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快手直播间举报率是什么常见注意事项
快手直播举报率,是衡量用户对平台卖货直播间观看和消费体验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播间举报率是直播间有效举报人数与直播间有效观看人数的比值。
注:指标统计周期可选近7日或近30日,具体数据以后台显示为准。
一、直播间举报率常见注意事项
Q1:商家如何查询直播间举报率?
A1:可通过电脑端查看,查看路径如下:【快手小店】-【数据中心】-【生意通】-【服务】-【举报信息概览】进行查看相关数据。
注:APP端小店后台暂不支持查询直播间举报率。
Q2:商家还可以看到哪些举报内容?
A2: 除举报率等基础指标外,商家还可以查询到【举报原因】(含举报人次与占比)、【举报率趋势图】、以及包括单场直播信息的【举报详情】。
以上查询结果可供商家老铁们辅助运营。其中用户【举报原因】共包括以下几类内容,请商家老铁及时关注。
Q3:如同一个用户单场直播间重复举报的,平台是否纳入举报率统计?
A3: 平台对单场直播间单个用户的重复举报,仅取该用户一次有效举报纳入统计。
对于基于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识别到的疑似恶意举报、黑灰产用户举报将不予采信,切实保障规范商家老铁们的合理权益。
二、如何降低直播间举报率?
商家老铁们应首先遵守《社区管理规范》,同时不得出现《快手小店营销违规管理规则》及实施细则中所列举的具体违规情形,建议从优化直播观感、商品宣传等角度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以往用户举报情况来看,平台用户反感、投诉强烈的直播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炒作卖货、低俗恶搞、夸大商品功效、夸大商品价值、虚假承诺福利、售卖假货与盗版等情形。
要想有效减少用户举报,建议商家老铁们重点规避以下情形,提升自身带货水平。
1、炒作卖货和低俗恶搞
【情形概述】指利用违反公序良俗、社会价值观等相关元素炒作营销或推广商品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吵架、出轨、家暴、炫富、歧视、引战、整蛊、恶搞、虐待等元素炒作售卖商品。
【违规示例】:
(1)直播过程中主播与工作人员表演产生私人纠纷矛盾,故意将商品低价上车。
(2)主播连麦偶遇痴情大哥,痴情大哥因太喜欢主播要跟主播告白,愿意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主播,为表忠心将自己的商品一折上车售卖。
【规范姿势】:
(1)在直播推广商品的过程中,出镜的直播人员不要制造团队或个人矛盾。
(2)创作更多绿色健康、丰富优质的直播内容,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
2、虚假承诺福利
【情形概述】指带货达人通过虚假承诺福利、虚假抽奖、虚假赠品等方式吸引人气、吸引用户关注但最终未兑现的。
【违规示例】
(1)带货达人宣传点关注、点小红心就送、加入粉丝团就送面膜,但实际未赠送。
(2)带货达人宣传抽奖送100台手机,实际通过官方工具抽奖送出100个手机壳。
【规范姿势】
(1)及时兑现所承诺的福利、奖品、赠品。
(2)宣传送出的奖品数量、质量、型号等与实际上架的商品保持一致。
3、夸大商品价值
【情形概述】违规使用绝对化用语,或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买家与其进行交易,包括虚构商品“原价、划线价、折扣“,未清晰标示价格附加条件,虚假价格比较等,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情形。
【违规示例】
(1)直播间推广过程中使用“全网性价比最高”、“绝版”、“史上最低价”等词汇。
(2)在直播间宣称所销售的微波炉原价为999元,今天只需要399元。实际上该款微波炉近七日的最低成交价为499元,构成虚构商品原价。
(3)在直播间描述自己所售商品是传家宝。
【规范姿势】
(1)避免使用法规禁止使用的各类限制词汇;
(2)如实介绍商品价格,不得采用“虚假价格”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宣传中不得随意使用“原价”,除非可以提供在本次降价前7日内在本平台最低售价的有效凭证;
(3)避免使用“家传”、“传家宝”、“祖传”等用语。
4、夸大商品功效
【情形概述】指带货达人违规宣传商品医疗功效、保健功效,虚构夸大需要取得相应资质才可以宣传的其他功效,及宣传商品成人用品功效等情形。
【违规示例】
(1)达人推广普通小麦面包,宣称可以“治疗胃病”,构成普通食品宣传治疗功效违规。
(2)达人普通食用奶粉,宣称该奶粉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增强免疫力”,构成普通食品宣传保健功效违规。
(3)某带货达人在直播间推广普通的化妆品,但宣称其可以“祛斑、美白”,构成普通化妆品虚假宣传特殊化妆品功效违规。
(4)某带货达人在直播间推广糖果,宣传其具有“两性”功效。
【规范姿势】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不要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以及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2)如实的介绍商品功能或功效,不要虚构、伪造一些不存在或者无法验证的功效。
如清楚普通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区别,特殊用途化妆品通常用于生发、染发、烫发、脱毛、美容、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
在售卖普通化妆品时,不要宣传特殊化妆品才具有的功效;
(3)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与“两性”相关的内容;
5、推广假冒及盗版商品等
【情形概述】指带货达人在直播间推广假冒、盗版商品,或其他为销售假冒商品提供便利的情形。
【违规示例】
(1)带货达人推广假冒某品牌的化妆品,大量用户投诉该商品为假货,平台认为带货达人推广商品为假冒商品且该带货达人在申诉期内未申诉或经申诉仍不能证明该商品为正品。
(2)带货达人直播时推广假冒某品牌的女包,故意在推广过程中用手将其商标遮挡,从而意图逃避平台监管。
【规范姿势】
(1)达人提升自身甄别、选择合法合规商品的能力。
(2)直播间完整展示商品,不要故意遮挡品牌、商标、logo。
除以上典型违规场景注意事项,从行业维度看,商家老铁们还应遵守《快手小店达人宣传规范》及下述各行业宣传规范实施细则。
农资绿植行业宣传规范 https://e.kwaixiaodian.com/rule/web/detail?id=Z5RXod7mbY
美妆行业宣传规范 https://e.kwaixiaodian.com/rule/web/detail?id=zWfS2E7vp4
食品生鲜行业宣传规范 https://e.kwaixiaodian.com/rule/web/detail?id=BNmn61440E
兽药(含宠物药品)宣传规范 https://e.kwaixiaodian.com/rule/web/detail?id=YrmsWykrwp
珠宝文玩行业宣传规范 https://e.kwaixiaodian.com/rule/web/detail?id=t8Fm5T6vwK
个护清洁行业宣传规范 https://e.kwaixiaodian.com/rule/web/detail?id=FMxUFrckP3
医疗器械及健康服务行业宣传规范
https://e.kwaixiaodian.com/rule/web/detail?id=mSIfVzXJo0
数码家电行业宣传规范 https://e.kwaixiaodian.com/rule/web/detail?id=FyVuRkByys
三、直播间举报率的影响&平台应用场景
1、违规管理
根据《社区管理规范》、《快手小店营销违规管理规则》等要求,平台将持续监测快手小店直播间的举报率情况,并将用户强烈反感的高举报低质量直播间作为重点监控和违规处置依据。
2、场景应用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应用:
(1)将直播间举报率作为商家PK卖货权限清退、珠宝饰品等管控类目商家准入的商家运营场景的规则依据。
(2)平台计划将直播间举报率指标纳入店铺购物体验星级考核指标、官方活动报名门槛等条件,请各位商家及时关注店铺的直播间举报率情况,积极降低举报率。
‘贰’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该如何加强自律遵守网络法律和道德规范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该如何加强自律遵守网络法律和道德规范
1. 提升自律意识
大学生应自觉遵守网络法律和道德规范,增强自律意识。在上网时,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发布或转发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攻击或诽谤等行为。同时,应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或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2. 加强自我约束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约束,避免沉迷于网络。在上网时,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网络。同时,应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或参与网络诈骗等活动。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网络道德修养。在上网时,应尊重他人隐私和权利,不侵犯他人权益。同时,应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
4. 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避免参与网络诈骗等活动。同时,学会设置复杂的密码,定期更换密码,确保账户安全。
5.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大学生应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发布或转发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攻击或诽谤等行为。如果发现他人违反网络法律法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6.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大学生应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网络。长时间使用网络可能导致眼睛疲劳、颈椎不适等问题。同时,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适当的休息,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提升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以及合理安排上网时间。这些措施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叁’ 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使用恶劣语言、散布谣言、威胁、侮辱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造成精神和身体的伤害。以下是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暴力的方法:
认识网络暴力:了解网络暴力的形式和危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制定安全原则:不要在网上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发布过于敏感的信息。
保护隐私:使用网络隐私保护软件,避免在网上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信息。
拒绝网络暴力:如果发现自己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保存证据。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网络礼仪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您应对网络暴力,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肆’ 要牢牢把握正确什么,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
网络监督,是网民运用网络技术手段,采用发帖、讨论等形式,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评判、监督、指正的一种方式。网民围绕某缺举一“热点”事件的监督过程,一般都伴随着言论发表和激烈讨论,这就形成了与之相关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形成后,就会通过网络的放大效应,新闻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事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规伏祥碧避因网络舆情的错误性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网络舆情引导部门,关注网络舆情的形势、干预网络舆情的发展、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向,通过加强网民的道德建设、完善法律规范,使网络上的舆论有理、有据、有法、有度。
网络监督中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是政府和网民。政府对于网民关注事件的处置能力,是影响网络舆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要消除舆论的影响,就要快速处理问题,及时公布信息。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造谣、虚假信息传播等掩盖事件真相的网络负面舆情。当事件负面信息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舆论引导下,就会形成一种“事实的真相”,无论政府如何辟谣,权威信息如何发布,公众都愿意相信网络舆论中的“既定事实”,这就会使政府陷入到“塔西佗陷阱”之中。网民作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构成网络舆情最重要的主体,影响着网络舆情的性质和走向。
第二是公众“关注事件”本身。公众“关注事件”本身的影响力,是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条件。从网络监督中一些网民关注度高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关注事件”往往涉及官员腐败、民众贫富差距、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社会敏感问题,这类问题易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易激起民众内心了解事件的愿望,易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舆论。影响面大的事件,损害和危害程度深的事件,更容易引发网民的关注,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也就越显重要。
第三是媒体的作用。媒体作为网络监督的助推器,在扩大网络监督事件的影响力,传播监督信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媒体时代,网络论坛、微博、微信平台等,都是网络信息得以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与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相比,网络信息媒体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具有与传统信宴槐息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一旦网络媒体对于网民监督事件形成客观认知,采取理性报道,就会对网络舆情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引导,随着网民对主流声音形成认同后,正面的观点、态度就会逐渐积累,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对谣言的滋扰形成回击。
第四是社会环境因素。网络环境,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是对社会环境的影射。网络舆情,是网民对“客观事件”主观反映的结果,而公民则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公民所处的社会环境状况,影响着网民的网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网络舆情的性质和方向。净化社会环境,规范网民有序参与网络监督,是实施好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从根本上规范网民的监督行为,从源头上杜绝非理性的网络信息源,才能实现网络环境的净化,网络生态的优化,网络舆情的理性化。
第五是网络文化因素。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各种非主流思潮借助网络媒体趁虚而入,对大众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发起了严峻挑战。网民在网络非主流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容易被非主流价值观同化,网民的网络行为、言论、习惯,也易于发生“异化”。网络文化的非主流化倾向,给网络负面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使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复杂难控。
网络监督下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
第一,推进网络舆情引导制度体系建设。当前,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的网民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加上法律意识淡薄和情绪化因素的影响,网民在网络监督过程中的非理性表达和情绪化表达普遍。强化制度约束,规范网民的信息表达,是从源头上杜绝网络虚假信息传播,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实效的重要途径。要对网民的上网行为进行制度规范和安全监管,让网民在实施网络监督过程中,内心有法度,行为有规范,从源头上杜绝网络谣言、虚假信息、诬陷诽谤、网络暴力等现象。要从国家层面上出台并规范有关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安全监管等相关制度,对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的中介组织、网络媒体的行为进行规范。要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和安全监管制度的执行力,尤其要健全网络传播和舆情信息安全监管的追责、举报制度,使违规组织和个人受到严厉惩罚。
第二,建立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研判机制。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搜集体系。网民信息表达纷繁复杂,需要从体制上、制度上将网民信息表达引导工作日常化、规范化。政府应当与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发挥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的联合功效,引导网民网络监督信息表达的理性化。还要建立信息搜集机制。网络舆情引导部门,要对监督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深入搜集和挖掘,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热点信息”产生的背后根源及规律。在信息搜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信息”背后的信息源挖掘,找出问题信息的症结所在,及时纠正,避免网络负面舆情的扩大化。还要建立信息资源的研判机制。网络舆情引导部门,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尤其要重视分析历史数据,掌握网络监督舆情信息发展的一般规律,采取科学的舆情判断预警方法,一旦发现错误舆情苗头,在预警的基础上,适时介入,引导网络舆情向健康方向发展。
第三,建立网络监督信息舆情引导机制。信息的搜集与研判,是实施好网络监督舆情引导的前提与基础。可以借助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做舆情预警机制辅助工具,根据系统搜集的信息,通过科学分析及整理后,当出现有可能产生危及事件公平处理的舆情倾向时,政府应依据相应的法律规范,适时干预和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建立网络监督舆情引导机制,首先,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组织和技术合力,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各种渠道,有效干预舆情发展方向。利用新闻发布会、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各种手段,掌握网络监督舆情引导的主动权,提高舆情处置能力。其次,要及时对网民“关注事件”进行干预,对监督事件的影响和损害及时控制,相关事件的信息反馈及时到位,避免监督事件的影响和损失的扩大,从源头上消除网络监督负面信息的传播源。
第四,建立网络监督舆情引导保障机制。首先要加强舆情引导主体的组织体系架构和能力建设,建立起包括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内的多元组织体系架构,推进政府电子政务、新闻媒体网站建设,打造社会组织网络平台,拓宽舆情引导渠道,促进舆情引导主体的舆情引导能力提升。其次要加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加大对舆情引导信息搜集、研判与应急的硬件设施投入。改进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应急方法。通过引进相关软件,从根本上提升舆情信息搜集、处理等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最后,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监督社会环境。通过持续性地加强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加强网络管理者、网络监管者的培训和引导,营造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从源头上减少网民监督中的非理性、非道德行为,净化网络监督的社会环境。
‘伍’ 公民参与网络反腐时应注意什么
公民参与网络反腐时应注意:①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网络反腐时不得进行造谣、随意曝光他人隐私等,不得侵犯他人的正当权利。
②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在进行网络反腐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要自觉主动维护国家利益。
③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依法积极、主动、有序进行网络反腐;网络反腐时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要放大网络反腐的正能量,减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