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下列哪些网络不提供虚电路服务

下列哪些网络不提供虚电路服务

发布时间:2022-06-15 21:37:30

A. 网络问题

网络的OSI七层结构

OSI简介
OSI是ISO在网络通信方面所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1978 ISO(国际化标准组织)定义了这样一个开放协议标准。有了这个开放的模型,各网络设备厂商就可以遵照共同的标准来开发网络产品,最终实现彼此兼容。

OSI结构

(1)物理层——Physical
这是整个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的任务就是提供网络的物理连接。所以,物理层是建立在物理介质上(而不是逻辑上的协议和会话),它提供的是机械和电气接口。主要包括电缆、物理端口和附属设备,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接线设备(如网卡等)、RJ-45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在网络中都是工作在这个层次的。
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包括:物理连接、物理服务数据单元顺序化(接收物理实体收到的比特顺序,与发送物理实体所发送的比特顺序相同)和数据电路标识。

(2)数据链路层——DataLink
数据链路层是建立在物理传输能力的基础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数据封装和数据链接的建立。封装的数据信息中,地址段含有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地址,控制段用来表示数据连接帧的类型,数据段包含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差错控制段用来检测传输中帧出现的错误。
数据链路层可使用的协议有SLIP、PPP、X.25和帧中继等。常见的集线器和低档的交换机网络设备都是工作在这个层次上,Modem之类的拨号设备也是。工作在这个层次上的交换机俗称“第二层交换机”。
具体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与释放、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数据链路连接的分裂、定界与同步、顺序和流量控制和差错的检测和恢复等方面。

(3)网络层——Network
网络层属于OSI中的较高层次了,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的通信问题,而不是同一网段内部的事。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目标主机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除此之外,网络层还要能够消除网络拥挤,具有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的能力。网络边界中的路由器就工作在这个层次上,现在较高档的交换机也可直接工作在这个层次上,因此它们也提供了路由功能,俗称“第三层交换机”。
网络层的功能包括: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路径选择和中继、网络连接多路复用、分段和组块、服务选择和流量控制。

(4)传输层——Transport
传输层解决的是数据在网络之间的传输质量问题,它属于较高层次。传输层用于提高网络层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如常说的QoS就是这一层的主要服务。这一层主要涉及的是网络传输协议,它提供的是一套网络数据传输标准,如TCP协议。
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映像传输地址到网络地址、多路复用与分割、传输连接的建立与释放、分段与重新组装、组块与分块。
根据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主要性质,传输层服务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A类: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网络连接断开和复位发生的比率),A类服务是可靠的网络服务,一般指虚电路服务。
C类:网络连接具有不可接受的差错率,C类的服务质量最差,提供数据报服务或无线电分组交换网均属此类。
B类: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不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B类服务介于A类与C类之间,在广域网和互联网多是提供B类服务。

网络服务质量的划分是以用户要求为依据的。若用户要求比较高,则一个网络可能归于C型,反之,则一个网络可能归于B型甚至A型。例如,对于某个电子邮件系统来说,每周丢失一个分组的网络也许可算作A型;而同一个网络对银行系统来说则只能算作C型了。

(5)会话层——Senssion
会话层利用传输层来提供会话服务,会话可能是一个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到一个主机,或一个正在建立的用于传输文件的会话。
会话层的功能主要有:会话连接到传输连接的映射、数据传送、会话连接的恢复和释放、会话管理、令牌管理和活动管理。

(6)表示层——Presentation
表示层用于数据管理的表示方式,如用于文本文件的ASCII和EBCDIC,用于表示数字的1S或2S补码表示形式。如果通信双方用不同的数据表示方法,他们就不能互相理解。表示层就是用于屏蔽这种不同之处。
表示层的功能主要有: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示、表示连接管理、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

(7)应用层——Application
这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解决的也是最高层次,即程序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它直接面对用户的具体应用。应用层包含用户应用程序执行通信任务所需要的协议和功能,如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在这一层中TCP/IP协议中的FTP、SMTP、POP等协议得到了充分应用。

B. 麻烦帮我做下网络选择题 谢啦

1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联系发送(C)
A2帧 B3帧 C4帧 D1帧

2以下对IP地址分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网络id不能全为1或全为0 B同一网络上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id
C网络Id不能以127开头 D同一网络上每台主机必须分配唯一的主机id

3主机A和主机B的IP地址分别为216.12.31.20和216.13.32.21,要想让A和B工作在同一个IP子网内,应该给她们分配的子网掩码为(B)
A255.255.255.0 B255.255.0.0
C255.0.0.0 D255.255.255.255

4假设一B类地址为172.32.0.0~172.63.0.0采用cidr技术归纳后可表示为C
A172.32.0.0/9 B172.32.0.0/10
C172.32.0.0/11 D172.32.0.0/12

5典型的路由表不包括以下内容 D
A下一站路由器的IP地址 B到目的的网络的代价
C路由器的输出端口 D到目的的网络的路径

6路由器收到保温的MTU大雨该路由器将要发出借口的最大MTU时,采取的策略是A
A丢掉该分组 B将该分组分片
C向源路由器发出请求,减小其分组大小 D到目的的网络的路径

7TCP层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B
A虚电路服务 B点到点服务
C分组交换服务 D直接转发该分组

C. 问题一:试述分组交换网络中虚电路子网的通信过程和传输特点

1、虚电路操作方式

为了进行数据的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先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因为这条逻辑电路不是专用的,所以称之为“虚”电路。每个节点到其它任一节点之间可能有若干条虚电路支持特定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两个端系统之间也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这些虚电路的实际路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假设有两条虚电路经过某节点,当一个数据分组到达时,该节点可利用下述方法判明该分组属于哪条虚电路,并且能将其转送至下一正确节点。一个端系统每次在建立虚电路时,选择一个未被使用的虚电路号分配给该虚电路,以便区别于本系统中的其它虚电路。在每个被传送的数据分组上不仅要有分组号、检验和等控制信息,还要有它要通过的虚电路的号码,以区别于其它虚电路的数据分组。在每个节点上都保存一张虚电路表,表中各项记录了一个打开的虚电路的信息,包括虚电路号、前一个节点、下一个节点等信息,这些信息是在虚电路建立过程中被确定的。
上述采用固定虚电路号的虚电路表法存在着缺陷,因为各个端系统各自独立地选取虚电路号,就有可能造成虚电路号的重复,如果两条编号相同的虚电路经过同一个节点,便会产生畸义。解决的方法是采用“动态”的虚电路号。
“动态”的虚电路号。是指各节点对同一条虚电路,根据本节点的实际情况给予可能不同的编号,与之对应的各节点的虚电路表也是在呼叫请求过程中建立的。
在建立虚电路的同时,每个节点的虚电路表中的每一项要记录两个虚电路号:前一个节点所选取的虚电路号和本节点所选取的虚电路号。这样一来,每条虚电路就有了唯一的一套虚电路编号。
由于虚电路上的数据是双向传输的,为保证两节点之间正、反两个方向的虚电路不相混淆,在一个节点选取虚电路号来替换其前一节点使用的虚电路号时,不仅要考虑以下一节点之间的虚电路号不相同,还要考虑以下一节点作为另一条反向虚电路的上一节点时所选取的虚电路号相区别。

2.虚电路服务

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端系统之间存在着一条为它们服务的虚电路。
为了建立端系统之间的虚电路,源端系统的运输层首先向网络层发出连接请求,网络层则通过虚电路网络访问协议向网络节点发出呼叫分组;在目的端,网络节点向端系统的网络层传送呼叫分组,网络层再向运输层发出连接指示:最后,接收方运输层向发起方发回连接响应从而使虚电路建立起来。以后,两个端系统之间就可传送数据,数据由网络层拆成若干个分组送给通信子网,由通信子网将分组传送到数据接收方。
上述虚电路的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服务,也是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的网络业务。但是,提供这种虚电路服务的通信子网内部的实际操作既可以是虚电路方式的,也可以是数据报方式的。以虚电路方式操作的网络,一般总是提供虚电路服务,OSI中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就是虚电路服务。在虚电路操作方式中,端系统的网络层同通信子网节点的操作是一致的,SNA、TRANSPAC等多数公共网络都采用这种虚电路操作支持虚电路服务的方式。
以数据报方式操作的网络,也可以提供虚电路服务,即通信子网内部节点按数据报方式交换数据,而与端系统相连的网络节点则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服务。对于端系统来说,它的网络层与网络节点间的通信仍象虚电路操作方式的网络节点间情形一样,先建立虚电路,再交换数据分组,最后拆除电路。但实际上,每个分组被网络节点分成若干个数据报,附加上地址、序号、虚电路号等信息,分送到目的节点。目的节点再将数据报进行排序,拼成原来的分组,送给目的端系统;因此,源端系统和源网络节点之间。目的节点和目的端系统之间的网络层按虚电路操作方式交换分组,而目的节点和源节点之间则按数据报方式完成分组的交换。尽管通信子网的双据掀交换不是很可靠,但是两端的网络节点做了许多诸如徘序、重发等额外工作,从而满足了虚电路服务的要求。例如,在ARPANET中,内部使用数据报交换方式,但可以向端系统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服务。

特点:
1、两种操作方式的特点
虚电路分组交换适用于端系统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尤其是在频繁的,但每次传送数据又很短的交互式会话情况下,免去了每个分组中地址信息的额外开销,但是每个网络节点却需要负担维持虚电路表的开销。因此,要将这两个因素进行权衡,另外还要考虑如果建立和拆除电路的次数过于频繁也不合适。
数据报免去了呼叫建立过程,在分组传输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要比虚电路简单灵活。每个数据报可以临时根据网络中的流量情况选取不太拥挤的链路,不象虚电路中的每个分组必须按照连接建立时的路径传送。每个节点没有额外开销,但每个分组在每个节点都要经过路由选择处理,会影响传送速度。
虚电路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功能,能保证每个分组的正确到达,且分组保持原来顺序。另外,还可以对两个数据端点的流量进行控制,当接收方来不及接收数据时,可以通知发送方暂缓发送分组,但虚电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当某个节点或某条链路出故障而彻底失效时,则所有经过该节点或该链路的虚电路将遭到破坏。而在数据报方式中,这种故障的影响面要小得多,当发生上述故障时,仅有缓存在该节点上的分组可能丢失,其它分组则可绕开故障区到达目的地,或者一直被搁置到故障修复后再传送。不过,数据报不保证数据分组的按序到达,数据的丢失也不会立即被发现。

2、两种网络服务的特点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本质差别表现为:是将顺序控制、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通信功能交由通信子网完成,还是由端系统自己来完成。
虚电路服务向端系统保证了数据的按序到达,免去了端系统在顺序控制上的开销。但是,当端系统本身并不关心数据的顺序时,这项功能便成了多余,反倒影响了无序数据交换的整体效率。
虚电路服务向端系统提供了无差错的数据传送,但是,在端系统只要求快速的数据传送,而不在乎个别数据块丢失的情况下,虚电路服务所提供的差错控制也就并不很必要了。相反,有的端系统却要求很高的数据传送质量,虚电路服务所提供的差错控制还不能满足要求,端系统仍需要自己来进行更严格的差错控制,此时虚电路服务所做的工作又略嫌多余。不过,这种情况下,虚电路服务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为端系统分担了一部分工作,为降低差错概率还是起了一定作用。
至于虚电路服务所提供的流量控制,有时对端系统来说也并不适宜,比如在要求数据交换速率尽可能高的情况下。因为,虚电路服务将数据总是按固定路径传送,而不灵活地走捷径;另外,流量控制本身就很可能规定了交换速率的上限。
虚电路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送和方便的进网接口。但是,虚电路服务中电路的建立与拆除在交互式应用中会影响通信效率。
以上主要对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数据报服务的优、缺点基本与之相补。
可以看出,两种服务优、缺点各自参半,对二者的选择取决于应用背景,即网络用户对通信子网是要求只管数据传送而不必多管“闲事”,还是希望通信子网提供更可靠的服务来减轻自身的负担。有人将虚电路服务比作坐公共汽车,将数据报服务比作坐出租车,这种比喻在某种程度上形象他说明了两种服务的特点。

D.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哪些

网络层为主机的传输层所提供的服务有两大类:

——可靠的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典型实例:ATM机,通过虚电路VC服务实现);

——不可靠的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典型实例:Internet的IP,通过数据报服务实现)。

(1)电信网提供端到端可靠传输的服务,因为电信网的终端(电话机)非常简单,没有智能,也没有差错处理能力;

(2)计算机网络的端系统是有智能的计算机,其具备很强的差错处理能力,所以在设计因特网时,思路不同于设计电信网: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共服务质量的承诺)。

E. 我们最常用的以太网 有没有 (网络层) 虚电路

在以太网体系当中ip和以下以下的协议都不提供虚电路支持的
tcp协议的链接也是tcp协议层来维护的,对于ip层来说还是一个一个的包

F. 急急急_网络判断题

1.对.全双工也可以用CSMA/CD.全双式不会有冲突,就不用采取这种机制了.

2.对.在ATM网络中,标记表现为ATM的参数VPI和VCI.基本的帧中继规范中,DLCl只具有局部意义(所连接的设备可以使用不同的值来标识同一条连接)。VPI/VCI是不是标识自己.我不太清楚,你查一下书,我一年没碰网络啦!
3.网络层为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所提供的服务可以有两大类:无连接的网络服务(数据报服务)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虚电路服务)。
4.但在使用虚电路时,结点发生故障就必须重新建立另一条虚电路.数据报服务还很适合于将一个分组发送到多个地址(即广播或多播)。 所以对啦.

G. 计算机问题,请指教2

计算机问题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局域网中一般采用“广播”传输方式;而广域网一般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 )
根据网络传输技术网络可分为广播式(Broadcast)和点-点(Point to Point)
广播:所有计算机共享一个通信信道,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所有计算机都可以接收到,一般来说,局域网都是广播网。
点到点:需要使用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技术,数据通过专门的存储转发设备(如路由器)选择路径,广域网大多是点到点的。
2.报文交换的电路利用效率高,可以满足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
报文交换:数据传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不需要建立连接,在传送报文时,可以共享线路资源。中间节点根据报文中的目的端地址选择适当路由来转发报文。在转发报文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网络延迟,引起网络性能的下降。因此,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和交互式通信的要求。
3.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拓扑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性能。(√ )
Dynamic Routing(动态路由选择):动态路由选择是指路由器随着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流量的改变而自动调整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静态路由选择,它需要路由器管理人员手工输入路由。动态路由选择在所有现代路由器中都使用,但必要时仍要采用编程,按规则定制路由。
4.只有在网络负荷非常严重的时候,才会发生死锁。(╳ )
所谓死锁,是指各并发进程彼此互相等待对方所拥有的资源,且这些并发进程在得到对方的资源之前不会释放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从而造成大家都想得到资源而又都得不到资源,各并发进程不能继续向前推进的状态。
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为:
 互斥条件:并发进程所要求和占有的资源是不能同时被两个以上进程使用或操作的,进程对它所需要的资源进行排它性控制。
 不剥夺条件:进程所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毕之前,不能被其它进程强行剥夺,而只能由获得该资源的进程自己释放。
 部分分配:进程每次申请它所需要的一部分资源,在等待新资源的同时,继续占用已分配到的资源。
 环路条件:存在一种进程循环链,链中每一个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同时被下一个进程所请求。
5.会话层位于运输层之上,会话连接建立的基础是建立运输连接,只有当运输连接建立好之后,会话连接才能依赖于它而建立。(√ )
根据OSI/RM标准,网络分为七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每一层接受上一层格式化后的数据,处理后传给下一层。
6.Netware网络系统不能支持Ethernet网卡。(╳ )
NetWare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 Novell在NetWare的名称下提供许多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其可以管理以太网。
7.FDDI采用4B/5B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FDDI的编码效率要高于802.5。(√ )
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数据传输速率达100Mbps,采用4B/5B编码,要求信道媒体的信号传输率达到125Mbaud。FDDI网最大环路长度为200Km,最多可有1000个物理连接。
IEEE802.5标准规定编码采用差量曼彻斯特制,也就是曼彻斯特编码
用有光脉冲表示为1,没有光能量表示为0。FDDI采用一种全新的编码技术,称为4B/5B。每次对四位数据进行编码,每四位数据编码成五位符号,用光的存在和没有来代表五位符号中每一位是1还是0。这种编码使效率提高为80%。为了得到信号同步,采用了二级编码的方法,先按4B/5B编码,然后再用一种称为倒相的不归零制编码NRZI,其原理类似于差分编码。
8.帧中继是一种减少节点处理时间的分组交换技术。(√)
帧中继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但是,帧中继不适合于传输诸如话音、电视等实时信息,它仅限于传输数据。
9.ATM网络和帧中继网都不参与任何数据链路层功能。( )
ATM是一项数据传输技术。ATM是以信元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它是一种为了多种业务设计的通用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它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它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率和支持许多种类型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像的通信。它是一项信元中继技术,数据分组大小固定。你可将信元想象成一种运输设备,能够把数据块从一个设备经过ATM交换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设备。所有信元具有同样的大小,不像帧中继及局域网系统数据分组大小不定。使用相同大小的信元可以提供一种方法,预计和保证应用所需要的带宽。如同轿车在繁忙交叉路口必须等待长卡车转弯一样,可变长度的数据分组容易在交换设备处引起通信延迟。
帧中继提供的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协议规范,任何高层协议都独立于帧中继协议

10.ISDN是一个数字网,它只能支持数据传输业务,而不能提供语音业务。( )
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是一个数字电话网络国际标准,是一种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系统。它通过普通的铜缆以更高的速率和质量传输语音和数据。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分组交换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
2.对模拟数据进行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T1载波和E1载波都采用了这种方法。脉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lation),
3.Intranet通常是指一组沿用________协议的、采用________结构的内部网络。TCP/IP B/S
4.在数据链路控制中,往往需要使用一些传输控制字符;比如,用于________的ACK字符;表示________的NAK字符 。
acknowledgment (确认)-----从一个网络设备发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的验证,表明一个事件已经发生。 可缩写为ACK。对照NAK。

5.考虑一个基带CSMA/CD,如果位于总线两端的两个站点间的信号传播时延为t,那么,在最坏的情况下,检测一个冲突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对于基带总线而言,最坏情况下用于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传播时延的两倍。即2t
6.在IEEE802.3中,为了充分利用信道,在载波监听时采用了________算法。而检测到冲突后,为降低再次发生冲突的概率,则采用了________算法。 CSMA/CD 非坚持算法
CSMA/CD是一种用争用的方法来决定对媒体的访问权的协议,它只适用于逻辑上属于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总线争用技术可分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和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两大类。
常用的退避算法有:非坚持算法、1-坚持算法、P-坚持算法。
1)非坚持算法:①如空闲,立即发送②如忙,等待一个随机重发延迟后,再重复①步骤。缺点:利用率低。
2)1-坚持算法:①如空闲,立即发送②如忙,继续监听,直至空闲,立即发送③如有冲突(一段时间内未收到肯定的回复),则等待随机量时间后,重复①②步骤。优点:避免了媒体利用率损失,缺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站要发送,则冲突不可避免。
3)P-坚持算法:①如空闲,则以P的概率发送,而以1-P的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时间单位通常等于最大传播时延的两倍②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后,再重复A步骤③如忙,继续监听直至媒体空闲并重复A步骤。P-坚持算法是一种既能象非坚持算法那样减少冲突,又能象1-坚持算法那样减少媒体空闲时间的折中方案,问题在于如何选择P的有效值,这考虑到避免重负载下系统处于的不稳定状态。N个站,选择适当的P值使NP<1,当P值选的过小时,媒体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

7.ATM中的信元由________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字节长度分别为________。
ATM以信元为基本传输单位,信元由信头和信报组成。
8.目前,最有影响的网络管理协议为________协议和________协议。
主要有三种较有影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它们是SNMP、CMIP和CORBA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它是目前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的网管协议,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CMIP(公共管理信息协议),它是OSI制订的较全面的网管协议,但因其体系庞大、复杂、协议开销大,使用范围只局限于电信网的网管;CORBA(公用对象请求代理),它是一种新兴起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在网管领域被看作是一种最有发展潜力的网管方式。
9.OSI参考模型中,第一个端-端的层次是________层,负责语法转换的是________层。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
表示层的作用之一是为异种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表示层的功能主要有: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示、表示连接管理、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
10.在通信子网的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使节点能区分一个分组属于哪条虚电路,每个分组必须携带一个________。
在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网络服务,而通信子网内部的操作也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方式。
1)虚电路:在这种操作方式中,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先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称之为虚电路。虚电路的实际路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服务。
2)数据报服务:在这种操作方式中,每个分组被称为一个数据报,若干个数据报构成一次要传送的报文和数据块。数据报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在传送过程中,网络结点要为每个数据报做路由选择,数据报服务是指端系统的网络层与网络结点中的网络之间一致地按照数据报操作方式交换数据,数据报服务是无连接的服务。
3)虚电路服务。即通信子网内部节点按数据报方式交换数据,而与端系统相连的网络节点则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服务。
如果通信子网采用虚电路操作方式,每一分组必须有3字节的分组首部,各节点还需要为识别虚电路保留8字节的存储区。如果通信子网采用数据报操作方式,每一分组需有15字节的分组首部,但节点不需要保留路由表的存储空间。
11.非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将计算机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非对等结构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将连网结点分为以下两类:网络服务器、 网络工作站。
12.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的命令WHOAMI的作用是________。
WHOAMI命令,显示入网用户信息

H.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是什么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有两类: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和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虚电路服务 2.数据报服务 追问: 虚电路 服务不是电信通信时建立的虚电路吗?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方式摒弃了电信网的模式,怎么还会有虚电路服务? 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还可以接受,不过还是谢谢了。

I. 什么是网络层的虚电路服务

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端系统之间存在着一条为它们服务的虚电路。
为了建立端系统之间的虚电路,源端系统的运输层首先向网络层发出连接请求,网络层则通过虚电路网络访问协议向运输层发出连接指示,最后,接收方运输层向发起方发回连接响应从而使虚电路建立起来。以后,两个端系统这间可传送数据,数据由网络层拆成若干组送给通信子网将分组传送到数据接收方。

阅读全文

与下列哪些网络不提供虚电路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机顶盒哪个有4k片源 浏览:488
地平线4网络太差怎么办 浏览:97
哪里能下载网络收音机 浏览:506
网络类型不适用是什么意思 浏览:94
电脑连接着网络不能用 浏览:155
哪里共享网络连接 浏览:333
网络光纤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浏览:226
奇葩的wifi网络名称 浏览:298
网络课程哪个版本好 浏览:922
ipv4有多少个c类地址网络 浏览:97
网络安全搭建比赛 浏览:982
网络的子网掩码在手机哪里看 浏览:741
东芝306打印机网络设置 浏览:255
4g手机在5g网络下能用吗 浏览:217
网络亏损多少钱可立案 浏览:322
加装无线网络 浏览:686
xr手机网络变得很差 浏览:445
邮政银行app打不开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845
电脑网络感觉慢 浏览:859
4g手机变5个网络的配件 浏览:9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