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4、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交换机 D.网关
如果是单选题则选B,因为路由器是纯正的三层设备
如果是多选题,则选B,C,因为现如今的许多交换机已经可以开启路由功能了,也属于三层设备
❷ 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的第三层以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 A.集成器
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的第三层以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网关。
OSI为网络开放系统定义了七层结构:
第一层是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实现比特序列的传输。
第二层是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访问和链路管理。
第三层是网络层,实现路由选择、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等功能。
第四层是传输层,建立主机端到端的连接。
第五层是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
第六层是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和数据加密。
第七层是应用层,为网络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2)第三层网络连接设备扩展阅读
影响
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❸ 当两个网络在第三层进行互联时,应采用的互联设备是
网络互联设备:集线器(物理层) 网桥 (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 路由器(网络层) 网关 (高层)
❹ 连接设备中什么属于第三层设备
连接设备中,路由器属于第三层设备。
1、集线器(一层设备,就是什么都不改,直接用)。
2、链路层交换机(二层设备,修改mac头。解开mac头,根据ip头来操作,如ARP通过ip信息来运作,然后根据mac头来转发。也叫第二层的分组交换机,因为会用到两层)。
3、路由器(三层设备,修改mac头和ip头。解开mac和ip,看里面的东西,用到了三层)。
4、分组交换机:全能选手,通用转发。
相关作用:
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实现不同网络或网段间的互联互通,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路由器已成为各种骨干网络内部之间、骨干网之间一级骨干网和因特网之间连接的枢纽。校园网一般就是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因特网上的。
路由器的工作方式与交换机不同,交换机利用物理地址(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网络地址(IP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地址。另外路由器具有数据处理、防火墙及网络管理等功能。
❺ 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的第三层以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 A.集成器
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的第三层以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网关。
网络层主要为数据在节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选择最佳路径,从而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联等功能。网络层是以路由器为最高节点俯瞰网络的关键层,它负责把分组从源网络传输到目标网络的路由选择工作。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有面向联接和面向无联接的服务两种。面向联接的服务是可靠的联接服务,是数据在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联接,然后传输数据,结束后终止之前建立联接的服务。
(5)第三层网络连接设备扩展阅读:
OSI是分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是一个模块,用于完成某种功能,并具有自己的通信协议。ISO将整个OSI划分成七个层次,划分层次依据以下五个原则:
1、网络中各节点具有相同的层次;
2、网络中各节点同等层次功能相同;
3、同一节点内相邻层通过接口通信;
4、同一节点内底层向高层提供服务;
5、网络中各节点同层通过协议通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OSI参考模型
❻ OSI参考模型各层使用的网络设备是什么
第一层:物理层,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
第三层:网络层,主要设备:路由器。
后四层依次为: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后四层主要是计算机软件控制。
❼ 什么是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交换机它们的作用又是什么
交换机只有二层和三层。简单的交换机都属于二层交换机,作用主要在于增加客户,在网络中处于接入层,就是网线出来的直接接到电脑上去了。好点的交换机支持VLAN划分,命令行配置的是二层或者三层交换机,差别在于有没有路由功能。
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交换机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广域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实际上,交换机有时被称为多端口网桥。
主要优势:
这里说一下,路由寻址是IP寻址,工作在OSI七层模型的第三层 网络层,所有称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就是三层设备,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和防火墙也是三层设备;
普通的交换机不认识IP,认的是MAC地址,就是电脑插网线接口那个网卡的地址,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他有一个IP与MAC的对应表来识别来识别IP,将IP转换为MAC再进行转发,你再开始--运行--cmd下 输入arp -a 就能够看到IP与MAC的对应表。
❽ 简述第三层通信设备路由器的作用
路由器的概念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包括转发决定、转发以及输出数据链路调度等,一般由硬件来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包括与相邻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配置、系统管理等。路由器基本功能介绍传统上,路由器工作于所谓网络7层协议模型中的第3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哪个目的地,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就是最终目的点,并决定从哪个网络接口转发出去。这是路由器的最基本功能——数据包转发功能。根据TCP/IP协议,路由器的数据包具体转发过程是:1.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包的不同的物理网络介质,决定了不同的网络接口,如对应于10Base-T以太网,路由器有10Base-T以太网接口;对应于DDN,路由器有V.35接口。2.根据网络物理接口,路由器调用相应的链路层以解释处理数据中的链路层协议。这一步处理主要是对数据完整性的验证。3.在链路层完成对数据帧的完整性验证后,路由器开始处理此数据帧的IP层。根据数据帧中的目的IP地址,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查找下一IP地址,并计算新的校验和。如果接收数据帧的网络接口类型与转发数据帧的网络接口类型不同,则IP数据包还可能因为最大帧长度的限制而对其进行分段或重组。4.根据在路由表中所查到的下一IP地址,IP数据包送往相应的输出链路层,最后经网络物理输出接口发送出去。为了维护和使用路由器,路由器还需要有配置或者说控制功能。控制功能是由一系列规则所提供的,举例来说,可能是优先权、拒绝访问或提供记账数据。当数据包进入路由器时,这些相关的规则也同样作用于数据包。在基于软件的路由器中,这些规则被存储于一个软件数据库内,每个数据包通过时都必须与该数据库进行核对。
第一层:物理层,代表设备:网卡,网线,光纤,atm线缆等。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代表设备:二层交换机,hub。第三层:网络层,代表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防火墙。第四层:传输层,代表协议:tcp,udp。之后的5-7层就是各种协议的表示了。这个主要是开发人员用的多一些,如http,smtp,ftp等等。
计算机: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