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D类

计算机网络D类

发布时间:2022-07-16 16:03:37

A. 常用计算机网络的ip地址分类,范围,子网掩码

IP地址分为五类:
A类:1.0.0.0~126.255.255.255 掩码是255.0.0.0
B类:128.0.0.0~191.255.255.255 掩码是255.255.0.0
C类:192.0.0.0~223.255.255.255 掩码是255.255.255.0
D类:224.0.0.0~239.255.255.255
E类:240.0.0.0~254.255.255.255
D类和E类是特殊的地址分段,一个是用于组播,另一个一般是用于实验使用。所以没有标准的掩码,而且平时在网络上使用的地址也用不到,所以如果不是专门研究的话只需要了解ABC类就可以了

B. 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级分为( )。

TCSEC中根据计算机系统所采用的安全策略、系统所具备的安全功能将系统分为A、 B(B1、B2、B3)、C(C1、C2)、D等4类7个安全级别。

(1)D类:最低保护(minimal protection),未加任何实际的安全措施。这是最低的一类,不再分级。常见的无密码保护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属于这一类。

(2)C类:被动的自主访问策略(discretionary access policy enforced),分以下两个子类。

·C1:无条件的安全保护。这是C类中较低的一个子类,提供的安全策略是无条件的访问控制,具有识别与授权的责任。早期的UNIX系统属于这一类。

·C2:有控制的存取保护。这是C类中较高的一个子类,除了提供C1中的策略与责任外,还有访问保护和审计跟踪功能。

(3)B类:被动的强制访问策略(mandatory access policy enforced),属强制保护,要求系统在其生成的数据结构中带有标记,并要求提供对数据流的监视,B类又分3个子类。

·B1:标记安全保护,是B类中最低的子类。除满足C类要求外,要求提供数据标记。

·B2:结构安全保护,是B类中的中间子类。除满足B1要求外,要实行强制性的控制。

·B3:安全域保护,是B类中的最高子类,提供可信设备的管理和恢复。即使计算机系统崩溃,也不会泄露系统信息。

(4)A类:经过验证的保护(formally proven),是安全系统等级的最高类。

C. 计算机网络问题

常规办法是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

另一个方法: 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 202.112.14.159。

本问题的答案是 202.112.14.128

D. 每类IP地址的网络数和主机数分别有多少

IP地址分为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

A类地址:
第一组(8位)为网络组,其余3组(24位)为主机组,A类地址网络号范围是1.0.0.0---126.0.0.0;
A类地址最多可以表示127个网络。能够表示的主机数量为16777216个,即每个A类网络能够表示1600多万个设备;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B类地址:
第一、二组(共16位)为网络组,剩余2组(16位)为主机组,B类地址网络号范围是128.0.0.0至191.255.0.0;
B类地址多可以表示16384个网络,能够表示的主机数量65536个;
172.16.0.0至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191.255.255.255是广播地址,不能分配。

C类地址:
第一、二、三组(共24位)为网络组,剩余1组(8位)为主机组,C类地址网络号范围是192.0.0.0至223.255.255.0;
C类地址最多可以表示的网络数量2097152个。能够表示的主机数量是256个;
192.168.X.X是私有地址。

D类地址: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D类地址范围是224.0.0.0至239.255.255.255。

E类地址:
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E类地址范围是240.0.0.0至255.255.255.254。

拓展资料: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P地址被用来给Internet上的电脑一个编号。大家日常见到的情况是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们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IP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络协议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

IP地址

E. 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类

计算机按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按这种标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

一、局域网:

1、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局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局域网随着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普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局域网。

二、城域网:

2、 这种网络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这种网络的连接距离可以在10 ̄100公里,它采用的是IEEE802.6标准。MAN与LAN相比扩展的距离更长,连接的计算机数量更多,在地理范围上可以说是LAN网络的延伸。

三、广域网:

这种网络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MAN)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因为距离较远,信息衰减比较严重,所以这种网络一般是要租用专线,通过IMP(接口信息处理)协议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循径问题。

四、无线网:

随着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人们经常要在路途中接听电话、发送传真和电子邮件阅读网上信息以及登录到远程机器等。


(5)计算机网络D类扩展阅读:

无线局域网(WLAN);

1、无线局域网提供了移动接入的功能,这就给许多需要发送数据但又不能坐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当大量持有便携式电脑的用户都在同一个地方同时要求上网时,若用电缆连网,那么布线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时若采用无线局域网则比较容易。

2、无线局域网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固定基础设施的,第二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所谓“固定基础设施”是预先建立起来的、能够覆盖一定地理范围的一批固定基础。大家经常使用的蜂窝移动电话就是利用电信公司预先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大量固定基站来接通用户手机拨打的电话。

3、另一类无线局域网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它又叫做自组网络。这种自组网络没有上述基本服务集中的接入点(AP),而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

F. 计算机网络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每个字节是8位)的网络地址和3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127。每个A类地址可连接16387064台主机,Internet有126个A类地址。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4516台主机,Internet有16256个B类地址。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地址是由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223。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有2054512个C类地址。

4、D类地址用于多点播送。

第一个字节以“1110”开始,第一个字节的数字范围为224~239,是多点播送地址,用于多目的地信息的传输,和作为备用。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5、E类地址

以“11110”开始,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40~254。E类地址保留,仅作实验和开发用。

A类到C类地址用于单点编址方法,但每一类代表着不同的网络大小。
A类地址(1.0.0.0-126.255.255.255)用于最大型的网络,该网络的节点数可达16,777,216个。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用于中型网络,节点数可达65,536个。
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用于256个节点以下的小型网络的单点网络通信。
D类地址并不反映网络的大小,只是用于组播,用来指定所分配的接收组播的节点组,这个节点组由组播订阅成员组成。D类地址的范围为224.0.0.0-239.255.255.255。
E类(240.0.0.0-255.255.255.254)地址用于试验。

G. 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划分

一,IP地址分类

1.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

2,IP地址的地址结构及分类
IP地址结构:网络号+主机号

网络号:中主机中指明中的所在物理网络的编号

主机号:中中中主机在物理网络中的编号

IP地址分类:A类(大型),B类(中型),C类(小型),D类(组播),E类(保留地址 - 研究时使用)

A类地址默认掩码:255.0.0.0/8

B类地址默认掩码:255.255.0.0/16

C类地址默认掩码:255.255.255.0/24

(例如:172.16.122.204/24:后面24是表示C类地址【24 == 24个连续的1】)

3.IP地址分类方法
单播地址(A,B,C)分层,包括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号中中中主机全0表示网络地址,比如192.168.1。0是一个Ç类地址,低8位全为0。

号中中中主机全1表示直接广播地址,比如192.168.1。255,是一个Ç类广播地址,低8位全为1。

(32位全为1表示首先广播地址- 限于发送终端所在网络)

2 ^ 8 = 256; 2 ^ 16 = 65536

2 ^ 8(2的8次方):除去一个网络地址+除去一个组播位

4.IP地址为什么分层----可根据终端的IP地址确定终端所在的网络;?可以减少路由项

二,网络地址的计算

网络号= IP地址逻辑和(AND)子网掩码

主机号= IP地址异或(XOR)网络号

Q1:有一个IP地址为192.168.1.20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其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和广播地址。

(255.255.255.224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00 也就是5位(红色部分)做主机位,27位为网络位。

172.1.1.200 = 10101100.00000001.00000001.110 01000

所以主机地址为:01000 )

主机地址为:200

172.1.1.200所在子网的网络地址就应该是5位主机位全为0时,即:172.1.1.192;

子网此的广播地址后5位全为1,即:172.1.1。223。
所以,172.1.1.200 -255.255.255.224,所在网络应该是在172.1.1.192-172.1.1.223之间,可用地址30个。

Q2:如欲将乙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若干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700台,问其子网掩码应该设为多少?

利用主机数来计算

1)700 = 1010111100

2)该二进制为十位数,N = 10(1001)

3)将该乙类地址的子网覆线255.255.0.0的主机地址全部置1,得到255.255.255.255,然后再从后向前将后10位置0,即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即255.255.252.0 。

这就是该欲划分成主机为700台的乙类IP地址168.195.0.0的子网掩码。

Q3:设IP地址为192.168.100.5,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要求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网络地址

3)将上面的网络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不变,主机地址变为全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4)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

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
地址范围:网络地址+1至广播地址-1

本例的网络范围是:192.168.100.1至192.168.100.254
也就是说下面的地址都是一个网段的.192.168.100.1,192.168.100.2 .192.168.100.254

部分原文转载:HTTPS://blog.csdn.net/jiudihanbing/article/details/6022969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追梦无惧”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030258/article/details/84479087

H. 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级分为哪些

1、D1级
这是计算机安全的最低一级。整个计算机系统是不可信任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很容易被侵袭。D1级计算机系统标准规定对用户没有验证,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计算机系统而不会有任何障碍。系统不要求用户进行登记或口令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坐在计算机前并开始使用它。
2、C1级
C1级系统要求硬件有一定的安全机制,用户在使用前必须登录到系统。C1级系统还要求具有完全访问控制的能力,经应当允许系统管理员为一些程序或数据设立访问许可权限。C1级防护不足之处在于用户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根。C1级不能控制进入系统的用户访问级别,所以用户可以将系统的数据任意移走。
3、C2级
C2级在C1级的某些不足之处加强了几个特性,C2级引进了受控访问环境的增强特性。这一特性不仅以用户权限为基础,还进一步限制了用户执行某些系统指令。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分用户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的权限或访问分级目录。另一方面,用户权限以个人为单位授权用户对某一程序所在目录的访问。如果其他程序和数据也在同一目录下,那么用户也将自动得到访问这些信息的权限。C2级系统还采用了系统审计。
4、B1级
B1级系统支持多级安全,多级是指这一安全保护安装在不同级别的系统中,它对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级的保护。比如安全级别可以分为解密、保密和绝密级别。
5、B2级
这一级别称为结构化的保护。B2级安全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对象加标签,而且给设备分配安全级别。如用户可以访问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许访问装有人员工资资料的磁盘子系统。
6、B3级
B3级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接网络系统,这一级必须采用硬件来保护安全系统的存储区。
7、A级
这是橙皮书中最高的安全级别,这一级有时也被称为验证设计。与前面提到的各级级别一样,这一级包括它下面各级的所有特性。A级还附加一个安全系统受监视的设计要求,合格的安全个体必须分析并通过这一设计。另外,必须采用严格的形式化方法来验证该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在A级,所有构成系统的部件的来源必须安全保证,这些安全措施还必须担保在销售过程中这些部件不受损害。

I. 计算机网络中有哪几种常见地址

你指的是IP地址有哪些类型范围的?
譬如10.0.0.2
192.168.1.2
等等,每个地区的地址和每种网络的地址都可以各不相同的。
想偷网我看还是算了吧

J. 电脑的IP地址分四类,是根据什么分的

通过IP地址的引导位(最高位)来区分不同类别的IP地址: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D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酒店式网络一般一个月多少钱 浏览:461
下载的软件联不了网络 浏览:711
干扰器网络信号 浏览:379
苹果平板关闭网络与无线选项 浏览:423
为什么电脑上会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875
有了路由器网络怎么安装 浏览:70
车机网络信号H 浏览:423
台式机上网络怎么设置成无线网 浏览:129
什么技术或设备可以抑制网络风暴 浏览:397
手机usb共享网络频繁掉网 浏览:385
移动网络故障与排除 浏览:243
如何查vivo自己的网络密码 浏览:979
国庆期间无线网络 浏览:672
手机网络建设哪家好 浏览:377
浙江联通4g网络在哪里 浏览:376
windows怎么设置有线网络 浏览:271
苹果网络喷子 浏览:202
手机信号满格但就是显示1g网络 浏览:960
移动网络的网速太慢了怎么办 浏览:393
2021年网络安全知识竞答 浏览:4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