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助 计算机网络编程
一度教育告诉你IT生存法则
这是一个用光速更新换代的行业,新的软件、技术每天层出不穷,如果你只是每天坐在办公室中进行复制粘贴的运动,而不思进取的话,那也怪不了别人永远把你当“民工”来用。
湖南一度软件教育长沙培训学校是中国信息和工业化部联合认证的湖南首家Java软件工程师实训基地。她依托多年职业教育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底蕴,由来自海内外着名IT企业的技术专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项目实训”的全新教育体系,同时将职业素质和就业培训贯穿其中,迅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企业青睐、市场抢手的“实战型”软件人才。
长沙市一度教育电脑培训中心主要是由从事多年java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曾任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中型企业架构师,系统分析师等,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充分掌握国外软件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管理和技术指导能力,是国内较早一批掌握Java技术的高端人才。
一度教育电脑培训中心郑重承诺,入训即签订就业保障协议;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训圆学员高薪就业梦想,就业跟踪服务期两年(湖南唯一)。
2. 《计算机网络》课程讲什么内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是从事计算机研究和应用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网络互连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协议及其应用,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在工作中应用和维护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详细的提出VLAN 技术简介、VLAN 的划分方式、VLAN的实现与配置、VLAN 之间的通信等内容,在校园网中进行合理VLAN划分,有效地提高网络管理的灵活性,提高网络效率和网络安全性。
随着现在设备厂商都设备功能的完善和增加,VLAN功能的支持上,有很大的提高更灵活,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也越来也成熟方便,比如在TRUCK 、网络聚合、ACL、 NAT的兼容性。
再写出ROUTER的设置!!!
4. 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1版计算机3级网络技术教程的具体内容
可参看书的目录, 如果要电子书,邮箱挂出来。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特点
1.1.2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2 计算机硬件系统
1.2.1 计算机硬件的种类
1.2.2 计算机的配置
1.2.3 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2.4 微处理器的技术特点
1.2.5 主板与插卡
1.3 计算机软件系统
1.3.1 软件的基本概念
1.3.2 软件的分类
1.3.3 程序、文档与软件开发
1.4 多媒体技术基础
1.4.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4.2 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
1.4.3 超媒体与流媒体的概念
1.4.4.多媒体应用软件
习题1
第2章 网络技术基础
2.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2.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2.1.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
2.1.4 互联网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2.1.5 宽带城域网的发展
2.1.6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2.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2.1 计算机网络定义的基本内容
2.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2.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2.2.4 描述计算机网络传输特性的参数
2.3 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2.3.1 电路交换的基本概念
2.3.2 存储转发交换的特点
2.3.3 数据报方式与虚电路方式
2.4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4.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4.2 ISO/OSI参考模型
2.4.3 F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
2.4.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2.5 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2.5.1 基于Web应用的发展
2.5.2 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
2.5.3 播客技术的应用
2..5.4 博客技术的应用
2.5.5 网络电视的应用
2.5.6 P2P技术的应用
2.6 无线网络的研究与应用
2.6.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与IEEE802.16标准
2.6.2 无线局域网与IEEE802.11标准
2.6.3 蓝牙技术与IEEE802.15标准
2.6.4 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网格网
习题2
第3章 局域网基础
3.1 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3.1.1 决定局域网与城域网性能的三要素
3.1.2 局域网拓扑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3.1.3 传输介质类型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1.4 IEEE802参考模型
3.2 以太网
3.2.1 以太网的发展
3.2.2 以太网帧结构与工作流程分析
3.2.3 以太网的实现方法
3.2.4 以太网的物理地址
3.3 高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3.3.1 高速局域网的研究方法
3.3.2 快速以太网
3.3.3 千兆以太网
3.3.4 万兆以太网
3.4 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
3.4.1 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结构
3.4.2 局域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3.4.3 虚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3.5 无线局域网
3.5.1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3.5.2 红外无线局域网
3.5.3 扩频无线局域网
3.5.4 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
3.6 局域网互联与网桥的工作原理
3.6.1 局域网互联的概念
3.6.2 网桥的工作原理
3.6.3 网桥的层次结构
3.6.4 网桥的路由选择策略
3.6.5 网桥与广播风暴
3.6.6 多端口网桥与第二层交换
习题3
第4章 服务器操作系统
4.1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4.1.1 单机操作系统
4.1.2 网络操作系统
4.2 网络操作系统的演变
4.2.1 早期的网络操作环境
4.2.2 网络操作系统的形成
4.2.3 当前的网络操作环境
4.3 网络操作系统的类型与功能
4.3.1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4.3.2 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
4.3.3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4.4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
4.4.1 Windows的发展
4.4.2 WindowsNT的特点
4.4.3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
4.4.4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
4.4.5 Windows Servei 2008操作系统
4.5 NetWale网络操作系统
4.5.1 NetWare操作系统的发展
4.5.2 NetWare操作系统的组成
4.5.3 NetWare操作系统的特点
4.5.4 IntranetWare操作系统
4.6 UNIX网络操作系统
4.6.1 UNIX概述
4.6.2 UNIX的特性
4.6.3 Sun公司的Solaris操作系统
4.6.4 IBM公司的AIX操作系统
4.6.5 HP公司的HP-UX操作系统
4.7 Linux网络操作系统
4.7.1 Linux的发展概况
4.7.2 Linux的特点与组成
4.7.3 Novell公司的SUSELinux
4.7.4 RedHat公司的Linux
习题4
第5章 Internet基础
5.1 Intemet的构成
5.1.1 Internet的逻辑结构
5.1.2 Intemet的主要组成部分
5.2 Intemet的接入
5.2.1 通过电话网接入
5.2.2 利用ADSL接人
5.2.3 使用HFC接入
5.2.4 通过数据通信线路接入
5.3 IP协议与互联层服务
5.3.1 IP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5.3.2 互联层服务
5.3.3 IP互联网的特点
5.4 IP地址
5.4.1 IP地址的作用
5.4.2 IP地址的层次结构
5.4.3 IP地址的分类
5.4.4 IP地址的直观表示法
5.4.5 特殊的IP地址形式
5.4.6 子网编址
5.4.7 地址解析协议(ARP)
5.5 IP数据报
5.5.1 IP数据报的格式
5.5.2 IP封装、分片与重组
5.5.3 IP数据报选项
5.6 差错与控制报文
5.6.1 ICMP差错控制
5.6.2 ICMP控制报文
5.6.3 ICMP请求/应答报文对
5.7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5.7.1 表驱动IP进行路由选择
5.7.2 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
5.7.3 RIP协议与向量一距离算法
5.7.4 OSPF协议与链路一状态算法
5.7.5 部署和选择路由协议
5.8 IPv6协议
5.8.1 IPv4协议的局限性
5.8.2 IPv6地址
5.8.3 IPv6数据报
5.8.4 IPv6扩展头
5.8.5 IPv6地址自动配置
5.9 TCP与UDP
5.9.1 端对端通信
5.9.2 传输控制协议(TCP)
5.9.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习题5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务
6.1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6.1.1 什么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6.1.2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特性
6.1.3 实现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6.2 域名系统
6.2.1 互联网的命名机制
6.2.2 域名解析
6.2.3 对象类型与资源记录
6.3 远程登录服务
6.3.1 远程登录协议
6.3.2 远程登录的工作原理
6.3.3 使用远程登录
6.4 FTP月殴务
6.4.1 FTP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6.4.2 FTP命令与响应
6.4.3 文件格式
6.4.4 用户接口
6.4.5 FTP访问控制
6.5 电子邮件系统
6.5.1 电子邮件系统的基本知识
6.5.2 电子邮件传输协议
6.5.3 电子邮件的报文格式
6.6 WWW服务
6.6.1 WWW的基本概念
6.6.2 WWW系统的传输协议
6.6.3 WWW系统的页面表示方式
6.6.4 WWW的安全性
习题6
第7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7.1 网络管理
7.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7.1.2 网络管理的功能
7.1.3 网络管理模型
7.1.4 网络管理协议
7.2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7.2.1 信息安全的概念
7.2.2 信息安全策略
7.2.3 信息安全性等级
7.3 网络安全问题与安全策略
7.3.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7.3.2 OSI安全框架
7.3.3 网络安全模型
7.4 加密技术
7.4.1 密码学基本术语
7.4.2 对称密码
7.4.3 公钥密码
7.4.4 密钥管理
7.5 认证技术
7.5.1 消息认证
7.5.2 数字签名
7.5.3 身份认证
7.5.4 常用的身份认证协议
7.6 安全技米应用
7.6.1 安全电子邮件
7.6.2 网络层安全——IPSec
7.6.3 web安全
7.7 入侵检测技术与防火墙
7.7.1 入侵者
7.7.2 入侵检测技术
7.7.3 防火墙的特性
7.7.4 防火墙的分类
7.8 计算机病毒问题与防护
7.8.1 计算机病毒
7.8.2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
习题7
第8章 网络应用技术
8.1 组播技术
8.1.1 IP组播的概念和特点
8.1.2 组播技术基础
8.2 P2P网络
8.2.1 什么是P2P网络
8.2.2 P2P网络的基本结构
8.2.3 P2P网络的应用
8.3 即时通信系统
8.3.1 即时通信系统概述
8.3.2 即时通信系统的基础通信模式
8.3.3 即时通信实例
8.3.4 即时通信系统的通信协议
8.4 IPTV
8.4.1 IPTV系统
8.4.2 IPTV系统的关键技术
8.5 VOIP
8.5.1 VOIP实现方法
8.5.2 VOIP系统组成
8.5.3 Skype
8.6 网络搜索技术
8.6.1 网络搜索引擎
8.6.2 搜索引擎的原理和组成
8.6.3 Google和网络搜索引擎
习题8
附录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2007年版修订版)
附录2 2010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网络技术
附录3 习题参考答案
5.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作业提纲:关于现代化网络管理的网络架构(题目自拟)
条件还多的很
6. 求VC++;计算机网络基础;汇编语言的复习提纲!谢谢~~邮箱:[email protected]
C++复习提纲:
1. C++语言与C语言的关系与区别(书P6-7) C语言是C++的一个子集,C++包含了C语言的全部内容;C++对C语言作了很多改进,如增加了一些新的运算符、改进了类型系统增加了安全性、引进了引用概念、允许函数重载、对变量说明更加灵活了;C++与C语言的本质区别就在于C++是面向对象的,而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 2. 函数重载的方法以及递归函数的特点(书P109、P112) 所谓函数重载是指同一个函数名可以对应着多个函数的实现,进行函数重载时,要求同名函数在参数个数上不同,或者参数类型上不同。所谓函数的递归调用是指在调用一个函数的过程中出现直接地或间接地调用该函数自身。递归调用的特点是将原有的问题能够分解为一个新的问题,而新的问题又用到了原有问题的解法。 3. 内联函数的定义及定义方法(书P108) 在程序编译时,编译器将程序中出现的内联函数的调用表达式用内联函数的函数体来进行替换,它是以目标代码的增加为代价来换取时间的节省。定义方法为在函数定义的头前加上关键字inline即可。 4. 构造函数及析构函数的特点及作用(书P143-144) 构造函数的功能是在创建对象时,使用给定的值来将对象初始化。构造函数的特点如下:1.构造函数是成员函数,函数体可写在类体内,也可写在类体外。2.构造函数是一个特殊的成员函数,该函数的名字与类名相同,该函数不指定类型说明,有隐含的返回值,该值由系统内部使用。3.构造函数可以重载。4.程序中不能直接调用构造函数,在创建对象时系统自动调用构造函数。 析构函数的功能是用来释放一个对象的。析构函数的特点如下:1.系统函数是一个特殊的成员函数,函数体可写在类体内,也可以写在类体外。2.析构函数的名字同类名,并在前面加“~”字符,析构函数不指定数据类型,并且也没有参数。3.一个类中只可能定义一个析构函数。4.析构函数可以被调用,也可以系统调用。 5.友元函数的定义(书P156) 友元是一种定义在类外部的普通函数,但它需要在类体内进行说明,为了与该类的成员函数加以区别,在说明时前面加上关键字friend。友元不是成员函数,但是它可以访问类中的私有成员。友元的作用在于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但是,它破坏了类的封装性和隐藏性。 6. C++提供的继承方式(书P215-217) 公有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作为派生类的成员时,它们都保持原有的状态,而基类的私有成员仍然是私有的。 私有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所有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都作为派生类的私有成员,并且不能被这个派生类的子类所访问。 保护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所有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都成为派生类的保护成员,并且只能被它的派生类成员函数或友元访问,基类的私有成员仍然是私有的。 7. 什么是纯虚函数和抽象类(书P273、P275) 纯虚函数是一种特殊的虚函数,它的一般格式如下: class<类名> { virtual <类型> <函数名>(<参数表>)=0; ┇ }; 抽象类是一种特殊的类,它是为了抽象和设计的目的而建立的,它处于继承层次结构的较上层。抽象类是不能定义对象的,它只描述这组子类共同的操作接口,而完整的实现留给子类。 8. 什么是静态联编(静态束定)(书P266) 静态联编是指联编工作出现在编译连接阶段,这种联编又称早期联编,它解决了程序中的操作调用与执行该操作代码间的关系。 9. 什么是动态联编(动态束定或晚期联编)(书P266) 编译程序在编译阶段并不能确切知道将要调用的函数,只有在程序执行时才能确定将要调用的函数,为此要确切知道该调用的函数,要求联编工作要在程序运行时进行,这种在程序运行时进行联编工作被称为动态联编。
计算机网络基础 复习提纲:
第1章 概述 1、 了解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主要功能:连通性、共享。 2、 结合“4.2.1 虚拟互连网络”(P110)理解“因特网是网络的网络”。 3、 了解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ARPANET、三级结构Internet、多层次ISP结构Internet。 4、 了解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RFC的概念。 5、 了解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核心部分(通信子网)。 6、 了解资源子网的两种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连接方式(P2P)。 7、 理解三种交换方式,重点掌握分组交换(所用技术、原理、优缺点),并结合图1-12(P15)掌握三种交换的主要区别。 8、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了解网络的不同分类。 9、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重点掌握三种时延的概念及计算、理解数据传送总时延的关系、理解RTT。 10、 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体会采用分层思想的必要性。 11、 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12、 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各层需实现的“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等功能(概念、在TCP/IP的哪些层次实现、如何实现)。 13、 掌握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和各层的功能。 14、 结合图1-17(P29)掌握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 15、 了解PDU、协议栈、对等层等概念。 16、 理解协议与服务的区别和联系。 17、 结合图1-21(P32)了解和体会TCP/IP体系结构中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思想。 第2章 物理层 1、 了解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2、 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3、 了解数字、模拟、数据、信号等概念。 4、 了解信道、基带、宽度的概念,了解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 5、 理解调制器和解调器的作用、三种基本的调制方法。 6、 了解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奈氏准则)和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香农公式),理解码元和比特的区别与联系。 7、 了解常用的传输媒体。 8、 掌握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异步时分),了解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9、 了解数字传输系统和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1、 了解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两种类型的信道。 2、 了解链路和数据链路的概念。 3、 掌握封装成帧(图3-4(P66)、图3-5(P66)、图3-10(P73))、透明传输(字节填充——图3-7(P61)、零比特填充——图3-11(P74))、差错检测(CRC的原理——图3-8(P68))的策略。 4、 了解点对点信道上的常用协议(PPP)。 5、 了解局域网的特点和常见的网络拓扑。 6、 理解各种媒体共享技术(重点是随机接入时解决碰撞的技术)。 7、 了解以太网的两个标准,了解IEEE 802委员会对数据链路层的进一步分层。 8、 了解曼彻斯特编码。 9、 结合图3-17(P81)掌握CSMA/CD协议(关键词:多点接入、载波监听、碰撞检测)、争用期的概念和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10、 了解以太网所规定的最短有效帧长和设定依据。 11、 结合图3-20(P85)了解集线器的工作原理(特点)。 12、 理解MAC地址(作用、存储位置、管理分配方法、长度,广播地址),理解单播、广播和多播的概念。 13、 掌握以太网V2的帧格式,了解其与802.3帧格式的区别。 14、 了解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的局限。 15、 了解冲突域(P92)和广播域(广播帧所能覆盖的区域)的概念(借助互联网搜索)。 16、 结合图3-28(P95)掌握透明网桥(交换机)收到一个帧后的处理过程(关键词:根据源地址学习——学习即将转发记录加入转发表的机制、根据目的地址转发),了解生成数算法。 17、 了解虚拟局域网、高速以太网。 第4章 网络层 1、 结合图4-1(P109)和表4-1(P109)理解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2、 结合图4-2(P110)了解TCP/IP体系结构中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及其作用。 3、 结合“1.2.1 网络的网络”(P2)理解“虚拟互连网络”。 4、 结合图4-4(P112)了解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 5、 理解IP地址(作用、长度、分类地址、点分十进制记法、分类地址的指派范围、特殊IP地址、特点、注意点),理解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结合图4-10(P118)和表4-4(P118)掌握IP包的传输过程——每一段链路上数据帧在封装和解封装过程中硬件地址变换过程)。 6、 结合图4-12(P120)掌握ARP协议的作用和原理。 7、 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首部长度的单位、分片的相关字段与方法——图4-14(P124)和表4-5(P124)、生存时间的作用和处理方式、协议字段的作用、校验和的计算——图4-15(P125)等,并思考路由器转发IPv4包时将修改IP包首部哪些字段)。 8、 结合图4-16(P126)、图4-17(P127)掌握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即分组转发算法),了解默认路由的概念和作用。 9、 掌握子网划分的思路、子网掩码的作用——图4-20(P131)、图4-21(P132)、表4-6(P132)、例4-2(P133)、例4-3(P133);结合例4-4(P134)掌握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了解CIDR的特点、记法及最长前缀匹配原则。 10、 了解ICMP协议的种类、常见类型、常见应用的原理(Ping、TraceRoute)。 11、 了解路由算法的分类(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及各类中常见的路由协议(中文名、英文缩写)。 12、 对比掌握RIP和OSPF的3个要点;结合例4-5(P149)掌握距离向量算法;结合图4-33(P151)理解RIP坏消息传播的慢的特点。 13、 结合图4-42(P160)、结合图4-43(P162)、结合图4-44(P162)了解路由器的结构。 14、 了解多播的概念,VPN的作用,NAT的作用。 复习参考题:P175——1、3、4、5、6、7、9、10、15、20、21、22、23、26、31、34、39、41、42 第5章 运输层 1、 理解运输层的复用和分用功能,理解端口的概念。 2、 掌握UDP首部格式。 3、 了解TCP最主要的特点和TCP的连接。 4、 结合图5-9(P190)、图5-10(P191)理解停止等待协议,结合图5-13(P193)了解连续ARQ协议。 5、 掌握TCP首部格式。 6、 结合图5-15(P197)、图5-16(P198)、图5-18(P199)、图5-19(P200)理解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结合公式5-5(P201)、公式5-6(P201)理解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机制。 7、 结合图5-22(P203)掌握TCP的流量控制机制。 8、 结合图5-24(P209)、图5-25(P210)、图5-26(P211)、图5-27(P212)掌握TCP的拥塞控制机制(拥塞窗口的概念、慢开始门限、慢开始算法、拥塞避免算法、快重传算法、快恢复算法)。 9、 结合图5-31(P216)、图5-32(P217)理解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第6章 应用层 1、 了解DNS的基本概念和域名结构。 2、 了解域名转换的工作原理(递归和迭代查询过程)。 3、 了解FTP的工作原理(两个TCP连接:控制连接、数据连接)。 4、 了解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5、 了解万维网的的工作原理和HTTP的操作过程。 6、 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与操作。 7、 了解DHCP的概念。 8、 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汇编语言 复习提纲:
主要内容: 1、基础知识 1.1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2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运算 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4 "与"、"或"、"非"、"异或"等几种最常见逻辑运算 2、 8086计算机组织 2.1 8086微处理器简单介绍 2.2 基于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构成 2.3 中央处理器 2.4 存储器(存储单元) 3、 8086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重点) 3.1 8086的寻址方式 3.2 程序占有的空间和执行时间(了解) 3.3 8086的指令系统(重点) 注:只要求掌握8086微处理器相关内容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大学教案网为你提供免费教案下载。
7. 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师需要基本教程
我也是学计算机网络的大专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网络技术(2008年)电子版) 三级,是非网络专业的学生学的.不过,你看点也好,三级考的很容易的.
你如果什么都没有学的话,随便买点什么网络书,先把基础学好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你学了没有??
要想考网络工程师要学习好多东西呢.JAVA啊,ASP啊.HTML啊..linux啊..~要下苦功的.
你可以去365软考网看看 http://www.365rk.cn/里面都是历年考的题目.和考试提纲..~
自已学真的很关键.....~学习教程网上都有的..~
考试的时候,多多看看历年的题目..我今年5月份考网络管理员都没过,,无语..~就是ASP.linux还有基础知识模糊
,...
不过,是看你考那一类了..像华为啊.思科的啊.我都不敢想...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软考..初级是,网络管理员,中级是.网络工程师.高级是.系统分折师了,,,,..
8. 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提纲
基于WEB的SQL数据库安全策略浅析
第1章 概述
1.1 网络时代的数据库安全
1.2 进行数据库安全策略的研究的必要性
1.3 如何探讨基于Web的数据库安全策略
1.4 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第2章 MS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介绍
2.1 数据库对象
2.1.1 数据库表
2.1.2 数据库关系
2.1.3 数据库视图
2.1.4 数据库存储过程
2.1.5 数据库拓展存储过程
2.1.6 数据库用户与角色
2.2 MS SQL Server2000数据库的安全性
2.2.1 验证方法选择
2.2.2 Web环境中的验证
2.2.3 设置全局组
2.2.4 允许数据库访问
2.2.5 分配权限
2.2.6 简化安全管理
第3章 SQL数据库存储过程
3.1 ASP中存储过程调用的两种方式及比较
3.1.1使用存储过程的分页实例
3.1.2 不使用存储过程的分页实例
3.2 使用SQL存储过程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4章 示例Web程序介绍
4.1 某大学网站简介
4.1.1 网站功能
4.1.2网站数据库设计
4.1.3 网站代码设计
4.1.4 网站组成架构
4.2 ASP连接MS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4.2.1通过ODBC DSN建立连接
4.2.2通过oledb建立连接
4.2.3通过driver建立连接
4.2.4 ASP连接SQL数据库示例
第5章 入侵检测
5.1 入侵演示
5.2 存在的漏洞
5.3 漏洞分析
第6章 安全策略
6.1 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策略
6.1.1 帐号安全
6.1.2 权限配置(NTFS)
6.1.3 密码安全
6.1.4 日志管理
6.1.5 病毒防范
6.2 MS SQL Server2000数据库安全策略
6.2.1安全的密码策略
6.2.2 安全的帐号策略
6.2.3 数据库日志的记录
6.2.4 扩展存储过程
6.2.5 协议加密
6.2.6 TCP/IP端口配置
6.2.7 对网络连接进行IP限制
6.3 Web程序安全策略
6.3.1 代码防SQL注入设计
6.3.2 IIS安全配置
6.3.3 帐号管理
6.3.4 权限管理
6.3.5 密码安全(MD5)
第7章 其他数据库的安全性
7.1 MS ACCESS数据库的安全性
7.2 MS SQL Server 2005的安全性
7.3 ORACLE数据库10g安全性
第8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
以上为本人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纯手工打造。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当然雷同是不可能)。
论文写了3万5千字(删减后)。是当年我省高校优秀毕业论文。
9. 计算机网络三级考试提纲是什么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的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 掌握Internet的基础知识,了解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5. 掌握组网、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
6. 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7. 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基本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 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4. 计算机应用领域。
二、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2.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4. 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分类、特点与典型系统。
5. 网络互联技术与互联设备。
三、 局域网应用技术
1. 局域网分类与基本工作原理。
2. 高速局域网。
3. 局域网的组网方法。
4. 结构化布线技术。
四、 网络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了解当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况。
五、 Internet基础
1. 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服务。
2. Internet通信协议―――TCP/IP。
3. Internet接入方法。
4. 超文本、超媒体与Web浏览器。
六、 网络安全技术
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3. 网络安全策略。
4. 加密与认证技术。
5. 防火墙技术的基本概念。
七、 网络应用: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1.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2. 电子政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3. 浏览器、电子邮件及Web服务器的安全特性。
4. Web站点的内容策划与应用。
5. 使用Internet进行网上购物与访问政府网站。
八、 网络技术发展
1. 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
2. 宽带网络技术。
3. 网络新技术。
九、 上机操作
1.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 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 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1. 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 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