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寫的物聯網專業論文題目寫作參考
物聯網是通過信息感測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下面我給大家帶來2021好寫的物聯網專業論文題目寫作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物聯網論文題目
1、 基於嵌入式PC和物聯網的無人駕駛 拖拉機 研究
2、 太陽能農機發動機監測系統設計—基於智慧農業物聯網信息採集
3、 基於物聯網的農業生產監控系統設計
4、 基於農業物聯網的智能溫室系統架構與實現
5、 基於物聯網的水田無線監控系統設計
6、 基於物聯網植物工廠監控系統的設計
7、 基於物聯網的精準農業玉米長勢監測分析系統研究
8、 基於物聯網的葡萄園信息獲取與智能灌溉系統設計
9、 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慧長輸管道
10、 礦山物聯網雲計算與平台技術
11、 基於物聯網的智能衣櫃系統
12、 基於MQTT的物聯網系統文件傳輸 方法 的實現
13、 基於物聯網技術的能源互聯網數據支撐平台
14、 農業物聯網技術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分析
15、 高校智慧教室物聯網系統設計與實現
16、 運營商窄帶物聯網部署實現探討
17、 基於物聯網思維的商業銀行管理重構的戰略思想
18、 面向礦山安全物聯網的光纖感測器
19、 基於物聯網的水質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0、 工業物聯網環境下隱式人機交互消息傳播方法
21、 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監控系統設計
22、 疫苗冷鏈物流風險管理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23、 基於物聯網遠程血壓監測結合APP管理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
24、 公安物聯網技術在社會治安防控中的應用
25、 物聯網中增強安全的RFID認證協議
26、 農業物聯網技術供需雙方決策行為分析——演化博弈模型及其模擬
27、 物聯網環境下數據轉發模型研究
28、 基於雲計算的物聯網數據網關的建設研究
29、 基於Citespace的技術機會發現研究——以物聯網技術發展為例
30、 利用物聯網技術探索智慧物流新未來——訪神州數碼集團智能互聯本部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閆軍
31、 物聯網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平台建設
32、 物聯網智能家居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設計
33、 是德科技中標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窄帶物聯網低功耗測試系統以及射頻一致性測試系統
34、 基於物聯網的智慧家庭健康醫療系統
35、 農業物聯網技術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分析
36、 新工科背景下物聯網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
37、 新工科語境下物聯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38、 鐵塔公司基於LoRa物聯網的共享單車方案研究
39、 面向大數據的突發事件物聯網情報採集
40、 區塊鏈技術增強物聯網安全應用前景分析
41、 物聯網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方案研究
42、 大數據時代基於物聯網和雲計算的地震信息化研究
43、 礦山物聯網 網路技術 發展趨勢與關鍵技術
44、 基於物聯網與GPRS技術對武漢市內澇監測預警系統的優化設計
45、 基於物聯網的醫院病房智能監護系統設計與實現
46、 基於電力物聯網邊緣計算實現脫網應急通信的方法
47、 物聯網商業方法的專利保護探析
48、 物聯網分享還是人工智慧壟斷: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數字資本主義
49、 基於MQTT協議的物聯網電梯監控系統設計
50、 基於時間自動機的物聯網網關安全系統的建模及驗證
物聯網 畢業 論文題目參考
1、基於物聯網的火電機組遠程診斷服務實踐
2、語義物聯網中一種多領域信息互操作方法
3、礦山物聯網服務承載平台與礦山購買服務
4、物聯網環境下的錳礦開采過程監測軟體設計
5、基於物聯網的館藏系統實現
6、地方轉型本科高校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
7、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家居環境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分析
8、智能建築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剖析
9、關於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探討
10、藍牙傳輸發現服務助力實現協作型物聯網
11、無線感測器網路與物聯網的應用研究
12、物聯網系統集成實訓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13、高校物聯網實驗中心規劃方案
14、面向異構物聯網的輕量級網路構建層設計
15、探索物聯網環境下企業組織架構的轉變
16、物聯網技術下校園智能安防系統的設計
17、物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及前景展望
18、戰略新興物聯網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19、物聯網/感測網時代下新型圖書管理模式探析
20、物聯網信息感知與交互技術
21、探討農業物聯網技術的創新運用方式
22、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遠程智能灌溉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3、農業物聯網技術創新及應用策略探討
24、基於物聯網的園區停車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5、基於物聯網技術的「蔬菜」溯源體系探索
26、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研究
27、物聯網接入技術研究與系統設計
28、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數據中心整體運維解決方案研究
29、基於工作導向的中職物聯網課程實踐教學分析
30、面向服務的物聯網軟體體系結構設計與模型檢測
31、面向物聯網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探討
32、物聯網環境下多智能體決策信息支持技術研究
33、物聯網和融合環境區域食品安全雲服務框架
34、高職《物聯網技術概論》教學思考與實踐
35、基於物聯網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設計
36、物聯網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優化研究
37、物聯網隱私安全保護研究
38、璧山環保監管物聯網系統試點應用研究
39、智能家居無線物聯網系統設計
40、物聯網溫室智能管理平台的研究
好寫的物聯網論文題目
1、物聯網的結構體系與發展
2、對於我國物聯網應用與發展的思考
3、物聯網環境下UC安全的組證明RFID協議
4、農業物聯網研究與應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5、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型物品探析
6、基於Zigbee/GPRS物聯網網關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7、物聯網概述第3篇:物聯網、物聯網系統與物聯網事件
8、物聯網技術在食品及農產品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9、物聯網——後IP時代國家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
10、物聯網體系結構研究
11、構建基於雲計算的物聯網運營平台
12、基於物聯網的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設計
13、我國物聯網產業未來發展路徑探析
14、基於物聯網的乾旱區智能化微灌系統
15、物聯網大趨勢
16、物聯網網關技術與應用
17、基於SIM900A的物聯網簡訊報警系統
18、物聯網概述第1篇:什麼是物聯網?
19、物聯網技術安全問題探析
20、基於RFID電子標簽的物聯網物流管理系統
二、物聯網畢業論文題目推薦:
1、基於RFID和EPC物聯網的水產品供應鏈可追溯平台開發
2、物聯網與感知礦山專題講座之一——物聯網基本概念及典型應用
3、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與產業鏈分析
4、面向智能電網的物聯網技術及其應用
5、從雲計算到海計算:論物聯網的體系結構
6、物聯網 商業模式 探討
7、物聯網:影響圖書館的第四代技術
8、從嵌入式系統視角看物聯網
9、試論物聯網及其在我國的科學發展
10、物聯網架構和智能信息處理理論與關鍵技術
11、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
12、物聯網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展望
13、基於物聯網的九寨溝智慧景區管理
14、基於物聯網Android平台的水產養殖遠程監控系統
15、基於物聯網Android平台的水產養殖遠程監控系統
16、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圖書館設計與實現
17、物聯網資源定址關鍵技術研究
18、基於物聯網的自動入庫管理系統及其應用研究
19、互聯網與物聯網
20、"物聯網"推動RFID技術和通信網路的發展
物聯網專業論文題目寫作參考相關 文章 :
★ 優秀論文題目大全2021
★ 電子類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及選題
★ 大學生論文題目參考2021
★ 2021通信學專業論文題目與選題
★ 通信專業畢業論文題目與選題
★ 大學生論文題目大全2021
★ 2021電子商務畢業論文題目
★ 2021環境工程專業論文題目
★ 建築工程方向畢業論文題目與選題
★ mba各方向的論文題目與選題推薦
『貳』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要求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要達到以下功能設計要求,
(一)視頻監控功能
1、實時監控——通過智能分機實時顯示4路或者8路攝像機視頻監控畫面;
2、電視監控——通過家中電視機實時顯示監控畫面;
3、遠程監控——通過互聯網在計算機上實現遠程實時監控;
4、移動監控——通過手機實現運動中遠程實時監控;
5、圖像存儲——將監控視頻數據存儲在硬碟上;
6、錄像回放——查看視頻監控歷史資料;
(二)智能報警功能
1、有線防區報警——處理有線報警感測器的報警信息;
2、無線防區報警——處理無線報警感測器的報警信息;
3、復合邏輯報警——幾個報警器共同負責一個防區,滿足一定條件時報警,減少誤報;
4、簡訊報警——報警時發送簡訊通知主人;
(三)電器控制功能
1、燈光控制——控制燈光的打開與關閉;
2、窗簾控制——控制窗簾的打開與關閉;
3、空調控制——控制空調的開啟與關閉,空調溫度控制;
4、電器控制——控制電視機、熱水器、電動窗、飲水機、排風扇、地暖等
家用電器設備.
5、定時控制——燈光、窗簾、空調和其它家用電器的定時開啟與關閉,每
周.
『叄』 在智能家居中我們需要通過什麼設備將感測器和智能設備連接到網路
如果你想在智能家居中需要一些感測器或者智能設備,連得到網路的話,你是需要連接他們的信息。
『肆』 無線感測器網路通信協議的目錄
第1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概述
1.1 引言
1.2 無線感測器網路介紹
1.2.1 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
1.2.2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和關鍵技術
1.2.3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應用
1.3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
1.3.1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研究的主要思路
1.3.2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的分類
1.3.3 無線感測器網路QoS路由演算法研究的基本思想
1.3.4 無線感測器網路QoS路由演算法研究的分類
1.3.5 平面路由的主流演算法
1.3.6 分簇路由的主流演算法
1.4 ZigBee技術
1.4.1 ZigBee技術的特點
1.4.2 ZigBee協議框架
1.4.3 ZigBee的網路拓撲結構
1.5 無線感測器安全研究
1.5.1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安全需求
1.5.2 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的研究進展
1.5.3 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的研究方向
1.6 水下感測器網路
1.7 無線感測器網路定位
1.7.1 存在的問題
1.7.2 性能評價
1.7.3 基於測距的定位方法
1.7.4 非測距定位演算法
1.7.5 移動節點定位
第2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分布式能量有效非均勻成簇演算法
2.1 引言
2.2 相關研究工作
2.2.1 單跳成簇演算法
2.2.2 多跳成簇演算法
2.3 DEEUC成簇路由演算法
2.3.1 網路模型
2.3.2 DEEUC成簇演算法
2.3.3 候選簇頭的產生
2.3.4 估計平均能量
2.3.5 最終簇頭的產生
2.3.6 平衡簇頭區節點能量
2.3.7 演算法分析
2.4 模擬和分析
2.5 結論及下一步工作
參考文獻
第3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分簇多跳能量均衡路由演算法
3.1 無線傳輸能量模型
3.2 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策略研究
3.2.1 平面路由
3.2.2 單跳分簇路由演算法研究
3.2.3 多跳層次路由演算法研究
3.3 LEACH-L演算法
3.3.1 LEACH-L的改進思路
3.3.2 LEACH-L演算法模型
3.3.3 LEACH-L描述
3.4 LEACH-L的分析
3.5 實驗模擬
3.5.1 評價參數
3.5.2 模擬環境
3.5.3 模擬結果
3.6 總結及未來的工作
3.6.1 總結
3.6.2 未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於生成樹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分簇通信協議
4.1 引言
4.2 無線傳輸能量模型
4.3 基於時間延遲機制的分簇演算法(CHTD)
4.3.1 CHTD的改進思路
4.3.2 CHTD簇頭的產生
4.3.3 CHTD簇頭數目的確定
4.3.4 CHTD最優簇半徑
4.3.5 CHTD描述
4.3.6 CHTD的特性
4.4 CHTD簇數據傳輸研究
4.4.1 引言
4.4.2 改進的CHTD演算法(CHTD-M)
4.4.3 CHTD-M的分析
4.5 模擬分析
4.5.1 生命周期
4.5.2 接收數據包量
4.5.3 能量消耗
4.5.4 負載均衡
4.6 總結及未來的工作
4.6.1 總結
4.6.2 未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第5章 基於自適應蟻群系統的感測器網路QoS路由演算法
5.1 引言
5.2 蟻群演算法
5.3 APAS演算法的信息素自適應機制
5.4 APAS演算法的揮發系數自適應機制
5.5 APAS演算法的QoS改進參數
5.6 APAS演算法的信息素分發機制
5.7 APAS演算法的定向廣播機制
5.8 模擬實驗及結果分析
5.8.1 模擬環境
5.8.2 模擬結果及分析
5.9 總結及未來的工作
5.9.1 總結
5.9.2 未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第6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簇頭選擇演算法
6.1 引言
6.2 LEACH NEW演算法
6.2.1 網路模型
6.2.2 LEACH NEW簇頭選擇機制
6.2.3 簇的生成
6.2.4 簇頭間多跳路徑的建立
6.3 模擬實現
6.4 結論及未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
第7章 水下無線感測網路中基於向量的低延遲轉發協議
7.1 引言
7.2 相關工作
7.3 網路模型
7.3.1 問題的數學描述
7.3.2 網路模型
7.4 基於向量的低延遲轉發協議
7.4.1 基於向量轉發協議的分析
7.4.2 基於向量的低延遲轉發演算法
7.5 模擬實驗
7.5.1 模擬環境
7.5.2 模擬分析
7.6 總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數據融合演算法研究
8.1 引言
8.2 節能路由演算法
8.2.1 平面式路由演算法
8.2.2 層狀式路由演算法
8.3 數據融合模型
8.3.1 數據融合系統
8.3.2 LEACH簇頭選擇演算法
8.3.3 簇內融合路徑
8.3.4 環境設定和能耗公式
8.4 數據融合模擬
8.4.1 模擬分析
8.4.2 模擬結果分析
8.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9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相關技術
9.1 超寬頻技術
9.1.1 系統結構的實現比較簡單
9.1.2 空間傳輸容量大
9.1.3 多徑分辨能力強
9.1.4 安全性高
9.1.5 定位精確
9.2 物聯網技術
9.2.1 物聯網原理
9.2.2 物聯網的背景與前景
9.3 雲計算技術
9.3.1 SaaS軟體即服務
9.3.2 公用/效用計算
9.3.3 雲計算領域的Web服務
9.4 認知無線電技術
9.4.1 傳統的Ad-hoc方式中無線感測器網路的不足
9.4.2 在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10章 無線感測器網路應用
10.1 軍事應用
10.2 農業應用
10.3 環保監測
10.4 建築應用
10.5 醫療監護
10.6 工業應用
10.6.1 工業安全
10.6.2 先進製造
10.6.3 交通控制管理
10.6.4 倉儲物流管理
10.7 空間、海洋探索
10.8 智能家居應用
『伍』 物聯網專業的所學內容是如何學這個
物聯網工程專業屬於工學中的計算機大類,標准學制4年,畢業後授予工學學士學位。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信息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
學生需要學習包括計算機系列課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模擬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物聯網專業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通信技術、電子技術、測控技術等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管理學、軟體開發等多方面知識。作為一個處於摸索階段的新興專業,各校都專門制定了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物聯網在移動監測、智能可穿戴、POS機、氣象、醫療和能源等行業用途很大,而且是實現設備聯網不可或缺的產品,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
『陸』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與應用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與應用
無線感測器網路簡稱WSN,它綜合了現代無線網路通信技術、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其應用十分廣泛。下面是我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於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與應用,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無線感測器網路是一種新型的感測器網路,其主要是由大量的感測器節點組成,利用無線網路組成一個自動配置的網路系統,並將感知和收集到的信息發給管理部門。目前無線感測器網路在軍事、生態環境、醫療和家居方面都有一定應用,未來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發展前景將是不可估量的。
一、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特點
(一)節點數量多
在監測區通常都會安置許多感測器節點,並通過分布式處理信息,這樣就能夠提高監測的准確性,有效獲取更加精確的信息,並降低對節點感測器的精度要求。此外,由於節點數量多,因此存在許多冗餘節點,這樣就能使系統的容錯能力較強,並且節點數量多還能夠覆蓋到更廣闊的監測區域,有效減少監測盲區。
(二)動態拓撲
無線感測器網路屬於動態網路,其節點並非固定的。當某個節電出現故障或是耗盡電池後,將會退出網路,此外,還可能由於需要而被轉移添加到其他的網路當中。
(三)自組織網路
無線感測器的節點位置並不能進行精確預先設定。節點之間的相互位置也無法預知,例如通過使用飛機播散節點或隨意放置在無人或危險的區域內。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感測器節點自身能夠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自動進行相關管理和配置。
(四)多跳路由
無線感測網路中,節點之間的距離通常都在幾十到幾百米,因此節點只能與其相鄰的節點進行直接通信。如果需要與范圍外的節點進行通信,就需要經過中間節點進行路由。無線感測網路中的多跳路由並不是專門的路由設備,所有傳輸工作都是由普通的節點完成的。
(五)以數據為中心
無線感測網路中的節點均利用編號標識。由於節點是隨機分布的,因此節點的編號和位置之間並沒有聯系。用戶在查詢事件時,只需要將事件報告給網路,並不需要告知節點編號。因此這是一種以數據為中心進行查詢、傳輸的方式。
(六)電源能力局限性
通常都是用電池對節點進行供電,而每個節點的能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一旦電池的能量消耗完,就是造成節點無法再進行正常工作。
二、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應用
(一)環境監測應用
無線感測器可以用於進行氣象研究、檢測洪水和火災等,在生態環境監測中具有明顯優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態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農業大國,因此在進行農業生產時利用無線感測器進行對生產環境變化進行監測能夠為農業生產帶來許多好處,這對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醫療護理應用
無線感測器網路通過使用互聯網路將收集到的信息傳送到接受埠,例如一些病人身上會有一些用於監測心率、血壓等的感測器節點,這樣醫生就可以隨時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旦病人出現問題就能夠及時進行臨時處理和救治。在醫療領域內感測器已經有了一些成功案例,例如芬蘭的技術人員設計出了一種可以穿在身上的無線感測器系統,還有SSIM(Smart Sensors and Integrated Microsystems)等。
(三)智能家居建築應用
文物保護單位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要對具有意義的古老建築實行保護措施。利用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節點對古老建築內的溫度是、濕度、關照等進行監測,這樣就能夠對建築物進行長期有效的監控。對於一些珍貴文物的保存,對保護地的位置、溫度和濕度等提前進行檢測,可以提高展覽品或文物的保存品質。例如,英國一個博物館基於無線感測器網路設計了一個警報系統,利用放在溫度底部的節點檢測燈光、振動等信息,以此來保障文物的安全[5]。
目前我國基礎建設處在高速發展期,建設單位對各種建設工程的安全施工監測越來越關注。利用無線感測器網路使建築能夠檢測到自身狀況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管理部門,這樣管理部門就能夠及時掌握建築狀況並根據優先等級來處理建築修復工作。
另外,在傢具或家電匯中設置無線感測器節點,利用無線網路與互聯網路,將家居環境打造成一個更加舒適方便的空間,為人們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生活環境。通過實時監測屋內溫度、濕度、光照等,對房間內的細微變化進行監測和感知,進而對空調、門窗等進行智能控制,這樣就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四)軍事應用
無線感測器網路具有低能耗、小體積、高抗毀等特性,且其具有高隱蔽性和高度的自組織能力,這為軍事偵察提供有效手段。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在軍事研究中應用無線感測器網路。無線感測器網路在惡劣的戰場內能夠實時監控區域內敵軍的裝備,並對戰場上的狀況進行監控,對攻擊目標進行定位並能夠檢測生化武器。
目前無線感測器網路在全球許多國家的軍事、研究、工業部門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尤其受到美國國防部和軍事部門的重視,美國基於C4ISR又提出了C4KISR的計劃,對戰場情報的感知和信息綜合能力又提出新的要求,並開設了如NSOF系統等的一系列軍事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究。
總之,隨著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研究不斷深入和擴展,人們對無線感測器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然而目前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在技術上還存在一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存儲能力、傳輸能力、覆蓋率等。盡管無線感測器網路還有許多技術問題待解決使得現在無法廣泛推廣和運用,但相信其未來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柒』 物聯網應用技術應該要學習哪些課程
物聯網應用技術應該要學習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組裝調試技術、計算機網路英語、程序設計基礎、網頁設計基礎、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網路、物聯網技術基礎、信息安全技術等;
核心課程:計算機網路技術、路由與交換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無線感測器技術、嵌入式技術、智能家居技術、入侵檢測與防禦技術、網路資料庫、Linux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等;
拓展課程:智能蔬菜大棚技術、信息安全法規、應用文寫作、網路營銷、數據恢復技術、語音網路技術、無線網路技術、Ipv6技術等。
物聯網最為明顯的特徵是網路智慧化,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物物相連,提高不同行業的自動化管理水平,減少人為干預,從而極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同時降低人工帶來的不穩定性。因此,物聯網在許多行業應用中將發揮巨大的潛力。
例如未來通過感應設備將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數據信息化,並通過網路傳輸方式實現信息的採集及管理,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捌』 物聯網方向課程設計
『壹』 拜請各位大神幫忙解答物聯網安全系統畢業課程設計的方向與題目。
物聯網
的安全系統,這個開發平台
是什麼,資料庫等
待
『貳』 應用電子技術(物聯網方向)專業的課程有哪些
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電子設計自動化、C語言程序設計、平板電視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感測器原理及應用、CPLD/FPGA可編程器件的設計與應用、數字處理DSP晶元原理及應用、ARM嵌入式系統設計、電磁兼容技術、MP3數碼產品的設計、電子測量及自動檢測技術、畢業設計等。
信號與系統、高頻電路、電子測量技術、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單片機技術、視頻技術、通信原理、EDA技術、感測器技術應用、智能儀器、移動通信技術、程式控制交換技術、模擬電子、數字電子、電路分析、C語言、DSP原理、電聲技術、PLC技術等。
『叄』 應用電子技術(物聯網方向)專業的課程有哪些
物聯網可以是一個「專業」,但不一定是一個「學科」。國內有些專家反對設置「物聯網專業」,因為定位不清,一個學校往往有好幾個院系爭奪「物聯網專業「的申報,又不是一個明確的學科,難以培養出真正的專業人才,培養出來的人可能是「萬精油」,懂得多但是不精,尤其是本科階段,建議只作為研究生專業,像MBA一樣的模式。和目前許多高校設置的「電子商務」專業一樣,「電子商務」也有同樣的定位不清問題,只要高校設置的物聯網專業能夠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尤其是跨專業復合型人才,就應該可以設置,不必拘泥於它究竟屬於哪個現有的「學科」。 下表列出了一個高校物聯網專業課程設置的初步建議,算是拋磚引玉。
課程1、 物聯網產業與技術導論 使用電子工業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等等教材。 在學完高等數學,物理,化學,通信原理,數字電路,計算機原理,程序設計原理等課程後開設本課程,全面了解物聯網之RFID、M2M、感測網、兩化融合等技術與應用。
課程2、C語言程序設計 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C語言程序設計》等教材。 物聯網涉及底層編程,C語言為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術標准。
課程3、Java程序設計 ,使用 機械工業出版社《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等教材。 物聯網應用層,伺服器端集成技術,開放Java技術也是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 HTML5,SaaS等技術。
課程4、無線感測網路概論,使用 無線龍通訊科技出版社《現代無線感測器網路概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短距離無線通訊入門與實戰》等教材。 學習各種無線RF通訊技術與標准,Zigbee, 藍牙,WiFi,GPRS,CDMA,3G, 4G, 5G等等 。
課程5、 TCP/IP網路與協議 ,《TCP/IP網路與協議》,清華大學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網路分層協議標準是所有有線和無線網路協議的基礎,Socket編程技術也是基礎技能,為必修課。
課程6、嵌入式系統技, 《嵌入式系統技術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統(包括TinyOS等IoT系統),是物聯網感知層和通訊層重要技術, 為必修課。
課程7、感測器技術概論, 《感測器技術》,中國計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專業學生需要對感測器技術與發展,尤其是在應用中如何選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感測器的設計與生產,對相關的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等有深入了解。
課程8、RFID技術概論,《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為物聯網主要技術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與智能卡技術融合)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以是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9、工業信息化及現場匯流排技術,《現場匯流排技術及應用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工業信息化也是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作為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10、M2M技術概論 , 《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TSTC Publishing,等教材。 本書是美國「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專業教材,在美國首次提出了M2M專業教學大綱,M2M也是物聯網主要領域,需要了解,建議直接用英文授課。
課程11、物聯網軟體、標准、與中間件技術 ,《中間件技術原理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和商業模式》,電子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應用,軟體是靈魂,中間件是產業化的基石,需要學習和了解,尤其是對畢業後有志於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學生.
『肆』 嵌入式系統和物聯網方向該學些什麼
嵌入式系統和物聯網方向,該學些什麼?就是學一些計算機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