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网络竞赛活动去哪里授权

网络竞赛活动去哪里授权

发布时间:2022-05-15 06:46:37

Ⅰ 首届海峡两岸文学创作网络大赛的投稿地址是什么

28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学创作网络大赛在福州正式启动,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张帆,着名教授和评论家谢冕、孙绍振、王光明、谢有顺,台湾诗人古月,以及省内知名网络作家等共100余人与会。

本次大赛由省作协、福建师大文学院、海峡文艺出版社、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等共同主办。据主办方介绍,大赛总奖金高达60万元,其中特等奖奖金20万元。大赛将于今年12月28日全面启动投稿,于2011年9月10日截止投稿。

参赛方式以中文书刊网原创平台上传报名投稿,分征稿、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

中文书刊网(www.zwskw.com)

参赛者需注册成为书刊网:

[注册]会员------发表作品即可投稿参赛

投稿方式

1.参赛者须注册成为书刊网(注册)会员------发表作品即可投稿参赛。

2.在大赛主题页面,点击“海峡两岸文学创作网络大赛报名通道”,进入大赛报名页面,在同意参加大赛的选项前打勾并确定即可参赛。否则,一律视作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3. 短篇作品可以以“单篇”或“专辑”的方式发布,长篇作品在长篇频道选择相应栏目发布,主题文学作品进入主题赛区频道发布作品。

4.在征稿期间,上传作品需完整的添加内容简介,且进入复赛的作品需把作品全文发到指定信箱(长篇:[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短篇赛区:[email protected];主题赛区:[email protected]),否则视其放弃参赛资格格。

5.作品系投稿作者拥有作品的完整版权;如发现其参赛作品作者本人无完整版权,则取消其参赛资格,由此引发责任纠纷由投稿作者承担;此协约只在参赛期间有效!

特别说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海外人士参赛方式:参赛者身份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海外人士,需注明身份,填写详细资料,并投稿到指定邮箱(香港、澳门地区为[email protected], 台湾地区为[email protected] ,海外人士为[email protected]),经审核推荐,即可参加比赛。

投稿要求

1、作品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情节完整,真挚感人,可读性强;
2、作品系原创,严禁抄袭,套改或请人代写,文责自负;
3、作品可为个人或团体创作,需在征集截止日前完结;
4、作品系投稿作者拥有作品的完整版权,如发现其参赛作品作者本人无完整版权,则取消其参赛资格,由此引发责任纠纷由投稿作者承担;
5、作品严禁一稿多投,并且从投稿之日起,到比赛结束,未得到主办方授权,参赛者不得自行将作品公布于任何杂志、报纸、网络及其他出版物等载体;
6、作品不得含有违反中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
》》》长篇赛区说明 》》》
长篇赛区征稿内容:10万字以上原创作品,不限体裁,作者拥有完整版权。
》》》短篇赛区说明 》》》
短篇赛区征稿内容:10万字以下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和影视剧本,接受网友自由投稿,可以单篇参加,也可以以专辑参加。
》》》主题赛区说明 》》》
1、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缅怀革命先驱,回顾中华民族100年来艰辛而光荣历史的优秀长篇小说。
2、彰显平等、尊重、关爱人文理念,表现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风貌的作品以及由残疾人士创作的文学作品。
3、关注打工群体生活、文化权益以及文化创造权力实现的文学作品。
4、关注以农村、农民、农业为文学作品表现对象,反映农村和农民群体生活,反映农民在农村城市化进程日益突出的城乡文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着力表现城乡一体化对新一代农民人格的建构和灵魂的重铸,发现和重塑对当代生活中真实的新农民形象,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文学作品。
注:以上四类作品,除参加正常评选外,还有机会获得出版机构实体出版。
》》》特别说明 》》》
大赛还将在第一赛季举办第三届榕城十大写手征文赛评选活动,同台展示榕城大学生的前沿思考。评比办法与大赛主体互不冲突。

评选工作委员会
主 任:孙绍振
副主任:何 强
成 员:王性初(美国)、江信银、杨际岚、张冬青、吴钧尧(台湾)、吴叔锥、宋瑜、林玉平、郑家建、钟伟兰、郭志杰、郭红斌、黄文山、蒋庆丰
(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大赛秘书处
秘书长:吴叔锥(兼)
副秘书长:刘小奇、傅茂星
成 员:蒋际伟(技术部)、 吴 东(赛务部)、吴韶琰(联络部)、杨玉娟(评审与版权部) 出版推荐
作品发表、出版机构:海峡文艺出版社、大赛联办出版社福建省期刊协会成员单位 《福建文学》杂志社、《生活·创造》杂志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海峡》编辑部
影视推荐机构: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福州电视台

Ⅱ 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怎么注册

根据《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部分分工方案》要求,为在高校学生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素养,举办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上普及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
主办单位:中国大学生在线
二、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25日—12月31日
三、活动主题
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四、活动对象
全国高校在校生
五、活动平台
网址:http://v.univs.cn
六、联系人
李蓓蕾:010-58556801;刘宇宏:010-58556578
七、参赛流程
用户成功注册中国大学生在线账户,登陆活动平台答题,答题时请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学校等信息,系统将随机从题库中抽取50道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30分钟,每个用户限答题1次。
学生完成答题且得分等于、高于60分,可在答题平台自动获得《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参与证书》,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经历证明。
2014年11月至1月。学生报名后网上答题。主办方根据正确率、答题时间对答题者分省进行排名,并结合各省参与人数与得分情况,选拔10个优胜省进入争先赛阶段。

Ⅲ H3C杯全国网络技能大赛的问题。知道的同学进来帮我看看,谢谢。

把分给我吧!!

大赛基本信息:

参赛对象:H3C网络学院学生及对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其他院校大学生;

报名:2011年3月16日-4月30日;

预赛:2011年5月18日,在本地进行,排名前30%队伍进入复赛;

复赛:2011年6月9日-10日,分区域进行,9日安排H3CIE专家前往各区域进行赛前集训和答疑,前35名队伍进入决赛;

决赛:2011年8月1日-13日,在北京举行。

主题宣传口号:网聚IT精英,服务企业发展

报名条件:

n 2011年5月以前开设H3C网络学院课程的院校学生,其他院校学生持学校推荐信通过当地授权培训中心报名参赛;

n 每家网络学院可以选拔2支队伍参加大赛,2010年度优秀网络学院可选拔3支队伍参赛,其他院校可以选拔1支队伍参赛;

n 每队包括2名队员(学生证有效期2010年6月30日以后,优先安排2011及2012年毕业生参赛)及1名指导老师;

报名方式:

H3C会下发报名通知到各网络学院及授权培训中心,以院校为单位,按照报名条件反馈报名表, H3C审核通过后安排参加预赛,并在本次大赛网站专栏上公告。

非H3C网络学院院校联系当地授权培训中心报名,无授权培训中心省份直接联系H3C培训中心报名。

比赛形式:

预赛、复赛采用笔试方式,通过电子试卷进行,考场设在H3C各省培训伙伴,由H3C负责统一监考。

决赛包括笔试、上机、现场问答等环节,在北京进行。

比赛内容:

预赛、复赛主要知识点和难度参考附件二:“H3C杯”2011年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预选赛及复赛大纲

决赛知识点和难度另行通知;

夏令营安排:

对进入决赛的学生进行网络技术课程集训,并安排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商务礼仪、就业指导、模拟招聘等活动及讲座。

奖项设置:

n 大赛设立团队奖,用以奖励参赛队员、指导教师。

n 决赛奖项设立特等奖1名(奖励纯金金牌,价值10000元/学生),金牌3名(奖励纯金金牌,价值5000元/学生)、银牌6名(奖励3000元/学生)、铜牌10名(奖励1000元/学生),并颁发奖牌、证书。其他队伍颁发决赛优胜奖证书。

n 决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奖品、证书。

n 其他未进入决赛的复赛队伍可申请发放复赛优胜奖证书。

人才联盟:

进入决赛的学生安排在H3C公司及人才联盟成员单位实习,并优先推荐就业。

大赛官方网址:http://www.h3c.com.cn/MiniSite/University_Technology_Game/Rule/

Ⅳ 我司想举办一场王者荣耀比赛,一定要授权嘛

不需要授权。王者荣耀比赛涉及到商业用途,才会需要到授权,自娱自乐的小型赛事不需要授权。

Ⅳ 提问办过DOTA1大赛的大神:办一次较大范围的dota1比赛,需要哪些方面的授权

如果没有借这次比赛盈利,那是不需要的,不然的话COSPLAY都要交版权费了

Ⅵ 学校的网络竞赛怎么帮不了别人做

因为这是实名制,有自己的身份信息。
确有必要组织的网络答题活动,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科学安排答题项目,有效整合相近主题活动、避免重复交叉,并严格控制活动频次;
原则上要坚持学校、学生自愿原则,不得规定学校、学生参加活动的规模、比例。
参加网络竞赛也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Ⅶ 关于电子竞技的授权

就目前我们学校举行的电子竞技比赛,还没有人去弄授权什么的,只要举办的时候规划的好,组织的好,应该没什么问题。
我们学校举行了几次比赛,都进行的不错的。

Ⅷ 怎么网上作文大赛注册上传

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参赛须知
一、大赛时间
2017年10月-2018年8月
二、大赛报名平台
大赛官网:www.cxzwds.cn
三、参赛对象
全国高中学生
四、竞赛流程
大赛分初赛、复活赛、复赛、全国总决赛四个阶段。
(一)初赛(2017年10月-2018年1月)
1. 时间安排:
参赛报名:2017年10月10日-2018年2月10日;
初赛竞赛:2017年12月中旬-2018年2月底每周五、周六以及部分周日;
初赛结果查询:2018年3月。
2. 学校参赛:
(1)组织参赛
参赛学校指定大赛负责人,登录大赛官网www.cxzwds.cn,点击“参赛入口”注册账号,完善学校信息,下载打印“学校授权书”,盖章后上传并提交参赛申请,组委会审核通过后视为学校参赛成功;
(2)评审推荐
为保障竞赛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大赛组委会面向积极组织参赛的学校(实际参赛学生人数不低于300人/所)征集候选评审委员。参赛学校报名成功后,可登录学校账号按要求提交评审申请,经审核通过的教师纳入评审委员会候选,由组委会根据大赛实际情况统一安排评审工作,完成评审工作后获得组委会认证并颁发评审聘书。
3. 学生报名参赛:
(1)注册报名:登录大赛官网,点击“参赛入口”注册账号,完善个人信息,选定考试日期及场次后视为报名成功;若考生因学校要求或个人情况需调整考试日期及场次,可于选定考试日期一周前申请调整。
(2)赛前准备:考生报名成功后,在选定的考试日期前,均可登录大赛官网参与文学素养模拟测试,进行真题演练,做好参赛准备。
(3)网络竞赛:本届大赛初赛为网络考试,共28场,每位考生仅有1次竞赛机会;除命题作文外,新增文学素养测评部分,计入成绩;考生本人仅能于注册报名时选定的日期和竞赛场次参与比赛。
4. 成绩查询:
大赛组委会将于2018年2月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专业评审。参赛学校及学生可于2018年3月上旬登录大赛官网查询初赛成绩。获得二等奖及以上选手晋级复赛。
(二)复活赛(2018年3月下旬)
1. 报名对象:未晋级复赛的所有参赛学生;
2. 报名时间:2018年3月6日—3月16日;
3. 报名方式:参赛学生登录官网账户,点击复活赛报名,完善报名手续,组委会审核通过视为复活赛报名成功;
4. 竞赛时间:2018年3月24日;
5. 参赛方式:复活赛采用网络竞赛方式,通过报名审核的考生于指定时间登录官网进行答题并提交试卷;
6. 结果查询:竞赛一周后,参赛学校及学生可登录大赛官网查询复赛晋级情况。
(三)复赛(2018年4月-5月)
复赛分为分赛区省级复赛和全国网络复赛两种方式;
分赛区省级复赛为现场竞赛,2018年4月-5月,组委会联合分赛区大赛协作高校举办现场复赛;
全国网络复赛为线上比赛,非分赛区晋级选手参加2018年5月19日或5月26日在大赛官网进行的全国网络复赛,复赛成绩于6月在官网公布。
(四)全国总决赛(2018年8月)
第十三届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于2018年8月3日-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届时,着名作家、出版名人、教授博导、高校招办专家、高考状元将助阵大赛,与我们分享创作秘笈、解析中国高考招生走向、畅谈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

Ⅸ 挑战杯由哪些机构主办的

关于举办第四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草案)

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激发首都高校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引导首都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服务“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推动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定于2007年3月至5月,在首都高校(含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院校)开展第四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略)
二、实施细则
(一)作品要求
1.凡在2007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含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3.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调查报告、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为使这类作品能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参赛作品一般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选题建议》(参见附件)范围内选题。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4.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5.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作品进行评审。
6.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的证明;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7.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推荐者所在单位确认。
8.参赛作品应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9.经参赛高校初评,各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12件。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不超过6件,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不超过6件。每人限报一件,每类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申报作品总数的1/2,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研究生作品总数的1/2。
(二)申报要求
1.参赛作品申报书统一使用《第四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由竞赛组委会下发。
2.作品申报书相应栏目须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
3.作品申报书中B1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据实填写;B3表(科技发明制作)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发明点和创新点所在类别据实填写。此栏若填写有误,将影响作品的最终成绩。作品申报书中的B3表(科技发明制作)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作品字数超过限额30%的将直接淘汰)
5.申报作品书面材料一式五份,通过网络(网址:)上传一份。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与申报书分别装订,附于申报书后,并用燕尾钢夹夹在一起。作品材料不要设置封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显示作者本人姓名、所在学校、指导教师等信息的内容。
6.按照申报书格式要求撰写文章。
(三)竞赛进度
1.组织申报阶段:(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07年4月15日止)
各高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负责本校作品的征集、汇总、初评、推荐及资格审查等工作,并于截止日期前分别报送组委会办公室
报送方法:书面材料请邮寄至组委会办公室,书面材料制作方法见附件
电子材料按照指定网页上相关说明上传
2.评审阶段(2007年4月15日至5月31日):
竞赛组委会将聘请有关院校及社会各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教授组成评审团,对参赛作品统一评审。
3.总结表彰阶段(2007年6月——9月)
依据工作情况和评审结果,开展各级总结表彰工作。做好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作品申报、组团参赛等相关工作。
4.展览展示阶段(2007年9月)
拟举办“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果展和首都大学生自学社会科学论坛。
(四)奖励
比赛将设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奖项比例约为5%、10%、20%、45%。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
设高校组织奖若干,请各参赛高校在选送参赛作品的同时递交申请报告(文字材料一份)。
(五)质疑与处理
本次竞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竞赛办公室将接收实名质疑,由组委会根据程序进行处理。
各高校组织单位应本着严谨的态度选拔与审核作品,对其原创性、作者、推荐者资历严格把关,经选拔参加全国挑战杯的作品不得在此次竞赛作品上做较大改动,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前两周,团市委大学部将公布此次竞赛获奖作品全文。
(六)授权书
本次竞赛所有作品作者须签订授权书,授权“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主办单位结集出版、在网络公布其作品以供监督。
三、工作要求
“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是高校共青团长年坚持的品牌项目,科技学术活动也是首都高校共青团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各高等院校团委、学生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扩大宣传,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Ⅹ 网上竞赛证书学校承认吗

不一定承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在网上参加了竞赛获奖,不一定是国家级证书,要看参加的知识竞赛是什么形式,哪个单位主办的,是否得到官方的认可,如果学生参与的是一些大型的网上竞赛,而且这一竞赛活动的主办方是省级以上,甚至是国家级的,那么学校一般是会承认这种竞赛证书的。

比如网络上有很多知识竞赛,这些竞赛的举办非常有意义,大多数都是国家级来举办的,这种竞赛采取的方式一般都是末位淘汰的方式,而且会有多轮赛制。如果学生是在这一类竞赛当中获得成绩,获得名次,并且获得相应证书,学校不仅会承认相关证书,还会根据证书的含金量相对应的加分。

活动流程

1、赛前准备阶段,该阶段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发出通知,明确竞赛试题的范围,明确参赛条件,制定竞赛规则。

2、竞赛实施阶段,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次:赛前辅导;组成评委会;布置赛场;领奖工作演练;组织选手参观赛场;熟悉环境;体验抢答器和按钮;竞赛,颁奖。

3、布置赛场,知识竞赛的现场应包括:主持台,选手台,出题板,计分显示设备,抢答器,音响设备,录相设备,电视等。

阅读全文

与网络竞赛活动去哪里授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美版还原后网络锁了 浏览:595
修复网络连接电脑wifi 浏览:355
双频无线路由器网络不可用怎么办 浏览:504
网络侦探如何降数值 浏览:50
出租房如何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浏览:724
苹果xr自带浏览器怎么开启网络 浏览:291
什么叫侵入他人网络 浏览:623
两台电脑同一网络搜索不到 浏览:145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分类 浏览:589
电信wifi网络数据不好 浏览:602
网络安全网课多少钱 浏览:411
网络安全抄报说话 浏览:741
网络协议哪个能改动 浏览:301
了解当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浏览:529
网络安全领导机构与制度 浏览:213
微软移动网络操作系统 浏览:85
网络营销中职教材 浏览:949
无线网络传输有激光吗 浏览:250
旅游巴士的网络密码是什么 浏览:196
只支持2g网络的手机插4g的卡 浏览:1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