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装片里说的京城是今天的哪个市
北宋的京城是汴梁(现河南开封),南宋的京城是临安(现浙江杭州)。大理国的京城就是现在的云南大理。匈奴是游牧的,没有京都。别的不太了解。
⑵ 暗杀里的京城是哪里
首尔 当时叫京城 一开始还以为是新京 就是伪满时期的长春 后来听到钟路这个地名就懂了
⑶ 网络上都说北京是帝都,广州是妖都,而上海是魔都,请问大家能说这些称谓的来历吗,还有没有类似这类什么
魔都上海自古有之,来源不可考,魔都上海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可以说是对当时上海繁华和复杂的社会一个最好的称谓。
帝都原指东京,指一国之首都,天朝无聊众改北京为天朝帝都,简称帝都。
魔都上海自古有之,来源不可考,魔都上海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可以说是对当时上海繁华和复杂的社会一个最好的称谓。
帝都原指东京,指一国之首都,天朝无聊众改北京为天朝帝都,简称帝都。
妖都估计来源于魔界都市一动画,原指香港,也有说原指京都,天朝众觉得广州香港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三都读之朗朗上口,故名之。
⑷ 京城81号哪里有看在线看网上
1781影视 摆渡嗖一下 高清未删版
⑸ 刘禹锡的“赏牡丹”中的京城指的是哪里
刘禹锡的“赏牡丹”中的京城是指代当时唐朝时期的京城洛阳。
唐·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妖:艳丽、妩媚。
格:骨格。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京城:指代当时唐朝时期的京城洛阳。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洛阳城。
赏析:
唐代诗人描写京城洛阳牡丹盛开的七言绝句。
芍药、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诗人只用了“妖无格”和“净少情”,便将这两种花的美中不足点了出来。应该说诗人观察得很细,笔法却是写意的。芍药与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药”),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未免呆板、张扬了些,花形少变化,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绿叶扶疏中,千姿万态,婀娜多姿,花色丰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艳,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而且,即使在最盛开之时,荷塘里也还是绿肥红瘦,不成气候。诗人在点评了“芍药”、“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笔锋陡转,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微观到宏观,直抒胸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种春光万里、姹紫嫣红、倾城倾国的美景,诗人只字不提,一个“动”字,就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了读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当您置身于牡丹花的海洋,就会了解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诗句了。
⑹ “花开时节动京城”中的“京城”到底是指的是哪里
“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诗是出自着名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刘禹锡本身是唐朝时期的诗人,所以他的诗歌中所写的首都、京城、国都等都是指唐朝时期的首都陕西西安。而当时的西安还是叫做长安,所以刘禹锡这句诗的正确翻译应该是“花开的季节能够惊动整个长安城”。
公元618年到公元684年间,唐朝的国都是在陕西西安,而公元684年到公元705年,唐朝的国都则是搬到了河南洛阳,公元705年到公元904年又搬回到陕西西安了,公元904年到公元907年再次搬去了河南洛阳。而刘禹锡于公元772年出生,公元842年的时候因病去世,所以刘禹锡生活的时期,唐朝都是以陕西西安为国都,那么刘禹锡诗歌中的“京城”只能是指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