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汇编语言中的偏移量定义为:把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称为段内偏移,也称为“有效地址或偏移量”。
2、段地址左移四位,与有效地址相加,就构成了逻辑地址。一般而言,段地址是cpu自己独立编制的,但是偏移量是程序员编写的。偏移量就是程序的逻辑地址与段首的差值。
3、在早期的8086中地址线是20位的,而段地址是16位。在十六进制下就是4位。这样一个段寄存器就不能完整的描述出内存的地址。所以就和通用寄存器配用。偏移量存在通用寄存器中,段地址则存在段寄存器中。
2. 什么是偏移量 怎么计算
计算机汇编语言中的偏移量定义为:把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称为段内偏移,也称为“有效地址或偏移量”。
“偏移量是人工加密方式的一种解析手段,没有更改过默认偏移量的清机加钞员将无法在ATM上获取开锁密码;每个清机加钞员获得的密码为4组,每组2位数字。
因此偏移量必须对应为4组,可以设置为除全零以外的任意数值,不得将4组偏移量设置为同一数字。偏移量的计算分为“加法”和“减法”两种方式”。
(2)计算机网络偏移量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偏移量属性:
offsetHeight:元素在垂直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大小;相当于border-top+padding
top+height+padding-bottom+border-bottom
offsetWidth:元素在水平方向上占有的空间大小;相当于botder-left+padding-left+width+padding-right+border+right
offsetLeft:元素的左外边框至包含元素的左内边框之间的像素距离。
offsetTop:元素的上外边框至包含元素的上内边框之间的像素距离。
其中,offsetLeft和offsetTop属性与包含元素有关,包含元素的引用保存在offsetParent属性中。
3. 计算机网络偏移量怎么算
举例说明:考虑发送一个1300字节的数据报到MTU为 500字节的链路中(B)。 • A、产生三个分片,偏移量为0,460,920 • B、产生三个分片,偏移量为0,60,120 • C、产生三个分片,偏移量为0,500,1000 •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是A:偏移量的意思就是这个数据包是从源数据包哪个地方开始的,因为IP报文有40个字节的IP报文头,所以1300个字节的数据会被分成以下三个包:
A数据包:包含40个字节的IP报文头,0-460字节的数据,偏移量为0;
B数据包:包含40个字节的IP报文头,460-920字节的数据,偏移量为460;
C数据包:包含40个字节的IP报文头,920-1300字节的数据,偏移量为920
4. 计算机网络中IP数据报的片偏移计算
偏移量实际指的是,分片中的数据的起始位置在原来不分片的数据中的位置,不用考虑头部长度,再有就是偏移量的单位是8个字节,这个8字节是规定好的,不是计算出来的。也就是一个偏移量就是8个字节,125个偏移量就是1000字节。回到你这个题,三个分片是1000,1000,430,根据我前面说的,那么第一个分片中的数据的偏移量就是这个分片中的数据的起始位置在原来不分片的数据中的位置,就是0,第二个分片数据的起始位置在原来数据是第1000个,也就是偏移了125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