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OSI”是什么意思
OSI是什么意思: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着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 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 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办法。在OSI中,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
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层次的原则是:
1、网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能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❷ 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二、 三层分别是什么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二、 三层及各自的功能:
第一层:物理层,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桥、交换机
第三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
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
(2)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最高层扩展阅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 RM(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参考模型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在设计OSI 参考模型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各个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实现特定的功能;层次的划分有利于国际标准协议的制定;层的数目应该足够多,以避免各个层功能重复。
通常OSI参考模型1-3层称为底层(lower layer),又叫介质层(media layer),底层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送,网络互连设备往往位于下三层,以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
OSI参考模型的第五层到第七层称为高层(upper layer),又叫住几层(host layer),高层用于保障数据的正确传输,以软件方式来实现。
❸ 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是什么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格式有,JPEG、ASCll、EBCDIC、加密格式等[2]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3] 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❹ OSI模型是怎么分层的
OSI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由七层组成,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传输层位于OSI模型的最高层,负责数据通信。它直接面向网络通信的低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与面向信息处理的高三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之间。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流量控制、错误检测与纠正等。它通过端口号将不同的应用进程进行区分,确保数据被正确地发送到目标系统中的正确进程。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两个主要的传输层协议。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则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传输层之上是会话层,它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以及数据的同步与协调。会话层通过会话标识符(如会话ID)来标识特定的会话,并使用会话层协议来管理会话过程。例如,SSL(安全套接层)和TLS(传输层安全协议)就是常见的会话层协议,它们在传输层之上提供安全的会话连接。
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表示和转换,确保数据在不同的系统间具有兼容性。它涉及到数据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加密和解密、压缩和解压缩等功能。例如,ASCII编码、Unicode编码、文本压缩等都是表示层处理的任务。
应用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和应用程序。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协议和服务,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与远程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
综上所述,OSI模型通过分层的方式,将复杂的网络通信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的独立问题,每一层都专注于解决特定的任务。传输层作为OSI模型中的关键层次,负责数据的高效传输,并与其他层次协同工作,共同确保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
❺ OSI参考模型各层使用的网络设备是什么
第一层:物理层,主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主要设备:二层交换机、网桥。
第三层:网络层,主要设备:路由器。
后四层依次为: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后四层主要是计算机软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