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往低:應用層、網路層、MAC層、物理層
應用層:應用層包含APS和ZDO,主要為用戶提供API函數和提供一些網路管理方面的函數。
網路層:提供安全管理,信息代理,路由管理,網路管理。其主要功能是 路由,路由演算法是它的核心。
MAC層:zigbee網路的網路號、網路發現、點對點通信的數據確認。
物理層:負責將數據通過發射天線發送出去以及從天線接收數據。
Ⅱ 無線感測器網路分為幾層
這個沒有固定的說法,根據所採用何種標准:
按照Zigbee的標准自上而下是:應用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MAC層(IEEE802.15.4),物理層(IEEE802.15.4)。其中MAC層和物理層的標准採用IEEE 802.15.4所定義的物理層和物理層。
按照6LowPan:應用層,傳輸層,IPv6層,6LowPan適配層,MAC層(IEEE802.15.4),物理層(IEEE802.15.4)。
IEEE802.15.4
Ⅲ TCP/IP協議分為哪四層,具體作用是什麼
具體分為:網路訪問層、網際互連層、傳輸層(主機到主機)、和應用層。
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高層,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應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證了數據包的順序傳送及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的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協議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面向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議提供的則是不可靠的、無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
網際互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所包含的協議設計數據包在整個網路上的邏輯傳輸。注重重新賦予主機一個IP地址來完成對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數據包在多種網路中的路由。該層有四個主要協議:網際協議(IP)、地址解析協議(AR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IGMP)和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
IP協議是網際互聯層最重要的協議,它提供的是一個不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遞服務。
網路接入層與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相對應。它負責監視數據在主機和網路之間的交換。事實上,TCP/IP本身並未定義該層的協議,而由參與互連的各網路使用自己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然後與TCP/IP的網路接入層進行連接。
是計算機網路的祖父ARPANET和其後繼的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贊助的研究網路。逐漸地它通過租用的電話線連結了數百所大學和政府部門。當無線網路和衛星出現以後,現有的協議在和它們相連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參考體TCP/IP參考模型系結構。這個體系結構在它的兩個主要協議出現以後,被稱為TCP/IP參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由於國防部擔心他們一些珍貴的主機、路由器和互聯網關可能會突然崩潰,所以網路必須實現的另一目標是網路不受子網硬體損失的影響,已經建立的會話不會被取消,而且整個體系結構必須相當靈活。
Ⅳ 802.11 無線網路傳輸中,數據幀結構是如何變化的
802.11無線網路傳輸中,網路層的數據包被加上幀頭和幀尾成為度可以被數據鏈路層識別的數據幀(成幀問)。雖然幀頭和幀尾所用的位元組數是固答定不變的,但依被封裝的數據包大小的不同,乙太網的長度也在變化。
CDMA採用MPEG-4壓縮方式,用MPEG-4的CIF格式壓縮圖像,可以達到每秒2幀左右的速率;如果將圖像調整到QCIF格式,則可以達到每秒10幀以上。
但是,對於安全防範系統來說,一般採用低傳輸幀率而保證傳輸的清晰度,因為只有CIF以上的圖像清晰度才可以滿足調查取證的需要。如果希望進一步提高現場圖像的實時傳輸速率,一個簡單的方案是採用多個CDMA網卡捆綁使用的方式,用來提高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
(4)無線網路中的網路層擴展閱讀
無線傳輸優勢:
1、 綜合成本低,性能更穩定。只需一次性投資,無須挖溝埋管,特別適合室外距離較遠及已裝修好的場合;在許多情況下,用戶往往由於受到地理環境和工作內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開闊地等特殊地理環境,對有線網路、有線傳輸的布線工程帶來極大的不便,採用有線的施工周期將很長,甚至根本無法實現。
2、組網靈活,可擴展性好,即插即用。管理人員可以迅速將新的無線監控點加入到現有網路中,不需要為新建傳輸鋪設網路、增加設備,輕而易舉地實現遠程無線監控。
3、 維護費用低。無線監控維護由網路提供商維護,前端設備是即插即用、免維護系統。
4、無線監控系統是監控和無線傳輸技術的結合,它可以將不同地點的現場信息實時通過無線通訊手段傳送到無線監控中心,並且自動形成視頻資料庫便於日後的檢索。
5、 在無線監控系統中,無線監控中心實時得到被監控點的視頻信息,並且該視頻信息是連續、清晰的。在無線監控點,通常使用攝像頭對現場情況進行實時採集,攝像頭通過無線視頻傳輸設備相連,並通過由無線電波將數據信號發送到監控中心。
Ⅳ 如何理解現代通信網路的分層結構及各層的作用
學術界一開始設定的七層的OSI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但後來在實際發展中TCP/IP作為五層協議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發展了起來。其中:
物理層和鏈路層:解決相鄰節點的單跳接入問題,就是保證相連(有線網路)或者相鄰(無線網路)的節點可以相互發送數據比特;
網路層:負責多跳的路由選擇問題(也就是收到一個數據包後判斷是否是自己的,如果不是應該發往相連的哪個節點);
傳輸層:只在目的和源兩個節點起作用,用於保證傳輸質量、流量控制、跟上層應用交互等;
引用層:主要是各種應用程序(或者說操作系統中進行通信的進程),比如瀏覽器瀏覽網頁、qq通信、電子郵件等。
Ⅵ 在zigbee 網路中,包含幾層結構,各層次在整個網路中有什麼樣的作用
在zigbee 網路中,一共包含4層結構。
1、物理層(PHY)
物理層定義了物理無線信道和MAC 子層之間的介面,提供物理層數據服務和物理層管
理服務。物理層數據服務從無線物理信道上收發數據。物理管理服務維護一個由物理層相關數據組成的資料庫。
2、MAC 層
MAC 層負責處理所有的物理無線信道訪問,並產生網路信號、同步信號;支持PAN 連接和分離,提供兩個對等MAC 實體之間可靠的鏈路。_MAC 層數據服務:保證MAC 協議數據單元在物理層數據服務中正確收發。MAC 層管理服務:維護一個存儲MAC 子層協議狀態相關信息的資料庫。
3、網路層(NWK)
ZigBee 協議棧的核心部分在網路層。網路層主要實現節點加入或離開網路、接收或拋棄其他節點、路由查找及傳送數據等功能,支持Cluster-Tree 等多種路由演算法,支持星形(Star)、樹形(Cluster-Tree)、網格(Mesh)等多種拓撲結構。
4、應用層(APL)
ZigBee 應用層框架包括應用支持層(APS)、ZigBee 設備對象(ZDO)和製造商所定義的應用對象。應用支持層的功能包括:維持綁定表、在綁定的設備之間傳送消息。所謂綁定就是基於兩台設備的服務和需求將它們匹配地連接起來。
(6)無線網路中的網路層擴展閱讀
Zigbee技術是一種應用於短距離和低速率下的無線通信技術,Zigbee過去又稱為「HomeRF Lite」和「FireFly」技術, 統一稱為Zigbee技術。主要用於距離短、功耗低且傳輸速率不高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進行數據傳輸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數據、間歇性數據和低反應時間數據傳輸的應用。
與移動通信的CDMA網或GSM網不同的是,ZigBee網路主要是為工業現場自動化控制數據傳輸而建立,因而,它必須具有簡單,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價格低的特點。
而移動通信網主要是為語音通信而建立,每個基站價值一般都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而每個ZigBee「基站」卻不到1000元人民幣。
每個ZigBee網路節點不僅本身可以作為監控對象,例如其所連接的感測器直接進行數據採集和監控,還可以自動中轉別的網路節點傳過來的數據資料。除此之外,每一個ZigBee網路節點(FFD)還可在自己信號覆蓋的范圍內,和多個不承擔網路信息中轉任務的孤立的子節點(RFD)無線連接。
Ⅶ zigbee無線網路有哪幾層
zigbee無線網路從高往低分為:應用層、網路層、MAC層、物理層四層。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為你解答。
Ⅷ 分析wifi網路的基本原理
在網路的基本的這種原理的話,主要就是一個信號的問題,信號源還有這個發射源,整體來說都不同,然後它這個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Ⅸ 無線網路加密協議屬於網路的哪一層
早期的加密一般在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加密。但是在無線網路中一般使用應用層加密。你說的協議基本都是應用層協議,只是個別使用了網路層的IPSEC加密。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