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bps 寬頻的上行速度一般是 4M ~ 10M。
寬頻速率指的技術上所能達到的最大理論速率值,一般是上傳和下載的速度,速率越高,上傳和下載的越快。用戶申請的寬頻業務速率即是最大理論速率值,由於用戶上網時還受到用戶電腦軟硬體的配置、所瀏覽網站的地址、對端網站帶寬等情況的影響。
因此,用戶上網時的速率通常低於理論速率值。2012年10月,中國多地用戶投訴寬頻網速,業內內幕也隨即被曝光。
理論上,2M,即2Mb/s,寬頻理論速率是 256KB/s。實際速率大約為103--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戶計算機性能、網路設備質量、資源使用情況、網路高峰期、網站服務能力、線路衰耗、信號衰減等多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
4M,即4Mb/s寬頻圓亮理論速率是 512KB/s,實際速率大約為200---440kB/s。
其中,T為發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時間。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發送一比特0、1信號所需要的時間是0.001ms,那麼信道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000bps。
在實際應用中,常用的數據傳輸速率單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世胡中:1kbps=10^3bps,1Mbps=10^6bps,1Gbps=10^9bps。
影響寬頻速率的因素:
1、網路、網站伺服器、用戶終端、用戶上網行為都是影響用戶體驗寬頻速率的因素。包括:1、運營商的網路(接入、城域、骨幹、運營商間互聯互通介面、國際出口多個環節);
2、用戶訪問目標CP/SP的伺服器及網路性搜腔攔能(如:被訪問網站的出口帶寬、伺服器處理能力、同時訪問網站的用戶數等);
3、用戶使用的上網PC機的處理能力、操作系統及健康狀況(如電腦病毒、木馬影響);
4、用戶PC機後台應用程序所產生的背景流量(後台自動下載、程序自動升級等)影響前台正在使用的上網業務體驗。
5、用戶對傳輸單位理解的誤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用戶與運營商的簽約速率使用的單位Bit/秒是用戶下載速率Byte/秒的8倍,即1M的簽約速率,換算成用戶的測速速率為128Kbyte/秒。
6、共享小區出口帶寬會使每個用戶所分配到的實際帶寬小於簽約速率,給用戶造成「假寬頻」的事實,如「二三級運營商」所採取的經營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寬頻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