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于车载网路由协议的分类有哪几种在线等!急急急急!
车载网路由协议技术,针对现有算法的不足,同时结合实际车载网中节点及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对车载网路由协议问题进行了研究。 现有的路由协议一般都是单独考虑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因此总体性能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平衡稳定性和有效性的路由算法,即Moderate Routing Protocol,MRP协议。MRP协议主要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度量方式,即连接度和距离的乘积(Proct of Connection and Distance, CDP)来定量计算候选下一跳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该算法首先将道路分成十字路口区域和路段区域,然后针对不同的区域建立连接度和距离模型(Connection and Distance Model, CDM)。当节点有数据需要发送时,进入路由建立阶段;路由断开时,开启路由恢复模式。在路由建立阶段,车辆利用预装的电子地图,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到底是属于十字路口区域还是路段区域。若节点处于路段区域,那么节点将选择CDP值最大的邻居为下一跳;若节点处于十字路口区域,节点首先选择出下一个路段,然后计算该路段中的邻居市点的CDP,选择出最佳下一跳。根据CDP的值,依次选择出最佳下-跳,最终建立好一条高效的路由。在路由恢复阶段,节点采用局部恢复策略,而出现局部恢复失败或者路由空洞采取携带-转发策略。MRP协议实现了路由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平衡,能够减少路由断开的维护开销,提高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降低数据包传输带来的时延。 由于MRP协议在计算CDP函数值时,需要知道邻居节点的信息,而邻居节点较少或者较多时采用相同的策略会导致信息交换耗时较长,降低了网络吞吐量。因此,本文结合邻居节点的数量,参考802.11DCF机制,进一步优化MRP协议。改进的算法根据邻居节点的数量,采用自适应信息交换方式选择最佳下一跳,优化路由协议的总体性能。 最后我们对算法建立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数据发送速率和节点数量的前提下,分别对数据传输到达率和端对端时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算法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传输到达率,同时在某些场景下降低端到端时延。
‘贰’ 汽车总线都有哪些
目前汽车上普遍采用的汽车总线有局部互联协议LIN和控制器局域网CAN,正在发展中的汽车总线技术还有高速容错网络协议FlexRay、用于汽车多媒体和导航的MOST等无线网络技术。
A类总线:面向传感器或执行器管理的低速网络,它的位传输速率通常小于20Kb/S。
B类总线:面向独立控制模块间信息共享的中速网络,位速一般在10—125Kb/S之间。
C类总线:面向闭环实时控制的多路传输高速网络,位速率多在125Kb/S—1Mb/S之间。
C类总线:主要用于车上动力系统中对通讯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主要服务于动力传递系统。
D类总线:面向多媒体设备、高速数据流传输的高性能网络,位速率一般在2Mb/S以上,主要用于CD等播放机和液晶显示设备。
‘叁’ 汽车网络系统常见的传输总线形式有
在汽车的各种电子控制系统中,由于各个系统对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不同,通常的车载网络结构采用多条不同速率的总线分别连接不同类型的节点,并使用网关服务器来实现整车的信息共享和网络管理。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类型较多,应用较多的有CAN、 LIN、SAE J1850、Flex Ray、TTCAN、 VAN、TTP/C、MOST、ASRB等。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谢谢望采纳。
‘肆’ 汽车A类网络
A类低速网络:传输速率一般小于10kbit/s(千比特每秒),主流协议是LIN(局域互联网络),主要用于电动门窗、电动座椅、照明系统等
‘伍’ 目前车上常用的车载网络有哪些
目前对VANET的研究基于多种无线技术,如专用短距离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DSRC),UMTS,WiMAX和Bluetooth等。虽然具体采用哪种技术实现车辆间互联还没有定论,但协议标准化的进程大致沿着DSRC这条技术路线。199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在5.9GHz分配了75MHz频段用于DSRC通信。2002年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组织确定了DSRC规范E2213-02,将5.9GHz纳为规格制定方向,IEEE802.11a则被采用作为物理层传输技术。2003年底时ASTM又推出下一版本E2213-03,并受到FCC的青睐,成为北美DSRC规范。与此同时FCC又在DSRC频段制定了相应的服务规则[7]。之后ASTM决议将E2213-03标准移往IEEE制定,主要是期待以IEEE的影响,对DSRC规范的推广有所帮助。2004年,IEEE成立了802.11p工作组以制定IEEE802.11在车辆环境下无线接入(Wireless Access in the Vehicular Environment, WAVE)的版本,并以IEEE1609系列协议作为上层协议,从而形成车辆通信网络的基本协议构架。目前WAVE标准的正式版本尚未发布,VANET历时十余年的标准化进程仍在继续。
‘陆’ 车载网络有的分类
车载网络的类型有两种:CAN控制器局域网、LIN局域互联网络和MOST多媒体定向系统传输。
车载网络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有整车联网防盗、行车姿态联网控制、行车信息联合监控、舒适装备联动控制、多媒体娱乐联网控制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柒’ 目前车载以太网有哪些技术
1.针对汽车环境开发的数据传输技术
2.以太网供电技术
3.以太网音频视频桥接技术
4.时间触发以太网
‘捌’ 对汽车车载网络有哪些要求
对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要求:对传输速度要求不高,但要求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线路简单,与应用系统一体化,实时性好。
汽车车载网络类型:
一:CAN控制器局域网。
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从80年代初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bps。
二:LIN局域互联网络。
LIN标准包括了传输协议的定义、传输媒质、开发工具间的接口、以及和软件应用程序间的接口。LIN提升了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并且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角度而言,都为网络中的节点提供了相互操作性,并可预见获得更好的EMC(电磁兼容)特性。
三:MOST多媒体定向系统传输。
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是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中越来越受推崇的一种网络标准。MOST网络以光纤为载体,通常是环型拓扑。MOST可提供高达25Mbps的集合带宽,远远高于传统汽车网络。也就是说,可以同时播放15个不同的音频流。因此主要应用在汽车信息娱乐系统。
车载网络是早期的汽车内部传感器、控制和执行器之间的通讯用点对点的连线方式连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随着电控系统的日益复杂,以及对汽车内部控制功能电控单元相互之间通信能力要求的日益增长采用点对点的链接会使得车内线束增多,这样在考虑内部通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重量方面都给汽车设计和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为了减少车内连线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快速交换,同时提高可靠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上,实现CAN、LAN、LIN、MOST等基础构造的汽车电子网络系统,即车载网络。
开发车载网络一般需要仿真开发工具,比如CANOE,PFautoCAN等,车载网络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里面同时存在多重通讯网络。常见的有CAN总线,而即便是CAN总线也会分不同速率的CAN总线,比如,动力系统的发动机控制、变速箱控制等,会采用高速的500K CAN总线控制,舒适系统的,比如,门、灯、窗的控制,会采用低速的125K的CAN总线控制。
‘玖’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的介绍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介绍了车载网络技术的应用背景、功能和特点,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车载网络的结构与组成及其常用基本术语,汽车网络参考模型,车载网络分类和通信协议标准;CAN协议,CAN的基本组成和数据传输原理,CAN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以及CAN设计基础知识;LIN、LAN、MOST、蓝牙的特点、结构原理、应用情况以及汽车光纤技术;典型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包括宝来轿车、雪铁龙赛纳轿车、欧宝威达轿车、马自达6轿车、奔驰轿车等);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与检修知识(包括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状态、现象、类型,检修注意事项,自诊断功能,故障检修步骤与检测方法),以及车载网络系统案例分析等内容。
‘拾’ 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网络技术的构成
以车内总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载网络
以短距离无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载自组织网络
以远距离无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载移动互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