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面向连接和非连接的服务特点是什么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网络提供的服务分两种: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对于无连接的服务(邮寄), 发送信息的计算机把数据以一定的格式封装在帧中, 把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加在信息头上, 然后把帧交给网络进行发送. 无连接服务是不可靠的.
对于面向连接的服务(电话), 发送信息的源计算机必须首先与接收信息的目的计算机建立连接. 这种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three hand shaking)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一旦连接建立起来, 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就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与无连接服务不同, 面向连接的服务是以连接标识符来表示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 面向连接的服务是可靠的, 当通信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可以得到及时通知
② 计算机中的" 面向连接","连接","无连接"到底是什么意思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协议(Connection-)面向连接服务的主要特点有:面向连接服务要经过三个阶段:数据传数前,先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再传输数据,数据传送完后,释放连接。面向连接服务,可确保数据传送的次序和传输的可靠性。无连接服务的特点是:无连接服务只有传输数据阶段。消除了除数据通信外的其它开销。只要发送实体是活跃的,无须接收实体也是活跃的。它的优点是灵活方便、迅速,特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但无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
区分"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概念,特别简单、形象的例子是:打电话和写信。两个人如果要通电话,必须先建立连接--拨号,等待应答后才能相互传递信息,最后还要释放连接--挂电话。写信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地址姓名填好以后直接往邮筒一扔,收信人就能收到。TCP/IP协议在网络层是无连接的(数据包只管往网上发,如何传输和到达以及是否到达由网络设备来管理)。而"端口",是传输层的内容,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里面低于1024的端口都有确切的定义,它们对应着因特网上常见的一些服务。
这些常见的服务可以划分为使用TCP端口(面向连接如打电话)和使用UDP端口(无连接如写信)两种
③ 计算机网络中面向连接和非连接 帮忙分别举六个例子 谢谢
面向连接的服务:发送信息的源计算机必须首先与接收信息的目的计算机建立连接.
非连接服务:发送信息的计算机把数据以一定的格式封装在帧中, 把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加在信息头上, 然后把帧交给网络进行发送.
面向连接的服务包括:电话、在线视频、即时通信、语音聊天、网络游戏、GPS定位
非连接服务有:邮件、电子贺卡、短信、彩信、搜索、下载
④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无连接
无连接服务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方不需要与接收方预先建立会话连接。发送者只需发送数据报,如同手机短信发送,只需输入接收方的手机号即可。这种服务方式的优点在于通信迅速,操作灵活,连接开销较小,适合发送少量的零星报文。然而,无连接服务的缺点是可靠性较低,不能防止数据报的丢失、重复或失序。
在协议实现上,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可以根据网络需求提供这些服务。例如,TCP作为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了可靠的连接服务,而UDP则属于无连接协议,直接通过IP操作。早期的X.25数据分组交换网络为了在质量较差的电话网上提供服务,进行了大量的错误检查和数据确认,但现代网络已更为可靠,大部分面向连接服务在端系统(而非网络)的传输层处理,以优化网络速度。
局域网(LAN)通常作为无连接系统,计算机一旦接入网络即可开始传输帧,无需预先建立连接。然而,像TCP这样的传输层协议在需要时会创建面向连接的会话。
互联网是一个大规模的无连接数据分组网络,所有数据分组都通过IP处理。TCP在互联网的顶层提供了面向连接的服务,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MPLS是IP网络中相对较新的面向连接连接方案,通过路由或两层网络创建快速标记交换路径。
WAN服务如帧中继和ATM(异步传输模式)则采用面向连接模型,通过预先建立PVC(永久虚电路)来提供定制化的网络连接服务。
⑤ 请简要说明下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的概念
通信协议要么是面向连接的,要么是无连接的。这依赖于信息发送方是否需要与接收方联系并通过联系来维持一个对话(面向连接的),还是没有任何预先联系就发送消息(无连接的)且希望接收方能顺序接收所有内容。这些方法揭示了网络上实现通信的两种途径。
在面向连接的方法中,网络负责顺序发送报文分组并且以一种可靠的方法检测丢失和冲突。这种方法被“可靠的”传输服务使用。
在无连接的方法中,网络只需要将报文分组发送到接收点,检错与流控由发送方和接收方处理。这种方法被称作“最佳工作(best-effort)”或“无应答(unacknowledged)”的传输协议所使用
假定你想给你在另一个城市的朋友发送一系列信件,信件类似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发送的数据分组。有两种发送方法,一种方法是把信件交给一位可信的朋友,由他私人传送,之后再向你证实已经发送。在这种方法中,你在传送的两端都保持着联系,你的朋友提供了面向连接的服务。另外一种是,你在信封上注明地址并将它们投进邮局,你并没有得到保证说每封信都会达到目的地,如果都到达了,它们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到达并且不是连续的,这就象一个无连接服务。
Connec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面向连接的通信
在面向连接方法中,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了一条数据通信信道(电路)。这条信道提供了一条在网络上顺序发送报文分组的预定义路径,这个连接类似于语音电话。发送方与接收方保持联系以协调会话和报文分组接收或失败的信号。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向连接的信道比无连接的信道使用了更多的带宽,两种方法都只在报文分组传输时才使用带宽。
为面向连接的会话建立的通信信道自然是逻辑的,常被称作虚电路(virtual circuit),它关心的是端点。与在网络上寻求一条实际的物理路径相比,这条信道更关心的是保持两个端点的联系。在有多条到达目的地路径的网络中,物理路径在会话期间随着数据模式的改变而改变,但是端点(和中间节点)一直保持对路径进行跟踪,图C-26所示为多路复用电路中的逻辑路径。
一台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启动与另一台计算机的面向连接的会话,它通过访问基本的通信协议来请求这样的对话。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组中,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而IP(较低层的协议)提供传输服务。在NetWare SPX/IPX协议组中,SPX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因为报文分组是通过虚电路传输的,所以并不需要使用全分组地址,这是由于网络已经知道了发送方与接收方的地址。网络路径上的每个节点都保持跟踪虚电路和需要交换分组的端口。顺序编号用来保证分组的顺序流动。虚电路需要一个建立过程,但电路一旦建立,它就为长时间的处理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如由管理程序对网络站点的连续监控和许多大文件的传送。与此相比,无连接方法是设计用于突发的、暂时的通信,这种方法中如用虚电路建立就不是很有效的。
面向连接的会话的建立过程如下:
1.源应用程序请求一个面向连接的通信会话。
2.建立会话(需要一段时间,是选用无连接的协议的一个原因)。
3.在逻辑连接上开始数据传输。
4.传输结束时,信道解除连接。
在分组交换远程通信网络中,有些信道永不断连。两点之间建立的一条永久信道称为永久虚电路(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PVCs))。PVC类似于专用电话线。
面向连接的协议大部分位于与开放系统互连(OSI)协议模型相当的运输层协议中。通用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包括Internet和UNIX环境下的TCP(传输控制协议)、Novell的顺序分组交换(SPX)、IBM/Microsoft的NetBIOS和OSI的连接模型网络协议(CMNP)。
Connectionless Communication无连接通信
在无连接方法中,网络除了把分组传送到目的地以外不需做任何事情,如果分组丢失了,接收方必须检测出错误并请求重发;如果分组因采用不同的路径而没有按序到达,接收方必须将它们重新排序。无连接的协议有TCP/IP协议组的IP部分,NetWare的SPX/IPX协议的IPX部分和OSI的无连接网络协议(CLNP)。这些协议在与OSI协议模型相当的网络层中。
在无连接的通信会话中,每个数据分组是一个在网络上传输的独立单元,称作数据报。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没有初始协商,发送方仅仅向网络上发送数据报,每个分组含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该方法中没有接收方发来的分组接收或未接收的应答,也没有流控制,所以分组可能不按次序到达,接收方必须对它们重新排序。如果接收到有错误的分组,则将它删掉。当重新整理分组时,就会发现被删掉的包并请求重发。
使用无连接的协议有许多好处。就性能来说,无连接策略通常更好,因为大多数网络上只有相对少的错误,所以被破坏的或丢失的分组很少,端点不需很多时间来重发。
Comparing the Protocols协议的比较
面向连接的服务更适于需要稳定数据流的应用,例如,与Novell NetWare一起提供的远程监控程序使用的是面向连接的协议SPX。面向连接的服务可靠性也更高,并能更有效从问题中恢复。
虽然无连接的服务中每个分组有更多的额外开销,而面向连接的服务在端点上需要更多的处理来建立和保持连接。但是额外开销有时没有被证实,例如与局域网用户和服务器交互有关的短暂突发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