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無線感測網路的覆蓋率怎麼計算
這要看你的這個網路是基於什麼技術實現了,每一種技術的網路協議不同,計算起來也不同。比如ZigBee,它的覆蓋率和網路的拓撲結構有關,計算覆蓋率的時候應該考慮其協調器發送功率、路由節點數目/位置、子節點數目/位置等。再比如GPRS,覆蓋范圍和基站天線高度、功率等有關,一般方圓十幾公里沒有問題。
B. 無線感測器網路中連通與覆蓋的關系與區別是什麼
「連通與覆蓋是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兩個最基本的問題.無線感測器網路的連通指的是任意兩個節點之間都能夠進行通信,這是節點自組織形成網路的前提.覆蓋是指通過所有節點能夠對整個目標區域進行監測,從而達到信息採集的目的.連通與覆蓋不僅決定了一個無線感測器網路能否正常工作,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網路的能耗,生存時間和服務質量等重要參數.因此,對無線感測器網路連通與覆蓋的研究具有積極的理論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價值。」
C. 無線感測器網路
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sensornetwork,WSN)是綜合了感測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能夠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和採集網路分布區域內的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並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獲得詳盡而准確的信息。傳送到需要這些信息的用戶。它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感測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的網路系統。感測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構成了感測器網路的三要素。
無線感測器網路作為當今信息領域新的研究熱點,涉及到許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很多,比如:網路拓撲控制、網路協議、網路安全、時間同步、定位技術、數據融合、數據管理、無線通信技術等方面,同時還要考慮感測器的電源和節能等問題。
所謂部署問題,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通過適當的策略布置感測器節點以滿足某種特定的需求。優化節點數目和節點分布形式,高效利用有限的感測器網路資源,最大程度地降低網路能耗,均是節點部署時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網路的覆蓋問題、連通問題和能耗問題3個方面。
基於節點部署方式的覆蓋:1)確定性覆蓋2)自組織覆蓋
基於網格的覆蓋:1)方形網格2)菱形網格
被監測目標狀態的覆蓋:1)靜態目標覆蓋2)動態目標覆蓋
連通問題可描述為在感測器節點能量有限,感知、通信和計算能力受限的情況下,採用一定的策略(通常設計有效的演算法)在目標區域中部署感測器節點,使得網路中的各個活躍節點之間能夠通過一跳或多跳方式進行通信。連通問題涉及到節點通信距離和通信范圍的概念。連通問題分為兩類:純連通與路由連通。
覆蓋中的節能對於覆蓋問題,通常採用節點集輪換機制來調度節點的活躍/休眠時間。連通中的節能針對連通問題,也可採用節點集輪換機制與調整節點通信距離的方法。而文獻中涉及最多的主要是從節約網路能量和平衡節點剩餘能量的角度進行路由協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