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脑能正常上网,而是很6。但用图书管理软件却提示不能联网,换了2种
一、网络设置的问题
这种原因比较多出现在需要手动指定IP、网关、DNS服务器联网方式下,及使用代理服务器上网的。仔细检查计算机的网络设置。
二、DNS服务器的问题
当IE无法浏览网页时,可先尝试用IP地址来访问,如果可以访问,那么应该是DNS的问题,造成DNS的问题可能是连网时获取DNS出错或DNS服务器本身问题,这时你可以手动指定DNS服务(地址可以是你当地ISP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也可以用其它地方可正常使用DNS服务器地址。)在网络的属性里进行,(控制面板—网络和拔号连接—本地连接—右键属性—TCP/IP协议—属性—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不同的ISP有不同的DNS地址。有时候则是路由器或网卡的问题,无法与ISP的DNS服务连接,这种情况的话,可把路由器关一会再开,或者重新设置路由器。
还有一种可能,是本地DNS缓存出现了问题。为了提高网站访问速度,系统会自动将已经访问过并获取IP地址的网站存入本地的DNS缓存里,一旦再对这个网站进行访问,则不再通过DNS服务器而直接从本地DNS缓存取出该网站的IP地址进行访问。所以,如果本地DNS缓存出现了问题,会导致网站无法访问。可以在“运行”中执行ipconfig /flushdns来重建本地DNS缓存。
三、IE浏览器本身的问题
当IE浏览器本身出现故障时,自然会影响到浏览了;或者IE被恶意修改破坏也会导致无法浏览网页。这时可以尝试用“黄山IE修复专家”来修复(建议到安全模式下修复),或者重新IE(如重装IE遇到无法重新的问题,可参考:附一解决无法重装IE)
四、网络防火墙的问题
如果网络防火墙设置不当,如安全等级过高、不小心把IE放进了阻止访问列表、错误的防火墙策略等,可尝试检查策略、降低防火墙安全等级或直接关掉试试是否恢复正常。
五、网络协议和网卡驱动的问题
IE无法浏览,有可能是网络协议(特别是TCP/IP协议)或网卡驱动损坏导致,可尝试重新网卡驱动和网络协议。
六、HOSTS文件的问题
HOSTS文件被修改,也会导致浏览的不正常,解决方法当然是清空HOSTS文件里的内容。
七、系统文件的问题
当与IE有关的系统文件被更换或损坏时,会影响到IE正常的使用,这时可使用SFC命令修复一下,WIN98系统可在“运行”中执行SFC,然后执行扫描;WIN2000/XP/2003则在“运行”中执行sfc /scannow尝试修复。
其中当只有IE无法浏览网页,而QQ可以上时,则往往由于winsock.dll、wsock32.dll或wsock.vxd(VXD只在WIN9X系统下存在)等文件损坏或丢失造成,Winsock是构成TCP/IP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要重装TCP/IP协议。但xp开始集成TCP/IP协议,所以不能像98那样简单卸载后重装,可以使用 netsh 命令重置 TCP/IP协议,使其恢复到初次安装操作系统时的状态。具体操作如下:
点击“开始 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命令,弹出命令提示符窗口,接着输入“netsh int ip reset c:\resetlog.txt”命令后会回车即可,其中“resetlog.txt”文件是用来记录命令执行结果的日志文件,该参数选项必须指定,这里指定的日志文件的完整路径是“c:\resetlog.txt”。执行此命令后的结果与删除并重新安装 TCP/IP 协议的效果相同。
小提示:netsh命令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脚本编写工具,你可以使用此命令配置和监视Windows 系统,此外它还提供了交互式网络外壳程序接口,netsh命令的使用格式请参看帮助文件(在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netsh ”即可)。
第二个解决方法是修复以上文件,WIN9X使用SFC重新提取以上文件,WIN2000/XP/2003使用sfc /scannow命令修复文件,当用sfc /scannow无法修复时,可试试网上发布的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修复工具WinSockFix,可以在网上搜索下载。
八、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问题
这倒不是经常见,但有时的确跟实时监控有关,因为现在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都添加了对网页内容的监控。举一个实例:KV2005就会在个别的机子上会导致IE无法浏览网页(不少朋友遇到过),其具体表现是只要打开网页监控,一开机上网大约20来分钟后,IE就会无法浏览网页了,这时如果把KV2005的网页监控关掉,就一切恢复正常;经过彻底地重装KV2005也无法解决。虽然并不是安装KV2005的每台机子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毕竟每台机子的系统有差异,安装的程序也不一样。但如果出现IE无法浏览网页时,也要注意检查一下杀毒软件。
九、Application Management服务的问题
出现只能上QQ不能开网页的情况,重新启动后就好了。不过就算重新启动,开7到8个网页后又不能开网页了,只能上QQ。有时电信往往会让你禁用Application Management服务,就能解决了。具体原因不明。
十、感染了病毒所致
这种情况往往表现在打开IE时,在IE界面的左下框里提示:正在打开网页,但老半天没响应。在任务管理器里查看进程,(进入方法,把鼠标放在任务栏上,按右键—任务管理器—进程)看看CPU的占用率如何,如果是100%,可以肯定,是感染了病毒,这时你想运行其他程序简直就是受罪。这就要查查是哪个进程贪婪地占用了CPU资源.找到后,最好把名称记录下来,然后点击结束,如果不能结束,则要启动到安全模式下把该东东删除,还要进入注册表里,(方法: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在注册表对话框里,点编辑—查找,输入那个程序名,找到后,点鼠标右键删除,然后再进行几次的搜索,往往能彻底删除干净。
有很多的病毒,杀毒软件无能为力时,唯一的方法就是手动删除。
十一、无法打开二级链接
还有一种现象也需特别留意:就是能打开网站的首页,但不能打开二级链接,如果是这样,处理的方法是重新注册如下的DLL文件:
在开始—运行里输入:
regsvr32 Shdocvw.dll
regsvr32 Shell32.dll (注意这个命令,先不用输)
regsvr32 Oleaut32.dll
regsvr32 Actxprxy.dll
regsvr32 Mshtml.dll
regsvr32 Urlmon.dll
regsvr32 Msjava.dll
regsvr32 Browseui.dll
注意:每输入一条,按回车。第二个命令可以先不用输,输完这些命令后重新启动windows,如果发现无效,再重新输入一遍,这次输入第二个命令。 (完)
余文敏 21:16:59
使用常识-QQ、MSN能上IE无法打开网页的解决办法
下列根据可能原因的优先级分类:
一、 感染了病毒
这种情况往往表现在打开IE时,在IE界面的左下框里提示:正在打开网页,但长时间没响应。
在任务管理器里查看进程,看到CPU占用100%,可以肯定,是感染了病毒?
二、 装了防火墙
关掉防火墙,如Mcafee病毒防火墙,或天网,金山毒霸,瑞星等防火墙,目的是为了确定这些防火墙软件是否进行了IE隔离。
同时检查IE浏览器的工具栏是否有屏蔽列表等功能的程序,如网络搜霸等,如果有可以先关闭,或卸载。 蔾
三、与设置代理服务器有关
检查一下是否在IE浏览器里设置了代理服务器
方法是:控制面板--Internet选项—连接—局域网设置—为LAN使用代理服务器,
设置代理服务器是不影响QQ联网的,因为QQ用的是4000端口,而访问互联网使用的是80或8080端口。而代理服务器一般不是很稳定,有时侯能上,有时候不能上。如果有这样设置的,请把代理取消看看有无影响。
四、 DNS服务器解析出错
所谓DNS,即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它把域名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IP地址,如果DNS服务器出错,则无法进行域名解析,将不能通过域名访问的方式上网。解决的办法是手工输入DNS地址,
五、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或更换网卡
六、系统文件丢失导致IE不能正常启动
1、2000或XP的系统可以在机器启动后,长按F8,进入启动菜单,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雩?U?
2、系统上开始-运行-输入sfc /scannow命令自动修复
七、IE浏览器损坏
建议使用非IE内核的浏览器。如FireFox(火狐)TT(腾讯)或者Maxthon(傲游)试试。
B. 图书管理属于计算机系吗
不属于计算机系。
图书管理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属于计算机系,属于图书馆学科。
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主要课程
文献学概论、现代图书馆学、 JAVA 程序设计、电子文献检索、图书馆业务实践、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高级数据库理论、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与知识库、高级软件工程、新型程序设计方法、高级计算机网络、图形学与可视化、现代信息检索。
就业方向
大企事业单位、IT 行业、新闻出版部门、大专院校、医院及有关研究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就职,从事信息管理和开发工作。
C. 求个ASP+ACCESS的图书管理系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
目录 1绪论. 1 1.1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1 1.2课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1 1.3 开发工具的选用及介绍. 3 1.3.1 ASP简介. 3 1.3.2 Dreamweaver简介. 3 1.3.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简介. 3 2总体分析与设计. 4 2.1 系统分析. 4 2.2 系统目标. 5 2.3总体需求. 5 2.4系统模块流程图. 7 2.4.1 系统登陆流程图. 7 2.4.2 用户流程图. 7 2.4.3 管理员流程图. 7 2.5数据库设计. 8 3 详细设计. 10 3.1 用户登陆页面. 10 3.2图书查询页面. 11 3.3统计超期. 13 3.4数据库备份和还原. 14 3.5图书添加. 15 3.6用户管理. 17 3.7最新添加的图书. 19 3.8图书分类浏览. 19 3.9给超期用户发消息提醒. 20 4毕业设计小结. 22 5致谢. 23 6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中主要介绍了课题的来源和意义,课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论文的章节安排和本人所做的工作。 1.1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我校在原来的图书管理系统中,由于校园网的建设仅仅限于局部地区,并没有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因此在功能模块上比较单一,仅仅考虑了工作人员的功能,没考虑到查询馆内书籍和查询借阅者自己借阅情况的功能,因此,我开发了一个能满足这三方面人员需求的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系统开发出来后,既可用于高校的图书管理系统,也可作为中小型图书资料库的管理系统。这样,对图书的管理借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来实现,也更方便,更快捷。 1.2课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人类社会正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急剧变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与震撼。中国在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奋斗目标。根据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任务和目标,己经提出和实施了《知识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211工程》以及国家其他重点科技计划,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配置新资源,直辖市国家创新活动。国家创新资源配置中包括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创新资源的分配体系。图书馆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应成为国家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依靠基地的作用。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兴起,一个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为主要信息传输载体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新的信息环境己经在我国形成。很多地方的地方图书馆积累了数万册图书,但由于还没有形成可综合利用的数据库,也没有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致使图书的检索、查阅都很不方便,图书的编目、借阅、管理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劳动阶段。因此,建立图书计算机管理系统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需要。在上述背景下,很多地方的校图书馆也充分认识到网络化的重要性,也考虑使用网络来实现校图书馆的图书查询。但从人才培养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决定开发一个适合自己使用的,有自己特色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成功之后,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其功能和性能,使其软件能最终走向市场。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目前,各地高校相继建设校园局域网,建议网络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同时配备1000M高速以太模块为主干的交换机和交换集成器,使图书馆局域网骨干带宽达到1000M的能力,能基本满足日后数字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之需。多媒体阅览室建设。多媒体阅览室的开设满足师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务手段。各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建设要立足高起点、富规划,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能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实现文献检索课程的网上教学、人员培训。—书(刊)厅电子化建设。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馆内电子资源占馆藏资源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单一的印刷型载体书厅难以满足读者需要。就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随书磁盘、光盘的量将会逐年递增,而现行的图书入书厅,光盘归电子检索室的做法,给师生入库查阅带来诸多的不便。若采用磁盘和光盘上网、电脑入书厅的方法,且在书厅配备一定数量的联网工作站(开通节点),那么书厅便兼具了电子阅览的功能,实现印刷型、电子型文献资源及网上资源的综合查阅,使用户在同一时点便可获取多媒体的信息,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加之计算机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应用无疑为信息资源数字化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进一步了推动社会经济向高层次延伸,是促进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催化剂。面对计算机等新生事物的不断运用,作为图书信息资源集散地的图书馆来说正面临着深刻考验。如何利用计算机为图书管理者提供高效工作模式,如何为借阅者查找翔实、全面的图书信息,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图书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的着力点。开发软件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目前普遍的图书管理系统存在的功能不全,操作复杂,系统要求高等一系列问题,而设想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图书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与MIS系统相联系,在图书馆内部建成可靠、方便,并且功能齐全的MIS系统,从而在图书馆对新旧书的反应、对书籍借阅的管理能力、对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软件操作的适应时间和操作感觉这些方面都将大大的提高。开发软件的另一个目的是使其具有强大的实用价值,即它可以满足中小型图书馆的借阅与管理的需要。在一般的学校与科研机构,其下属的很多分支的研究中心,试验中心,各个学院,它们往往都有着自己的规模较大的图书资料室。而这些图书资料室由于本身规模不大因此其对书籍或资料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比较旧,而且在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引进大型的图书馆管理软硬件的基础上,寻求一个针对中小型图书资料室的管理软件是必要的。这种管理软件对硬件的要求很低,一般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服务器与PC机组成的网络即可,再加上使用比较廉价、性能不错的软件,这样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一个足够使用的功能,而这种模式也正满足了那种中小型资料室,图书馆的要求。但是目前对这种管理软件的开发还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阶段。开发者往往都是出于资金和时间的顾虑使用比较陈旧的技术,并且各为己见,并且很少涉及网络。可是当今是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像资料室,图书馆这样的信息机构不能与网络联系起来岂不可惜,再加上如今单机版的图书管理软件多如牛毛,去开发一个类似的软件无疑是一种在时间上、精神上和资源上的极大浪费。所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觉得有必要为这种有需要的中小型图书馆,资料室开发一种基于网络的图书资料管理软件。这样开发出来的软件,不仅大中型的图书馆可以使用,中小型的图书资料室 同样可以使用。
D. 目前图书管理系统的瓶颈
单机的发展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一台机器在使用,怎么发展也发展不到哪里去。
网络版,从大的方向来看,它分为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版本,局域网的系统在此不多做深究,它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进销存,如果管理得深入一些,图书的业务能批次管理、实销实结、多货源结算、多仓位管理、流程重组等,这些对一般意义上的图书管理系统足够了。广域网的版本又分两类,一类是实时连接到数据库的(C/S与B/S架构都没有问题),这类的好处是数据没有延时,管理相对直接简单,但对网络的依赖较高;另外一类是数据经加工处理,通过数据同步的方式将数据汇集在一起,这类的好处是对网络的要求不高,如果网络畅通,数据即实时同步,如果网络断开,数据保存在本地局域服务器中,一旦网络联通,数据自动同步,但也有缺点,对数据加工处理及整合的要求比较高(开发技术要求较高)。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如果开发技术过硬,后者肯定比前者经营上要方便,但数据管理方面要多考虑。
目前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瓶颈与其它管理软件一样,不能做到灵活定制流程,客户改变业务模式,软件开发商不能及时调整与前瞻性地思考。目前国内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商能做到流程与功能自定义的只有一家,广州晴川图书管理软件,但价位较高(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缘故吧),其它的开发商还停留在开发工具上面,暂没看到有调整的迹象。
图书管理系统软件是一个细分的行业,市场不大,主流软件开发商掰着手指就能数出来。如果想发展到集团连锁这样的规模,能适合的图书管理系统就那几家,且良莠不齐。真正能带给商户带来效益、提升工作效率、改变传统的书业经营模式、重组工作流程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产品,是当前图书管理系统开发者要多思考的。
E. 请问网络中心图书管理员需要会哪些计算机知识
不好说,,一般管理员是要求对管理的东西有一定了解,而且能使用管理的工具。。这就要看你要去的那个网络中心图书管理员用什么东西来做平时的工作。一般word,excel,数据库这些都要的拉,计算机的基础一定要有,
应聘是吧?这个岗位应该态度是最重要的,因为工作比较枯燥。
F. 计算机网络的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
1.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2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分类 3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3
1.2.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3
1.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5
1.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5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标准化组织 9
1.5.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9
1.5.2 标准化组织与管理机构 12
1.6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14
1.6.1 OSI参考模型 14
1.6.2 TCP/IP参考模型 16
1.6.3 具有5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8
习题一 19
第2章 物理层 21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1
2.1.1 物理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21
2.1.2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4
2.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 30
2.2.1 双绞线 31
2.2.2 同轴电缆 31
2.2.3 光缆 32
2.2.4 地面微波传输 33
2.2.5 卫星通信 33
2.3 信道复用技术 34
2.3.1 频分复用 34
2.3.2 波分复用 34
2.3.3 时分复用 35
2.3.4 码分复用 36
2.4 数字传输技术 38
2.4.1 数据编码技术 38
2.4.2 数据传输技术 43
2.4.3 数据交换技术 44
2.5 宽带接入技术 49
2.6 物理层网络设备 51
习题二 51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53
3.1 数据链路层概述 53
3.1.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53
3.1.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54
3.1.3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55
3.1.4 数据帧 56
3.2 数据链路层的几种技术 58
3.2.1 差错控制技术 58
3.2.2 差错控制的应用 64
3.2.3 流量控制技术 64
3.3 数据链路层协议 65
3.3.1 停止等待协议 65
3.3.2 滑动窗口协议 67
3.4 数据链路层设备 70
3.4.1 网桥 70
3.4.2 二层交换机 72
习题三 74
第4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 76
4.1 局域网 76
4.1.1 局域网概述 76
4.1.2 局域网体系结构 82
4.2 以太网 87
4.3 虚拟局域网 91
4.4 高速以太网 94
4.5 广域网 100
4.5.1 广域网的标准协议介绍 101
4.5.2 HDLC协议 101
4.5.3 点对点协议 105
4.5.4 X.25协议的数据链路层 107
4.5.5 帧中继的数据链路层 108
4.5.6 ATM的数据链路层 110
习题四 113
第5章 网络层 115
5.1 网络层的基本概念 115
5.1.1 网络层需要解决的问题 115
5.1.2 网络层的地位与功能 116
5.1.3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16
5.1.4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118
5.2 网际协议 118
5.2.1 IPv4 119
5.2.2 IP地址 119
5.2.3 ARP与RARP 125
5.2.4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130
5.2.5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技术 138
5.2.6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141
5.2.7 IP数据报与报头格式 145
5.2.8 IP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 148
5.3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151
5.3.1 ICMP的功能 152
5.3.2 ICMP报文的封装 152
5.3.3 ICMP报文的类型 152
5.3.4 ICMP报文 155
5.4 路由技术基础 159
5.4.1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159
5.4.2 路由器的结构 163
5.4.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64
5.4.4 路由选择策略 165
5.4.5 自治系统和层次路由选择协议 167
5.4.6 内部网关协议RIP和OSPF 167
5.4.7 外部网关协议(BGP) 176
5.5 IP多播与IGMP 179
5.5.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179
5.5.2 在局域网实现多播 181
5.5.3 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181
习题五 184
第6章 传输层 187
6.1 传输层概述 187
6.1.1 传输层的几个概念 187
6.1.2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 191
6.1.3 TCP/IP体系结构中的传输层 194
6.2 传输控制协议(TCP) 195
6.2.1 TCP概述 195
6.2.2 TCP的连接 195
6.2.3 TCP的功能和特点 196
6.2.4 TCP报文 197
6.2.5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200
6.2.6 TCP的连接与释放 203
6.2.7 TCP的传输控制 206
6.2.8 TCP的流量控制 210
6.2.9 TCP的拥塞控制 211
6.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216
6.3.1 UDP概述 216
6.3.2 UDP报文格式 217
6.4 运输层的典型应用 219
6.4.1 几个常用的TCP/IP命令 219
6.4.2 网络编程接口 221
习题六 232
第7章 应用层 234
7.1 应用层概述 234
7.1.1 应用层简介 234
7.1.2 客户/服务器模型 235
7.1.3 TCP/IP应用层协议 236
7.2 域名系统 236
7.2.1 域名系统概述 236
7.2.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237
7.2.3 域名服务器和域名解析 238
7.3 万维网(WWW) 245
7.3.1 WWW概述 245
7.3.2 统一资源定位地址(URL) 246
7.3.3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247
7.3.4 通过Cookie实现用户与服务器的交互 255
7.3.5 Web代理服务器和条件GET方法 256
7.3.6 HTML与网站设计 257
7.4 文件传送协议(FTP) 260
7.4.1 FTP概述 260
7.4.2 FTP的工作过程 260
7.4.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 264
7.5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266
7.6 电子邮件(E-mail) 268
7.6.1 E-mail概述 268
7.6.2 E-mail的工作过程 269
7.6.3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270
7.6.4 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 273
7.6.5 邮件报文格式 276
7.6.6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 278
7.7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279
7.7.1 DHCP概述 279
7.7.2 DHCP的工作过程 280
7.7.3 DHCP的报文格式 281
习题七 284
第8章 网络管理 286
8.1 网络管理概述 286
8.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286
8.1.2 网络管理的功能 287
8.2 网络管理模型 288
8.3 因特网标准的管理框架 290
8.4 管理信息结构 291
8.5 管理信息库 295
8.6 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与SNMP报文格式 297
习题八 302
第9章 网络安全 304
9.1 网络安全概述 304
9.2 密码技术 309
9.3 认证 313
9.4 网络访问控制 316
9.4.1 访问控制技术 316
9.4.2 防火墙技术 317
9.4.3 防火墙配置案例分析 318
9.5 网络安全检测 320
9.6 因特网的层次安全技术 321
9.6.1 网际层安全协议 322
9.6.2 传输层安全协议SSL/TLS 323
9.6.3 应用层安全协议 325
习题九 327
第10章 网络新技术 329
10.1 无线网络 329
10.1.1 概述 330
10.1.2 无线局域网 332
10.1.3 无线个域网 336
10.1.4 无线城域网 337
10.2 多媒体网络 338
10.2.1 概述 338
10.2.2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 340
10.2.3 实时流协议 342
10.2.4 交互式音频/视频 344
10.3 下一代因特网 351
10.3.1 创建IPv6的原因 351
10.3.2 IPv6的地址空间 353
10.3.3 IPv6分组的格式 356
10.3.4 网际报文控制协议(ICMPv6) 361
10.3.5 IPv4向IPv6过渡技术概述 364
10.3.6 IPv6的应用现状 365
习题十 366
附录A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368
参考文献 372
G. 需要一份计算机网络专业图书管理系统的论文以及相应的代码
马上送过去
免费论文只做参考!
H. 我想做一名图书管理员,今年大学毕业,读的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请大家帮一下
高校的图书管理员一般需要图书馆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我们学校是这样的。不过图书馆分好多种,其它地方不知道。
希望您注意的是,图书管理员这个职位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做,不仅仅限于图书馆专业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职位也是领导安排自己亲戚的地方。
而且一般没什么大的发展,我接触的一票人一般都是签合同,不从行政方向走。
不过您的专业非常好,没必要去跟图书馆或者是档案学的学生抢饭碗,大有发展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