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通讯模型

计算机网络通讯模型

发布时间:2022-09-10 22:52:57

❶ 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有哪些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各层的主要功能及其相应的数据单位如下:

1、物理层:要传递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纽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OSI的7层之内,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它们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的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

3、网络层: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4、传输层:该层的任务时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为两个端系统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负责可靠地传输数据。在这一层,信息的传送单位是报文。

5、会话层: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6、表示层:这一层主要解决拥护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

7、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1)计算机网络通讯模型扩展阅读:

OSI 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见图1。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数据链路层(DL)、网络层(N)、传输层(T)、会话层(S)、表示层(P)、应用层(A)。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第四层到第七层主要负责互操作性,而一层到三层则用于创造两个网络设备间的物理连接。

❷ OSI是什么意思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 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一种概念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于ISO/IEC 7498-1。

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织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与国际标准组织(ISO),虽然它们工作领域不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与信息处理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比较模糊;

这也成了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和ISO共同关心的领域。1984年,ISO发布了着名的ISO/IEC 7498标准,它定义了网络互联的7层框架,也就是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影响:

OSI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❸ 跪求计算机网络的四种模型,并做相应解释

一、总线形结构
总线形结构的网络,各工作站都直接连到同一条公共总线上,各工作站点的信息都通过这条总线传输,其传输方向是由发射站点向两端扩散的,因此人们也常把它叫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如图一就是总线形结构的典型形式。
总线形结构具有如下的特点:
1.结构简单灵活,增加和取消站点都比较容易;
2.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其共享资源能力很强;
3.易于与大、中、小型机和其它网络相连而构成规模更大、功能更强的网络;
4.总线形结构价格较低,安装容易,使用方便。
但是由于网中各工作站的信息传输都要通过总线进行,总线的长度、负载能力都有一定限制,因此站点的个数,通信距离等相应地都有一定的限制。
总线形结构是局域网的主流结构之一,它的应用最广,在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环形结构
环形结构网络是各工作站都连在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形通信线路上构成的网络,如图二所示。
环形结构采用了“令牌通行”的访问控制方式。通常网中各站点如果要使用网络,它就要占有令牌,直至完成工作后,再将令牌传给下一个站点。一旦令牌被某一站点占有,其它站点就都不能进行传输,从而避免了碰撞现象。
环形结构网络的特点是各工作站地位相同,信息沿一个方向传送,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控制容易,易于实现高速长距离传送。
但是环形结构网络也有它的缺点,这就是它的负载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且扩充不太方便,不适合通信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目前在局域网的应用中,仅次于总线形结构。
三、星形结构
在星形结构的网络中,中央节点是充当整个网络控制的主控计算机。其余工作站都与主控计算机相连接,各工作站间的相互通信都必须通过中央节点进行,如图三所示。
星形结构网络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建网容易,控制简单,便于管理,网络延迟时间少,误码率低。但它的缺点是由于采用中央节点集中控制,因此资源共享能力差,且一旦中央节点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星形结构的网络适用于集中控制的主从式网络。
四、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的网络结构如图四所示,它的各工作站之间如同树枝分布一样,从上到下,辐射开来。
树形结构网络的特点是任何两个站点间没有回路,每条通路都可以双向传输。如果不相邻的站点之间要通信,就需要中间站点转接才能连通。因而它最适合于军事单位、政府等上下级界限严格的部门使用。树形结构的最大优点是通信线路连接简单,维护方便,可扩充性也较好,但其缺点是资源共享能力差。

❹ OSI参考模型有哪几层

一共有七层

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 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

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 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❺ 在计算机网络中OSI和ISO分别是指什么

计算机网络中的OSI,即OSI模型,指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这是一种事实上被TCP/IP 4层模型淘汰的协议。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大规模使用。

计算机网络中的ISO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在80年代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这个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分为七层。这个模型是一个定义异构计算机连接标准的框架结构。这七层具有如下特点:

①网络中异构的每个节点均有相同的层次,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②同一节点内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③相邻层次间接口定义原语操作,由低层向高层提供服务。

④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之间的通信由该层次的协议管理,

⑤每层次完成对该层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次功能不影响其它层、

⑥仅在最低层进行直接数据传送。

⑦定义的是抽象结构,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❻ 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二、 三层分别是什么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二、 三层及各自的功能:

第一层:物理层,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桥、交换机

第三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

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

(6)计算机网络通讯模型扩展阅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 RM(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参考模型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在设计OSI 参考模型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各个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实现特定的功能;层次的划分有利于国际标准协议的制定;层的数目应该足够多,以避免各个层功能重复。

通常OSI参考模型1-3层称为底层(lower layer),又叫介质层(media layer),底层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送,网络互连设备往往位于下三层,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

OSI参考模型的第五层到第七层称为高层(upper layer),又叫住几层(host layer),高层用于保障数据的正确传输,以软件方式来实现。

❼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的各层功能是什么与OSI/RM参考模型有哪些不同

一、局域网的参考模型的各层功能

1、第一层是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数据流的物理传输工作。

2、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在通信实体问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的基本单位为“帧”,并为网络层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服务。

3、第三层是网络层,主要为数据在节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选择最佳路径,从而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联等功能。

4、第四层是传输层,传输层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结构层,而是整个分析体系协议的核心。传输层主要为用户提供End—to—End(端到端)服务,处理数据报错误、数据包次序等传输问题。

5、第五层是会话层,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连接,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会话层在应用进程中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层还可以通过对话控制来决定使用何种通信方式,全双工通信或半双工通信。会话层通过自身协议对请求与应答进行协调。

二、与OSI/RM参考模型的区别

OSI/RM参考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而局域网参考模型主要涉及OSI/RM参考模型的低两层,即主要涉及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内容。

(7)计算机网络通讯模型扩展阅读:

局域网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联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❽ 为什么计算机网络有七层和四层之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七层”是OSI参考模型,即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 ;
“四层”是 TCP/IP参考模型,即物理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虽说有四层和七层之说,但是其实一样的, TCP/IP中的物理链路层对应OSI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对应网络层,传输层对应传输层,应用层对应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 。 相同点:
1、两者都是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
2、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
3、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点:
1、OSI是先有模型,TCP/IP是先有协议
2、TCP/IP用于Internet网络,OSI只用于参考,
3、层次数量不同
4、封装不同(逐层封装(OSI)与 越层封装(TCP/IP))

❾ 在计算机网络中OSI是指什么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
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通讯模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g网络标准有哪些 浏览:173
中建信息网络安全手册 浏览:30
无线网络设置过滤关了怎么办 浏览:197
学校网络认证登录拒绝连接 浏览:895
智能宽带无线网络 浏览:756
网络安全的背景 浏览:576
网络连接什么叫无ip分配 浏览:846
显示网络忙不能抢红包是怎么回事 浏览:617
环形网络可用什么来等效 浏览:426
在网络上购票要去哪里等车 浏览:227
网络安全法对集团 浏览:442
怎样关掉五g网络设置方法 浏览:223
计算机网络中的广播范围 浏览:661
手机为什么用数据网络比wifi费电 浏览:802
网络设备有信号但连不上网 浏览:897
网络交换子有哪些 浏览:671
早退可以用什么网络词语代替 浏览:712
网络安全的基本术语是 浏览:875
202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 浏览:791
网络通信测试软件 浏览:7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