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ifi晶元和WIFI模塊有什麼區別
wifi晶元和WIFI模塊區別為:組成不同、功耗不同、用途不同。
一、組成不同
1、wifi晶元:wifi晶元是嵌入式Wi-Fi模塊,主控晶元一般為功能簡單的32位單片機(MCU),內置Wi-Fi驅動和協議,介面為一般的MCU介面如UART等。
2、WIFI模塊:WIFI模塊集成了射頻收發器、MAC地址、WIFI驅動、所有WIFI協議。
二、功耗不同
1、wifi晶元:wifi晶元在功耗上做了很大的改善,比較適合對功耗控制比較嚴格的無線家電設備。
2、WIFI模塊:WIFI模塊需要非常強大的電腦CPU來完成應用才能正常工作,功耗比較高。
三、用途不同
1、wifi晶元:wifi晶元適合於各類智能家居或智能硬體中,比如帶WiFi功能的電視、空調、冰箱等。
2、WIFI模塊:WIFI模塊適合用在筆記本、平板電腦上的USB介面或者SDIO介面上。
B. STM32L152和S14432的無線網路系統如何設計【介紹】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STM32L152和S14432的無線網路系統。系統採用低功耗、高性能的Cortex-M3核32位微控制器STM32L152和高集成度、低功耗的無線收發晶元S14432,適用於短距離的現場數據採集和監控。系統採用網路化管理並運用主節點備份技術和LEPS路由協議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和拓展性。
1 主控晶元
STM32L152是意法半導體公司提供的超低功耗、高數據安全性、高效能的ARM Cortex-M3微控制器系列晶元。STM32L15XXX系列晶元採用意法半導體的EnergyLite超低功耗平台,通過6個超低功耗模式能夠在任何設定時間以最低的功耗完成任務。該控制器低功耗運行模式電流為10.4μA,工作電壓為1.8~3.6 V,片上模擬功能的最低工作電壓為1.8 V,數字功能的最低工作電壓為1.65 V。工作溫度范圍為-40~+85℃,在32 MHz頻率下的處理性能達到33 DMOPS(最大值),擁有靈活的欠壓復位、片上快閃記憶體支持糾錯碼(ECC)、存儲器保護單元(MPU)和JTAG熔斷器。它採用的ARM Cortex-M3處理器可提供出色的計算性能和對事件的卓越系統響應,同時可應對動態和靜態功率限制的挑戰。
系統中採用STM32L152晶元,48腳LQFP封裝。該晶元擁有128 KB Flash、16 KB RAM、4 096位元組的E2PROM以及8個16位定時器;片上集成了豐富的外圍模塊,包括12位ADC、12位DAC、比較器、SPI、I2C、LCD、USB等。
2 無線網路系統的體系結構
無線網路系統的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系統是由主節點和多個從節點組成的樹型拓撲網路。主節點組建和管理整個無線網路,實現向從節點傳送控制指令和接收從節點的數據信息。從節點實現接收主節點傳達的控制指令和將數據信息向主節點的傳送。
3 系統硬體設計
無線網路系統的硬體結構如圖2所示。主節點、備份主節點和從節點都採取同樣的硬體電路。STM32L152單片機控制SI4432實現無線數據的收發。射頻收發晶元採用的是Silicon Labs公司推出的SI4432晶元。該晶元是一款高集成度、低功耗的EZRadioPRO系列無線收發晶元。其工作頻段為240~960 MHz,接收靈敏度達到-117 dB,可提供極佳的鏈路質量,在擴大范圍的同時將功耗降至最低,最高輸出功率可達+20 dB,傳輸距離可達2km。
主控制晶元sTM32L152選用高速外部時鍾信號(HSE),通過BOOT0和BOOT1來選擇3種boot模式。晶元可以採用STM studio、Keil MDK-ARM等編譯工具,擁有20引腳的JTAG介面可以使用ST-LINK和ULINK2模擬器。主控制電路通過一個RS232介面與控制系統通信。主控制晶元硬體電路如圖3所示。
STM32L152通過標準的SPI介面與SI4432相接。主控制晶元通過SPI介面對射頻晶元內部寄存器進行初始化配置,並且發送控制指令和讀寫數據信息。SI4432的SDN、NIRQ、NSEL、GPIO0、GPIO1、GPIO2等與主控制晶元相連。SDN引腳為工作模式位,NIRQ引腳為中斷狀態輸出,NSEL引腳為片選信號,GPIO1和GPIO2為天線選擇位。射頻電路工作在470 MHz的中心頻率段。470~510 MHz為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免申請的無線計量頻段。射頻晶元硬體電路如圖4所示。
整個無線網路只採用一個主節點,設計中採用硬體冗餘技術。在主節點處設置一個備用主節點,備用主節點是主節點的復製品,擁有主節點同樣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同一級別的主節點地址。當控制系統檢測到主節點出現故障時,可以激活冗餘主節點,以替代主節點保證整個無線網路系統的正常運行。
C. STM32W108嵌入式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圖書簡介
物聯網技術(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無線感測器網路、嵌入式控制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綜合體,是近年來應用開發與研究的熱點。現在,物聯網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到智能感知和監控領域,並開始在環境監測、智能家居、安全監控、一體化智能網路、國防工業、物理信息系統等領域得到全面應用。我們可以預見,基於物聯網應用的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它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了適應物聯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國家教育部於2010年設立物聯網專業,全國各大高校紛紛設立物聯網專業並招生。因此,迫切地需要一本與當前物聯網專業發展相適應的教材,本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完成的。本書以當前最為流行的基於ARM CortexM3核心的32位低功耗處理器STM32W108設計無線組網和控制節點,其性能是當前無線感測器網路晶元中的最高配置。本書力求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為了說明一個問題,可能不惜篇幅,圖表並用,並設有實例解析,以便每一個物聯網技術開發的初學者都能快速上手,為物聯網相關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書的內容安排如下。
◆嵌入式與物聯網技術概述: 給出了物聯網的整體結構,並對其內部的功能模塊單元進行分析,給出了典型的設計方案,並對其關鍵技術進行了綜述。◆ARM CortexM3技術: 介紹了ARM CortexM3技術架構,對內核模塊及最新的Thumb2高效指令集進行了詳細分析。◆基於ARM CortexM3核心的32位低功耗處理器STM32W108的物聯網應用設計: 採用意法半導體(ST)晶元STM32W108,對晶元的體系結構、內部存儲器與無線射頻模塊、通用IO介面、中斷機制、串列通信介面(UART通信和SPI通信)、AD轉換器、802.15.4/ZigBee協議棧介面函數(API介面函數)、STM32W108兩節點及多點間通信、多感測器環境參數監測、基於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μCOSⅡ的移植及實時環境監測實例、節點定位方法和大規模節點自組織與移動智能體導航技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並給出具體應用開發實例和解決方案。
D. wifimcu是什麼
WiFiMCU以嵌入式WiFi模塊為載體,創造性的將Lua解釋器移植到嵌入式模塊中,為開發者提供一個極其便捷的物聯網應用開發平台。WiFiMCU基於上海慶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EMW3165模塊(後續將會支持其它MICO系統平台),直接運行Lua腳本,操作硬體資源,實現智能硬體創客類產品快速開發,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l 比Arino更簡單的交互:通過UART/Telnet交互,屏蔽MCU寄存器設置,腳本操作硬體,無需編譯直接運行;
l 硬體可靠,介面豐富:STM32 MCU品質,可外接多種類型感測器、顯示器和執行器;
l 用Lua編寫IOT應用:30秒實現WiFi模塊連接無線路由器,發送數據到遠程伺服器;提供豐富的WiFi和網路操作函數,實現復雜網路應用;
l 開源,互動式,可編程,低成本,簡單,智能,WI-FI硬體;
l 提供硬體的高級介面,可以將應用開發者從繁復的硬體配置、寄存器操作中解放出來,用互動式Lua腳本,像arino一樣編寫硬體代碼;
l 事件驅動型API極大的方便了用戶進行網路應用開發,使用類似Nodejs的方式編寫代碼,並運行於5mm*5mm大小的MCU之上,加快物聯網應用開發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