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网络成瘾
病态网络使用。
B. 网瘾包括什么
“网瘾”也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症(IAD),学名叫做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我们一般叫做“网络成瘾综合征”,目前还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界定的疾病纳入到诊断体系当中去。最早是由葛尔·柏格(Ivan Goldberg, M.D)在1997年所定立的理论化病态并且正式承认其研究价值。可以说,它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网上操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网络依恋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 网瘾也像毒瘾。人体内有一个“奖励系统”,这个系统的物质基础叫“多巴胺”,是一种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毒品就是通过这个系统提高人体“多巴胺”的分泌,破坏人体平衡系统。网络也是通过消耗“多巴胺”,扰乱平衡系统,造成网迷不断寻找提高体内“多巴胺”的成分,以至成瘾,形成迷恋网络的现象。网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
C. 网友纷纷分享发现自己病态的瞬间,他们有哪些病态行为
网友纷纷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病态的瞬间,发现很多人都有焦虑症的症状。它是一种情绪疾病,经常会让自己处在害怕和恐惧的情绪当中。自己并不知道害怕什么,也不知道恐惧什么,但是心情就异常的低落,总是紧张焦虑不安。其实这也和现在年轻人的压力过大是有原因的,年轻人在上班的时候,在公司里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去解决。
他抱着一种悲观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情,导致自己出现焦虑的情绪。其实在这个社会中,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这个时候就要放宽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只要将心态放好,焦虑的情绪也会慢慢消失,要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事情总会解决掉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D. 什么是网络成瘾症
萝卜您好!
我是玉桥的王强老师,说来也巧,由于自己是老师,又比较关心学生的教育问题,最近几年【2006-2009】我也一直在自己的教育研究中关注和探讨这个题目。为了研究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我这几年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今天看到您的问题,正好帮忙。
经过学习研究和比较,“网络成瘾”比较公认的概念界定是这样的: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S.Young,以下简称“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addiction,简称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简称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据我所知,金伯利•扬的研究在国际国内都受到认可!(对了,ta是位美女博士哦!——虽然是半老的美女^_^)她的成果被广泛地接受和引用,他研究的测试量表和标准,在教育界和心理界许多研究中都在使用。
【我的研究,就是基于Young的上述标准进行的。】
当然啦,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号称“国内首个”网瘾标准出台了,是下面这位陶然大夫的成果。他治好了许多少年网瘾患者,但是,去年11月8日他的【标准】一出台就因为所谓的【网瘾=精神病】问题弄得很受社会上的质疑。
【相关补充】:陶然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
我国大陆网瘾专家陶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其后果可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与家人对抗及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出现心境障碍,部分患者还会导致社交恐惧症等。”由陶然主持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将“网瘾”首次被列为“精神疾病”治疗范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争议。
由于该标准是最近才推出的、(2008-11-8)一个基于“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医学标准,并且还存在很大争议,……
E. 网络成瘾会带来哪些心理问题
网络成瘾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1、补偿心理: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人总是希望能寻求到合理的补偿,而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网络的虚拟性为网络成瘾者提供了在意识前提下实现理想的可能性,亲情、爱情、报复、理想情绪宣泄以及潜意识的愿望都能在网络中得到实现。
2、逃避心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竞争力的个体采取上网上网来逃避。网上的言行具有匿名性、自由性,为其设置了安全的屏蔽。当个体遭受挫折后,面对压力情景如工作失意、社交恐惧、失恋等‘产生一些轻微的精神症状如抑郁或狂躁、为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中。成瘾者上网实际上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种认同感。
3、好奇心理:网络梦幻般的感知体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时空界限、广泛的人际交往等因素无不强烈的吸引着人们,使人上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样有着积极兴趣,这是青少年对互联网最为偏爱的原因。
4、产生“社交恐惧症”。最主要的表现是在社会活动中不愿或不敢与他人交往,程度轻重有很大区别。有人是自我保护意识太强,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有人属于挫折性恐惧,因为某些原因而对某些场合某些人存在或强或弱的恐惧心理;较严重的则是见生人就脸红紧张,说不出话。由于轻微的症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很难被察觉。
F. 上网有哪些坏处
.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沉溺网中,不能自拔,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暴力等。又因为中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长时间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近视。
4.一些长期长时间上网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症,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脱离现实,而当他真正面对社会和人群的时候,就会因为想象和距离的问题产生退缩感,不敢正常与人沟通。
5.许多中学生因为打一些暴力游戏使自己模糊了真人与游戏对象的区别,常常无意识地模仿游戏来对待身边的人。
6.长期上网需要大量金钱,没有钱的时候,自控能力弱的人会采取违法的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7.网吧这些上网的地方往往是无业游民、瘾君子、罪犯的藏匿地点,在这些地方逗留时间太久往往会出意外,或受人引诱。
当然上网玩游戏的话就浪费时间还有钱了.
伤眼睛
费电
费时间
耽误前程
医学专家看待上网坏处
1,眼部疾病:据医院眼科专家介绍,病人出现暴盲是因为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是上下左右跳跃式的,变幻迅速,玩的人目不转睛盯着荧屏,使眼睛过度疲劳,轻者引起近视,重者导致视网膜脱离,造成视力严重障碍而突发暴盲,即暂时性或永久性失明.
2,颈椎病
3,腰椎劳损
4,肌紧张性头痛及血管性头痛等疾病, 严重者还会形成顽固肌紧张性头痛
5,肩周炎:通宵不离网 肩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埋头于电脑的人,特别在夏季易发肩周炎.高温时,人们如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和生活,颈肩部遭受风寒侵袭,会引起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肩周组织挛缩,肩关节的滑膜,关节软骨间粘连,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一动就疼痛.
G. 网络成瘾 有没有具体的行为表现
每天如果不上网总感觉少点什么,心里不自在,上网了就要上一天,不间断的上,一旦离开网络就会很不舒服。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1)耐受性增强: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网瘾越来越大。(2)戒断症状: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病人就会变得明显坐立不安、焦虑、无所适从,上网的愿望特别强烈,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都与网络有关。(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在有关互联网的活动上花费大量时间,比如参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安装新软件、整理和下载大量文件等。(6)因为上网,严重影响了患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工作、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7)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危害,患者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