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更新路由表
要看路由用的是什么协议,看你的这个应该是根据最短距离,
所以你只要看,到达目的网络的数值最小就更新了
例如你这里的到达N6的距离原来是用8跳走F,C给的路由里到达N6的距离是4跳,那么B可以用1跳到达C,然后用C的4跳到达N6那么就跟新为N6 5 C 了
❷ 2011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 路由表更新题目解答
分析:
路由器B的新学习到的路由项为:
网络 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1、我们从这题无法判断哪些网络跟路由器B直接连接,但是如果学习到的路由表项目如果有B直接连接的,那么就直接跳过。
2、根据最短距离的原则,在原来B的路由表中,出现重复的网络有:
N2 、N6 、 N8 、N9那么比原来短的,或者差不多的有:
N6、N8
3、根据学习的原则没有的项目为:N3,N3直接加入到B的路由表项
4、路径更新:因为N6在原来的项目中距离为8,下一条为F路由器,现在C通告的为4,比原来的好,那么实际B经过C到达N6的路径为4+1=5(需要经过C为一跳)所以N6 更新为 N6 5 C
同理,N8计算过后,发现跟原来的一样3+1 =4 所以不需要更新这个项目。
最后N3 新增 距离为8+1=9 最后的路由项为 N3 9 C
是否完了?还没,我们看看原来B的路由表:其中:
网络 距离 下一跳
N2 2 C
N7 5 C
这个时候发现N2、N7原来是从C学习的,而C新发来的数据没有N7,表示这时候可能N7已经不可达了,那么需要从B中将N7删除掉,另外N2的网络通告尽管比旧表的路径低(差),但是因为发生了变化,所以只能更新(刷新)此时N2 的路径为:4+1=5
所以最后的表项为:
网络 距离 下一跳
N1 7 A
N2 5 C
N3 9 C
N6 5 C
N8 4 E
N9 4 F
❸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述使用静态路由的目的
摘要 你好,静态路由作用是使网络安全保密性高。动态路由因为需要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而对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地址等信息。因此,网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可以采用静态路由。不占用网络带宽,因为静态路由不会产生更新流量。
❹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更新问题。怎么解答详细步骤。
你就不能把图片放正了再上传么
你确定你的题目没问题么,表2是R4的路由表,那为什么会有下一跳还是R4?
更新算法,收到的报文距离+1
如果有新网络,更新,下一跳指向更新源
如果已有网络收到更小的距离,更新,下一跳指向更新源
已有网络收到更大距离,且原有下一跳不是更新源,则不更新
已有网络收到更大距离,且原有下一跳是更新源,则更新
更新后R6的路由表是
Net1 4 R4
Net2 5 R4
Net3 2 R4
Net4 9 R4
Net6 2 R5
❺ 路由器的功能是什么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如下:
第一,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第二,数据处理:提供包括分组过滤、分组转发、优先级、复用、加密、压缩和防火墙等功能;
第三,网络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路由器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错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拓展资料
路由器是互联网络中必不可少的网络设备之一,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包括转发决定、背板转发以及输出链路调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件来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包括与相邻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配置、系统管理等。
要解释路由器的概念,首先要介绍什么是路由。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英文名称Router。
❻ 路由器的转发的转发原理
转发发生在路由器上,分组到达路由器后,由路由器检查分组地址并将它转发到一个邻接的局域网(LAN)上。过滤功能过滤某些分组使它们不再通过路由器或桥接器转发出去。
路由器首先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知道如何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路由器或主机),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发送分组,通常将该分组丢弃;否则就根据路由表的相应表项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如果目的网络直接与路由器连,路由器就把分组直接送到相应的端口上。
(6)计算机网络技术router路由表更新扩展阅读
因为某些原因,用户只能经过一个非安全的主机才能连接到一个安全的主机,在这种情况下,ssh提供了一个名为端口转发的功能。利用“端口转发”功能,用户就能够加强连接路由上非安全路段的安全性。用户需要做的只是简单地在非安全主机上指定一个端口,非安全主机将通过这个端口与安全主机建立连接。
这就在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之间以那个非安全主机为跳板建立了一个直接的连接。用户可以对远程主机或者自己的本地主机上的端口设置端口转发功能。
如果把远程主机的一个端口转发到本地主机上的某个端口,需要使用ssh命令的-R选项,后面分别跟着本地端口、远程主机地址以及将要被转发的远程端口,彼此之间用冒号隔开。它的工作原理是分配一个套接字来监听远程方面的那个端口。
只要有连接建立在这个端口上,该连接就会被转发到一个安全的通道上,也就建立起一个从本地机器到远程端口的连接。
❼ 如何让路由器更新本机路由表
可以使用arp防火墙,很多arp防火墙都带有此功能,每秒发送n个arp数据包,使目标网络设备的arp映射表被动更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❽ 计算机三级中rip路由协议更新路由表遵循的规则
路由信息协议(RIP)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距离最短。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距离矢量路由算法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简单。RIP协议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距离最短。路由最少意味着数据包通过的节点少,同时就反映了数据包到达目标节点的距离最短。
RIP翻译为路由信息协议,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计量标准。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较低,主要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网络中。路由器运行RIP后,会首先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收到请求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RIP路由进行响应;网络稳定后,路由器会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❾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路由表更新 计算问题
RIP协议中,不会发送度量值为0的更新,对于直连路由,通告出去的度量值为1。
因为rip里面度量值为0有特殊用途,用于表示目的不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