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WIFI7技術即將上線,相比WIFI6其優勢在哪裡
wifi7與WiFi 6相比,WiFi 7最明顯的優勢在於速度提升。據介紹,WiFi 7應支持高達30 gbps的吞吐量,最大網路速度為46.4 gbps,是WiFi 6的4.8倍,即9.6 gbps。
wifi7有什麼提升?
Wi-Fi 7將充分利用新的6GHz頻段(實際上是5.925-7.125ghz)。6GHz WiFi與6G不同。6GHz指Wi-Fi網路中當前使用的頻段。它首次在Wi-Fi 6e中得到支持,6G代表了第六代蜂窩寬頻網路技術標准。與2.4GHz、5GHz和其他頻段相比,6GHz工作在更高的頻段,提供更大的帶寬,從而實現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容量。它適用於高帶寬和低延遲的任務,如流媒體和游戲。目前,6GHz頻段僅用於Wi-Fi應用,其使用所產生的干擾比2.4GHz或5GHz頻段小得多。
Ⅱ 無線wifi什麼原理是什麼
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所持有。我為大家整理了無線WiFi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無線WiFi的技術原理
無線網路在無線區域網的范疇是指“無線相容性認證”,實質上是一種商業認證,同時也是一種無線聯網技術,以前通過網線連接電腦,而Wi-Fi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Wi-Fi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無線WiFi的主要功能
無線網路上網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無線上網,幾乎所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支持Wi-Fi上網,是當今使用最廣的一種無線網路傳輸技術。實際上就是把有線網路信號轉換成無線信號,就如在開頭為大家介紹的一樣,使用無線路由器供支持其技術的相關電腦,手機,平板等接收。手機如果有Wi-Fi功能的話,在有Wi-Fi無線信號的時候就可以不通過移動聯通的網路上網,省掉了流量費。
無線網路無線上網在大城市比較常用,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54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Wi-Fi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布線,可以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用戶的需要,並且由於發射信號功率低於100mw,低於手機發射功率,所以Wi-Fi上網相對也是最安全健康的。
但是Wi-Fi信號也是由有線網提供的,比如家裡的ADSL,小區寬頻等,只要接一個無線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線信號轉換成Wi-Fi信號。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城市裡到處覆蓋著由政府或大公司提供的Wi-Fi信號供居民使用,我國也有許多地方實施”無線城市“工程使這項技術得到推廣。在4G牌照沒有發放的試點城市,許多地方使用4G轉Wi-Fi讓市民試用。
無線WiFi的應用領域
網路媒體
由於無線網路的頻段在世界范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照的,因此WLAN無線設備提供了一個世界范圍內可以使用的,費用極其低廉且數據帶寬極高的無線空中介面。用戶可以在Wi-Fi覆蓋區域內快速瀏覽網頁,隨時隨地接聽撥打電話。而其它一些基於WLAN的寬頻數據應用,如流媒體、網路游戲等功能更是值得用戶期待。有了Wi-Fi功能我們打長途電話(包括國際長途)、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音樂下載、數碼照片傳遞等,再無需擔心速度慢和花費高的問題。Wi-FiWi-Fi技術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
掌上設備
無線網路在掌上設備上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一份子。與早前應用於手機上的藍牙技術不同,Wi-Fi具有更大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傳輸速率,因此Wi-Fi手機成為了2010年移動通信業界的時尚潮流。
日常休閑
2010年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Wi-Fi介面。當我們去旅遊、辦公時,就可以在這些場所使用我們的掌上設備盡情網上沖浪了。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Wi-Fi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或手機或psp或ipodtouch等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
在家也可以買無線路由器設置區域網然後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無線上網了。
無線網路和3G技術的區別就是3G在高速移動時傳輸質量較好,但靜態的時候用Wi-Fi上網足夠了。
無線網路的規模商業化應用,在世界范圍內罕見成功先例。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型運營商對這一模式的不認可;二是本身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但基於無線網路技術的無線區域網已經日趨普及,這意味將來可以十分方便的應用。一旦存在Wi-Fi網路的公眾場合,解決了運營商的互聯互通、高收費、漫遊性的問題,Wi-Fi將來從一個成功的技術轉化為成功的商業。
客運列車
2014年11月28日14時20分,中國首列開通WiFi服務的客運列車——廣州至香港九龍T809次直通車從廣州東站出發,標志中國鐵路開始WiFi(無線網路)時代。
列車WiFi開通後,不僅可觀看車廂內部區域網的高清影院、玩社區游戲,還能直達外網,刷微博、發郵件,以10-50兆的帶寬速度與世界聯通。
公共廁所
公廁免費WIFI
重慶南岸區2016年將修建20座帶有免費WIFI功能的公廁 。
無線WiFi的產生背景
無線網路是IEEE定義的無線網技術,在1999年IEEE官方定義802.11標準的時候,IEEE選擇並認定了CSIRO發明的無線網技術是世界上最好的無線網技術,因此CSIRO的無線網技術標准,就成為了2010年Wi-Fi的核心技術標准。
無線網路技術由澳洲政府的研究機構CSIRO在90年代發明並於1996年在美國成功申請了無線網技術專利。(US Patent Number 5,487,069)發明人是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Dr John O'Sullivan領導的一群由悉尼大學工程系畢業生組成的研究小組 。IEEE曾請求澳洲政府放棄其無線網路專利,讓世界免費使用Wi-Fi技術,但遭到拒絕。澳洲政府隨後在美國通過官司勝訴或庭外和解,收取了世界上幾乎所有電器電信公司(包括蘋果、英特爾、聯想、戴爾、AT&T、索尼、東芝、微軟、宏碁、華碩,等等)的專利使用費。2010年我們每購買一台含有Wi-Fi技術的電子設備的時候,我們所付的價錢就包含了交給澳洲政府的Wi-Fi專利使用費。
2010年全球每天估計會有30億台電子設備使用無線網路技術,而到2013年底CSIRO的無線網專利過期之後,這個數字預計會增加到50億。
無線網路被澳洲媒體譽為澳洲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科技發明,其發明人John O'Sullivan被澳洲媒體稱為”Wi-Fi之父“並獲得了澳洲的國家最高科學獎和全世界的眾多贊譽,其中包括歐盟機構,歐洲專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EPO)頒發的European Inventor Award 2012,即2012年歐洲發明者大獎。
無線WiFi的組成結構
一般架設無線網路的基本配備就是無線網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路資源,架設費用和復雜程度遠遠低於傳統的有線網路。如果只是幾台電腦的對等網,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電腦配備無線網卡。AP為Access 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接入點”,或“橋接器”。它主要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中扮演無線工作站及有線區域網絡的橋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路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路相連。特別是對於寬頻的使用,Wi-Fi更顯優勢,有線寬頻網路(ADSL、小區LAN等)到戶後,連接到一個AP,然後在電腦中安裝一塊無線網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個AP已經足夠,甚至用戶的鄰里得到授權後,則無需增加埠,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網。
硬體設備
隨著無線網路的不斷興起和發展,2010年無線網路模塊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
但是Wi-Fi模塊畢竟是一高頻性質的產品,它不象普通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設計的時候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現象和問題,讓一些沒有高頻設計經驗的工程師費勁心思,有相關經驗的從業人員,往往也是需要藉助昂貴的設備來協助分析。
對於無線網路部分的處理,有直接把Wi-Fi部分Layout到PCB主板上去的設計,這種設計,需要勇氣和技術,因為本身模塊的價格不高,主板對應的產品價格不菲,當有Wi-Fi部分產生的問題,調試更換比較麻煩,直接報廢可惜;所以很多設計都願意採用模塊化的Wi-Fi部分,這樣可以直接讓Wi-Fi部分模塊化,處理起來方便,而且模塊可以直接拆卸,對於產品的設計風險和具體的耗損也有很大幫助。
具體的硬體設計應該和相關Wi-Fi模塊咨詢時,要考慮清楚以下方面:
通信介面方面:2010年基本是採用USB介面形式,PCIE和SDIO的也有少部分,PCIE的市場份額應該不大,多合一的價格昂貴,而且實用性不強,集成的很多功能都不會使用,其實也是一種浪費。
供電方面:多數是用5V直接供電,有的也會利用主板設計中的電源共享,直接採用3.3V供電。
天線的處理形式:可以有內置的PCB板載天線或者陶瓷天線;也可以通過I-PEX接頭,連接天線延長線,然後讓天線外置。
規格尺寸方面:這個可以根據具體的設計要求,最小的有nano型號(可以直接做nano無線網卡);有可以做到迷你型的12*12左右(通常是外置天線方式採用);通常是25*12左右的設計多點(基本是板載天線和陶瓷天線多,也有外置天線接頭)。
跟主板連接的形式:可以直接SMT,也可以通過2.54的排針來做插件連接(這種組裝/維修方便)。
軟體的調試要結合具體的方案主控,畢竟Wi-Fi部分僅僅是一個無線的收發而已。很多用戶在咨詢的時候,很容易混淆!可以說,2013年Wi-Fi模塊應用最火爆的領域就是MID市場,同時傳統的一些網路領域應用市場也有滲透,比如一些工業控制領域/網路播放領域/甚至一些遙控領域也有在考慮的,基本上是能用到網路的部分都希望嘗試無線化!
無線WiFi的網路協議
一個Wi-Fi聯接點網路成員和結構站點(Station),網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基本服務單元(Basic Service Set,BSS)是網路最基本的服務單元。最簡單的服務單元可以只由兩個站點組成。站點可以動態地聯結(Associate)到基本服務單元中。
分配系統(Distribution System,DS)。分配系統用於連接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Medium)邏輯上和基本服務單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開的,盡管它們物理上可能會是同一個媒介,例如同一個無線頻段。
接入點(Access Point,AP)。接入點既有普通站點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統的功能。
擴展服務單元(Extended Service Set,ESS)。由分配系統和基本服務單元組合而成。這種組合是邏輯上,並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遠。分配系統也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技術。
關口(Portal),也是一個邏輯成分。用於將無線區域網和有線區域網或其它網路聯系起來。
這兒有3種媒介,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以及和無線區域網集成一起的其它區域網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們可能互相重疊。
IEEE802.11隻負責在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上的定址(Addressing)。分配系統和其它區域網的定址不屬無線區域網的范圍。
IEEE802.11沒有具體定義分配系統,只是定義了分配系統應該提供的服務(Service)。整個無線區域網定義了9種服務,5種服務屬於分配系統的任務,分別為,聯接(Association),結束聯接(Diassociation),分配(Distribution),集成(Integration),再聯接(Reassociation)。
4種服務屬於站點的任務,分別為,鑒權(Authentication),結束鑒權(Deauthentication),隱私(Privacy), MAC數據傳輸(MSDU delivery)。
無線WiFi的認證種類
前Wi-Fi聯盟所公布的認證種類有:
*WPA/WPA2:WPA/WPA2是基於IEEE802.11a、802.11b、802.11g的單模、雙模或雙頻的產品所建立的測試程序。內容包含通訊協定的驗證、無線網路安全性機制的驗證,以及網路傳輸表現與相容性測試。
*WMM(Wi-Fi MultiMedia):當影音多媒體透過無線網路的傳遞時,要如何驗證其帶寬保證的機制是否正常運作在不同的無線網路裝置及不同的安全性設定上是WMM測試的目的。
* WMM Power Save:在影音多媒體透過無線網路的傳遞時,如何透過管理無線網路裝置的待命時間來延長電池壽命,並且不影響其功能性,可以透過WMM Power Save的測試來驗證。
*WPS(Wi-Fi Protected Setup):這是一個2007年年初才發布的認證,目的是讓消費者可以透過更簡單的方式來設定無線網路裝置,並且保證有一定的安全性。當前WPS允許透過Pin Input Config(PIN)、Push Button Config(PBC)、USB Flash Drive Config(UFD)以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ontactless Token Config(NFC)的方式來設定無線網路裝置。
*ASD(Application Specific Device):這是針對除了無線網路存取點(Access Point)及站台(Station)之外其他有特殊應用的無線網路裝置,例如DVD播放器、投影機、列印機等等。
*CWG(Converged Wireless Group):主要是針對Wi-Fi mobile converged devices 的RF 部分測量的測試程序。
無線WiFi的發展前景
融合3G
從覆蓋范圍、傳輸速率、基本業務類別、可移動速率、前向擴展、演進走向等多方面綜合分析,3G與WLAN是一種可以揚長避短的互補關系。
對於GPRS、CDMA1x、1xRTT、EV-DO、EV-DV等技術而言,上下鏈路數據業務的對稱性是Wi-Fi的一個明顯優勢。對於3G室內的2Mbit數據速率,Wi-Fi也具有絕對的優勢,它當前採用的是802.11b標准,理論數據速率可達11Mbit,實際的物理層數據速率支持1、2、5.5、11Mbit可調,覆蓋范圍從100-300m。隨著802.11g/a、802.16e、802.11i、WiMAX等技術、協議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加上Wi-Fi聯盟對市場快速的反應能力,Wi-Fi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其中,作為802.11b發展的後繼標准802.16(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已經在2003年1月正式獲得批准,雖然它採用了與802.11b不同的頻段(10-66GHz),但是作為一項無線城域網(WMAN)技術,它可以和802.11b/g/a無線接入熱點互為補充,構築一個完全覆蓋城域的寬頻無線技術。Wi-Fi/WiMAX作為Cable和DSL的無線擴展技術,它的移動性與靈活性為移動用戶提供了真正的無線寬頻接入服務,實現了對傳統寬頻接入技術的帶寬特性和QoS服務質量的延伸。
對於Wi-Fi技術而言,漫遊、切換、安全、干擾等方面都是運營商組網時需考慮的重點。隨著骨幹傳輸網容量和傳輸速率的提高,無論採用平面或者兩層的架構都不會影響到用戶的寬頻快速接入;隨著IAPP以及MobileIP技術的完善、IPv6的發展也可以最終解決漫遊和切換的問題;802.11i標準的產生將提供更多的包括WPA2、多媒體認證等安全策略;不斷成熟的組網方案和干擾預檢測機制都可以減少頻率資源開發帶來的干擾。
Wi-Fi/WiMAX的市場目標是成為寬頻無線接入城域網技術,基本目標是要提供一種城域網領域點對多點的多廠商環境下可有效地互操作的寬頻無線接入手段,以實現滿足3G標準的以無線廣域網WWAN為基本模式、以公眾語音及多媒體數據為內容、在全球范圍內漫遊的個人手機終端的基本市場定位。Wi-Fi/WiMAX也可以作為3G無線廣域/城域、多點基站互聯支持手段的補充。
Wi-Fi/WiMAX的發展方向包括:網路技術,覆蓋更大的范圍,從熱點到熱區到整個城市;Wi-Fi手持終端和VoWLAN業務必然成為潛在的應用模式;基於IP的Wi-Fi/WiMAX的交換技術和開放的業務平台,將使WLAN網路更智能、更易管理;基於多層次的安全策略(WEP、WPA、WPA2、AES、等)提供不同等級的安全方案,將使企業、個人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性價比來選擇滿足自己需要的安全策略。
1.基於全IP的網路架構
不管是商用的還是正在試驗的(CDMA2000/WCDMAR99/R4/TD-SCDMA)3G標准都不是基於全IP的網路,比如CDMA2000是基於ANSI-41;WCDMA99/TD-SCDMA是基於傳統的GSM-MAP、R4軟交換的承載和控制分離方式,而直到R5引入了IMS才實現全IP的核心網。顯然全IP的核心網路也是3G發展的方向,採用基於全IP的核心網不但可以與無線接入方式獨立地發展,還可以支持包括Wi-Fi/WiMAX、WCDMA、Bluetooth等多種無線接入方式。在3G的R6中已經開始把WLAN和3G一同考慮了。
2.共用開放的業務平台和運營支撐系統
Wi-Fi/WiMAX和3G不同的承載特性(吞吐量、延時、QoS、對稱性等)為用戶享受語音、數據、多媒體業務提供更多的接入方式選擇;它們可通過共用開放的業務平台融合不同的業務引擎實現網路間互通;根據網路服務區內的性能,用戶可以手工或者自動選擇接入那個網路;同時支持WLAN和3G網路的運營支撐系統,可以對雙網實現統一的運營管理、計費、甚至用戶身份認證,最大限度降低網路建設、維護成本。
Ⅲ 【無線網路技術專題(六)】企業無線網路設備介紹
無線專題共12篇,本文為第六篇(點擊標題跳轉歷史文章):
無線專題(一):無線網路的前世今生
無線專題(二):Wi-Fi6與5G之戰
無線專題(三):無線網路是通過空氣傳輸數據嗎?
無線專題(四):你家Wi-Fi網速為什麼這么慢?
無線專題(五):Wi-Fi信號滿格網速就一定快嗎?
無線專題(六):企業無線網路設備介紹
無線專題(七):這些無線基礎概念你絕對沒聽過!
無線專題(八):無線網路典型組網架構分析
無線專題(九):典型室內場景無線網路部署方案
無線專題(十):無線網路工勘與設計案例分析
無線專題(十一):無線網路常用軟體與工具
無線專題(十二):無線網路常用優化手段
……
家用無線路由器大家都非常熟悉,常見品牌TP-LINK,水星等等。那企業級無線路由器是什麼樣呢?企業級的WLAN網路包含哪些設備呢?我們常說的AP,AC指的是什麼呢?今天就給大家聊聊企業級WLAN網路涉及的設備。
通過下面這張圖我們就能把企業WLAN相關設備展示出來:
STA : station的縮寫,指的是所有無線終端。
FAT AP : 胖AP(Access Point),類似家用無線路由器,需獨立進行配置管理,並獨立工作的AP。胖AP在中大型企業中使用較少,一般在小型企業中使用。
FIT AP : 瘦AP,無需獨立進行配置,只要接入網路,由AC統一監控管理,統一下發配置。
AC/WLC : 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無線控制器,統一管理所有瘦AP。
在中大型企業網路中,員工數量多,所需AP數量往往幾十台、幾百台,在這種企業中如果AP都獨立配置管理工作量非常大,且維護起來相當麻煩。所以在這類場景通常使用瘦AP+AC的架構進行無線組網。
無線網橋: 無線網橋顧名思義就是無線網路的橋接,它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實現在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搭起通信的橋梁。
有線網路: 無線網路一般不會獨立存在,需要構建在有線網路基礎之上。AP通過部署在天花板或者牆上,所以連接AP的接入交換機通常需要支持POE供電。
FAT AP :
FAT AP(胖AP)架構又稱為自治式網路架構。
• 當部署單個AP時,由於FAT AP具備較好的獨立性,不需要另外部署集中控制設備,部署起來很方便,成本較低廉。
• 但是,在企業中,隨著WLAN覆蓋面積增大,接入用戶增多,需要部署的
FAT AP數量也會增多。而每個FAT AP又是獨立工作的,缺少統一的控制設
備,因此管理、維護這些FAT AP就變得十分麻煩。
• 所以對於企業而言,不推薦FATAP架構,更合適的選擇是下面要介紹的
AC+FIT AP架構。
AC+FIT AP :
• AC負責WLAN的接入控制、轉發、AP的配置監控、漫遊管理、安全控制等。
• FIT AP(瘦AP)負責802.11報文的加解密、802.11的物理層功能、接受AC的管理、空口的統計等簡單功能。
• AC和AP之間使用的通信協議是CAPWAP。
相比於 FAT AP 架構, AC+FIT AP架構的 特點:
1、由無線控制器AC和FIT AP在有線網的基礎上構成
2、FIT AP無需配置
3、FIT AP和無線客戶端由無線控制器統一管理
4、可以在任何現有的二層或三層網路中部署
從2018-2019年Ganter無線區域網基礎設施的魔力象限中可以看出來,無線產品做得最好的一直都是Cisco和Aruba,用過的同學都知道。
如果單從國內的市場份額來看,H3C常年霸佔市場佔有率第一,華為、銳捷緊隨其後。
你知道無線信號專業名詞這么表示嗎?企業無線網路常用概念還有哪些?
想要詳細了解請關注後續文章。
無線專題共12篇,本文為第六篇(點擊標題跳轉歷史文章):
無線專題(一):無線網路的前世今生
無線專題(二):Wi-Fi6與5G之戰
無線專題(三):無線網路是通過空氣傳輸數據嗎?
無線專題(四):你家Wi-Fi網速為什麼這么慢?
無線專題(五):Wi-Fi信號滿格網速就一定快嗎?
無線專題(六):企業無線網路設備介紹
無線專題(七):這些無線基礎概念你絕對沒聽過!
無線專題(八):無線網路典型組網架構分析
無線專題(九):典型室內場景無線網路部署方案
無線專題(十):無線網路工勘與設計案例分析
無線專題(十一):無線網路常用軟體與工具
無線專題(十二):無線網路常用優化手段
……
Ⅳ 無線網路安全技術
《無線網路安全》
《無線黑客傻瓜書》
Ⅳ 無線網路有哪些先進技術
作業的答案估計是這么寫的:利用無線電波作為信息傳輸的媒介構成的無線區域網(WLAN),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
Ⅵ 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
1、LoRa技術
LoRa是LPWAN通信技術之一,是美國Semtech公司採用並推廣的基於擴頻技術的超長距離無線傳輸方案。物理層或無線調制用於建立長距離通信鏈路。許多傳統無線系統使用頻移鍵控(FSK)調製作為物理層,因為這是實現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調制。
2、WiFi
全稱Wireless-Fidelity,是無線區域網(WLAN)中的一個標准。自1999年推出以來,它一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上網方式之一。
3、Zigbee/802.15.4協議
Zigbee於2003年正式提出,它的出現是為了彌補藍牙通信協議復雜度高、功耗大、距離短、組網規模小等缺陷。這個名字取自蜜蜂。蜜蜂是一種「舞蹈」,通過飛行和拍動翅膀與同伴傳遞花粉的位置信息,在群體中形成交流網路。
4、線程/IEEE 802.15.4協議
Thread和ZigBee屬於802.15.4,但是對於802.15.4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Thread是基於IPv6的協議,在傳輸安全性和系統可靠性方面進行了優化。它不僅可以承載高通海爾數十家企業集團的物聯網聯盟AllSeen,還可以支持蘋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
5、Z-Wave
Z-Wave無線組網規范於2004年由丹麥晶元和軟體開發商Zensys牽頭提出,其應用由Z-Wave聯盟推動。Z-Wave的工作頻率在美國為908.42MHz,在歐洲為868.42MHz,採用無線mesh網路技術,因此任何節點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與通信范圍內的其他鄰居節點進行通信。
無線通信技術的特點
一、無線通信技術不受時空間因素影響
無線通信技術不依靠天線進行信息的傳遞,其傳播介質為電磁波與光波。電磁波與光波廣泛存在於大氣中,因此其傳播並不會受到傳播介質因素影響。此外無線通信技術還可以藉助於衛星網路進行信息的傳輸。圖片、文字信息、視頻、音頻等各種信息都可以依靠無線通信技術在衛星網路的助力下進行傳播,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傳播效率。
不受限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這種信息交流方式,極大滿足了當下人們的交流溝通需求,解決了人們跨地域交流存在的困難與問題,提高了信息交流交互的時效性以及便捷性。同時,優秀的信息處理能力也是無線通信技術的顯著優勢,其能夠實現知識信息的快速查閱和處理,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二、無線通信技術具有可移動性
無線通信技術誕生之後,隨著科技信息的發展,其在技術方面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創新和進步。譬如在無線通信技術終端方面,就得到了不斷的完善。無線通信用戶可以進行不同區域之間的移動,其通信連接也能進行相應的移動而通信信號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
當前移動智能終端是無線通信技術應用的主要工具與載體,由於這些工具體積較小,便於人攜帶,也就更利於進行無線通信。用戶可以攜帶這些工具進行出行,且始終能夠保持和具有良好的通信能力,用戶能夠不受時空間因素限制進行辦公或娛樂。
三、無線通信具有不穩定性
雖然無線通信技術具有很多的優勢,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其依舊存在著一些不足。無線通信技術主要是依靠於空氣中的電磁波和光波等介質進行傳播,大氣層是無線通信傳輸的物理通道,但由於大氣層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也就是說在進行無線通信技術的信息傳播時,所有的調制信息都是暴露在公共空間中的,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由於在信息傳遞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物理層保護,部分不法分子在就可以通過這個漏洞對信息進行竊取和篡改,信息的安全性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無線通信技術所存在的不穩定性問題會增加用戶通信風險與隱患,無論是對個人的隱私還是整個社會的穩定都有著極大的不利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線通信
Ⅶ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感測技術,包括光感、聲感等。
無線網路技術,基於紅外的、基於無線電磁波的等無線網路技術。
無線網路數據包在有線網路的傳輸技術,一般是需要進行二次封裝的,才能將無線網路數據包在有線網路中進行傳輸。
Ⅷ 如何設置無線網路
設置無線網路所需事項
支持無線網路的操作系統:Windows 7 操作系統完全支持無線網路。對於 Windows XP 用戶,我們建議安裝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使用 Windows Update 檢查您是否需要安裝服務包。單擊開始按鈕,單擊所有程序,單擊 Windows Update,然後再單擊檢查更新。雖然 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XP 服務包並非無線網路的必要項目,但可以使網路設置變得更容易,並幫助保護您免遭黑客、蠕蟲或其他 Internet 入侵者的攻擊。
寬頻(DSL 或有線)Internet 連接
要設置無線 Internet,您需要 Internet 服務提供商 (ISP) 通常按月收費提供的寬頻或高速 Internet 連接(非撥號上網連接)。兩者常見的寬頻技術分別為數字用戶線 (DSL) 和有線技術。這些都要求有 DSL 數據機或有線數據機(通常由 ISP 提供)。ISP 和數據機到手之後,您即可隨時連接到 Internet。
建立新的 Internet 連接: Windows 7 和 Windows VistaWindows XP內置無線網路支持功能的無線路由器、DSL 數據機或有線數據機 路由器會將Internet 連接信號轉換成無線廣播,類似於無線電話基站。最新的 DSL 和有線數據機集成了無線網路功能,被稱為數據機路由器。如果您從ISP 收到或購買的路由器已經內置無線功能,則您不需要單獨購買無線路由器。只需遵循ISP 提供的操作指南激活無線連接即可。
如果您需要購買無線路由器,請確保您購買的是無線路由器,而非無線接入點。Linksys 路由器是廣受歡迎的無線網路路由器,全因它的設置非常簡單。目前市場上擁有眾多路由器可供選擇,例如:
當您在店內或 Internet 上尋找無線路由器或其它無線設備時,您可能會注意到,您可以選擇支持四種不同無線網路技術的設備:802.11a、802.11b、802.11g 和 802.11n。我們推薦 802.11g (Wireless-G) 或 802.11n (Wireless-N),因為兩者具備卓越的性能並且幾乎兼容一切設備。
注意:如果您不希望購買無線路由器,或希望暫時出於特定目的連接計算機或設備,例如共享設備或游戲,則您可以設置一個無路由器的臨時無線網路。這被稱為臨時網路。
設置臨時網路:
Windows 7
Windows Vista
帶有內置無線網路支持或無線網路適配器的計算機
如果是最新的計算機,您可能已擁有內置無線功能。如果是這種情況,您不需要無線網路適配器。以下是如何檢查計算機是否安裝無線支持的方法:
如果您的台式計算機或筆記本計算機未內置無線支持,則您需要購買網路適配器,將您的計算機無線連接到無線路由器。如果您需要為台式計算機配置適配器,則購買 USB 無線網路適配器。如果您擁有筆記本計算機,則需購買基於PC卡的網路適配器,並確保您已為網路上的每台計算機配置一個適配器。
注意:為確保方便設置,請選擇同一無線路由器供應商製造的網路適配器。例如,如果您發現 Linksys 路由器的價格優惠,則請選擇匹配的 Linksys 網路適配器。要進一步簡化購買過程,請購買捆綁銷售產品,例如 Linksys、Actiontec、D-Link、Netgear、Microsoft 和 Buffalo 的捆綁產品組合。如果您擁有台式計算機,請確保您擁有一個可用的 USB 埠,以便插入無線網路適配器。如果沒有任何可用的 USB 埠,則購買 USB 集線器以添加更多埠。
路由器設置操作指南副本
設置無線網路之前,最好確保您擁有路由器製造商或 ISP 提供的設置操作指南副本。如果沒有副本,則訪問製造商的網站,了解如何設置路由器的操作指南。
溫馨提示:所有路由器均有所不同,因此您可能需要咨詢使用特定路由器設置無線網路的操作指南。
所需物品齊備後,遵循五項步驟設置無線網路。
1. 連接到 Internet
確保 Internet 連接和 DSL 或有線數據機工作正常。無線網路取決於 Internet 連接正常與否。
2. 連接無線路由器
本部分論述連接獨立無線路由器到 DSL 數據機或有線數據機的步驟。如果擁有數據機路由器,則遵循 ISP 的操作指南連接網路。
由於您會暫時斷開 Internet,因此請在繼續設置之前列印操作指南。
首先,確定有線數據機或 DSL 數據機的位置,拔掉電源以關閉數據機。
接下來連接無線路由器到數據機。數據機應該會直接連接到 Internet。稍後,接通所有連接後,計算機會無線連接到路由器,並且路由器會通過數據機發送通信到 Internet。
接下來連接路由器到數據機:
注意: 以下操作說明適用於 Linksys 無線路由器。路由器的埠可能貼有不同標簽,並且路由器的圖像可能看起來不同。檢查隨同設備附送的文檔,以獲取更多援助。或則利用 Bing 搜索引擎搜索「[製造商/型號] 無線路由器設置」,查找圖像和操作指南。
如果目前計算機已直接連接到數據機:
拔掉計算機背面的網線,然後將其插入路由器背面貼有 Internet、WAN 或 WLAN 標簽的埠。 如果計算機目前未連接到 Internet:將網線的一端(路由器隨附)插入數據機的埠,然後將網線另一端插入無線路由器的 Internet、WAN 或 WLAN 埠。 如果計算機目前已連接到路由器: 從當前路由器拔掉連接 Internet、WAN 或 WLAN 埠的網線,然後將此網線端插入無線路由器上的 Internet、WAN 或 WLAN 埠。然後,拔掉任何其他網線,並將其插入無線路由器的可用埠。您不再需要原始的路由器,因為新的無線路由器已將其取代。
接下來,插上並開啟有線或 DSL 數據機。等待幾分鍾,讓其連接到 Internet,然後插上並開啟無線路由器。一分鍾之後,無線路由器的 Internet、WAN 或 WLAN 指示燈應該會亮起,表明它已成功連接到數據機。
使用無線路由器隨附的網線,暫時連接計算機到無線路由器上一個可用的網路埠(任何貼有 Internet、WAN 或 WLAN的埠)。如果需要,請開啟計算機。它應該會自動連接到路由器。
接下來,打開 Internet Explorer 並在網址欄內輸入網址以配置路由器。
注意:請在您正在使用的計算機上執行此步操作,設置無線網路。計算機會自動鏈接到路由器網頁。如果在其他計算機上輸入路由器的網址,在導航欄內輸入網址不會將您引導至路由器配置網頁。
在路由器配置網頁,可能會提示您輸入密碼。您使用的網址和密碼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您的路由器類型,因此請參閱路由器隨附或製造商網站上的操作指南。
為便於參考,本表顯示了一些常見路由器製造商的默認網址、用戶名和密碼。如果網址未列出,則您可閱讀路由器隨附文檔或訪問製造商網頁查找。您可以使用多個網址。
Internet Explorer 會顯示路由器配置網頁以及數據機 IP 地址和其他信息。大多數默認設置應該都可接受,但您需要配置以下三項:
被稱為 SSID 的無線網路名稱。此名稱顯示網路身分,並顯示在可用無線網路列表內。您應更改 ISP 提供的默認 SSID,並為您的網路命名一個唯一的名稱。這可幫助您識別自己的網路,並保護無線網路的安全,防止與其他使用默認 SSID 的無線網路重疊。有助於保護無線網路的 Wi-Fi Protected Access (WPA 或 WPA2)。重要的是設置啟用加密的網路安全密鑰,以幫助保護無線網路安全。加密後,沒有安全密鑰的人員無法連接到您的網路,您的網路發送的所有信息均會加密,因此僅擁有解密信息的密鑰的計算機可讀取該信息。這有助於防止未經允許訪問您的網路和文件的企圖。Wi Fi Protected Access(WPA 或 WPA2)是推薦的無線網路加密方法。無線加密 (WEP) 並不安全。Windows 7、Windows Vista Service Pack 2 和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 均支持 WPA2。
當您設置大多數路由器時(獨立的路由器和數據機路由器),您會被要求提供用於路由器生成多個密鑰的通行短語。確保您的通行短語唯一且擁有足夠長的字元(您不需要將其記住)。一些路由器和數據機路由器現在具有被稱為快速安全設置 (或 QSS) 的功能,此功能會在您按下路由器按鈕時自動分配一個密鑰。
務必保管好網路安全密鑰和通行短語硬拷貝和數字副本,以防丟失或放錯位置。您可以恢復丟失的網路密鑰或者在路由器上重置,但是其過程非常復雜,並且每個路由器的處理過程均不同,有時需要重新設置網路。控制無線網路的管理員密碼。如同任何其他密碼一樣,它不應該是您可以在詞典內找到的單詞,而應該是字母、數字和符號組合。務必保管好此密碼的硬拷貝和數字副本,因為您在必須更改路由器設置時需要用到它。配置上述設置時遵循的確切步驟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您的路由器的類型。每次配置設置完成之後,務必單擊保存設置、應用或確定,以保存更改。獲得更多確保網路安全的幫助。連接計算機和設備到網路之前,應斷開無線網線與計算機的連接。
4. 連接計算機、列印機和其他設備到無線網路
您可以連接多台計算機、列印機和許多其他周邊設備到網路,例如電視、手機、iTouch 或 iPad。連接設備到網路之前,請確保要添加的計算機或設備內置無線網路或網路適配器。許多較新的設備內置無線功能。若要添加的計算機或設備未內置無線網路支持,則將網路適配器插入 USB 埠,並在計算機頂部放置一根天線(對於台式計算機而言),或者將網路適配器插入空的 PC 卡插槽(對於筆記本計算機而言)。Windows 會自動偵測新的適配器,並提示您插入適配器隨附 CD。屏幕上的操作指南會指導您完成配置過程。
使用以下鏈接查找使用操作系統添加特定計算機或設備到網路的逐步操作指南。每種操作系統均擁有特定操作指南,並顯示如何自動或手動添加有線(乙太網)或無線計算機以及如何添加運行 Windows
7、Windows Vista 或 Windows XP 的計算機。同時提供添加列印機及有線和無線設備的操作指南。
Ⅸ 現代無線網路的新技術是什麼
c計算機通信分兩種: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
無線通信包括衛星,微波,紅外等等
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AN)技術可以非常便捷地以無線方式連接網路設備,人們可隨時、隨地、隨意地訪問網路資源。在推動網路技術發展的同時,無線區域網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本文分析了無線區域網的優缺點極其理論基礎,介紹了無線區域網的協議標准,闡述了無線區域網的體系結構,探討了無線區域網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 乙太網 無線區域網 擴頻 安全性 移動IP
一、引 言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區域網絡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於是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應運而生,且發展迅速。盡管目前無線區域網還不能完全獨立於有線網路,但近年來無線區域網的產品逐漸走向成熟,正以它優越的靈活性和便捷性在網路應用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無線區域網是無線通信技術與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從專業角度講,無線區域網就是通過無線信道來實現網路設備之間的通信,並實現通信的移動化、個性化和寬頻化。通俗地講,無線區域網就是在不採用網線的情況下,提供乙太網互聯功能。
廣闊的應用前景、廣泛的市場需求以及技術上的可實現性,促進了無線區域網技術的完善和產業化,已經商用化的802.11b網路也正在證實這一點。隨著802.11a網路的商用和其他無線區域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區域網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二、無線區域網概述
無線網路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美國陸軍研發出了一套無線電傳輸技術,採用無線電信號進行資料的傳輸。這項技術令許多學者產生了靈感。1971年,夏威夷大學的研究員創建了第一個無線電通訊網路,稱作ALOHNET。這個網路包含7台計算機,採用雙向星型拓撲連接,橫跨夏威夷的四座島嶼,中心計算機放置在瓦胡島上。從此,無線網路正式誕生。
1.無線區域網的優點
(1)靈活性和移動性。在有線網路中,網路設備的安放位置受網路位置的限制,而無線區域網在無線信號覆蓋區域內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無線區域網另一個最大的優點在於其移動性,連接到無線區域網的用戶可以移動且能同時與網路保持連接。
(2)安裝便捷。無線區域網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減少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區域的區域網絡。
(3)易於進行網路規劃和調整。對於有線網路來說,辦公地點或網路拓撲的改變通常意味著重新建網。重新布線是一個昂貴、費時、浪費和瑣碎的過程,無線區域網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4)故障定位容易。有線網路一旦出現物理故障,尤其是由於線路連接不良而造成的網路中斷,往往很難查明,而且檢修線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無線網路則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換故障設備即可恢復網路連接。
(5)易於擴展。無線區域網有多種配置方式,可以很快從只有幾個用戶的小型區域網擴展到上千用戶的大型網路,並且能夠提供節點間"漫遊"等有線網路無法實現的特性。
由於無線區域網有以上諸多優點,因此其發展十分迅速。最近幾年,無線區域網已經在企業、醫院、商店、工廠和學校等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無線區域網的理論基礎
目前,無線區域網採用的傳輸媒體主要有兩種,即紅外線和無線電波。按照不同的調制方式,採用無線電波作為傳輸媒體的無線區域網又可分為擴頻方式與窄帶調制方式。
(1)紅外線(Infrared Rays,IR)區域網
採用紅外線通信方式與無線電波方式相比,可以提供極高的數據速率,有較高的安全性,且設備相對便宜而且簡單。但由於紅外線對障礙物的透射和繞射能力很差,使得傳輸距離和覆蓋范圍都受到很大限制,通常IR區域網的覆蓋范圍只限制在一間房屋內。
(2)擴頻(Spread Spectrum,SS)區域網
如果使用擴頻技術,網路可以在ISM(工業、科學和醫療)頻段內運行。其理論依據是,通過擴頻方式以寬頻傳輸信息來換取信噪比的提高。擴頻通信具有抗干擾能力和隱蔽性強、保密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強的特點。擴頻技術主要分為跳頻技術(FHSS)和直接序列擴頻(DSSS)兩種方式。
所謂直接序列擴頻,就是用高速率的擴頻序列在發射端擴展信號的頻譜,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擴頻碼序列進行解擴,把展開的擴頻信號還原成原來的信號。而跳頻技術與直序擴頻技術不同,跳頻的載頻受一個偽隨機碼的控制,其頻率按隨機規律不斷改變。接收端的頻率也按隨機規律變化,並保持與發射端的變化規律一致。跳頻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頻系統的性能,跳頻越高,抗干擾性能越好,軍用的跳頻系統可達到每秒上萬跳。
(3)窄帶微波區域網
這種區域網使用微波無線電頻帶來傳輸數據,其帶寬剛好能容納信號。但這種網路產品通常需要申請無線電頻譜執照,其它方式則可使用無需執照的ISM頻帶。
3.無線區域網的不足之處
無線區域網在能夠給網路用戶帶來便捷和實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無線區域網的不足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性能。無線區域網是依靠無線電波進行傳輸的。這些電波通過無線發射裝置進行發射,而建築物、車輛、樹木和其它障礙物都可能阻礙電磁波的傳輸,所以會影響網路的性能。
(2)速率。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與有線信道相比要低得多。目前,無線區域網的最大傳輸速率為54Mbit/s,只適合於個人終端和小規模網路應用。
(3)安全性。本質上無線電波不要求建立物理的連接通道,無線信號是發散的。從理論上講,很容易監聽到無線電波廣播范圍內的任何信號,造成通信信息泄漏。
三、無線區域網協議標准
無線區域網技術(包括IEEE802.11、藍牙技術和HomeRF等)將是新世紀無線通信領域最有發展前景的重大技術之一。以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為代表的多個研究機構針對不同的應用場合,制定了一系列協議標准,推動了無線區域網的實用化。
1.IEEE802.11系列協議
作為全球公認的區域網權威,IEEE 802工作組建立的標准在區域網領域內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協議包括802.3乙太網協議、802.5令牌環協議和802.3z100BASE-T快速乙太網協議等。IEEE於1997年發布了無線區域網領域第一個在國際上被認可的協議——802.11協議。1999年9月,IEEE提出802.11b協議,用於對802.11協議進行補充,之後又推出了802.11a、802.11g等一系列協議,從而進一步完善了無線區域網規范。IEEE802.11工作組制訂的具體協議如下:
(1)802.11a
802.11a採用正交頻分(OFDM)技術調制數據,使用5GHz的頻帶。OFDM技術將無線信道分成以低數據速率並行傳輸的分頻率,然後再將這些頻率一起放回接收端,可提供25Mbit/s的無線ATM介面和10Mbit/s的乙太網無線幀結構介面,以及TDD/TDMA的空中介面。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傳輸速度,改進信號質量,克服干擾。物理層速率可達54Mbit/s,傳輸層可達25Mbit/s,能滿足室內及室外的應用。
(2)802.11b
802.11b也被稱為Wi-Fi技術,採用補碼鍵控(CCK)調制方式,使用2.4GHz頻帶,其對無線區域網通信的最大貢獻是可以支持兩種速率--5.5Mbit/s和11Mbit/s。多速率機制的介質訪問控制可確保當工作站之間距離過長或干擾太大、信噪比低於某個門限值時,傳輸速率能夠從11Mbit/s自動降到5.5Mbit/s,或根據直序擴頻技術調整到2Mbit/s和1Mbit/s。在不違反FCC規定的前提下,採用跳頻技術無法支持更高的速率,因此需要選擇DSSS作為該標準的惟一物理層技術。
(3)802.11g
2001年11月,在802.11 IEEE會議上形成了802.11g標准草案,目的是在2.4GHz頻段實現802.11a的速率要求。該標准將於2003年初獲得批准。802.11g採用PBCC或CCK/OFDM調制方式,使用2.4GHz頻段,對現有的802.11b系統向下兼容。它既能適應傳統的802.11b標准(在2.4GHz頻率下提供的數據傳輸率為11Mbit/s),也符合802.11a標准(在5GHz頻率下提供的數據傳輸率56Mbit/s),從而解決了對已有的802.11b設備的兼容。用戶還可以配置與802.11a、802.11b以及802.11g均相互兼容的多方式無線區域網,有利於促進無線網路市場的發展。
(4)其他相關協議
IEEE802工作組今後將繼續對802.11系列協議進行探討,並計劃推出一系列用於完善無線區域網應用的協議,其中主要包括802.11e(定義服務質量和服務類型)、802.11f(AP間協議)、802.11h(歐洲5GHz規范)、802.11i(增強的安全性&認證)、802.11j(日本的4.9GHz規范)、802.11k(高層無線/網路測量規范)以及高吞吐量研究工作組的相關協議。
2.藍牙規范(Bluetooth)
藍牙規范是由SIG(特別興趣小組)制定的一個公共的、無需許可證的規范,其目的是實現短距離無線語音和數據通信。藍牙技術工作於2.4GHz的ISM頻段,基帶部分的數據速率為1Mbit/s,有效無線通信距離為10~100m,採用時分雙工傳輸方案實現全雙工傳輸。藍牙技術採用自動尋道技術和快速跳頻技術保證傳輸的可靠性,具有全向傳輸能力,但不需對連接設備進行定向。其是一種改進的無線區域網技術,但其設備尺寸更小,成本更低。在任意時間,只要藍牙技術產品進入彼此有效范圍之內,它們就會立即傳輸地址信息並組建成網,這一切工作都是設備自動完成的,無需用戶參與。
3.HomeRF標准
在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批准HomeRF標准之前,HomeRF工作組於1998年為在家庭范圍內實現語音和數據的無線通信制訂出一個規范,即共享無線訪問協議(SWAP)。該協議主要針對家庭無線區域網,其數據通信採用簡化的IEEE802.11協議標准。之後,HomeRF工作組又制定了HomeRF標准,用於實現PC機和用戶電子設備之間的無線數字通信,是IEEE802.11與泛歐數字無繩電話標准(DECT)相結合的一種開放標准。HomeRF標准採用擴頻技術,工作在2.4GHz頻帶,可同步支持4條高質量語音信道並且具有低功耗的優點,適合用於筆記本電腦。
4.HyperLAN/2標准
2002年2月,ETI的寬頻無線接入網路(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BRAN)小組公布了HiperLAN/2標准。HiperLAN/2標准由全球論壇(H2GF)開發並制定,在5GHz的頻段上運行,並採用OFDM調制方式,物理層最高速率可達54Mbit/s,是一種高性能的區域網標准。HyperLAN/2標準定義了動態頻率選擇、無線小區切換、鏈路適配、多波束天線和功率控制等多種信令和測量方法,用來支持無線網路的功能。基於HyperRF標準的網路有其特定的應用,可以用於企業區域網的最後一部分網段,支持用戶在子網之間的IP移動性。在熱點地區,為商業人士提供遠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的服務,以及作為W-CDMA系統的補充,用於3G的接入技術,使用戶可以在兩種網路之間移動或進行業務的自動切換,而不影響通信。
5.無線區域網標準的比較
802.11系列協議是由IEEE制定的,目前居於主導地位的無線區域網標准。HomeRF主要是為家庭網路設計的,是802.11與DECT的結合。HomeRF和藍牙都工作在2.4GHz ISM頻段,並且都採用跳頻擴頻(FHSS)技術。因此,HomeRF產品和藍牙產品之間幾乎沒有相互干擾。藍牙技術適用於鬆散型的網路,可以讓設備為一個單獨的數據建立一個連接,而HomeRF技術則不像藍牙技術那樣隨意。組建HomeRF網路前,必須為各網路成員事先確定一個惟一的識別代碼,因而比藍牙技術更安全。802.11使用的是TCP/IP協議,適用於功率更大的網路,有效工作距離比藍牙技術和HomeRF要長得多。
四、無線區域網的體系架構
1.無線區域網的主要組件
(1)無線網卡。提供與有線網卡一樣豐富的系統介面,包括PCMCIA、Cardbus、PCI和USB等。在有線區域網中,網卡是網路操作系統與網線之間的介面。在無線區域網中,它們是操作系統與天線之間的介面,用來創建透明的網路連接。
(2)接入點。接入點的作用相當於區域網集線器。它在無線區域網和有線網路之間接收、緩沖存儲和傳輸數據,以支持一組無線用戶設備。接入點通常是通過標准乙太網線連接到有線網路上,並通過天線與無線設備進行通信。在有多個接入點時,用戶可以在接入點之間漫遊切換。接入點的有效范圍是20~500m。根據技術、配置和使用情況,一個接入點可以支持15~250個用戶,通過添加更多的接入點,可以比較輕松地擴充無線區域網,從而減少網路擁塞並擴大網路的覆蓋范圍。
2.無線區域網的配置方式
(1)對等模式。Ad-hoc模式。這種應用包含多個無線終端和一個伺服器,均配有無線網卡,但不連接到接入點和有線網路,而是通過無線網卡進行相互通信。它主要用來在沒有基礎設施的地方快速而輕松地建無線區域網。
(2)基礎結構模式。Infrastructure模式。該模式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架構,這種架構包含一個接入點和多個無線終端,接入點通過電纜連線與有線網路連接,通過無線電波與無線終端連接,可以實現無線終端之間的通信,以及無線終端與有線網路之間的通信。通過對這種模式進行復制,可以實現多個接入點相互連接的更大的無線網路。
五、未來的研究方向
如上所述,無線區域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方興未艾,是目前無線通信領域乃至整個通信行業的研究熱點。從無線區域網的進一步推廣應用來看,未來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安全性、移動漫遊、網路管理以及與3G等其他移動通信系統之間的關繫上。
1.安全性問題
IEEE802.11協議標准建議使用兩種安全解決方案。一種是IEEE 802.11安全任務組(TGi)構建的安全框架--魯棒型安全網路(RSN)。這種網路用IEEE 802.1x提供基於埠的接入控制、鑒權和密鑰管理。該標准用可擴展鑒權協議(EAP)實現對用戶的鑒權。鑒權伺服器和用戶之間使用遠程鑒權撥入用戶服務協議(RADIUS)進行通信,RADIUS協議在網路接入的鑒權、授權和計費(AAA)中得到廣泛採用。由於IEE802.1x主要是針對有線區域網設計的,在無線區域網中使用IEE802.1x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所以,盡管它對無線區域網的安全性能有很大改善,802.1x和802.11的結合仍然不能提供足夠的安全。
另一種方式則是目前廣泛應用於區域網絡及遠程接入等領域的虛擬專用網(VPN)安全技術。與802.11b標准所採用的安全技術不同,在IP網路中,VPN主要採用IPSec技術來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對於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用戶,將現有的VPN安全技術與802.11b安全技術結合起來,是目前較為理想的無線區域網絡的安全解決方案。
2.漫遊切換問題
無線區域網的漫遊問題是繼安全問題之後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無線網路中,如果一邊使用無線區域網接入服務,一邊移動接入位置,那麼一旦移動終端超越子網覆蓋范圍,IP數據包就無法到達移動終端,正在進行的通信將被中斷。為此,IETF制定了擴展IP網路移動性的系列標准。所謂移動IP,就是指在IP網路上的多個子網內均可使用同一IP地址的技術。這種技術是通過使用被稱為本地代理(Home Agent)和外地代理(Foreign Agent)的特殊路由器對網路終端所處位置的網路進行管理來實現的。在移動IP系統中,可保證用戶的移動終端始終使用固定的IP地址進行網路通信,不管在怎樣的移動過程中皆可建立TCP連接並不會發生中斷。在無線區域網系統中,廣泛的應用移動IP技術可以突破網路的地域范圍限制,並可克服在跨網段時使用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方式所造成的通信中斷、許可權變化等問題。
3.無線網路管理問題
相對於有線網路,無線區域網具有非常獨特的特性,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無線網路管理系統。除了系統結構、用戶需求和典型應用等模塊之外,一個好的無線網路管理系統還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1)標準的網管通信方式。網管子系統通常與中央主機相連。網管子系統必須基於工業標準的管理協議(比如SNMP),這樣才能監視主機和子系統之間每條鏈路上的狀態信息,並可根據狀態信息快速分析和解決出現的問題。
(2)網路監視和報告。主機必須能夠監視無線網路系統中所有單元。考慮到無線網路的連接性不如有線網路那樣穩定,無線網路管理系統必須監視和報告無線信號的變化以及接入點的業務類型和負載情況,還須能自動發現進入無線網路體系結構的新設備。
(3)有效地利用帶寬。盡管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無線網路的可用帶寬逐步增大,但還是遠遠小於有線區域網的帶寬。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必須考慮帶寬的合理使用。
4.無線區域網與3G
無線區域網不否會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構成威脅是近年來業界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無線區域網與3G採用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技術,用於滿足不同的需要。與3G不同的是,無線區域網並不是一個完備的全網解決方案,而只用於滿足小型用戶群的需求。無線區域網與3G可以互補,因此不會對3G運營商造成威脅,運營商還可以從無線區域網和3G的共存中獲得好處。NorthStream的研究表明,無線區域網與3G和GPRS的結合可增加用戶的滿意程度和業務量,從而增加移動運營商的利潤。作為3G的一個重要補充,無線區域網可用於在諸如機場候機廳、賓館休息室和咖啡廳等地方建立無線Internet連接。
六、結束語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無線區域網在技術上已經日漸成熟,應用日趨廣泛,無線區域網將從小范圍應用進入主流應用。預計全球無線區域網接入點的銷售量將從2000年的50萬台穩步增長到450萬台,每年的漲幅為55%。無線網卡的銷售量將從2000年的約300萬塊增加到2005年的3400萬塊,每年的漲幅為53%。今後幾年,無線區域網技術將更加成熟,產品性能將更加穩定,市場將持續不斷地增長,價錢將持續降低,大型設備提供商將進入這個市場,大多數企業和公司將採用無線區域網進行內部網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