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探索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奥秘

探索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2-11-21 05:36:31

‘壹’ 什么计算机网络协议为什么需要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

为了能进行通信,就像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因为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1)探索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奥秘扩展阅读

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

一台设备上的第 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

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

网络协议是由语义、语法、时序三个要素组成

‘贰’ 网络协议与服务有什么区别

  1.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

    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2.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是指一些在网络上运行的、面向服务的、基于分布式程序的软件模块,网络服务采用HTTP和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等互联网通用标准,使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不同的终端设备访问WEB上的数据,如网上订票,查看订座情况。网络服务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公司业务流程电子化等应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被业内人士奉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重点。

‘叁’ 协议和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上的区别: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协议是规则,约定,而服务是功能,本领。

2、层次上的区别:

网络协议是由于网络节点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在制定协议时,通常把复杂成分分解成一些简单成分,然后再将它们复合起来。协议是通信双方对等层之间才有的,是水平方向上的关系。而服务则是通信某一端上下层之间才有的,是垂直方向上的关系,而且是自下向上提供的。

3、水平与垂直的区别: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3)探索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奥秘扩展阅读: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网络协议网络-网络服务

‘肆’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服务和网络协议的关系是什么 谢谢各位好心人

服务就是你可以通过它做什么。
协议就是让服务可以正常进行。
一个网络协议至少包括三要素: 语法 用来规定信息格式。 语义 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时序 详细说明事件的先后顺序。

‘伍’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为什么需要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

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

(5)探索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奥秘扩展阅读

由于网络节点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在制定协议时,通常把复杂成分分解成一些简单成分,然后再将它们复合起来。最常用的复合技术就是层次方式,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如下:

1、结构中的每一层都规定有明确的服务及接口标准;

2、把用户的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

3、除了最高层外,中间的每一层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又是下一层的用户;

4、把物理通信线路作为最低层,它使用从最高层传送来的参数,是提供服务的基础。

‘陆’ 什么是协议什么是服务服务和协议有什么区别(计算机网络基础里的题目)

都解释的什么和什么啊,哪里复制来的。没有图也没法说清楚,大致和你说。
计算机网络的OSI模型可以分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如果现在一台A机器和B机器要通信,相当于A7(表示A机器的应用层)-》A6-》A5-》A4-》A3-》A2-》A1-》B1-》B2-》B3-》B4-》B5-》B6-》B7-》

协议就是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它是横向的,就是说A7和B7之间有应用协议,A6B6之间有表示协议,类推。

服务是纵向的是N层向N+1层提供的一组操作(专业上叫做原语)。也就是A6为A7服务,A5为A6服务,类推。

总结而言,服务是提供的原语(操作),涉及到各层的接口,但不涉及这些操作是怎么完成的。
协议是同一层之间怎么发报、怎么交换帧等的规则。
重点是协议是可变的,服务是不能改变的。

‘柒’ 网络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楼主问的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上协议和服务这两个名词吧?
从定义上说:协议是规则,约定,而服务是功能,本领。从层次上来说:协议是通信双方对等层之间才有的,是水平方向上的关系。而服务则是通信某一端上下层之间才有的,是垂直方向上的关系,而且是自下向上提供的。
至于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可以说
每一层的协议是通过下层对本层提供的服务来支持实现的。

‘捌’ 计算机网络TCP/IP等相关协议与原理

网络分层(由下到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重点在: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这两层需要了解基本的原理)、网络层、传输层(这两层需要了解功能作用,原理和相关的一些协议)、应用层(http协议)。

开始之前先跟大家说一下协议,很多人不知道协议是什么,尤其是刚接触这方面东西的时候,一听协议,感觉很吊的样子,但是又不知其所云,其实,协议可以理解为:一个双方通信需要共同遵守的规范。

记住,在网络分层协议中,所有下层的协议的作用就是为了上层服务,谨记!

接下来,我跟大家一一道来,首先登场的是物理层。

这一层主要就是跟硬件打交道,这一层也是所有上层的基础。

数据链路层强调的是一种传输规范,这是指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指每次传输的最大容量(最大传输单元),数据组织结构(以太网帧的概念)、传输的目的地等。

MAC地址:烧录在网卡ROM中的一串数字,长度48bit。

分组交换:较大数组分割为较小数组,依次发送。
原因是数据链路层有不定长度的最大传输单元。

以太网的帧的概念:前导码(8字节)+本体(首部+数据+FCS)

原理:依靠MAC地址决定向哪个端发送数据,需要“转发表”。
转发表是交换机自动学习得到的。

作用:保证不同数据链路层下数据的可达性。

ARP协议(获取MAC地址)和ICMP协议(数据发送异常通知)

作用:识别对端信息的地址。地址为32位正整数表示,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8位整数组成。说白了,是识别要传输目的地的地址。
每位对应十进制范围:0-255。

[注]: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是为了寻址而发明。

A类:
第一位为“0”的地址,前8位为网络标识,0.0.0.0-127.0.0.0是A类IP地址的理论范围。
B类:
前两位为“10”的地址,前16位是网络标识,128.0.0.0-191.255.0.0,主机标识16位。
C类:
前三位为“110”的地址。前24位网络标识,192.0.0.0-223.255.255.0,主机标识为8位。
D类:
前4位为“1110”的地址。网络标识为32位,没有主机标识。

IP地址长度仅可表达43亿左右的主机数目,(区分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共32位(一段连续的0和一段连续的1)组成,1的长度就表示网络标识的长度。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区分IP地址是否在同一子网内。

分组数据发送到目标地址的功能,持有路由控制表,它在路由控制表中查找目标IP地址对应的下一个路由器地址。

源主机--->网卡--->路由器1(路由器控制表)--->路由器2--->网卡--->目标主机

IP协议最大包为2的16次幂,等于65536.

接下来介绍几个IP协议相关的协议或技术:

将域名转化为IP地址(域名也是分层处理请求的,每一层都有对应的DNS服务器)。

通过目标IP地址,定位下一个接收数据包的网络设备(主机或路由器)的MAC地址。

在数据链路层发送广播,如果没有ARP技术,就没有办法穿透中间的服务器(ARP请求+ARP应答)。

NAT:用于将局域网中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全局IP地址的技术。
每个路由器只有一个对外的全局IP地址,如果一个内网主机都向外通讯,怎么办?
就要使用到NATP技术,可转为TCP和UDP端口号。
不同的内网IP被转换成同一个公共的IP,但是NAPT技术可以使用不同的端口加以区分。

NAT和NAPT都需要路由器内部维护一张转换表。

举例:TCP首次SYN时,会生成这个表,关闭连接时会发出FIN包,收到这个包应答时转换表会被删除。

定义: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TCP:面向有连接的协议,建立连接需要3步,关闭连接需要4步。
具备数据重传、流量控制等功能,能正确处理丢包功能并有效利用宽带。
UDP:比较适合做实时视频和音频,效率比TCP高。

TCP有5个要素: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协议号,同一台机器的端口号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应用程序。

校验和=源IP地址(IP协议首部)+目标IP地址(IP协议首部)+源端口+目标端口

包长度=首部长度+数据长度

应该可以从下图看出来,TCP的首部比UDP的首部要复杂的多,所以也一定会影响的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简单介绍一下首部的相关参数:

序列号:发送数据的位置
确认应答号:下一次应用接收到的数据的序列号
数据偏移:TCP首部的长度,单位为4字节。
控制位:长度为8位。
窗口大小:用于表示从应答号开始能够接受多少个8位字节。
紧急指针:尽在URG控制位为1时有效,表示紧急数据的末尾在TCP数据部分中的位置。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点来了:

以下是通俗话解释连接和断开过程:
建立连接的过程:
1.client:我要建立连接。
2.server:我知道你要建立连接了,我这边没问题。
3.client:我了解你知道我要建立连接了,开始通信吧!

结束连接的过程:
1.client:我要关闭连接了
2.server:你那边可以关闭了
3.server:我这边也准备关闭了
4.client:我已关闭,你可以关闭了

[注]:连接是双方面的,所以关闭也是要自行关闭的。

数据包重发:保证ACK的值和发送方下次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相等。

接收方通过TCP首部中的控制位SYN判断这个数据是否曾经接收过?接收过就会舍弃。
重传超时时间(RTO)动态改变,略大于连接往返时间(RTT),RTO有自己的估算公式

定义:无需等待ACK,可以发送的最大数量。(窗口大小由接收端控制)
作用:为了解决发送数据包后,直至ACK确认返回之前,发送端都无法在进行发送的问题。

定义:接收端有缓存区数据溢出(如果窗口较大)
通俗一点的意思就是让发送方慢一点,免得接收方接收不过来。

TCP会慢启动算法得出窗口的大小,对发送数据量进行控制。
发送方拥有一个拥塞窗口,对发送的数据量进行控制。
TCP协议中的窗口是指:发送方和接收方窗口中的最小值。

1.通讯开始,发送方窗口为1。每收到一个ACK确认后,拥塞窗口翻倍。
2.由于指数级增长快,很快就会出现确认包超时。
3.设置慢启动阈值,它的值为拥塞窗口的大小的一半。
4.将拥塞窗口大小设置为1,重新进入慢启动过程。
5.慢启动阈值存在,当拥塞窗口大小达到阈值时,不再翻倍,而是线性增长。
6.随窗口大小的不断增长,可以收到三次重复的ACK,进入“快速重发”阶段。
7.TCp将慢启动阈值设置为当前拥塞窗大小的一半,再将拥塞窗口大小设成阈值大小。
8.拥塞窗口又会线性增加,直至下一次出现3次ACK或者超时。

‘玖’ 网络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区别:

1、网络协议是面向计算机网络的,是计算机通信时采用的语言;
2、服务是面向用户的,是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某种应用服务。
两者联系:
服务是在相应的网络协议支持下实现的。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语义、语法、时序。
1.语义: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讲什么),特定的符号或数值。
2.语法:(要素之间的排列规则和格式)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是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水平)(怎么讲)
3.时序:(TCP三次握手)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

‘拾’ 什么是网络服务和协议

什么是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是指NAS产品在运行时系统能够提供何种服务。典型的网络服务有DHCP、DNS、FTP、Telnet、WINS、SMTP等。

DHCP
DHCP的全名是“”,即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在使用DHCP的网络里,用户的计算机可以从DHCP服务器那里获得上网的参数,几乎不需要做任何手工的配置就可以上网。一般情况下,DHCP服务器会尽量保持每台计算机使用同一个IP地址上网。如果计算机长时间没有上网或配置为使用静态地址上网,DHCP服务器就会把这个地址分配给其他计算机。

WINS
WINS是“WindowsInternetNameService”的简称,中文为Windows网际命名服务,WINS服务器主要用于NetBIOS名字(计算机名称)服务,它处理的是NetBIOS计算机名(ComputerName),所以也被称为NetBIOS名字服务器(NBNS,NetBIOSNameServer)。WINS服务器可以登记WINS-enabled工作站(下面简称为“WINS工作站”)的计算机名、IP地址、DNS域名等数据,当工作站查询名字时,它又可以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工作站。

DNS
DNS,DomainNameSystem或者DomainNameService(域名系统或者余名服务)。域名系统为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用户使用域名地址,该系统就会自动把域名地址转为IP地址。域名服务是运行域名系统的Internet工具。执行域名服务的服务器称之为DNS服务器,通过DNS服务器来应答域名服务的查询。

FTP
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TransferProtocol)是Internet传统的服务之一。FTP使用户能在两个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它是Internet传递文件最主要的方法。使用匿名(Anonymous)FTP,用户可以免费获取Internet丰富的资源。除此之外,FTP还提供登录、目录查询、文件操作及其他会话控制功能。

SMTP
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通过SMTP协议所指定的服务器,我们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务器上了,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SMTP服务器则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用来发送或中转你发出的电子邮件。

Telnet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运行一些很大的程序,而自己的PC又达不到运行这个程序所必须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上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并且把自己的PC模拟成那台计算机的终端,进而达到在该计算机上运行程序的目的。这种利用网络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上,并且以虚拟终端方式遥控程序运行的做法就是TELNET。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目前TELNET在一般网络用户中已经不是很普遍了,但是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它仍然是个得力助手。

什么是协议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又是如何交换信息的呢?就像我们说话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网络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它定义了通信时信息必须采用的格式和这些格式的意义。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一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一台设备上的第 n层与另一台设备上的第n层进行通信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接收方和发送方同层的协议必须一致,否则一方将无法识别另一方发出的信息。网络协议使网络上各种设备能够相互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IPX/SPX.。用户如果访问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TCP/IP协议。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和IP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TCP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TCP信封塞入IP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TCP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差错,TCP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在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IP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

IPX/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它们都是由novell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它和TCP/IP的一个显着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 地址,而是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实际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么设置,装上就可以使用了。由于其在网络普及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现在很多软件和硬件也均支持这种协议。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总之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局域网的计算机最好也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一个网络协议至少包括三要素:
语法 用来规定信息格式;
语义 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时序 详细说明事件的先后顺序。

阅读全文

与探索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服务的奥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卖产品需要多少钱 浏览:508
怎么让家里的网络快速如新 浏览:518
单位网络安全要求会议 浏览:681
全国网络安全军民融合 浏览:527
笔记本网络本地连接好还是无线 浏览:827
网络贷款多少钱利息 浏览:503
沈阳哪里能网络抢票 浏览:977
智慧屏看电视需要连接网络吗 浏览:859
怎么看电脑可不可以连xbox网络 浏览:280
华为家庭网络信号全覆盖 浏览:316
施乐无线网络连接设置 浏览:48
我的移动网络密码 浏览:800
如何提高网络文化出海 浏览:114
新网络词在哪里有 浏览:430
计算机网络重点简答题 浏览:175
开数据但网络连接超时 浏览:328
移动接网络的路由器怎么更换 浏览:1004
上海美猴网络怎么样 浏览:509
3g网络哪个运营商快 浏览:924
在校园如何使用有线网络 浏览:3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