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软件与硬件的结合,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结合,这样来理解,可以减少网络课程学习的难度。这也是网络协议分层的基本知识原点,即网络为什么要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因为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分为2个子网后,问题变简单了。进一步,还可以继续分层,把通信子网分为2层或者3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再把资源子网分为2层,即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这样的概念理解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互联网,是由路由器和IP协议相结合产生的,路由器是其硬件,而IP协议是其软件。
网络的组成还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网络,有不同的组成方式,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因此,要分别介绍网络的组成,不能笼统地谈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应用也有类似情况,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和模式都是不同的。
2.如何学习网络协议
分层理论,把协议分层,可以减少分析的难度,分层,以及模块化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分析方法。计算机网络首先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2层,进一步再把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继续分层。事实上,网络设备与层有关,比如集线器、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是不同层的网络设备。TCP/IP与层有关,比如IP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网络安全与层有关,比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都有相应的安全协议。
3.了解网络分类的重要性
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不至于在头脑中如同一团浆糊。如按照地域分类,包括局域网、广域网;按照介质分类,包括铜网、光纤网、无线网;按照应用分类,包括局域网应用和互联网应用。
4.一定要学习好TCP/IP协议
底层是局域网,广域网或者无线网,然后是IP层,用于组成逻辑的,完整的网络,上述完成了通信子网的功能。TCP完成应用进程间的通信,应用层完成应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实质是学习TCP/IP协议,因为只有采用了TCP/IP这个完整协议的网络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计算机网络,因此,学习好TCP/IP协议,理解了TCP/IP协议的内涵,也就真正地理解了计算机网络,学会了计算机网络。
‘贰’ 如何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工具,具备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等。课程以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为线索,具有概念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具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等特点。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探索适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化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效率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确保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知识的精炼讲解和准确完整的描述,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通过思考、研究和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把教学工作置于切实有效的基础上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整体教学任务和详细的教学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在此框架内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学生的活动形式。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从讲课的语言到授课的方法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多让学生去动手,多说多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师生的互动和生与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双向的互动环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强烈兴趣。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设计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生生互动,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师生有效的交流,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这样所讲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做到当堂消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升华。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得以展现。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使用任务驱动法的,首先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需要掌握的程度和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听讲,之后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这样的任务驱动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共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操作中和小组合作中实现创新。
2.2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抽象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如课程中的组建与维护、网站开发与设计、互联网应用、网络产品,需要结合实物和一定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照真实的实物和具体的实例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同轴电缆、光纤、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上现场给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网线,如何制作简单的网页,如何配置家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和实用技术。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加强了解,开阔了视野;同时让学生了解如何做网络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3 图例教学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可以采用具体的图例,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讲解,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比如,在讲解“星型拓扑结构”时,笔者首先画出“星型拓扑结构”的示意图。通过示意图来讲解它的优点是易于维护、安全可靠。一个用户产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用户;同时,也指出它的缺点是中心节点会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与它相连的网络就会瘫痪。学生在宿舍上网时会使用交换机进行互连,这样互连的网络具有星型结构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交换机出现故障,那么与之相连的所有计算机就都不能上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抽象概念实例化,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3.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比较抽象,有时很难用语言把它描述清楚。如果把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出来,学生们就能更加直观的接受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的教案、参考文献目录、授课PPT、网络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讨论等等。
4.总结
教学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叁’ 怎样学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
挺简单的,就把书多看看就行。。。看的时候要用心。
‘肆’ 如何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
首先找个安静的地方,比如图书馆。找几套计算机网络的考试试题(附带答案),边看答案边做,做完再多做几次;完了之后看书,先别看知识点,还是做题,课后题对答案全做;然后找相关ppt,过一遍知识点,看不懂继续看;最后详细看书,找题来做。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考试逼的。
‘伍’ 如何学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
如果是很基础的,建议还是从编程开始认识。明明是两个学科,为什么我要这样建议你呢? 因为懂得编程的人,学计算机网络是事半功倍的。(建议先学学C语言,一览众山小)同时还应该兼修一门通信原理,比较生僻。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很多东西,是看不到的,全凭大脑构思,假想。学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3级课本,四级。 之后可以向软四 工程师或是CCNA 等发展。当然,如果有能力,考高级工程师也是有可能的。 那可是教授级的。道路不是太顺,吃苦还是第一因素。
‘陆’ 对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应该如何学习
如果是很基础的,建议还是从编程开始认识。明明是两个学科,为什么我要这样建议你呢? 因为懂得编程的人,学计算机网络是事半功倍的。(建议先学学C语言,一览众山小)同时还应该兼修一门通信原理,比较生僻。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很多东西,是看不到的,全凭大脑构思,假想。学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3级课本,四级。 之后可以向软四 工程师或是CCNA 等发展。当然,如果有能力,考高级工程师也是有可能的。 那可是教授级的。道路不是太顺,吃苦还是第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