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感測網路拓撲控制的目的

無線感測網路拓撲控制的目的

發布時間:2022-10-24 13:08:04

① 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目標是要解決網路的哪些問題

無線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術的飛速發展,孕育出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並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組織的特點帶來了信息感知的一場變革,無線感測器網路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感測器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自組織網路。

信息安全
很顯然,現有的感測節點具有很大的安全漏洞,攻擊者通過此漏洞,可方便地獲取感測節點中的機密信息、修改感測節點中的程序代碼,如使得感測節點具有多個身份ID,從而以多個身份在感測器網路中進行通信,另外,攻擊還可以通過獲取存儲在感測節點中的密鑰、代碼等信息進行,從而偽造或偽裝成合法節點加入到感測網路中。一旦控制了感測器網路中的一部分節點後,攻擊者就可以發動很多種攻擊,如監聽感測器網路中傳輸的信息,向感測器網路中發布假的路由信息或傳送假的感測信息、進行拒絕服務攻擊等。
對策:由於感測節點容易被物理操縱是感測器網路不可迴避的安全問題,必須通過其它的技術方案來提高感測器網路的安全性能。如在通信前進行節點與節點的身份認證;設計新的密鑰協商方案,使得即使有一小部分節點被操縱後,攻擊者也不能或很難從獲取的節點信息推導出其它節點的密鑰信息等。另外,還可以通過對感測節點的合法性進行認證等措施來提高節點本身的安全性能。
根據無線傳播和網路部署特點,攻擊者很容易通過節點間的傳輸而獲得敏感或者私有的信息,如:在使用WSN監控室內溫度和燈光的場景中,部署在室外的無線接收器可以獲取室內感測器發送過來的溫度和燈光信息;同樣攻擊者通過監聽室內和室外節點間信息的傳輸,也可以獲知室內信息,從而非法獲取出房屋主人的生活習慣等私密信息。[6]
對策:對傳輸信息加密可以解決竊聽問題,但需要一個靈活、強健的密鑰交換和管理方案,密鑰管理方案必須容易部署而且適合感測節點資源有限的特點,另外,密鑰管理方案還必須保證當部分節點被操縱後(這樣,攻擊者就可以獲取存儲在這個節點中的生成會話密鑰的信息),不會破壞整個網路的安全性。由於感測節點的內存資源有限,使得在感測器網路中實現大多數節點間端到端安全不切實際。然而在感測器網路中可以實現跳-跳之間的信息的加密,這樣感測節點只要與鄰居節點共享密鑰就可以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攻擊者捕獲了一個通信節點,也只是影響相鄰節點間的安全。但當攻擊者通過操縱節點發送虛假路由消息,就會影響整個網路的路由拓撲。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是具有魯棒性的路由協議,另外一種方法是多路徑路由,通過多個路徑傳輸部分信息,並在目的地進行重組。
感測器網路是用於收集信息作為主要目的的,攻擊者可以通過竊聽、加入偽造的非法節點等方式獲取這些敏感信息,如果攻擊者知道怎樣從多路信息中獲取有限信息的相關演算法,那麼攻擊者就可以通過大量獲取的信息導出有效信息。一般感測器中的私有性問題,並不是通過感測器網路去獲取不大可能收集到的信息,而是攻擊者通過遠程監聽WSN,從而獲得大量的信息,並根據特定演算法分析出其中的私有性問題。因此攻擊者並不需要物理接觸感測節點,是一種低風險、的獲得私有信息方式。遠程監聽還可以使單個攻擊者同時獲取多個節點的傳輸的信息。
對策:保證網路中的感測信息只有可信實體才可以訪問是保證私有性問題的最好方法,這可通過數據加密和訪問控制來實現;另外一種方法是限制網路所發送信息的粒度,因為信息越詳細,越有可能泄露私有性,比如,一個簇節點可以通過對從相鄰節點接收到的大量信息進行匯集處理,並只傳送處理結果,從而達到數據化。
拒絕服務攻擊(DoS)
專門的拓撲維護技術研究還比較少,但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優化的拓撲維護能有效地節省能量並延長網路生命周期,同時保持網路的基本屬性覆蓋或連通。本節中,根據拓撲維護決策器所選維護策略

在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研究中,能效問題一直是熱點問題。當前的處理器以及無線傳輸裝置依然存在向微型化發展的空間,但在無線網路中需要數量更多的感測器,種類也要求多樣化,將它們進行鏈接,這樣會導致耗電量的加大。如何提高網路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將不準確性誤差控制在最小將是下一步研究的問題。
採集與管理數據

在今後,無線感測器網路接收的數據量將會越來越大,但是當前的使用模式對於數量龐大的數據的管理和使用能力有限。如何進一步加快其時空數據處理和管理的能力,開發出新的模式將是非常有必要的。
無線通訊的標准問題

標準的不統一會給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發展帶來障礙,在接下來的發展中,要開發出無線通訊標准。

②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及關鍵技術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及關鍵技術

無線感測器網路被普遍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是目前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和微電子技術等領域的研究熱點。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及關鍵技術,歡迎參考閱讀!

一、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

與其他類型的無線網路相比,感測器網路有著鮮明的特徵。其主要特點可以歸納如下:

(一)感測器節點能量有限。當前感測器通常由內置的電池提供能量,由於體積受限,因而其攜帶的能量非常有限。如何使感測器節點有限的能量得到高效的利用,延長網路生存周期,這是感測器網路面臨的首要挑戰。

(二)通信能力有限。無線通信消耗的能量與通信距離的關系為E=kdn。其中,參數n的取值為2≤n≤4,n的取值與許多因素有關。但是不管n具體的取值,n的取值范圍一旦確定,就表明,無線通信的能耗是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更加急劇地增加的。因此,在滿足網路連通性的要求下,應盡量採用多跳通信,減少單跳通信的距離。通常,感測器節點的通信范圍在100m內。

(三)計算、存儲和有限。一方面為了滿足部署的要求,感測器節點往往體積小;另一方面出於成本控制的目的`,節點的價格低廉。這些因素限制了節點的硬體資源,從而影響到它的計算、存儲和通信能力。

(四)節點數量多,密度高,覆蓋面積廣。為了能夠全面准確的監測目標,往往會將成千上萬的感測器節點部署在地理面積很大的區域內,而且節點密度會比較大,甚至在一些小范圍內採用密集部署的方式。這樣的部署方式,可以讓網路獲得全面的數據,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確性。

(五)自組織。感測器網路部署的區域往往沒有基礎設施,需要依靠感測器節點協同工作,以自組織的方式進行網路的配置和管理。

(六)拓撲結構動態變化。感測器網路的拓撲結構通常是動態變化的,例如部分節點故障或電量耗盡退出網路,有新的節點被部署並加入網路,為節約能量節點在工作和休眠狀態間進行切換,周圍環境的改變造成了無線通信鏈路的變化,以及感測器節點的移動等都會導致感測器網路拓撲結構發生變化。

(七)感知數據量巨大。感測器網路節點部署范圍大、數量多,且網路中的每個感測器通常都產生較大的流式數據並具有實時性,因此網路中往往存在數量巨大的實時數據流。受感測器節點計算、存儲和帶寬等資源的限制,需要有效的分布式數據流管理、查詢、分析和挖掘方法來對這些數據流進行處理。

(八)以數據為中心。對於感測器網路的用戶而言,他們感興趣的是獲取關於特定監測目標的真實可靠的數據。在使用感測器網路時,用戶直接使用其關注的事件作為任務提交給網路,而不是去訪問具有某個或某些地址標識的節點。感測器網路中的查詢、感知、傳輸都是以數據為中心展開的。

(九)感測器節點容易失效。由於感測器網路應用環境的特殊性以及能量等資源受限的原因,感測器節點失效(如電池能量耗盡等)的概率遠大於傳統無線網路節點。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提高數據的生存能力、增強網路的健壯性和容錯性以保證部分感測器節點的損壞不會影響到全局任務的完成。此外,對於部署在事故和自然災害易發區域的無線感測器網路,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當事故和災害導致大部分感測器節點失效時如何最大限度地將網路中的數據保存下來,以提供給災害救援和事故原因分析等使用。

二、關鍵技術

無線感測器網路作為當今信息領域的研究熱點,設計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有非常多的關鍵技術有待研究和發現,下面列舉若干。

(一)網路拓撲控制。通過拓撲控制自動生成良好的拓撲結構,能夠提高路由協議和MAC協議的效率,可為數據融合、時間同步和目標定位等多方面奠定基礎,有利於節省能量,延長網路生存周期。所以拓撲控制是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究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拓撲控制主要研究的問題是在滿足網路連通度的前提下,通過功率控制或骨幹網節點的選擇,剔除節點之間不必要的通信鏈路,生成一個高效的數據轉發網路拓撲結構。

(二)介質訪問控制(MAC)協議。在無線感測器網路中,MAC協議決定無線信道的使用方式,在感測器節點之間分配有限的無線通信資源,用來構建感測器網路系統的底層基礎結構。MAC協議處於感測器網路協議的底層部分,對感測器網路的性能有較大影響,是保證無線感測器網路高效通信的關鍵網路協議之一。感測器網路的強大功能是由眾多節點協作實現的。多點通信在局部范圍需要MAC協議協調其間的無線信道分配,在整個網路范圍內需要路由協議選擇通信路徑。

在設計MAC協議時,需要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節省能量。感測器網路的節點一般是以干電池、紐扣電池等提供能量,能量有限。

(2)可擴展性。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拓撲結構具有動態性。所以MAC協議也應具有可擴展性,以適應這種動態變化的拓撲結構。

(3)網路效率。網路效率包括網路的公平性、實時性、網路吞吐量以及帶寬利用率等。

(三)路由協議。感測器網路路由協議的主要任務是在感測器節點和Sink節點之間建立路由以可靠地傳遞數據。由於感測器網路與具體應用之間存在較高的相關性,要設計一種通用的、能滿足各種應用需求的路由協議是困難的,因而人們研究並提出了許多路由方案。

(四)定位技術。位置信息是感測器節點採集數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位置信息的監測消息可能毫無意義。節點定位是確定感測器的每個節點的相對位置或絕對位置。節點定位分為集中定位方式和分布定位方式。定位機制也必須要滿足自組織性,魯棒性,能量高效和分布式計算等要求。

(五)數據融合。感測器網路為了有效的節省能量,可以在感測器節點收集數據的過程中,利用本地計算和存儲能力將數據進行融合,取出冗餘信息,從而達到節省能量的目的。

(六)安全技術。安全問題是無線感測器網路的重要問題。由於採用的是無線傳輸信道,網路存在偷聽、惡意路由、消息篡改等安全問題。同時,網路的有限能量和有限處理、存儲能力兩個特點使安全問題的解決更加復雜化了。

;

③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我整理的碩士論文開題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題名稱:基於信任管理的WSN安全數據融合演算法的研究

一、立論依據

課題來源、選題依據和背景情況、課題研究目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1、課題來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0873199)。

2、選題依據。

無線感測器網路具有硬體資源(存儲能力、計算能力等)有限,電源容量有限,拓撲結構動態變化,節點眾多難於全面管理等特點,這些特點給理論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提出了大量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安全數據融合即為其一。雖然目前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不能滿足應用的需求。無線感測器網路是以數據為中心的網路,如何保證其數據融合的安全性還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基於此,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3、背景情況。

微電子技術、計算技術和無線通信等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低功耗多功能感測器的快速發展,使其在微小體積內能夠集成信息採集、數據處理和無線通信等多種功能。無線感測器網路就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感測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的網路系統,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採集和處理網路覆蓋區域中感知對象的信息,並發送給數據處理中心或基站。感測器網路被廣泛的應用於軍事、環境監測和預報、健康護理、智能家居、建築物狀態監控、復雜機械監控、城市交通,以及機場、大型工業園區的安全監測等領域。

感測器網路由大量感測器節點組成,收集的信息量大,存在冗餘數據。感測器節點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通信能量以及攜帶的能量都十分有限,數據融合就是針對冗餘數據進行網內處理,減少數據傳輸量,是減少能耗地重要技術之一。感測器網路中,將路由技術與數據融合技術結合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數據融合可以減少數據量,減輕數據匯聚過程中的網路擁塞,協助路由協議延長網路的生存時間。因而可以數據為中心的路由技術中應用數據融合技術。在戰場等非可信環境或對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環境中,數據融合也帶來了風險。例如,敵人可以俘獲節點獲取節點中的所有信息,從而完全控制節點的行為,偽造和篡改數據。傳統網路中的安全技術需要大量的存儲空間和計算量,不適合能量、計算能力、存儲空間都十分有限的感測器網路。因此必須設計適合感測器網路具有較強安全性的數據融合技術。

4、課題研究目的。

通過對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數據融合技術的研究,消除感測器中存在的、大量冗餘數據,有效節省感測器節點能量消耗,延遲節點和網路的工作壽命,在有節點被捕獲成為惡意節點情況下,及時檢測惡意節點,消除惡意節點發送的惡意數據對數據融合的不良影響,保障了感測器網路數據融合過程的可靠性,維護感測器網路的正常工作。

5、理論意義。

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究涵蓋了非常多的研究領域,安全數據融合技術是其中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本文把信任管理機制加入到感測器網路安全數據融合過程中,研究設計一種感測器節點信任值的計算方法,有效識別節點狀態,實現可靠的數據融合。

6、實際應用價值。

對於工作在敵方環境中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感測器節點容易被地方捕獲成為惡意節點,節點內存儲的密鑰等加密暴露,導致傳統的基於加密和認證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措施失效,在這種情況下,本研究可以可以及時識別惡意節點,保證感測器網路數據融合的可靠性,有效減少網路負載,延長網路工作壽命。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動態;所閱文獻的查閱范圍及手段。

1、國內外研究現狀、發展動態。

感測器網路與眾不同的特點導致感測器網路與傳統網路有極大不同。感測器網路的安全數據匯聚是要解決加密傳輸和數據匯聚的協調問題,實現數據的安全處理和傳輸。傳統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的安全技術並不適用於感測器網路,這吸引了眾多研究人員研究適合感測器網路的安全技術,並且提出了許多適合感測器網路的安全技術。安全數據融合演算法是WSN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方面,一直以來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如下:

(1)PerrigA等人提出了一種有效的WSN數據加密方法和廣播認證方法,為WSN安全性研究作出了基礎性工作。

(2)CAMH等人提出了一種基於模式碼的能量有效安全數據融合演算法,演算法用簇頭節點通過自定義的模式碼的選取來組織感測器節的發送冗餘數據實現數據融合,並且使用同態加密體重保證了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機密性。改方法對於每類數據類型需要保存和維護一個查找表,一旦查找表信息暴露,該安全方案將會失效。

(3)PrzydatekB等人提出的基於數據統計規律的數據融合演算法,演算法使用高效的`抽樣和迭代的證明來保證有多個惡意節點發送錯誤數據的情況下,保證基站能夠判定查詢結果的准確性。但是該方法對於每種聚集函數都需要一個復雜的演算法,為證明數據准確性,聚集節點需向基站發送大量參數,能量消耗太大。

(4)MahimkarA等人研究在WSN中使用橢圓曲線密碼實現數據加密和安全數據融合。但是在感測器節的十分有限的情況下,使用公鑰密碼體系使節點能量消耗更加迅速,縮短網路的壽命。

WSN的信任管理是在WSN管理的基礎上提出的,主要研究對節點進行信任值評估,藉助信任值增強WSN的安全性。傳統的基於密碼體系的安全機制,主要用來抵抗外部攻擊。假如節點被捕獲,節點存儲的密鑰信息將泄漏,使密碼體系失效。WSN信任管理作為密碼體系的補充可以有效的抵抗這種內部攻擊。將信任管理同WSN的安全構架相結合,可以全面提高WSN各項基礎支撐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近年來,WSN信任管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Ganeriwal等人提出的RFSN是一個較為完整的WSN信任管理系統,該模型使用直接信息和堅決信息來更新節點的信譽,節點根據得到的信譽信息來選擇是否和其他節點合作。可以建立僅由可信節點組成的網路環境。

(2)Garth等人中將信任管理用於簇頭選舉,採取冗餘策略和挑戰應答手段,盡可能的保證選舉出的簇頭節點為可信節點。

(3)Krasniewski提出了TIBFIT演算法將信任用於WSN容錯系統,把信任度作為一個參數融入到數據融合的過程中,提高對感知事件判斷的准確率,其提出的信任度計算方法比較的簡單。

無線感測器網路需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證網路中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對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數據融合技術和信任管理機制都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如何使用信任管理機制保證安全的數據融合的研究並不多見,許多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

2、所閱文獻的查閱范圍及手段。

充分利用校內圖書館資源、網路資源以及一些位於科技前沿的期刊學報。從對文獻的學習中掌握足夠的理論依據,獲得啟發以用於研究。

三、研究內容

1、研究構想與思路。

在本項目前期工作基礎上建立WSN三級簇結構模型,節點分為普通節點,數據融合節點(免疫節點),簇頭節點。在常規加密演算法的基礎上完成節點身份認證,通過消息認證碼或數字水印技術保證感測器節點傳送數據的真實性。上級節點保存下級節點的信任值,信任度的計算建立在傳送數據的統計分析之上。節點加入網路後先初始化為一定的信任值,每輪數據發送時,接收節點收集數據後,量化數據的分布規律,主要包括單個節點歷史數據分布規律和節點間數據差異的分析,確定數據分布模型(如正態分布、beta分布等),建立計算模型以確定節點間的信任值。信任值確定後,數據融合節點將普通節點按照不同的信任度進行分類,選取可信節點傳送的數據按查詢命令進行數據融合,將結果傳送到簇頭。簇頭同樣計算融合節點的信任度,保證數據融合節點的可靠性,計算最終數據查詢結果,使用Josang信任模型給出結果的評價。各數據融合節點之間保持通信,通過對比數據的一致性確保簇頭節點的可靠。

2、主要研究內容。

(1)設計有效的節點信任值計算方法,網路工作一段時間後,所有正常節點具有較高信任度,異常節點具有較低信任度,可初步判定為惡意節點。

(2)當融合節點或簇頭節點發生異常時能及時發現異常,並上報基站。

(3)過濾異常數據和惡意數據,盡量減少因節點被捕獲而對感知數據結果造成的影響。

(4)計算最終數據融合結果並且對最終數據融合結果做出評價來反映該結果的的可靠程度,供基站參考。

(5)進行演算法的能量分析。

3、擬解決的關鍵技術。

(1)建立WSN一個簇內數據傳送的三層簇結構模型,節點密集部署。

(2)模擬工作過程中節點被捕獲成為惡意節點,惡意節點可能發送和真實數據差別較大的數據,也能發送和真實數據差別不大但會影響融合結果的數據。

(3)計算並更新感測器節點的信任值,分析信任值的有效性。

(4)記錄各節點傳送數據值,並與實際值進行比較,分析融合數據的准確性。測試當有較多節點被捕獲時演算法的工作效果。

4、擬採取的研究方法。

查閱國內外大量有關無線感測器網路數據融合技術和信任管理技術方面的文獻,分析當前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領域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借鑒在該領域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在無線感測器網路數據融合中使用信任管理機制的主要問題。通過對已有的安全數據融合技術進行總結和分析,結合無線感測器網路自身的特點,設計出一種基於信任管理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數據融合演算法。

5、技術路線。

本課題嘗試使用信任管理機制來保障在無線感測器網路中實現安全的數據融合,在現有的對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數據融合技術的研究基礎上,與信任管理技術相結合,期望能夠對感測器網路安全數據融合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針對課題中的技術難點,通過查閱資料、向導師請教以及與項目組同學討論的形式來解決。

6、實施方案。

(1)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omnet++進行模擬實驗。

(2)建立無線感測器網路一個簇內數據傳送的三層結構模型,節點密集部署。

(3)模擬無線感測器網路受到攻擊時時的數據發送,根據數據統計規律計算和更新節點信任值。

(4)把節點按信任值分類,檢測識別惡意節點。

(5)根據節點信任值選擇有效數據完成數據融合。

7、可行性分析。

(1)理論知識積累:通過廣泛閱讀無線感測器網路數據融合技術方面的文獻形成了一定量的理論知識儲備,為課題的研究奠定基礎。

(2)技術積累:熟悉OMNeT++網路模擬軟體,具有一定的C++編程能力。

(3)技術合作:研究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向指導老師請教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對項目相關課題有疑問時,可以向項目組同學請教。對實驗平台的建立及使用有疑問時,可以和項目組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什麼是無線感測技術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將傳統感測器採用點對點傳輸、連接感測控制器而構成感測網路雛形,我們把它歸之為第一代感測器網路。隨著相關學科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感測器網路同時還具有了獲取多種信息信號的綜合處理能力,並通過與感測控制的相聯,組成了有信息綜合和處理能力的感測器網路,這是第二代感測器網路。而從上世紀末開始,現場匯流排技術開始應用於感測器網路,人們用其組建智能化感測器網路,大量多功能感測器被運用,並使用無線技術連接,無線感測器網路逐漸形成。

無線感測器網路是新一代的感測器網路,具有非常上世紀70年代,其發展和應用,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無線感測器網路可以看成是由數據獲取網路、數據頒布網路和控制管理中心三部分組成的。其主要組成部分是集成有感測器、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的節點,各節點通過協議自組成一個分布式網路,再將採集來的數據通過優化後經無線電波傳輸給信息處理中心。

⑤ 什麼是無線感測器網路

無線感測器的無線傳輸功能,常見的無線傳輸網路有RFID、ZigBee、紅外、藍牙、GPRS、4G、2G、Wi-Fi、NB-IoT。
與傳統有線網路相比,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具有很明顯的優勢特點,主要的要求有: 低能耗、低成本、通用性、網路拓撲、安全、實時性、以數據為中心等。

⑥ 為什麼要對物聯網的拓撲進行研究

具體來說,首先,無線感測網中感測節點能量有限,能耗問題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核心問題,為滿足運行時的低功耗,網路的拓撲結構,及路由的演算法,對節點的能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同樣的監測面積里在保證通訊互聯,對監測點全覆蓋的條件下進行最少的感測器節點排布,這也是降低網路部署成本的基本要求。無線感測網也必須能保證實現各個節點互聯互通,消除和修復網路覆蓋空洞,使用合適的覆蓋控制演算法和節點調度演算法在保證一定覆蓋性的前提下使一些節點的感測模塊策略性的休眠,對延長網路生存時間有重要意義。實現自動組網,完成數據的高效傳輸,這方面對無線感測網的拓撲控制演算法及相關模型建立也是必須進行深入研究的。此外,由於環境影響和能量耗盡等情況,節點容易出現故障,這就使得感測網路往往是動態的。因此,感測器網路節點需要以自組織的方式工作,能夠自己協調彼此的行為,無需固定的網路支持,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迅速展開並自動組網來提供監控監測。

⑦ 無線感測器網路中的部署問題,200分!!追加!!

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sensornetwork,WSN)是綜合了感測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能夠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和採集網路分布區域內的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並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獲得詳盡而准確的信息。傳送到需要這些信息的用戶。它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感測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的網路系統。感測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構成了感測器網路的三要素。
無線感測器網路作為當今信息領域新的研究熱點,涉及到許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很多,比如:網路拓撲控制、網路協議、網路安全、時間同步、定位技術、數據融合、數據管理、無線通信技術等方面,同時還要考慮感測器的電源和節能等問題。
所謂部署問題,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通過適當的策略布置感測器節點以滿足某種特定的需求。優化節點數目和節點分布形式,高效利用有限的感測器網路資源,最大程度地降低網路能耗,均是節點部署時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網路的覆蓋問題、連通問題和能耗問題3個方面。
基於節點部署方式的覆蓋:1)確定性覆蓋2)自組織覆蓋
基於網格的覆蓋:1)方形網格2)菱形網格
被監測目標狀態的覆蓋:1)靜態目標覆蓋2)動態目標覆蓋
連通問題可描述為在感測器節點能量有限,感知、通信和計算能力受限的情況下,採用一定的策略(通常設計有效的演算法)在目標區域中部署感測器節點,使得網路中的各個活躍節點之間能夠通過一跳或多跳方式進行通信。連通問題涉及到節點通信距離和通信范圍的概念。連通問題分為兩類:純連通與路由連通。
覆蓋中的節能對於覆蓋問題,通常採用節點集輪換機制來調度節點的活躍/休眠時間。連通中的節能針對連通問題,也可採用節點集輪換機制與調整節點通信距離的方法。而文獻中涉及最多的主要是從節約網路能量和平衡節點剩餘能量的角度進行路由協議的研究。

⑧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優缺點

一、優點

(1) 數據機密性

數據機密性是重要的網路安全需求,要求所有敏感信息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都要保證其機密性,不得向任何非授權用戶泄露信息的內容。

(2)數據完整性

有了機密性保證,攻擊者可能無法獲取信息的真實內容,但接收者並不能保證其收到的數據是正確的,因為惡意的中間節點可以截獲、篡改和干擾信息的傳輸過程。通過數據完整性鑒別,可以確保數據傳輸過程中沒有任何改變。

(3) 數據新鮮性

數據新鮮性問題是強調每次接收的數據都是發送方最新發送的數據,以此杜絕接收重復的信息。保證數據新鮮性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重放(Replay)攻擊。

二、缺點

根據網路層次的不同,無線感測器網路容易受到的威脅:

(1)物理層:主要的攻擊方法為擁塞攻擊和物理破壞。

(2)鏈路層:主要的攻擊方法為碰撞攻擊、耗盡攻擊和非公平競爭。

(3)網路層:主要的攻擊方法為丟棄和貪婪破壞、方向誤導攻擊、黑洞攻擊和匯聚節點攻擊。

(4)傳輸層:主要的攻擊方法為泛洪攻擊和同步破壞攻擊。

(8)無線感測網路拓撲控制的目的擴展閱讀:

一、相關特點

(1)組建方式自由。

無線網路感測器的組建不受任何外界條件的限制,組建者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快速地組建起一個功能完善的無線網路感測器網路,組建成功之後的維護管理工作也完全在網路內部進行。

(2)網路拓撲結構的不確定性。

從網路層次的方向來看,無線感測器的網路拓撲結構是變化不定的,例如構成網路拓撲結構的感測器節點可以隨時增加或者減少,網路拓撲結構圖可以隨時被分開或者合並。

(3)控制方式不集中。

雖然無線感測器網路把基站和感測器的節點集中控制了起來,但是各個感測器節點之間的控制方式還是分散式的,路由和主機的功能由網路的終端實現各個主機獨立運行,互不幹涉,因此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強度很高,很難被破壞。

(4)安全性不高。

無線感測器網路採用無線方式傳遞信息,因此感測器節點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很容易被外界入侵,從而導致信息的泄露和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損壞,大部分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節點都是暴露在外的,這大大降低了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安全性。

二、組成結構

無線感測器網路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包括節點、感測網路和用戶這3部分。其中,節點一般是通過一定方式將節點覆蓋在一定的范圍,整個范圍按照一定要求能夠滿足監測的范圍。

感測網路是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將所有的節點信息通過固定的渠道進行收集,然後對這些節點信息進行一定的分析計算,將分析後的結果匯總到一個基站,最後通過衛星通信傳輸到指定的用戶端,從而實現無線感測的要求。

⑨ 感測器中,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定義,目的,起源是什麼呢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定義是:由大量、靜止或移動的感測器節點,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路,目的是以協作的方式感知、採集、處理和傳輸在網路覆蓋區域內被感知對象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發送給用戶。無線感測器網路起源於美國軍方的研究,它具有自組織、無中心、動態性、多跳網路、硬體資源有限、能量受限、大規模網路、以數據為中心的特點,綜合了感測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網路與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等多種技術,體現了多個學科的相互融合。

閱讀全文

與無線感測網路拓撲控制的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qq連接失敗請檢查網路設置 瀏覽:344
華三和銳捷網路哪個好 瀏覽:132
網路電視盒子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01
會員系統單機版和網路版哪個安全 瀏覽:710
河北個人網路設備價格多少 瀏覽:996
計算機基礎和計算機網路有關系嗎 瀏覽:381
小米電視網路類型選擇哪個 瀏覽:501
電腦室的電腦同時開啟才有網路 瀏覽:825
移動網路apn接哪個網速最快 瀏覽:805
兩個路由器如何連一個網路 瀏覽:395
全國什麼時候有六g網路 瀏覽:306
網路工程師出差頻率多少 瀏覽:991
北京移動網路電話官網 瀏覽:466
無語用數字網路用語怎麼說 瀏覽:659
陝西廣電網路機頂盒沒信號 瀏覽:767
手機數據網路不管用怎麼回事 瀏覽:906
無線攝像頭一直有網路信號 瀏覽:403
四會安裝網路多少錢 瀏覽:1002
單片機網路模塊哪個好 瀏覽:288
網路營銷的職能網路品牌 瀏覽:67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