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廣電網路進行信號傳輸設備年檢

廣電網路進行信號傳輸設備年檢

發布時間:2022-09-30 20:31:38

① 廣電網路信號不穩定是怎麼回事玩游戲老電線甚

機頂盒接收的有線電視信號,都是來自有線電視網路。
有些住戶小區的有線電視網路已經安裝多年,設備老舊、線路破損,不同程度上影響到信號傳輸質量。解決接收信號不好的最好辦法,還是請小區物業聯合本地有線電視網路運營商,從根本上解決網路的質量問題。
作為最終用戶,如果無力解決傳輸網路的全部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進。
1、檢查機頂盒的射頻輸入埠,是否插接牢固。
2、檢查進入機頂盒的同軸纜,是否有破損。
3、檢查牆上的同軸纜埠,是否出現接線松動。
4、檢查進入住戶的同軸纜入口處的分支分配器,各接線是否出現松動。看看該分配器是否過於老舊、或者原本就是一隻質量很差的普通三通。如果是,建議更換成正規的分支分配器,以減少信號衰減。
5、檢查本層樓道的有線電視網路設備箱,進入你家的那根線是否連接不良。
6、如果可能,檢查進入本單元門的有線電視設備箱,看看是否有連接不良的接線。

② 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管理辦法(2004)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保證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安全、優質、高效播出與傳輸,維護廣播電視用戶合法權益,規范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管理,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國家對擬進入廣播電台、電視台、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控網的有關設備器材實行入網認定準入制度。第三條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負責全國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以下簡稱入網認定)管理工作。
地方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依照本辦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入網認定管理工作。第四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控網運營單位不得使用未獲得廣電總局頒發的有效入網認定證書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第五條廣電總局指定入網認定適用技術標准,統一印製、頒發入網認定證書。第二章 申請和認定第六條入網認定遵循企業自願申請原則。第七條申請入網認定的單位應當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售後服務措施。第八條下列廣播電視設備器材應當進行入網認定:
(一)有線電視系統前端設備器材;
(二)有線電視干線傳輸設備器材;
(三)用戶分配網路的各種設備器材;
(四)廣播電視中心節目製作和播出設備器材;
(五)廣播電視信號無線發射與傳輸設備器材;
(六)廣播電視信號加解擾、加解密設備器材;
(七)衛星廣播設備器材;
(八)廣播電視系統專用電源產品;
(九)廣播電視監測、監控設備器材;
(十)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進行入網認定的設備器材。第九條申請入網認定,應向廣電總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入網認定申請書;
(二)有效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的復印件或符合GB/T19000(ISO9000)系列標準的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的有關文件;
(三)產品的技術資料,包括產品使用說明書、功能介紹、性能指標、原理框圖及設備外觀照片、產品的企業標准以及企業標准和相關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區別的說明等;
(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委託代理機構申請的,並應提供委託書和代理機構的有效證明復印件;
(五)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生產企業應當出示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六)有關商標注冊的證明復印件。
申請時尚未公布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新產品,申請單位除提交上述申請材料外,還應提供相應的技術方案。
提交的申請文件和資料,要求字跡工整、裝訂整齊,一律使用A4紙,圖片也應貼在A4紙上。
入網認定申請書一律用中文填寫。外文的文件資料,應具有中文對照文字。第十條申請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廣電總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第十一條廣電總局或委託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對受理的申請單位進行質量保證體系審核,審核合格的,對其入網認定產品進行抽樣、封樣。封樣產品送廣電總局指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對已獲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的申請單位,經廣電總局確認,在申請入網認定時可以免予質量保證體系審核。
對已獲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並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合格的申請單位,在申請入網認定時,經廣電總局確認,可由該單位送樣檢測。第十二條檢測機構收到封樣產品後,對照抽樣憑證進行核查,並依據相關標准進行檢測,一個月內出具檢測報告(按檢測標准要求測試時間需超過一個月的除外)。
對申請時尚未公布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新產品,經檢測合格的,申請單位應當進行入網試驗檢驗或在廣電總局規定的試驗系統中進行試驗檢驗,試驗檢驗時間不得少於三個月。試驗檢驗完成後,應當向廣電總局提交有效的試驗檢驗報告。第十三條廣電總局對抽樣憑證以及檢測、檢驗報告等進行全面審查,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作出決定。
對符合條件的,頒發入網認定證書;對符合條件但申請時尚未公布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頒發廣播電視入網認定試用證書。對不符合條件的,做出不予認定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單位。
不符合條件的申請單位三個月後方可重新提出入網認定申請。第十四條入網認定證書的有效期為三年,入網認定試用證書的有效期為一年。
入網認定證書有效期屆滿申請換證的,應在有效期滿前三個月提出申請,並按本辦法的規定重新辦理。廣電總局發放新的入網認定證書時,應收回並注銷原入網認定證書。
已獲入網認定證書的單位,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等發生改變,但產品本身、產品名稱、產品型號和企業質量保證體系未改變的,應憑原入網認定證書並持有關證明材料向廣電總局申請辦理變更手續;產品本身、產品名稱、產品型號以及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發生改變的,應重新辦理入網認定申請。

③ 廣播電視設備維護有哪些

廣播電視設備維護工作的重要性廣播電視給觀眾帶來了愉悅的視覺和聽覺享受,因此,廣播電視需要有優質的傳播質量做支撐,所以廣播電視的傳播質量是不容忽視的,對傳輸系統的維修與檢查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加強各方面的維護工作,制定合理的維修管理制度做保障。廣播電視的工作環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為了讓廣播電視一直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不僅要求檢測儀器的質量過關,對檢測廣播電視設備的技術人員同樣有較高的要求,要求檢測人員必須具備過高的專業技能,可以正確的使用測量儀器,懂得如何進行日常的管理維護工作,以確保廣播電視設備的正常運行。制定科學的維護管理制度維修和檢測人員應充分了解和熟悉廣播電視系統和設備的工作性能、技術指標和相關執行標准,並積極參加到日常維護工作中去,做好機房工作日誌相關記錄。

④ 有線電視入網設備器材認定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有線電視系統入網設備器材認定,確保有線電視高質、安全播放和傳輸,根據《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和《<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建立有線電視系統必須使用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設備器材。第三條有線電視入網設備器材的認定,是指建立有線電視系統時,對入網的設備器材根據國家有關技術標准和廣播電影電視部有線電視網路技術要求進行檢查的一種程序。第四條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有線電視入網設備器材的認定工作。第五條有線電視入網設備器材認定的內容包括:製作節目的攝像、錄像、編輯、節目播出和網路前端等設備,干線和分配網路中的各種設備器材,以及對電視信號運用加擾技術的各種加擾、去擾及控制、管理的設備器材。第六條有線電視系統使用注冊境外商標的設備器材(包括外資、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生產的)由廣播電影電視部根據我國有關技術標准進行認定。
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對進入所管轄區域內有線電視系統的國產設備器材進行認定。
認定工作可採取委託認定。對於境外注冊商標的設備器材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委託認定的單位實施;對於國產設備器材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委託並由廣播電影電視部科技司認可的單位實施。第七條注冊境外商標的設備器材入網的認定程序為:
(一)凡要進入我國有線電視網的注冊境外商標的設備器材,其生產企業(包括外資、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或代銷商必須向廣播電影電視部科技司提交書面申請,並呈交有關資料和樣機。
(二)廣播電影電視部科技司根據我國有關技術標准,組織對其技術指標和質量體系進行檢查和測試。
(三)經檢查、測試合格的設備器材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向生產(經營)單位發放《有線電視入網設備器材認定證書》。第八條國產設備器材入網的認定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設備器材具有產品合格證;
(二)設備器材符合我國有線電視有關技術標准,並符合有線電視系統設計要求;
(三)設備器材安全可靠、技術穩定,生產(經營)單位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售後服務措施。第九條國產設備器材入網的認定程序為:
(一)符合第八條的設備器材生產(經營)單位,按照自願原則,向入網所在地的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認定並提交有關資料和樣機。
凡生產(經營)單位未申請入網認定而有線電視系統又需使用的設備器材,申請設立有線電視系統的單位必須向入網所在地的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認定,並提交有關資料和樣機。
(二)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對申請認定的設備器材按第八條進行檢查,必要時也可進行抽測或補測。
(三)經檢查或抽測或補測合格的設備器材由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向生產(經營)單位發放由廣播電影電視部統一制定的《有線電視入網設備器材認定證書》。第十條認定活動的費用,由申請認定的單位負擔。第十一條認定證書的有效期為三年。
在認定證書有效期內的國產設備器材,在對其認定的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所管轄區域入網時不再重復認定;經廣播電影電視部科技司認可,在全國行政區域內入網時不再重復認定。第十二條入網設備器材在網路運行過程中,多次發生質量問題並影響播放和傳輸的,原認定的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有權撤銷對該設備器材的認定。第十三條認定後的設備器材,買方與賣方應簽訂合同,明確約定設備器材在運行過程中質量下降的,由賣方承擔退換產品直至賠償經濟損失等法律責任。第十四條廣播電影電視部科技司定期向全國通報有線電視入網設備器材的認定和撤銷情況。
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定期向所管轄區域內通報有線電視入網設備器材的認定和撤銷情況,並報廣播電影電視部科技司備案。第十五條廣播電影電視部和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在對有線電視網路總體技術方案論證時,要檢查入網設備器材的認定情況。第十六條未經省級以上(含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有線電視設備器材,不得進入有線電視網;擅自入網的按《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有關條款對使用和批准單位予以處罰。

⑤ 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有線電視系統的安全優質播出,根據《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和共用天線系統及其附屬設備。第三條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范圍,包括前端設備、信號傳輸和分配網路、用戶終端。第四條各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統一歸口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工作。
廣播電影電視部主管全國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廳(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工作。第二章維護機構及其職責第五條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和共用天線系統應根據系統規模設立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機構(下稱維護機構)或設專人負責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工作。第六條有線電視系統技術維護運行管理機構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獨立的辦公場所或必備的辦公條件。
(二)有專職的維護工作人員。其中,必須有技術管理人員、檢修人員和檢查人員按該有線電視系統的規模大小,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人數應在其維護人員中佔有適當的比例;檢修人員應按人均負責2000戶左右配備。
(三)有可靠的經費來源。
(四)擁有監測有線電視系統主要技術指標的儀器、儀表以及進行維護工作必需的工具和設備。
(五)擁有及時處理用戶投訴故障的必要交通工具和技術手段。
(六)維護機構的負責人和主要技術人員,應熟悉、執行和遵守廣播電影電視部、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有關技術方針、政策、標准和工作制度以及有線電視的法規。第七條維護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應在省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的組織或委託下,參加有線電視系統的工程驗收。
(二)對管理范圍內的線路和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並定期進行檢測和檢修,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和信號的正常傳送。
(三)對有線電視系統進行監測,確保各項技術指標和信號質量符合有關規定。
(四)及時處理故障,受理用戶的投訴和查詢。
(五)負責有線電視系統設備的技術改造和技術革新。第三章維護要求第八條維護機構應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計量、值班、安全等維護工作制度,定期對線路和設備進行檢測維修,故障搶修,儀器管理。第九條維護機構和維護人員要做好工作日誌、事故及處理情況記錄、檢修記錄,建立和完善傳輸、分配系統檔案、技術設備檔案、用戶檔案,並確保各項資料的詳實完整。第十條維護機構要定期對主要技術指標進行測試調整,使其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第十一條有線電視系統的技術指標要求,按照有關有線電視的國家標准及行業標准執行。第十二條維護機構應定期對播出事故和系統技術運行質量情況進行統計,並上報所在地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第十三條維護機構應設專人接待用戶的投訴和查詢事宜,對用戶投訴故障,維護人員應及時處理。一般故障應在24小時內解決,難度大的故障的解決不得超過72小時。維護機構應對維修人員處理情況進行監督、抽查。第十四條維護機構主要負責人應定期對用戶收視效果進行調查,聽取用戶意見,了解服務質量,改進工作作風,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第十五條有關測試儀器配備和測試指標,參照本規定的附件執行。
(附件另發)第四章法律責任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當地有線電視系統的技術維護運行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凡違反本規定,沒有積極做好有線電視系統的技術維護運行工作,影響有線電視系統安全播出,或節目傳送質量不好影響用戶正常收視電視節目的,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可參照《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責令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或設置共用天線系統單位對整個系統的線路和設備進行檢測維修,使其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對拒不執行這一決定的,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並要求其繼續執行該決定。受害人也可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求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或設置共用天線系統單位賠償損失。第十七條凡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二條和第十三條規定的,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可責令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或設置共用天線系統單位依法履行規定的義務。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可視情節輕重,對該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站或設置共用天線系統單位提出警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或由原審批機關吊銷其有線電視台(站)許可證等行政處罰,並可建議直接責任人所在單位對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警告、記過等行政處分。

⑥ 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保證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安全、優質、高效播出與傳輸,維護廣播電視用戶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管理,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是指根據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以及技術要求,對擬進入廣播電台、電視台、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控網的有關設備器材進行檢測、認定、發證以及實施監督管理的活動。第三條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擬進入廣播電台、電視台、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控網的有關設備器材實行入網認定準入制度。全國各級廣播電台、電視台、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和監測、監控網運營單位不得使用沒有獲得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的有效入網認定證書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 實行入網認定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包括新產品)目錄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公布,入網認定適用標准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指定。第四條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負責全國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管理工作。
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監督檢查本辦法在該行政區域內的貫徹實施。第五條 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證書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統一印製、頒發。本辦法規定外的任何單位不得對廣播電視設備器材進行入網檢測與發證。第六條 申請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的生產企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並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售後服務措施。第七條 入網認定遵循企業自願申請原則。第二章 入網的申請和認定第八條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委託的入網認定受理機構、指定的檢測機構分別承擔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的申請受理和產品檢測工作。 第九條 下列廣播電視設備器材須進行入網認定:
(一)有線電視系統前端設備器材;
(二)有線電視干線傳輸設備器材;
(三) 用戶分配網路的各種設備器材;
(四)廣播電視中心節目製作和播出設備器材;
(五)廣播電視信號無線發射與傳輸設備器材;
(六)廣播電視信號加解擾、加解密設備器材;
(七)衛星廣播設備器材;
(八)廣播電視系統專用電源產品;
(九)廣播電視監測、監控設備器材;
(十)其它須進行入網認定的設備器材。第十條 生產企業申請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應向受理機構提交下列材料:
(一)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申請書(見附件);
(二)有效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的復印件或符合GB/T19000(ISO9000)系列標準的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的有關文件;
(三)產品的技術資料(產品使用說明書、功能介紹、性能指標、原理框圖及設備外觀
照片、產品的企業標准以及企業標准和相關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區別的說明等);
(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委託代理機構申請的,並應提供委託書和代理機構的有效證照;  (五)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生產企業必須出示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六)商標注冊有關證明的復印件。
提交的申請文件和資料,要求字跡工整、裝訂整齊,一律使用A4紙,圖片也應貼在A4紙上。
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申請書一律用中文填寫。外文的文件資料,應具有中文對照文字。第十一條 入網認定受理機構接到申請後,在十個工作日內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審查合格的,對申請單位進行質量保證體系審核。 第十二條 審查、審核合格的,對其申請入網認定的產品進行抽樣、封樣。封樣產品送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指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檢測機構收到封樣產品後,對照抽樣憑證進行核查,並依據相關標准進行檢測,一個月內(按檢測標准要求測試時間需超過一個月的除外)出具檢測報告。第十三條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申請材料、質量保證體系審核報告以及檢測報告進行全面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在二十個工作日內頒發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證書;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單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企業三個月後方可重新提出入網認定申請。第十四條 對已獲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的申請單位,經入網認定受理機構審核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確認,在申請入網認定時可以免予質量保證體系審核。
對已獲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並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合格的申請單位,在申請入網認定時,經入網認定受理機構審核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確認,可由該單位自行送樣檢測。

⑦ 承擔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射+傳輸工作是做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7

⑧ 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管理辦法的第二章 申請和認定

第六條入網認定遵循企業自願申請原則。
第七條申請入網認定的單位應當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售後服務措施。
第八條下列廣播電視設備器材應當進行入網認定:
(一)有線電視系統前端設備器材;
(二)有線電視干線傳輸設備器材;
(三)用戶分配網路的各種設備器材;
(四)廣播電視中心節目製作和播出設備器材;
(五)廣播電視信號無線發射與傳輸設備器材;
(六)廣播電視信號加解擾、加解密設備器材;
(七)衛星廣播設備器材;
(八)廣播電視系統專用電源產品;
(九)廣播電視監測、監控設備器材;
(十)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進行入網認定的設備器材。
第九條申請入網認定,應向廣電總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入網認定申請書;
(二)有效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的復印件或符合GB/T19000(ISO9000)系列標準的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的有關文件;
(三)產品的技術資料,包括產品使用說明書、功能介紹、性能指標、原理框圖及設備外觀照片、產品的企業標准以及企業標准和相關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區別的說明等;
(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委託代理機構申請的,並應提供委託書和代理機構的有效證明復印件;
(五)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生產企業應當出示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六)有關商標注冊的證明復印件。
申請時尚未公布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新產品,申請單位除提交上述申請材料外,還應提供相應的技術方案。
提交的申請文件和資料,要求字跡工整、裝訂整齊,一律使用A4紙,圖片也應貼在A4紙上。
入網認定申請書一律用中文填寫。外文的文件資料,應具有中文對照文字。
第十條申請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廣電總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以內1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第十一條廣電總局或委託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對受理的申請單位進行質量保證體系審核,審核合格的,對其入網認定產品進行抽樣、封樣。封樣產品送廣電總局指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對已獲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的申請單位,經廣電總局確認,在申請入網認定時可以免予質量保證體系審核。
對已獲得質量體系認證證書並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合格的申請單位,在申請入網認定時,經廣電總局確認,可由該單位送樣檢測。
第十二條檢測機構收到封樣產品後,對照抽樣憑證進行核查,並依據相關標准進行檢測,1個月內出具檢測報告(按檢測標准要求測試時間需超過1個月的除外)。
對申請時尚未公布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新產品,經檢測合格的,申請單位應當進行入網試驗檢驗或在廣電總局規定的試驗系統中進行試驗檢驗,試驗檢驗時間不得少於3個月。試驗檢驗完成後,應當向廣電總局提交有效的試驗檢驗報告。
第十三條廣電總局對抽樣憑證以及檢測、檢驗報告等進行全面審查,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作出決定。
對符合條件的,頒發入網認定證書;對符合條件但申請時尚未公布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頒發廣播電視入網認定試用證書。對不符合條件的,做出不予認定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單位。
不符合條件的申請單位3個月後方可重新提出入網認定申請。
第十四條入網認定證書的有效期為3年,入網認定試用證書的有效期為1年。
入網認定證書有效期屆滿申請換證的,應在有效期滿前3個月提出申請,並按本辦法的規定重新辦理。廣電總局發放新的入網認定證書時,應收回並注銷原入網認定證書。
已獲入網認定證書的單位,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等發生改變,但產品本身、產品名稱、產品型號和企業質量保證體系未改變的,應憑原入網認定證書並持有關證明材料向廣電總局申請辦理變更手續;產品本身、產品名稱、產品型號以及企業質量保證體系發生改變的,應重新辦理入網認定申請。
第十五條入網認定證書不得偽造、塗改、出租、出借、倒賣和轉讓。
生產單位可在獲得入網認定證書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外包裝上標注入網認定證書編號和有效期、產品名稱、型號、產地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中文標識的質量標志。

⑨ 福建省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2011)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廣播電視設施的保護,保障廣播電視設施的安全,確保廣播電視信號安全優質地播出、發射和傳輸,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維護公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依法設立的廣播電視台(站)和廣播電視傳輸網的信號發射設施、信號專用傳輸設施和信號監測設施的保護,適用本條例。
傳輸廣播電視信號所利用的公用通信等網路設施的保護,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設施規劃、建設和保護工作的領導。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廣播電視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以下統稱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設施的保護和管理監督工作,並採取措施,確保廣播電視設施的安全。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交通、林業、水利、電力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做好廣播電視設施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依法查處破壞、盜竊、損毀廣播電視設施的案件。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廣播電視設施的保護工作。第四條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城鄉規劃、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編制廣播電視設施發展專項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納入城鄉規劃;根據廣播電視設施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廣播電視設施建設年度計劃,並依法組織實施。第五條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侵佔、哄搶或者以其他方式破壞廣播電視設施。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有保護廣播電視設施的義務,對危害廣播電視設施安全的行為,有權制止並向公安機關或者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舉報。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廣播電視設施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
對在廣播電視設施保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保護措施第七條依法設立的廣播電視製作、播出、發射、傳輸設施管理單位(以下統稱廣播電視設施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技術標准建設廣播電視設施,按照法定的廣播電視設施保護范圍,設立保護標志、標明保護要求,做好廣播電視設施的維護管理工作。第八條依法建成的廣播電視設施受國家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下列行為:
(一)截斷、損毀廣播電視傳輸設施;
(二)在中短波廣播發射台發射天線場地地網范圍內,進行建築施工、從事深挖超過30厘米的作業;
(三)在發射設施周圍200米范圍內爆破作業、放火燒荒;
(四)在中波發射天線周圍150米范圍內建築施工,或者以天線外150米處為計算起點,興建高度超過仰角3度的高大建築;
(五)在電視、調頻發射天線周圍500米范圍內進行其高度超過天線發射部分的建築施工;
(六)擅自移動、損毀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標志;
(七)破壞、污染廣播電視發射台專用水源;
(八)佔用、破壞廣播電視發射台專用道路;
(九)擅自在廣播電視設施上安裝、插接設備器材或者接引其他線路;
(十)在廣播電視設施上非法插播節目信號;
(十一)阻斷依法運行的微波、廣播電視衛星地球站收發電波通路,但依法實施無線電管制的除外;
(十二)阻撓依法進行的廣播電視設施建設活動。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把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設施的保護范圍和要求,提供給同級人民政府城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交通、林業、水利、電力、通信、無線電等行政管理部門。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調整城鄉規劃涉及廣播電視設施保護范圍的,應當徵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在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凡涉及廣播電視設施的保護范圍和要求,應當事先徵求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
因建設需要,需搬遷廣播電視設施的,應當徵得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同意。遷建工作應當堅持先建設後拆除的原則,並保持廣播電視信號的暢通。遷建所需費用由造成廣播電視設施遷建的單位承擔。

⑩ 河北省廣播電視設施保護實施辦法

第一條 根據《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 本實施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依法設立的廣播電視台、站(包括有線廣播電視台、站,下同)和廣播電視傳輸網路的下列設施的保護:
(一)廣播電視節目發射設施,包括天線、饋線、調配系統、塔桅(桿)、地網、拉線、衛星發射天線、天線場地及其附屬設備等;
(二)廣播電視信號專用傳輸設施,包括空中架設和地下埋設的多芯電纜、同軸電纜、光纜線路(以下統稱傳輸線路)、塔桅(桿)、微波等空中專用傳輸通路、微波站、網路機務站、衛星上行站、衛星地面接收設施、轉播設施及其附屬設備等;
(三)廣播電視信號監測設施,包括監測接收天線、饋線、塔桅(桿)、測向場強室及其附屬設備等;
(四)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和播出設施,包括采訪、編輯、錄制、存儲、播放、轉播廣播電視節目等專用技術設備;
(五)廣播電視專用車輛,包括轉播車、移動衛星上行車、采訪車、錄音(像)車、監測車、工程車、發電車及其附屬設備等;
(六)其他設施,包括廣播電視專用的供電、供水、消防、避雷、通訊設施和道路、圍牆(網)、房屋及其附屬設備等。第三條 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設施保護工作。第四條 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規范,劃定廣播電視設施安全保護區,並設置明顯標志,標明保護要求。第五條 禁止下列危及廣播電視設施安全和損害其工作效能的行為:
(一)在距廣播電視發射天線周圍五百米范圍內建設高度超過天線發射部分的高大建築;
(二)利用廣播發射台發射的高頻輻射能量或有線傳輸的低頻電能照明;
(三)在衛星發射、接收天線前方(有能力指向東經五十九度到一百四十七度之間地球軌道方向)五十米范圍內建築施工,或者以天線前方五十米為計算起點修建高度超過仰角五度的建築物、構築物;
(四)在微波電路第一菲涅爾區范圍內設置影響電波正常傳送的障礙物,在距微波電路收發天線中心連線三十米范圍內建設干擾、妨礙信號傳輸的建築物;
(五)在廣播電視節目錄音(像)室、播放室周圍一百五十米范圍內製造無污染防治措施的一百分貝以上的雜訊;
(六)破壞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播出技術設備及附屬設備;
(七)在廣播電視發射台、轉播台(差轉台)、衛星上行站和微波站的地網、地線周圍三十米范圍內取土、採石;
(八)向架設在空中的有線傳輸線路投擲物品、射擊;
(九)在廣播電視台(站)專用道路上設置障礙物、堵塞泄水溝涵,在路基兩側各三米范圍內挖沙、取土。第六條 新建、擴建廣播電視設施,應當遵守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並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第七條 新建、擴建廣播電視設施,需要損害農作物、砍伐樹木或者拆遷建築物及其他設施的,廣播電視設施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並給予補償。第八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因工程建設確需調整、移動、拆除廣播電視設施時,必須事先向當地廣播電視設施管理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廣播電視設施管理單位應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答復。第九條 建築施工中損壞廣播電視設施的單位和或者個人應當及時向廣播電視管理單位報告,並派專人看管事故現場。廣播電視管理單位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履行職責。第十條 對廣播電視台(站)或者其天線、地網、地線、道路等佔用的土地或者山頭的產權、使用權有爭議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第十一條 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應將廣播電視台(站)及傳輸網路布局報所在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涉及妨礙廣播電視設施安全的工程建設前,應當徵求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第十二條 違反本實施辦法第五條規定的,《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對行政處罰已作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未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廣播電視設施管理單位責令改正,並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閱讀全文

與廣電網路進行信號傳輸設備年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米路由器手機無法使用網路 瀏覽:972
qq為什麼顯示網路連接失敗 瀏覽:924
網路服務密碼怎麼登錄 瀏覽:226
網路間接銷售有哪些好處 瀏覽:334
手機卡出省了網路怎麼變慢了 瀏覽:430
網路電視液晶電視機怎麼樣連接 瀏覽:482
山東省網路安全協會 瀏覽:248
如何做網路卡 瀏覽:58
華為手機網路在哪打開 瀏覽:660
網路噴子被噴死的人有哪些 瀏覽:324
哈密的網路推廣哪個公司做的好 瀏覽:13
二手手機網路購機 瀏覽:99
哪些期刊可以網路首發 瀏覽:249
哪個網路可以看怪物獵人電影 瀏覽:852
流量網路信號好的手機 瀏覽:403
網路共享軟體平台 瀏覽:115
網路都存在哪裡 瀏覽:455
要下載什麼才能有無線網路 瀏覽:403
惠州計算機網路機櫃 瀏覽:304
進入網路說明了什麼 瀏覽:43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