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与Tb/s,最快的以太局域网理论传输速率(也就是所说的“带宽”)为10Gbit/s。
传输速度指的是将数据从源地址传送至目的地址的速度。根据传输设备和媒介的不同,传输速度有不同的含义。
针对传输网,传输速度是指将数字信号从起始地传输到终止地的传输速率。如SDH的一对光纤的传输速度为2.5Gbps或10Gbps。WDM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6T甚至更高。
交换机的传输速度是指交换机端口的数据交换速度。目前常见的有10Mbps、100Mbps、1000Mbps等几类。除此之外,还有10GMbps交换机,但目前很少。
(1)计算机网络中wdm是什么扩展阅读
1Kbps=1000bps
1Mbps=1000*1000bps
1Gbps=1000*1000*1000bps
1Tbps=1000*1000*1000*1000bps。
数据传输速率是单位时间内传送数据码元的个数。它是衡量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指标,通常使用下列几种不同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钟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又称为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bit/s)。
调制速率为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又称波特率,单位为波特(Bd)。
数据传送速率为单位时间内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相应设备之间传送的比特、字符或码组平均数。在该定义中,相应设备常指调制解调器、中间设备或数据源与数据宿。单位为比特/秒(bit/s)、字符/秒或码组/秒。
㈡ 计算机网络 多路复用技术一共有几种请简要说明
1、频分多路复用技术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2、时分多路复用技术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3、波分多路复用技术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4、码分多路复用技术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5、空分多路复用技术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㈢ 我想知道什么是MSAP,MSTP,PHD,SDH,QOS,PLAN,EPON等等
这些都是通信技术概念
我大致做一下分类
功能:传输接入类(MSAP、MSTP、SDH、EPON、WDM、TDM、DDN)
保障技术:QOS
网络:PLAN LAN WAN
MSAP:综合业务接入系统(源于SDH技术)
MSTP:综合业务传送系统(源于SDH技术,加入以太网处理等功能)
SDH:同步数字体系(PDH技术演进过来。包含TDM业务处理)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还有GPON:千兆无源光网络。都是源于PON技术)
WDM:波分多路复用(还有DWDM:高密度波分多路复用技术)
TDM:时分多路复用(数字通信常用技术手段)
DDN:数字数据网,公网上的ddn专线,提供2M
QOS:弹性带宽控制功能,是一种服务质量保证。通信网络建设都会考虑这个指标,QOS能力比较而言MSTP>SDH>PDH
PLAN:个人计算机局部地区网络
LAN:局域网
WAN:广域网
从网络应用上看,一般网络使用分层结构,最底层即接入层应用PDH,MSAP,PON,SDH技术;中间层即汇聚层,使用MSTP技术;最上层骨干层采用MSTP和WDM技术。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MSTP与MSAP:可以从A和T这两个概念明白就容易区分了,MSTP重在传输,MSAP重
对于SDH与PDH的区别,MSTP与WDM的区别,可以参看“光网络基础”,都有详细说明,这些技术都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即PDH---SDH---MSTP/MSAP---WDN,另外PON技术是独立的,是“最后一公里”的热门技术,拥有很多分支,包括EPON,GPON等
关于不同组网技术之间的具体差异,说起来就很复杂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留言探讨
㈣ 求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通信子网:是指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通信设备、网络通信协议、通信控制软件等属于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负责信息的传输。主要为用户提供数据的传输,转接,加工,变换等
网络拓扑(Topology)结构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指构成网络的成员间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实的、或者逻辑的即虚拟的排列方式。如果两个网络的连接结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的网络拓扑相同,尽管它们各自内部的物理接线、节点间距离可能会有不同。
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硬件、软件、协议、存取控制和拓扑提供标准。它广泛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