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生如何文明上网
我认为平时上课的时候,就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习使用计算机不是为了玩游戏,虽然有很多的游戏是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是还有大部分的游戏是暴力的、血腥的不适合小学生的。计算机是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的,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游戏的。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与外界沟通,可以学到更多我们想学习的内容,可以和很多同龄小朋友进行沟通交流。 在小学阶段,要想让学生做到文明上网,必须: 1、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查找资料,学习课外知识。 2、如果在家上网,家长应该合理安排他们网络生活,给他们安排健康有益的网络学习内容。 3、如果在网上看到的某个东西使你觉得不舒服,离开这个网址,并告诉父母或老师。 4、不要随意通过电子邮件把照片发给其他人。 6、不要随意在网上泄露个人年龄、你学校的名字、家庭地址、自己的全名。 7、如果某个人问你太多的个人问题,当心,不要跟他们说,要记住网上的人不是象他们说的那样,有可能是假装的 9、不要泄露电话或手机号码,起一个名字,不同于你的真实姓名,在网上使用。 10、上网时间要适度,一般每次安排半小时左右。 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只有正确的利用好它才会发挥很好的作用,所以小学生要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只有这样,我们的身心才会健康发展。
2. 倡导文明上网,抵制不良游戏——雨城区实验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我觉得现在的青少年上网的心特别的重,玩心控制不住,缺乏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地去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应该全面普及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3. 小学生如何文明上网
我认为平时上课的时候,就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习使用计算机不是为了玩游戏,虽然有很多的游戏是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是还有大部分的游戏是暴力的、血腥的不适合小学生的。计算机是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的,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游戏的。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与外界沟通,可以学到更多我们想学习的内容,可以和很多同龄小朋友进行沟通交流。
在小学阶段,要想让学生做到文明上网,必须:
1、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查找资料,学习课外知识。
2、如果在家上网,家长应该合理安排他们网络生活,给他们安排健康有益的网络学习内容。
3、如果在网上看到的某个东西使你觉得不舒服,离开这个网址,并告诉父母或老师。
4、不要随意通过电子邮件把照片发给其他人。
6、不要随意在网上泄露个人年龄、你学校的名字、家庭地址、自己的全名。
7、如果某个人问你太多的个人问题,当心,不要跟他们说,要记住网上的人不是象他们说的那样,有可能是假装的
9、不要泄露电话或手机号码,起一个名字,不同于你的真实姓名,在网上使用。
10、上网时间要适度,一般每次安排半小时左右。
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只有正确的利用好它才会发挥很好的作用,所以小学生要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只有这样,我们的身心才会健康发展。
4. 浅谈小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1、教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上网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健康上网,减少不良网吧对学生的毒害。 班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网络及资源的有关知识,消除网络的神秘感。网络的虚幻世界,也应让学生有清醒的认识。班主任还可以以学生上网的一些悲剧实例来教育学生。老师有责任告诉学生:①如果在网上发现威胁性的信息,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②上网时,不要给出全名、真实的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密码等;③不要自己独自与网友见面。
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上网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适合少年儿童进入的网站,如"中华少儿网”,它是国家青少年上网工程少儿网站,包括少儿科普,少儿故事,在线漫画,少儿小说阅读,少儿笑话,脑筋急转弯等内容;还有“中国少年雏鹰网”“中国小学生”“少先队小干部”“小学生教育网”“春苗网”等,使网络成为小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
1、不强迫孩子。网络中有垃圾,也有宝藏;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如果孩子想上网,要给他充分的权利,要做的是尽力依法保护他的权益。
2、必要时强力限制。孩子好奇心强,渴望知识,面对游戏以及网上花花绿绿的虚拟世界,常缺乏冷静而客观的态度。作为父母,面对“上瘾”的孩子不应掉以轻心,多多引导,必要时强力限制。
3、引导用电脑来学习。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信息时代的龙,就要从小抓起!因此,阻止他们上网或放任他们上网都是不正确的,例如孩子在家长的监护下上网,上文明的、绿色的、健康的网站,让孩子消除对网络的好奇心,让他明白网络不只是用来游戏、聊天的,更多的可以用来学习和增长知识。
1、小学生要想上网的前提条件是圆满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2、上网能做的事情实在很多,但并不都适合小学生,因此要确定上网干什么。
3、小学生上网必须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进行,同时家长和老师做好指导工作,防止小学生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4、控制小学生的上网时间。一方面,在上网时间的总量上进行宏观的控制,比如一个星期中规定上网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记录一个星期中的每一次上网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从总量上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在上网的时间段上进行宏观控制,比如可以允许孩子在周末、双休日上网。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们长时间上网,会极大的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总之,互联网对小学生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作为师长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影响而一味地阻止他们上网。只有学校、家长互相配合,以“疏”代“堵”,变“堵”为“导”,多了解、关心孩子们的上网情况,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上网,才能发挥网络积极的一面,使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从而为孩子们的正确上网保驾护航……
5. 网络育人的活动可以发布那些
可以发布“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育人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网络文明进校园”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
丰富网络内容,培养网络力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工作队伍。
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净化网络空间,优化成果评价,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
6. 小学生怎样绿色上网文明上
小学生应该绿色上网文明上,限定内容,查资料,从而将好事做到了实处,开展网上德育活动。
教育信息化为未成年人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和网上资源创造了条件,也为网上德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建有电子阅览室,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里收集有益的、健康的信息呢。
举办了各类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2001年,举办了青少年健康上网系列活动;2002年,利用网络举办了公民道德知识竞赛等活动;从2003年开始,针对个别网站传播不健康知识,仪征图书馆首次提出了“绿色上网”的网络主题概念。
为广大未成年人读者提供丰富、美化、优化的网上信息资源,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活动。比如:举办了“绿色上网”系列电脑知识讲座、党建知识有奖竞赛、法律知识有奖竞赛、电脑知识有奖竞赛、网上读书活动等。
2004年,图书馆对“绿色上网”活动在形式上又进行了完善,分不同层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容易接触到不良的信息,容易痴迷,容易学坏,进而影响学习。所以受到学生家长的强烈声讨。
近年来,仪征市图书馆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一社会现象,发挥自身优势,设置了未成年人电子阅览专区,配置六台性能较好的电脑,让未成年人免费上网。同时,限定时间,只有一小时。
7. 小学生怎样做到安全上网,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容易接触到不良的信息,容易痴迷,容易学坏,进而影响学习,所以受到学生家长的强烈声讨。近年来,仪征市图书馆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一社会现象,发挥自身优势,设置了未成年人电子阅览专区,配置六台性能较好的电脑,让未成年人免费上网。同时,限定时间,只有一小时;限定内容,只能查资料,从而将好事做到了实处。
推出四大特色服务栏目
在仪征市图书馆,未成年人可阅览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仪征图书馆网站少儿园地内容、共青团中央推荐的100个绿色网站。该馆还在图书馆网站上开通红领巾读书园、少儿新书介绍、益智乐园、少儿科普、亲子园等供未成年人阅读。开放时间里,工作人员精心指导小朋友们使用计算机,掌握网络应用技术,熟悉文化信息资源利用,同时,推出四大特色服务栏目:一是随书教程,网络作业辅导;二是馆藏经典图书片段精选;三是“网络知识导航”,方便少年儿童了解丰富的网络世界;四是“信息探索窗”,通过探险的形式,带小朋友漫游世界,包揽天下人文景观。此间,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层次,为他们设计“馆藏精品”、“读者论坛”、“知识导航”、“信息探索”等栏目,拓宽了少年儿童的知识视野,为少年儿童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远离网吧的诱惑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图书馆还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每次上网阅览时间为1个小时,满足小读者阅读需求,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
开展网上德育活动
教育信息化为未成年人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和网上资源创造了条件,也为网上德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建有电子阅览室,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里收集有益的、健康的信息呢?仪征市图书馆自2000年开始进行网络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手段,使得网上德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举办了各类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2001年,举办了青少年健康上网系列活动;2002年,利用网络举办了公民道德知识竞赛等活动;从2003年开始,针对个别网站传播不健康知识,仪征图书馆首次提出了“绿色上网”的网络主题概念,为广大未成年人读者提供丰富、美化、优化的网上信息资源,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活动。比如:举办了“绿色上网”系列电脑知识讲座、党建知识有奖竞赛、法律知识有奖竞赛、电脑知识有奖竞赛、网上读书活动等;2004年,图书馆对“绿色上网”活动在形式上又进行了完善,分不同层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面向中、小青少年举办的学雷锋网上读书活动;面向大、中学生举办网络读书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举办了“大手牵小手学电脑”活动;面向青少年举办了暑期学电脑活动;利用文献资源共享工程面向低幼读者举办了学成语、讲成语活动;面向广大青少年读者免费举办网上读书活动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活动的达2万余人次。2005年,图书馆又针对青少年举办了网络冬令营、网络夏令营等活动,还在本馆网站上增设了少儿网络版,其中的“大唐诗录”、“少儿图书”、“电子动漫”、“自己的作品”、“新书推荐”、“听歌学英语”等栏目无不让青少年喜爱,无不让青少年心动,青少年在这块方寸间阅览古今、描绘理想、畅谈未来。
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读书知荣辱”征文比赛、网上知识竞赛、“新农村的建设者红领巾暑期读书活动”、“节假日亲子读书”、“关注少儿阅读,开创多彩人生”读者座谈会等活动,这些寓教于乐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了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教育职能,使走进图书馆的小读者在闲适和愉悦中开启了智慧,增添了知识,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好评,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据统计,几年来参加活动读者近10万人次,网页点击率平均每年增加20%。
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量渠道,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然而,许多青少年上网不是阅读信息,也不是查询学习资源,而是聊天、玩游戏,一些青少年由于受到了来自网络游戏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影响,以及痴迷网络游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因此,仪征图书馆加强了电子阅览室管理,净化网络资源,指导青少年上网学习,提供信息导航服务,坚决抵制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恐怖、残忍等内容的游戏软件流入图书馆,同时还教育青少年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和网络安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教育青少年不输入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上不健康的有害的信息,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首先,图书馆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实行“3W”的引导,即为什么上网(why)、如何利用网络(how),什么时候上网(when),举办上网教你行、绿色上网、健康上网等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上网、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其次,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等各层面的综合引导作用。与学校、家长约定,限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利用文献信息共享工程、少儿版空间等向青少年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采用一些技术手段设置密码,使他们只能上指定的网站等,还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若发现他们点击不健康、不文明的网站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制止。注重让学校、家长、图书馆形成合力,从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科学认识、评价信息;吸收、积累和运用信息;驾驭和创新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等五个方面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育。
再次,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例如图书馆举办的“小手牵大手”网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认识网络,健康地利用网络,让家长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暗示诱导相结合,从而达到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的良好效果。
几年来,仪征图书馆设置的未成年人电子阅览专区,很好地落实了平等、免费、限时的原则,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起了城市里的“绿色网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管理、教育、引导等工作,有效帮助未成年人对网络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从而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帮助广大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有些同学还因此而戒除了网瘾,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有效提高了广大未成年人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技能,不少学生制作网页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市实验小学2名学生制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专题网页还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国际、新浪、搜狐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当前,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仪征图书馆将坚持发挥图书馆的独特优势,敞开阵地,办好专区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8. 如何科学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文明绿色上网
1.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的原则与思路
网络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又给他们提供了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他们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使得他们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对学生上网“宜疏堵”,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和加强学生上网的管理,采取“内外共管,标本兼治”的原则,走“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的路子,以推动论文范文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的主要举措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严格加强监督网吧营业申请的一系列手续。其次,将网吧的多部门管理改为统一管理或一站式服务,明确分工、权限、责任;加强对网吧进行规范管理,制订更细的运营规则;监管部门要严格执法,督促网吧规范经营;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对容留未成年人的网吧要加以重罚。
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学校方面,要多开展与互联网相关的活动和课程,教导中小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学习并正确认识上网的利与弊;通过学校德育与法治教育渠道,以多种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晓其利害,趋利避害。
开展有关主题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等部门牵头,根据校德育与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从初、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分阶段、有层次地利用晨会宣教,班会讨论,形成主流意见;展开“珍惜青春,远离吧害”主题黑板报评选活动,形成舆论氛围;利用橱窗图文宣传、放映有关VCD影碟,巩固教育成果;开放网络教室,安排专人负责,满足学生正当上网需求;开展多种体育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活跃其业余生活,净化其心灵空间;开展祭扫烈士陵园、慰问驻地武警消防部队、帮助社区残疾人、军训等活动,使学生重植理想,再铸灵魂;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帮扶学生重拾学业,给他们开启一扇正确融入社会的大门。
帮助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处理子女上网不足。要求班主任以家访和个别约见家长的方式,对上网不足突出的学生家长辅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对认识上有误区的家长晓之以理,告之以法,提高他们对这一不足性的认识。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在这个不足上与我们一起共谋良策、典型交流,以求得在家庭教育环节上的有效配合。
学生自身要加强自我约束和道德自律。网络怎样利用,关键在于学生自己。随着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不断扩展,网络道德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自身方面,要求中小学生在学习和利用互联网的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封闭自己,而要主动与外界接触,自觉拒绝网络上不良内容对自身的侵害。因此,告诫他们慎交网友,不要把自己的真实住所轻易告诉网友;把自己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告诉网友;不要轻信网友的情况,更不要与网友轻易会面。
家长应转变教育方式,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眼下最重要的仅是关注孩子上网成瘾的不足,而是现代家庭如何与网络时代接轨的不足。家长思想要开放,要鼓励和支持孩子们上网,同时还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有关上网的内容,关心他们的思想发展,发现不足及早处理。目前,正在读中小学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值偏高而又缺乏有效教育策略毕业论文,尤其在新兴的网络面前,多数家长感到力不从心或一窍不通,所采取的教育方式还依然是传统的“打压”模式,通常忽略与孩子们在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交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们始终感到压抑,需要出口,于是网络便成为很好的宣泄渠道。在学生上网这一不足上,家长与其对孩子进行追堵打压,“因噎废食”,不如顺应时代潮流,掌握网络常识,了解网络性能,改善亲子关系,使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有效地发挥家长教育的引导职能。
9. 如何引导小学生文明健康上网
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上网,网络给他们打开了外面广阔的世界。但毋庸讳言,网络也是把双刃剑,上网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文明、健康、安全上网的问题,成为所有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小学生的自制力、控制力,甚至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或是说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现在一些网络上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作为学校、家庭、社会,要清楚地认识其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并加以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健康安全上网,避免网上非积极因素的影响。而这,正是当前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引导学生 禁止学生上网来解决学生沉迷网吧问题,是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的。上网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青少年的网络热情就像奔涌的洪水,我们要做的是要想办法把它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习使用计算机不是为了玩游戏。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手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况且爱玩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把电脑游戏看作是应用计算机的全部,则只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同时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小学生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问题,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应该让小学生知道,计算机是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的,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游戏的。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利用计算机与外界沟通,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生活;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我们想学习的内容;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和很多同龄小朋友进行沟通交流;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认识很多不同的老师来帮助我们学习。 引导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要帮助学生学习一点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帮助小学生们可以文明上网。让小学生们知道什么是电脑病毒,为什么会有电脑病毒,应该怎么样防止、减少电脑病毒。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布置各式各样的宣传栏,甚至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辩论赛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家校密切配合 如何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实,学生呆在家里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多。家庭要负起责任,真正对小学生上网进行监督。当前,由于在校内上网时间受限制,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在家里,这样家长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中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家长要适时与孩子共同分享网络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家长要及时注意孩子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上网方式,使孩子既能理性走进网络,又能自然回归现实。如果学生在家上网,家长应该合理安排他们网络生活,做到内容要取舍,要给他们布置、安排健康有益的网络学习内容。上网时间要适度,一般每次安排半小时左右。小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老师还可以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因此,学校和家长要保持一致,留心那些经常上网的孩子,如有发现,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 学校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很多商人为了挣钱,不讲道德,引诱未成年人上网,达到赚钱的目的。除了学校和家庭配合以外,社会也有义务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执法部门要加大力度打击不法黑商,加大审视和监管力度。四、规范上网行为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通过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不亚于网络游戏。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家长和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经常会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例如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随意打开、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工作和学习。又如评选网络优秀作品或文章时,有些学生不遵守规则,一票多投或多票一投。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金钱;今天可能只是随便弄着玩玩,搞个小的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增强网络法制道德观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 正如不能因为有交通事故就不再乘坐汽车一样,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小学生上网应当受到鼓励,上网的好处很多: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平时老师会布置一些查资料的作业,书上查不到,在网上就能查到;有些小学生的家的附近没有书店,在网上就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书来增加阅读量。
10.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网络与安全教育
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四、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六、
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