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網路技術的構成
以車內匯流排通信為基礎的車載網路
以短距離無線通信為基礎的車載自組織網路
以遠距離無線通信為基礎的車載移動互聯網路
2. 汽車車載網路系統都有哪些功能
為了實現汽車電子控制單元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共享,世界各大汽車製造商都不同程度地採用了車載網路系統。
車載網路系統主要用於數據傳輸。這個系統的功能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說明。
1.它具有多通道信息傳輸功能。
由於車載網路系統具有多路信息傳輸功能,該功能可以使數字信號通過普通傳輸線傳輸。系統工作時,各種操作開關的輸入指令或感測器檢測到的各種信息首先傳輸到中央微處理器(CPU)進行A/D(模擬/數字)轉換和處理,得到的數字信號以串列信號的形式通過上述公共傳輸線傳輸到相應的電子控制單元(如發動機ECU),電子控制單元將接收到的數字信號處理成執行指令並執行相應的動作。由於汽車的各種控制功能的信息通過公共傳輸線傳輸,汽車上的電氣線束的數量可以大大減少。
2.具有「待機」節能和自動「啟動」功能。
該功能可以大大減少點火開關關閉後電池電量的額外消耗。當車載網路系統處於「待機」狀態時,系統會停止信號傳輸、CPU控制等功能,從而節省電池的電能;一旦有人執行某項功能操作,處於「待機」狀態的相關電控單元就會自動「啟動」工作,同時「啟動」信息會通過一條公共傳輸線傳輸到其他電控單元。
3.具有故障保護功能。
星載網路系統的故障保護主要分為硬體故障保護和軟體故障保護兩大類。當系統的中央微處理器(CPU)或其外圍電路出現問題時,硬體故障保護功能會輸出固定的控制信號,保證車輛繼續正常運行;當系統的一個電子控制單元發生故障時,軟體故障保護功能不會受到來自故障電子控制單元的信息的影響,從而確保系統能夠繼續工作。
4.具有故障自診斷功能。
車載系統的故障自診斷功能主要包括多路通信系統的自診斷模式和各系統輸入線路的故障自診斷模式。這兩種模式不僅可以診斷自身的故障,還可以診斷其他電控單元的故障。
3. 現在汽車發動機的區域網傳輸信號都是的數字信號
是。
根據查詢相關信息得知,現在車載區域網通信採用的信號方式就是數字信號。
問題中的區域網指的是車載網路,車載網路是早期的汽車內部感測器、控制和執行器之間的通訊用點對點的連線方式連成復雜的網狀結構。
4. 典型車載網路系統的組成
車內網路系統實際上是一種汽車多路傳輸系統,主要由模塊、數據匯流排、網路、架構、通信協議、網關等組成。1.車載網路多路傳輸系統使用的模塊
車輛網路多路傳輸系統中使用的模塊與各種電子控制單元或設備同義,例如簡單的感測器和復雜的微處理器或其組件。感測器是一種模塊化裝置,可以根據不同的溫度或壓力產生不同的電壓信號。這些電壓信號在計算機的輸入介面被轉換成數字信號。在計算機多路傳輸系統中,一些簡單的模塊稱為節點。
2.車載網路多路傳輸系統的數據匯流排
車聯網復用系統的數據匯流排是模塊間運行數據的通道,即所謂的信息高速公路。對於模塊中可以發送和接收的數據,這種數據稱為雙向數據匯流排。一般來說,所有汽車製造 商 都使用專用數據匯流排。通常根據表1-4中列出的推薦數據選擇使用哪種數據匯流排。
表1-4車載各類網路適用的場合數據匯流排的傳輸速率通常採用比特率來表示,比特率是每秒干位,用Kbit/s表示,通常可簡寫為Kb/s,或每秒兆位,用Mbit/s或Mb/s表示。
3.車載網路多路傳輸系統的網路
車聯網復用傳輸系統的網路功能是連接多條數據匯流排實現信息共享,或者將數據匯流排和模塊組合成一個系統。
4.車載網路多路傳輸系統的體系結構
車聯網多路傳輸系統的架構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配置。它的輸入和輸出終端指定哪些信息可以輸入,哪些信息可以輸出。該架構通常包括12行。使用雙絞線時,數據傳輸基於兩條線之間的電位差。當其中一條線路傳輸數據時,它有一個接地參考電壓。排除故障時,我們可以根據電壓的有無來判斷數據匯流排是否正常工作。
5.車載網路多路傳輸系統的通信協議。
車聯網復用系統的通信協議相當於交通運輸的交通規則。大多數通信協議使用它們的數據匯流排,並且網路是專用的。因此,排除故障時也需要專門的診斷軟體。
6.車載網路多路傳輸系統網關
車聯網復用系統的網關實際上是一個電子控制單元,其功能是保證不同協議、不同速度的數據匯流排之間的數據傳輸無差錯、信息共享、協議不沖突。 @2019
5. 最近幾天車載網路只有2g網,是什麼樣的情況
最近很多人的車載網路不穩定,只能搜到2G網路。可能是車載搜索網路的裝置接觸不良。隨著電控系統的日益復雜,以及對汽車內部控制功能電控單元相互之間通信能力要求的日益增長採用點對點的鏈接會使得車內線束增多,這樣在考慮內部通訊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重量方面都給汽車設計和製造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因此為了減少車內連線實現數據的共享和快速交換,同時提高可靠性等方面在快速發展的計算機網路上,實現CAN、LAN、LIN、MOST等基礎構造的汽車電子網路系統,即車載網路。
3.車載信號不好的處理方法
當出現車內信號不好時應該先觀察周圍環境,如果是偏僻的地方那麼可能是當地的信號差,如果是繁華的地方的話,應該是車內的接收裝置出現問題,應該把車開去維修店處理一下,這樣就可以把問題解決了。如果還不行建議進行汽車全面檢修。
大家如果有不同的觀點歡迎留言,評論。
6. 車載網路的類型有哪些
車載網路的類型有兩種:CAN控制器區域網、LIN局域互聯網路和MOST多媒體定向系統傳輸。
車載網路是為了在提高性能與控制線束數量之間尋求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在20 世紀 80年代初,出現了一種基於數據網路的車內信息交互方式。
一、CAN控制器區域網
CAN匯流排是德國BO SC H公司從80年代初為解決 現代 汽車中眾多的控制與 測試 儀器之間的數據交換而開發的一種串列數據通信協議,它是一種多主匯流排,通信介質可以是雙絞線、同軸電纜或光導纖維。通信速率最高可達1Mbps。
二、LIN局域互聯網路
LIN標准包括了傳輸協議的定義、傳輸媒質、開發工具間的介面、以及和軟體應用程序間的介面。LIN提升了系統結構的靈活性,並且無論從硬體還是軟體角度而言,都為網路中的節點提供了相互操作性,並可預見獲得更好的EMC(電磁兼容)特性。
三、MOST多媒體定向系統傳輸
面向媒體的系統傳輸是在汽車製造 商 和供應商中越來越受推崇的一種網路標准。MOST網路以光纖為載體,通常是環型拓撲。MOST可提供高達25Mbps的集合帶寬,遠遠高於傳統汽車網路。也就是說,可以同時播放15個不同的音頻流。因此主要應用在汽車信息娛樂系統。
車載網路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有整車聯網防盜、行車姿態聯網控制、行車信息聯合監控、舒適裝備聯動控制、多媒體娛樂聯網控制等等。
(圖/文/攝: 李水清) @2019
7. 車載網路的類型有
車載網路的類型有:
A類低速網路:傳輸速率一般小於10kbit/s(千比特每秒),主流協議是LIN(局域互聯網路),主要用於電動門窗、電動座椅、照明系統等。
B類中速網路傳輸速率在10~125kbit/s之間,對實時性要求不太高,主要面向獨立模塊之間數據共享的中速網路。主流協議是低速CAN(控制器區域網絡),主要用於故障診斷、空調、儀表顯示。
車載網路注意:
1、它們具有多個漏洞,例如缺少消息身份驗證,缺少消息加密以及用於爭用解決的基於ID的仲裁機制。攻擊者可以利用這些漏洞發起復雜的攻擊,這些攻擊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因此,應謹慎處理車輛的安全性。在本文中,我們調查了諸如CAN,汽車乙太網和FlexRay之類的車載網路協議的安全漏洞。
8. 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網路技術的構成
智能網聯汽車網路
智能網聯汽車是智能汽車與互聯網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產品,它通過集成多種通信技術將汽車內部各部件、汽車內部與外部之間相連成網路,形成智能網聯系統。網路是智能網聯汽車傳遞的橋梁。
一.智能網聯汽車網路體系構成
智能網聯汽車主要包括三種網路,以車內匯流排通信為基礎的車內網路,也稱車載網路;以短距離無線通信為基礎的車載自組織網路;以遠距離通信為基礎的車載移動互聯網路。因此,智能網聯汽車是融合車載網、車載自組織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的一體化網路系統。
1)車載網路 車載網路是基於CAN、LIN、FLexRay、MOST、乙太網等匯流排技術建立的標准化整車網路,實現車內各電器、電子單元間的狀態信息和控制信號在車內網上的傳輸,使車輛具有狀態感知、故障診斷和管理控制等功能。
2)車載自組織網路 車載自組織網路是基於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自主構建的V2V、V2I、V2P之間的無線通信網路,實現V2V、V2I、V2P之間的信息傳播,使車輛具有行駛環境感知、危險辯識、智能控制等功能,並能夠實現V2V、V2I之間的協同控制。
目前研究較多的是V2V和V2I信息交換技術,而V2P信息交換技術研究較少。在中國,V2P信息交換很重要,因為路面上有很多行人、自行車等。中國的交通事故高發於車輛右轉情況下,駕駛員很難看到右邊的行人、自行車等。
3)車載移動互聯網 車載移動互聯網是基於遠距離通信技術構建的車輛與互聯網之間連接的網路,實現車輛信息與各種服務信息在車載移動互聯網上的傳輸,使智能網聯汽車用戶能夠開展商務辦公、信息娛樂服務等。
二.車載網路類型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提出將車載網路劃分為5種類型,分別為A類低速網路、B類中速網路、C類高速網路、D類多媒體網路和E類安全應用網路。不同類型的車載網路需要通過網管進行信號的解析交換,是不同的網路類型能夠相互協調,保證車輛各系統正常運轉。
1)A類低速網路 A類低速網路傳輸速率一般小於10kbit/s,有多種通信協議,該類網路的主要協議是LIN(局域互聯網路)。LIN是用於連接智能感測器、執行器的低成本串列通信網路。LIN採用SCI、UART等通用硬體介面,配以相應的驅動程序,成本低廉,配置靈活,適應面較廣,主要用於電動門窗、電動座椅、車內照明系統和車外照明系統等。
2)B類中速網路 B類中速網路傳輸速率為10-125kbit/s,對實時性要求不太高,主要面向獨立模塊之間數據共享的中速網路。目前該網路的主流協議是低速CAN(控制器區域網絡),主要用於故障診斷、空調、儀表顯示等。
3)C類高速網路 C類高速網路傳輸速率為125-1000kbit/s,對實時性要求高,主要面向高速、實施閉環控制的多路傳輸網。這類網路的主流協議是低速CAN、FlexRay等協議,主要用於牽引力控制、發動機控制、ABS、ASR、ESP、懸架控制等。
4)D類多媒體網路 D類多媒體網路傳輸速率為250kbit/s-100Mbit/s,該網路協議主要有MOST、乙太網、藍牙、ZigBee技術等,主要用於要求傳輸效率較高的多媒體系統、導航系統等。
5)E類安全網路 E類安全網路傳輸速率為10Mbit/s,主要面向汽車安全系統的網路。
隨著汽車智能化和網路化的發展,網路寬頻和傳輸速率要求越來越高,車載網路類型會不斷增加。
智能網聯汽車各種網路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配合關系,整車廠可以從實時性、可靠性、經濟性等多方面出發,選擇合適的網路配合使用,充分發揮各類網路技術的優勢。
三.車載網路特點
智能網路汽車車載網路具有以下特點:
1)復雜化 智能網聯汽車電控系統的網路體系結構復雜,它包含多達數百個ECU通信節點,ECU被劃分到十幾個不同的網路子系統之中,由ECU產生的需要進行通信的信號個數多達數千個。
2)異構化 為滿足各個功能子系統在網路帶寬、實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不同需求,CAN、LIN、FlexRay、MOST、乙太網、自組織網路、移動互聯網等多種網路技術都在智能網聯汽車上得到應用,因此,不同網路子系統中所採用的網路技術之間存在很大程度的異構性。這種異構性不僅體現在網路類型的不同方面,而且同種類型的網路在帶寬和傳輸速率方面也存在異構性,如高速CAN和低速CAN。網關用來實現不同網路子系統之間的互聯和異構網路的集成,所以在網關內需要對協議進行轉換。
3)網關互聯的層次化架構 智能網聯汽車電控系統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網路體系結構具有層次化特點,它同時包括同一網路子系統內不同ECU之間的通信和兩個或多個子系統所包含的ECU之間的跨網關通信等多種情況。如防碰撞系統功能的實現依賴於安全子系統、底盤控制子系統、車身子系統以及V2V、V2I、V2P之間的交互和協同控制。
4)通信節點組成和拓撲結構是變化的 智能網聯汽車需要實現V2V、V2I、V2P之間的通信,所以它的網路體系結構中包含的通信節點和體系結構的拓撲結構是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