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通讯,串行通讯。并行速度快,但对设备要求高,要求同步,且距离近,更是一对一。串行相对速度比较慢,但有异步通讯,对设备要求不高,且可以一对多。
❷ 网络有几种传输方式
传输主要是使用tcp 和 udp协议~~
从专业的角度说,TCP的可靠保证,是它的三次握手机制,这一机制保证校验了数据,保证了他的可靠性。而UDP就没有了,所以不可靠。不过UDP的速度是TCP比不了的,而且UDP的反应速度更快,QQ就是用UDP协议传输的,HTTP是用TCP协议传输的,不用我说什么,自己体验一下就能发现区别了。再有就是UDP和TCP的目的端口不一样(这句话好象是多余的),而且两个协议不在同一层,TCP在三层,UDP不是在四层就是七层。
TCP/IP协议介绍
TCP/IP的通讯协议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象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向‘上’传送到TCP层。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
TCP将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应用程序轮流将信息送回TCP层,TCP层便将它们向下传送到IP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到接收方。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况下使用TCP(发送和接收域名数据库),但使用UDP传送有关单个主机的信息。
3.UDP
UDP与TCP位于同一层,但对于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例如NFS。相对于FTP或Telnet,这些服务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小。使用UDP的服务包括NTP(网落时间协议)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骗UDP包比欺骗TCP包更容易,因为UDP没有建立初始化连接(也可以称为握手)(因为在两个系统间没有虚电路),也就是说,与UDP相关的服务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4.ICMP
ICMP与IP位于同一层,它被用来传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来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机通向其他系统的更准确的路径,而‘Unreachable’信息则指出路径有问题。另外,如果路径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连接‘体面地’终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于ICMP的服务。
5. TCP和UDP的端口结构
TCP和UDP服务通常有一个客户/服务器的关系,例如,一个Telnet服务进程开始在系统上处于空闲状态,等待着连接。用户使用Telnet客户程序与服务进程建立一个连接。客户程序向服务进程写入信息,服务进程读出信息并发出响应,客户程序读出响应并向用户报告。因而,这个连接是双工的,可以用来进行读写。
两个系统间的多重Telnet连接是如何相互确认并协调一致呢?TCP或UDP连接唯一地使用每个信息中的如下四项进行确认:
源IP地址 发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接收包的IP地址。
源端口 源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目的端口 目的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端口是一个软件结构,被客户程序或服务进程用来发送和接收信息。一个端口对应一个16比特的数。服务进程通常使用一个固定的端口,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这些端口号是‘广为人知’的,因为在建立与特定的主机或服务的连接时,需要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通讯。
❸ 网络传输方式的种类
网络传输方式的种类:
1、视频基带传输:
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
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
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
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
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
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
2、光纤传输:
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
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好,适合远距离传输;
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
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
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
采用MPEG2/4、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
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只要有Internet网络的地方;
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
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
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
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
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
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
优点是: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
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图像传输清晰度不错,而且完全实时;组网灵活;
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维护费用低;
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
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
在大城市使用,无线电波比较复杂,相对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
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如果有障碍物,需要加中继加以解决;
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比较严重的雨衰现象;
不过现在也有数字微波视频传输产品,抗干扰能力和可扩展性都提高不少;
5、双绞线传输(平衡传输):
也是视频基带传输的一种,将75Ω的非平衡模式转换为平衡模式来传输的;
是解决监控图像1Km内传输,电磁环境相对复杂、场合比较好的解决方式;
将监控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平衡对称方式传输;
优点是:布线简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忧性能强;
缺点是:只能解决1Km以内监控图像传输,而且一根双绞线只能传输一路图像;
不适合应用在大中型监控中;双绞线质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
不适于野外传输;双绞线传输高频分量衰减较大,图像颜色会受到很大损失;
6、宽频共缆传输:视频采用调幅调制、伴音调频搭载、FSK数据信号调制等技术;
将数十路监控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中双向传输;
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同轴电缆的资源空间,三十路音视频;
及控制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双向传输、实现“一线通”;
施工简单、维护方便,大量节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费用;
频分复用技术解决远距传输点位分散,布线困难监控传输问题;
射频传输方式只衰减载波信号,图像信号衰减比较小,亮度、色度传输同步嵌套;
保证图像质量达到4级左右;采用75Ω同轴非平衡方式传输使其具有很强抗干扰能力;
电磁环境复杂场合仍能保证图像质量;
缺点是:采用弱信号传输,系统调试技术要求高,必须使用专业仪器;
如果干线线路有一台设备有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没图像;
另外宽频调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电源供电;
(但目前大多监控点都具备AC220V交流电源这个条件).
❹ 网络上传输文件有哪几种方式以及怎样操作的 最好详细点,还容易看懂,谢谢
1st:qq上直接把文件拖到对话面板上。。。2st:局域网设置文件共享,具体做法:新建一个文件,改名字为共享文件夹,右击选择属性,共享与安全,选择在网络上共享此文件夹,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计算机名,查询到本机名称,再在另一台机器上打开网上邻居,查询到此电脑,双击打开,找到文件,复制3st:简单但是有点麻烦。申请一个新浪邮箱,点击文件中转站,上传,然后将此邮箱账号和密码给对方。让对方自己在文件中转站里下载
❺ 目前在线文件传输什么方式最快
邮箱、云盘是相对来说在线文件传输最快的了。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着外界的信息,并向外界传达着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说起信息传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在各镇各样的思考工具泛滥的今天,究竟什么样的传输工具才是最快的。
从早期的石头,龟壳、青铜器,布帛、飞鸽、烽火,快马、再到印刷术、造纸术。主要靠畜力和人力传递信息。进入20世纪,有了大规模的工业和互联网,信息传输的方式渐渐多了起来。软盘、光盘、U盘、云盘、邮箱等等。
确实,各种各样的工具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当数据足够大的时候,上面的这些方法还会管用吗?在进入信息时代后,人类每天浏览的数据量不断增加,从人联网到物联网,数据呈指数级上升。
进而产生的数据量空前庞大。据统计,每位互联网用户日平均流量约1.5GB,而在物联网时代,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每天产生4TB的数据量,一家智能制造工厂每天将产生1PB的数据量,而一家云视频供应商每日数量可达750PB。
除了数据量之庞大超出想象外,第二个没想到的是:现在的网速太慢了,我们还在互联网初期……虽然如今移动网络从2G过渡到4G。
家庭网络从几兆发展到几十兆甚至百兆,企业专线网速甚至会更快,但是在PB和EB级数据面前,光纤还是“龟速”。PK光纤?快递小哥笑了结果:如果在100M带宽的网速下,当数据超过一定的大小时,通过网络传输往往不如直接快递硬盘来的方便。
例如,当你数据大于35GB的时候,在北京市内通过快递的则较快速,如果大于100G的数据,那么只要是在国内,快递都要比网络传输的要快。
❻ 局域网数据传输形式有些什么
按数据传输方式分类:
常见的局域网大致分为以太网、ATM、FDDI等几种类型。
以太网:ethernet网络标准是Xeror、Digital与Intel三家公司于1970初开发的。以太网按执行标准和传输速率不同,分为以太网(ethernet)、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和万兆以太网。
(1)以太网,执行IEEE802.3标准,数据传输方式为CDMA/CD。可使用光纤、双绞线、细缆、粗缆作为传输介质。
以太网属于“基频”(Baseband),即在一条传输线路上,在同一时刻额只能传送一个数据。理论传输速度可达到10Mbit/s,但由于广播、碰撞等原因,实际上传输速率只有2~3Mbit/s。以太网不适合于大型或忙碌的网络。
有以下4种标准:
标准 传输速率 传输距离 使用介质 应用范围
10Base-5 10Mbit/s 500m 粗缆 绝迹
10Base-2 10Mbit/s 185m 细缆(RG-58A/U) 小型网络
10Base-T 10Mbit/s 100m 三类、五类或更高双绞线
10Base-F 10Mbit/s 4km 1对多模光纤 没优势
❼ 在网络上传输文件有哪些方法
FTP、SFTP、TFTP、HTTP、HTTPS、QQ、中转站、Windows下的网络共享、Linux下的SAMBA、自定义SOCKET方式等。
❽ 网络上传输大文件有什么好的方法
网络上的传输有好几种方式,例如QQ、邮箱、网盘、传输软件等。
QQ、邮箱适合2G以下文件传输,但速度也不快,需要耗很多时间来传文件。
网盘的存储不一样,每个网商存储空间各有限制。上传下载也有限速,想要快速传输就要开VIP或者开通限速通道。
传输软件很广泛,上传下载不限速,存储空间无限制,而且还可以传输大量文件,T级以上文件都可以妙传。还可以跨远距离 跨国传输,当然也要看什么传输软件。我用的镭速传输软件都有这些服务,至于其他传输软件就不太清楚了。
想用的可以在网络搜索:
❾ 通过网络传输文件的方式除用QQ外,还有几种
1.直连
如:QQ,MSN,POPO等聊天工具走支持。
2.网络中介
比如邮箱或者一些网盘,把东西存到一个网站,然后下载
❿ 简述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几种方式
网络中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可分为两大类: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其中存储转发交换交换技术又可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线路交换 通过线路交换进行通信,就是要通过中间交换节点在两个站点之间建立一条专业的通信线路。利用线路交换进行通信需三个阶段: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线路拆除。线路交换的特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有序,但线路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适合计算机网络。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送,无需事先建立线路,事后更无需拆除。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响小、可以实现多目的报文;缺点是:延迟时间长且不定、对中间节点的要求高、通信不可靠、失序等,不适合计算机网络。 分组交换 分组由报文分解所得,大小固定。分组交换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有两种类型: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虚电路方式类似"线路交换",只不过对信道的使用是非独占方式;数据报方式类似"报文交换"。 报文的优点是: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经济,但存在如下的缺点:有一定的延迟时间、额外的开销会影响传输效率、实现技术复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