏覽:69
網路系統軟體有哪些 瀏覽:261
網路信號差會影響wifi嗎 瀏覽:580
手機銀行提示網路錯誤 瀏覽:44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