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运算器和控制器属于计算机的(C ) A、外部设备B、内存C、CPUD、系统软件2、数据传输速率是Modem的重要技术指标,单位为( A )A、b/sB、Bytes/SC、KB/SD、MB/S3、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是( C )A、操作系统B、硬盘XC、CPUD、内存4、Intranet采用的协议为( A)A、TCP/IPB、PX/SPXC、SET/SSLD、X.255、显示器和打印机属于计算机系统中的( C )A、辅助存储器B、输入设备C、输出设备D、软件系统6、( D)是随机存取存储器。A、CPUB、内存C、ROMD、RAM7、按照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SQL2000属于(D )A、通用软件B、操作系统C、语言处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系统8、( B)的实际名称叫非易失随机访问存储器(NVRAM),特点是断电后数据不消失,因此可以作为外部存储器使用。A、闪存B、内存C、ROMD、硬盘9、大多数局域网采用以中央结点为中心与各结点连接的方式,按拓扑结构分,这属于( B )结构。A、环型B、星型C、总线型D、多边型10、一条实际的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可包含( D )信道。A、1个B、2个C、3个D、多个1 (多选) (B )和(C )统称为外部设备。P1
A.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输入输出设备 D.外围设备
2 (多选)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BC)和其它外围设备等。P1
A.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CPU D.扫描仪
3 (单选) (C)是指组成计算机的任何机械的、磁性的、电子的装置或部件。 P1
A.计算机软件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硬件 D.计算机硬件系统
5 (多选) 不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还是微型计算机,都是由( A)和(B )两大部分组成。 P1
A.计算机硬件系统 B.计算机软件系统 C.计算机系统 D.计算机辅助工具
6 (多选) 微型计算机的内存根据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 )和( D) P3
A.RAM B.DVD C.CD-ROM D.ROM
7 (单选) CPU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是主频,主频越(B ),表明CPU的运算速度越快,当然性能也越好。 P2
A.低 B.高 C.中等 D.一般
8 (单选) (B )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P2
A.控制器 B.运算器 C.计算器 D.存储器
9 (多选) 中央处理器称为CPU,它主要由( C)和( A)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P1
A.控制器 B.计算器 C.运算器 D.调制解调器
10 (多选) 文字处理软件按功能分,大致有以下几大类( BAC)。 P8
A.具有较完备功能的文字处理软件 B.简单的文本编辑程序
C.专业印刷排版系统 D.表格处理软件
11 (多选) 根据开发方式和适用范围,应用软件又可分为(B )和(C)。 P8
A.文字处理软件 B.通用应用软件 C.定制应用软件 D.管理系统软件
12 (单选) 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 C)具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P7
A.语言处理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操作系统 D.常用服务程序
13 (单选) ( B)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常用服务程序等。 P7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定制软件 D.辅助开发软件
14 (单选) 在Internet上所有主机都有一个”名字-地址”及”地址-名字”的映射,完成这一映射的系统叫做域名系统。那么,完成”名字-地址”映射的过程叫( D)。 P16
A.反向解析 B.逆向解析 C.顺向解析 D.正向解析
15 (单选) 每个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 ( B)两部分组成。 P15
A.服务器地址 B.主机地址 C.客户机地址 D.域名地址
16 (单选) 局域网作用范围小,分布在一个房间、一个建筑物或一个企事业单位。地理范围在10m~1km。传输速率在( C)以上。P10
A.1.5Mbps B.2Mbps C.1Mbps D.10Mbps
17 (多选) 决定局域网 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有:(ABC )。 P12
A.网络拓扑 B.传输介质 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局域网传输协议
18 (多选) 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可分为(ACD )。P10
A.局域网 B.互联网 C.广域网 D.城域网
19 (多选) 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ABD )。P20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端到端交换 D.分组交换
20 (单选)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与数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 A)的系统。P16
A.数据通信 B.线路通信 C.单工通信 D.双工通信
21 (单选) (C )是将组成字符的各个比特按顺序逐位地在信道上传输。 P18
A.并行传输 B.基带传输 C.串行传输 D.频带传输
22 (多选) 通信的目的是信息传输。那么,通信的三要素是( ABC)。 P16
A.信源 B.载体 C.信宿 D. 信道
㈡ 谁能帮我答几道计算机网络选择题5
51、将数字信号“1”或“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然后送到线路上去传输,这种信号的传送方式是(A )。
A 宽带传输 B 频带传输 C 基带传输 D 以上都不是
52、分组交换网的作用是(C )。
A 共享主机软硬件资源 B 交换数据
C 共享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D 对数据进行分组
53、能够进行分组传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主要用于实现端到端通信系统中中间节点的路由选择的功能层是( D)。
A 会话层 B 运输层 C 网络层 D 数据链路层
54、OSI中( D)将比特流划分为帧。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传输层
55、为进行流量控制,通信双方约定:发送站只重发出错帧,而不是重发自出错帧起的后续各个编号帧。接收站只丢弃出错帧,而保留出错帧以后各个正确的帧,具有这种约定的协议是( B)。
A 停等协议 B 连续ARQ协议
C 选择重传ARQ协议 D 信用量控制
56、广域网是单个的网络,它使用( A)连接各主机。
A 集线器 B 结点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关
57、帧中继网中,判断是否拥塞可以根据结点中队列的( A)是否超过门限值来确定。
A 当前长度 B 总长度 C 最大长度 D 平均长度
58、连接在一个广域网(或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在该网内进行通信时,只需要使用其网络的( D)地址即可。
A 物理 B 逻辑 C IP D 目的
59、当一个主机(例如作为路由器的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必须具有两个相应的IP地址,其网络号是( B)。
A 相同的 B 不同的 C 最大长度 D 平均长度
60、使用( B)来标识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A DNS B Web C URL D HTTP
㈢ 简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题
选择题
1a
2d
3d
6b
9d
10c
12c
13b
15d
简单题
1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的通信线路和节点间的几何排序关系,并用以表示网络的整体结构外貌,同时也反应了各个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它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设计、性能、可靠性和通信费用等方面。星形结构是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并用单独的线路使中央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要通过中央节点。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增加节点时成本低,缺点是中央节点出故障时,整个系统瘫痪,故可靠性差;环形结构中各主计算机地位相等,排成一个圆环,网络中通信设备和线路比较节省,传输延迟固定,管理软件比较容易实现,但网络吞吐能力差,不适合大流量的使用情况;总线型结构是将各个节点设备用一根总线连接起来。在这种结构当中,节点的插入和拆卸是非常方便的,易于网络的扩充,可靠性较高。
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就是传输介质的访问方法,是指网络中各节点间的信息传输如何控制。CSMA/CD方法意为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点访问,它是网络中各节点在竞争的基础上访问传输介质的随机方法,是一种分布式控制技术,控制原则是各节点抢占传输介质,即彼此之间采用竞争方法取得发送信息的权利。令牌访问控制方法又称许可证法,它他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的访问方法,既可用于环形结构也可用于总线形结构。
㈣ 几道计算机网络选择题
今天瞎转悠就看到了这个问题 今天就帮帮你的忙 还占到了个大沙发 嘿嘿 看来挺有缘的
1:B (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高速远程通信过程中,例如,异步传输模式ATM。 )
2:D (IEEE 802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 802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
l、IEEE 802.1标准,它包括局域网体系结构、网络互连,以及网络管理与性能测试;
2、IEEE 802.2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功能与服务;
3、IEEE 802.3标准,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4、IEEE 802.4标准,定义了令牌总线(Token Bus)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5、IEEE 802.5标准,定义了令牌环(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6、IEEE 802.6标准,定义了城域网MAN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7、IEEE 802.7标准,定义了宽带技术;
8、IEEE 802.8标准,定义了光纤技术;
9、IEEE 802.9标准,定义了综合语音与数据局域网IVD LAN技术;
10、IEEE 802.10标准,定义了可互操作的局域网安全性规范SILS;
ll、IEEE 802.11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技术。
)没有好办法 记住吧。。。。
3:B (ATM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1 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技术,采用小的,固定长度的数据传输单元。
2 各类信息均采用信元为单位进行传送,ATM能够支持多媒体通信。
3 ATM以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方式动态的分配网络,网络传输延迟小,适应实时通信的要求。
4 ATM没有链路对链路的纠错与流量控制,协议简单,数据交换率高。
5 ATM的数据传输率在155Mbps-2。4Gbps。 )
4:不好意思拉 抱着严谨的态度我就不乱忽悠了 (IEEE802.3标准,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5:D (MAC地址:每个网卡都对应有一个物理地址这个地址就是MAC地址拉 当然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不存在两块相同MAC地址的网卡(废话就不说了`````)下面解释一下RARP
RARP:全名为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这个协议属于网络层的协议 它的功能就是通过RARP广播,将物理地址转化为逻辑地址
顺便说一下RAP吧 它与ARP是相对的全名为地址解析协议 它的功能是将逻辑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
好了终于答完了。。。
呵呵对于IP的计算来说嘛 我还不是很熟悉,学习中。。。。
给你链个地址你看看吧。
http://..com/question/14766624.html?si=9
哦 别忘了给我加分啊 哈哈
㈤ 计算机网络选择题,求救!
C web是基于Internet发展出来的提供页面浏览的协议
2.A 应该是核心交换部分包括由大量路由器互联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网络集合,核心交换是不同网段,不同网络规模的大型的传输范围
3. B数据报方式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分组传输过程中丢包后损失风险太大,小型的 报文倒无所谓,成本比较小
4.A 网络延时指一个数据包从用户的计算机发送到网站服务器,然后再立即从网站服务器返回用户计算机的来回时间。
5.C.广域网技术主要研究的是远距离、宽带、高服务质量的核心交换技术。城域网研究接入技术。
㈥ 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选择题
BBDBB
BCD、ABC、ABCDE、AB、ABC
错误、正确、正确、正确、正确
以上答案均属个人答案,并非完全正确,仅供参考,希望楼主取舍得当。
㈦ 计算机网络选择题 高手帮我
1 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控制策略中有三种坚持退避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发送数据;如果有冲突就退避,然后再尝试”这种退避算法称为 (1) 算法。这种算法的主要特点是 (2) 。CSMA/CD在CSMA的基础上增加了冲突检测功能。网络中的某个发送站点一旦检测到冲突,它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发冲突码,其他站点都会 (3) 。如果站点发……
1 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控制策略中有三种坚持退避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发送数据;如果有冲突就退避,然后再尝试”这种退避算法称为 (1) 算法。这种算法的主要特点是 (2) 。CSMA/CD在CSMA的基础上增加了冲突检测功能。网络中的某个发送站点一旦检测到冲突,它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发冲突码,其他站点都会 (3) 。如果站点发送时间为1,任意两个站之间的传播延迟为t,若能正常检测到冲突,对于基带总线网络,t的值应为 (4) ;对于宽带总线网络,t的值应为 (5) 。 (2001年试题)
(1)A.1-坚持CSMA B.非坚持CSMA C.P-坚持CSMA D.O-坚持CSMA
(2)A.介质利用率低,但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B.介质利用率高,但无法避免冲突
C.介质利用率低,且无法避免冲突
D.介质利用率高,且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3)A.处于待发送状态 B.相继竞争发送权 C.接收到阻塞信号 D.有可能继续发送数据
(4)A.t≤0.5 B.t>0.5 C.t≥1 D.0.5(5)A.t>0.25 B.t≥0.5 C.t≤0.25 D.0.25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CSMA/CD协议的相关知识点。
载波监听(Carrier Sense)的思想是:站点在发送帧访问传输信道之前,首先监听信道有无载波,若有载波,说明已有用户在使用信道,则不发送帧以避免冲突。多路访问(Multiple Access)是指多个用户共用一条线路。
CSMA技术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当侦听信道已经被占用时,如何确定再次发送的时间,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坚持型CSMA(1—persistent CSMA):其原理是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若信道忙,则继续监听直至发现信道空闲,然后完成发送;若产生冲突,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其优点是减少了信道空闲时间;缺点是增加了发生冲突的概率;广播延迟对协议性能的影响:广播延迟越大,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协议性能越差。
非坚持型CSMA(nonpersistent CSMA):其原理是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若信道忙,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若产生冲突,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它的优点是减少了冲突的概率;缺点是增加了信道空闲时间,数据发送延迟增大;信道效率比1-坚持CSMA高,传输延迟比1-坚持CSMA大。
p-坚持型CSMA(p-persistent CSMA):适用于分槽信道,它的原理是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以概率p发送数据,以概率q=l-p延迟至下一个时槽发送。若下一个时槽仍空闲,重复此过程,直至数据发出或时槽被其他站点所占用;若忙,则等待下一个时槽,重新开始发送;若产生冲突,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
CSMA/CD载波侦听多路存取/冲突检测的原理是站点使用CSMA协议进行数据发送,在发送期间如果检测到冲突,立即终止发送,并发出一个瞬间干扰信号,使所有的站点都知道发生了冲突,在发出干扰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复上述过程。
CSMA/CD的代价是用于检测冲突所花费的时间。对于基带总线而言,最坏情况下用于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传播时延的两倍。因此2t≤1,即t≤0.5。对于宽带总线而言,由于单向传输的原因,冲突检测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播时延的4倍。因此4t≤1,即t≤0.25。
答案 (1)A (2)B (3)C (4)A (5)C
2 IEEE802.5令牌环(Token Ring)网中,时延是由 (1) 决定。要保证环网的正常运行,环的时延必须有一个最低限度,即 (2)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可以采用的一种办法是通过增加电缆长度,人为地增加时延来解决。设有某—个令牌环网长度为400m,环上有28个站点,其数据传输率为4Mbit/s,环上信号的传播速度为200m/μs,每个站点具有1bit时延,则环上可能存在的最小和最大时延分别是 (3) bit和 (4) bit。当始终有一半站点打开工作时,要保证环网的正常运行,至少还要将电缆的长度增加 (5) 。(2002年试题)
(1)A.站点时廷和信号传话时廷 B.令牌帧长短和数据帧长短
C.电缆长度和站点个数 D.数据传输单和信号传播速度
(2)A.数据帧长 B.令牌帧长 C.信号传播时延 D.站点个数
(3)A.1 B.8 C.20 D.24
(4)A.9 B.28 C.36 D.48
(5)A.50 B.100 C.200 D.400
解析
本题考查令牌环网的相关知识,应该牢固掌握。
首先要了解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当节点A想要发送数据时的步骤如下:
①A节点要等待令牌的到来,并检测该令牌是否为空闲状态。若是空闲状态进行步骤2,否则继续等待;
②将得到的令牌改为忙碌(busy)状态;
③构成一个信息帧,即将数据(data)与忙碌的Token附在一起发送出去;
④当忙碌的token沿着环型网经过每一个节点时,每个节点首先会先检查数据单元中的目的地址。如果目的地址与本节点地址相符,则由本节点将数据接收下来,进行拷贝操作,并以应答报文的形式作出回答,然后再传送给下一个节点。当忙碌的Token与数据单元回到原来发送节点时,该节点将会除去数据单元,并将忙碌的Token改为空闲状态;
⑤接着检查目的节点送来的应答信息,如果为ACK(确认),则表示目的节点接收正确,至此,完成了一次数据传送。反之,需要等待再得到令牌时进行重发。
因此令牌环内需要保证三个字节令牌帧的流动,即时延不能低于24bit。
当网络取得最小时延即在每个站点都不停留,得400/200=2μs,2×10-6×4×106=8bit,即最小时延8bit。
网络取得最大时延时即在每个站点都停留,这时增加1×28bit,共36bit
当网络中始终有一半站点工作时,使用类似的方法可得这时的最大时延是8+14=22bit,而为了保证令牌不网正常工作,还需要添加2bit,即增加2/(4*106)=0.5μs,可知需要增加0.5×200=100m的电缆。
答案 (1)A (2)B (3)B (4)C (5)B
3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典型实例是( )。
CBX(计算机交换分机)
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Ethernet(以太网)
Token Ring(令牌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通常有星型、环型、总线型和树型4种。在题中给出的4类局域网中,CBX(计算机交换分机)以数字交换网络为整个网络的中心,各部件与数字交换网络相连,构成了星型结构。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的拓扑结构物理上是反向循环的双环,环上有各类工作的站和集中器,集中器可以与一些工作站相连,构成以集中器为中心的星型结构,即FDDI网络的拓扑结构为环型+星型。Ethernet(以太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型,网上的服务器与工作站均与总线相连,通过总线传输数据,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Token Ring(令牌环)采用环型拓扑结构,各结点依次互连,构成环型结构,所有数据及令牌均沿环依次传递,采用Token Ring协议。由以上分析可知,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典型实例应为CBX。
答案 A
4 通常认为,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3个,它们是( ) 。
传输媒体、差错检测方法和网络操作系统
通信方式、同步方式和拓扑结构
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方式
数据编码技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和数据交换技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局域网是一种地理范围有限的计算机网络,其典型特性如下:
(1)高数据速率(0.1~1000Mbit/s)
(2)短距离(0.1~25km)
(3)低误码率(10-8~10-11)
通常,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方式(MAC)。因此本题选C
答案 C
5 令牌总线网中,当所有站都有报文要发送时,最坏情况下等待获得令牌和发送报文的时间应等于( )。
所有站点传送令牌的时间总和
所有站点传送令牌和发送报文的时间的总和
所有站点传送令牌时间和的一半
所有站点传送令牌和发送报文时间的总和的一半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令牌总线的工作原理。
IEEE 802.4标准描述令牌总线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是将物理总线上的站点构成一个逻辑环,每一个站都在一个有序的序列中被指定一个逻辑位置,而序列中最后一个成员又跟着第一个成员,每个站都知道在它之前和之后的站的标识。在物理结构上它是一个总线结构局域网,但是,在逻辑结构上,又成了一种环型结构的局域网。和令牌环一样,站点只有取得令牌,才能发送帧,而令牌在逻辑环上依次传递。在正常运行时,当站点做完该做的工作或者时间终了时,它将令牌传递给逻辑序列中的下一个站。从逻辑上看,令牌是按地址的递减顺序传送至下一个站点,但从物理上看,带有目的地址的令牌帧广播到总线上所有的站点,当目的站识别出符合它的地址,即把该令牌帧接收。总线上站的实际顺序与逻辑顺序并无关系。只有收到令牌帧的站点才能将信息帧送到总线上,取得令牌的站点有报文要发送则可发送,随后,将令牌传递给下一个站点。如果取得令牌的站点没有报文要发送,则立刻把令牌传递到下一站点。由于站点接收到令牌的过程是顺序依次进行的,因此对所有站点都有机会传递数据。令牌总线的每个站传输之前必须等待的时间总量总是确定的,这是因为对每个站发送帧的最大长度可以加以限制。此外,当所有站都有报文要发送,则最坏的情况下等待取得令牌和发送报文的时间应该等于全部令牌传送时间和报文发送时间的总和。另一方面,如果只有一个站点有报文要发送,则最坏情况下等待时间只是全部令牌传递时间之总和,实际等待时间在这一区间范围内。对于应用于控制过程的局域网,这个等待访问时间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可以根据需求,选定网中的站点数及最大的报文长度,从而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任一站点可以取得令牌权。由以上对令牌总线协议的叙述可知,B选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 B
6 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来对局域网进行分类,它们是( )。
A.快速以太网和慢速以太网 B.光纤局域网和铜线局域网
C.环型局域网和星型局域网 D.共享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局域网进行分类的方法。
局域网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类:共享介质局域网与交换型局域网。总线型局域网通常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共享介质方式。
A是根据传送速度来分;B是根据使用介质来分;C是拓扑结构来分。还可以根据操作系统来分等。
答案 D
㈧ 《计算机网络》模拟题====求助
参考答案:
C B D D B B D B D C
1、UDP TCP
2、资源共享
3、传输层 应用层
4、DNS 域名服务器
5、误码率 带宽
最近我在学习网络技术,有些是翻书查询的。以上答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