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荔枝三杰是什么东西
“荔枝三杰”的历史和现状
在广州地区现有的40多个荔枝品种中,被列入传统名牌品种的有7个,其中笔村糯米糍、罗岗桂味、增城挂绿最为名贵,号称“荔枝三杰”。
糯米糍荔枝为历史悠久的良种之一,古称水晶丸。据有关书籍记载,糯米糍出于番禺鹿步司的北村,即今黄埔区南岗区笔村大队。相传笔村糯米糍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明朝时已普遍种植,以其果大肉厚、核小中空、肉质嫩滑、蜜味芬芳而被誉为“岭南第一品”。笔村糯米糍荔枝历来畅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在国际水果市场上享有盛誉。在1977年全市荔枝品种鉴定会上,有20多个地方出产的糯米糍荔枝参加评比,笔村糯米糍被评为首位。
笔村糯米糍荔枝在本世纪20~30年代相当兴盛。解放前,因遭受战争的破坏,几乎被砍掉一半。解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到1955年约有5,000株,占全村荔枝总株数的60~70%,当年产量达1.8万担,交售1.2万担。后来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荔枝树失管,致使部分衰老枯死,1978年剩下3,300株,产量仅100多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逐步实行了果树管理责任制,笔村荔枝树恢复了生势,产量开始回升。1981年产量7,000担,1982年产量9,000担。
桂味荔枝栽培范围较广,但以罗岗桂味为着名。罗岗桂味栽培历史悠久,现仍存有500~600年以上的老树。老树所产的桂味荔枝,因果肩上有一墨绿色斑块,果皮淡红带绿,即所谓“鸭头绿”,是桂味中的姣姣者。罗岗桂味肉质爽脆,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目前,罗岗桂味栽培面积1,200余亩,约占罗岗荔枝总面积的13%。1983年产量8,200担,是历史上产量最高的年份。
挂绿荔枝是荔枝中最名贵又古老的品种。远在公元12世纪以前已有栽培,当时称为绿罗。至明末清初,栽培较多。据《增城县志》记载:“以增城沙贝四望岗所产为最”(即增城县新塘沙贝四望岗),又载:“挂绿一种,近以县城西门外西园一株为最名贵。”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四望岗的挂绿荔枝逐渐枯萎,而增城西园一株仍留存至今。增城挂绿荔枝以其果“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稍低谓之凤尾。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故名”。挂绿荔枝肉质特别爽脆、清甜而带微香,质优并较耐贮藏,成为荔枝中的珍品而名扬四海,古代列为贡品。解放前,西园挂绿母树日渐残老。解放后,采取保护和适当繁殖等措施,使挂绿母树发出新枝,其繁殖后代在增城约有130株。1974年曾对其中32株进行鉴定,认为有7株保持原有的果形和品质风味。1955年西园挂绿荔枝丰收,摘鲜果90斤,全县产量约1,500斤。1983年产量在2,000 斤以上,并在单株鉴定筛选的基础上,建立了挂绿荔枝苗圃和挂绿园。
2. 镇隆镇的经济
建国50年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镇隆镇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人缘优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外引内联,发展外向型经济,使荔枝之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绩。199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7.3亿元,比1949年增长500倍,年均增长13.5%,比1978年增长68倍,年均增长23.4%;工农业总产值59422万元,比1949年增长188倍,年均增长11.3%,比1978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20.4%;财政收入1178万元,比1949年增长535倍,年均增长13.7%,比1978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17.9%;三大产业比例由建国初期的65:7.8:27.2优化为12.6:69.3:18.1;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新体系。 “镇隆红葱”是惠州市近年发展起来的品牌。近年来,镇隆镇以高田、井龙、大光、塘角等村为中心,连片大面积种植红葱,常年种植大户近200户,全镇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是我镇继“镇隆荔枝” 后又一大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辐射带动平潭镇张新村及惠城区沥林镇塘吓村、陈江街道澄海村等周边地区超1万亩。每天有30多吨红葱由镇隆镇源源不断销往东莞、深圳及港澳地区,占镇隆及邻近周边地区红葱销售的八九成,初步形成了“镇隆红葱”效应,成为广东省继广州水沥、南海西樵之后的全省最大红葱生产基地之一。
闻名遐迩的优质荔枝“糯米糍、“桂味等品种享有盛名,2003年,镇隆成功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品局注册了“镇隆”牌荔枝商标,2004年,镇隆被惠州市授予“荔枝之乡”荣誉称号。
一、镇隆种植荔枝的历史和现状
镇隆的荔枝种植业,据说至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而大规模的发展,是在80代末。1989商张振鹏第一个来镇隆承包山地大规模种植荔枝。之后,有不少外地人员也纷纷承包山地,在镇隆发展种果业。至今,镇隆已有规模大小的果场34个,种植面积有42000多亩,其中荔枝35000多亩,且90%以上为优良品种。在镇隆的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种有荔枝,形成了该镇独有的特色,也奠定了以后荔枝之乡的美名。
二、优越环境造就优良荔枝
镇隆荔枝种植业的发展,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等三大因素。天时是镇隆地处惠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镇全年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平均气温21.8℃,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2000毫升,特别适宜荔枝的生长;地利是镇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山坡较多,山林面积占该镇总面积60%,而镇隆荔枝大多的种植在山坡上,在25坡度以下的山地便种植有1.4万亩,在日照和湿度上都占有了相当的优势,且土壤中含有多种适宜荔枝生长的矿物质,使其色美味甜,享誉各地;人和,一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二是镇隆人民凭借自身的勤劳与朴实,默默耕耘、不断注重产量与质量上的提高,终究造就了荔枝之乡的美誉。
三、镇隆荔枝的特色
镇隆荔枝色香味俱全,也因其品质好、档次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中又以其优质的“糯米滋”、“桂味”等而闻名海外。镇隆荔枝其色如丹霞,肉厚核小,甜而不腻,口感极好;味道鲜美,剥开荔枝壳时果汁不外溅,果肉干爽鲜白,深得各地客商青睐。故即使价格稍高,却仍是销路极好,在全国各地都有较大的市场。镇隆荔枝已成为荔枝中的名牌产品,是岭南佳果中的珍品,每年都被惠州市政府选送供中央领导品尝,并获得不少的赞誉。
四、协会+农户:造就荔枝产业化之路
早在1999年,镇隆镇与华南农业大学荔枝研究中心合作,把名优产品糯米糍、桂味做成保鲜品,空运到云南昆明世界博览会展出,来自世界各国的客商认识了“镇隆荔枝”;于此同时,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催生下,形成了镇隆镇荔枝生产协会,由镇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以荔枝专业户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利研机构为依托,科技人员、荔枝科植专业户、营销大户自愿参加的专业协会。协会充分发挥荔枝生产服务站的作用,大力倡导果农提高精品意识,全力打造优质镇隆荔枝。在协会倡导下,果农全面恢复优良纯正品种培育,实行有机肥种植,严格控制化学肥料的使用,杜绝化学激素、残留农药在荔枝中露脸。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使镇隆荔枝达到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要求,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有效的管理和生产下,极大地激发了该镇果农的种果积极性,使种果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极大地促进了镇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工业发展上,镇隆现有万兴、龙翔、万里三个大型工业园区,镇内落户企业达300多家。目前,镇隆镇正着手盘整、盘活工业园区土地,成功引进20家上规模的服装企业进驻龙翔工业区,力争在三年内把镇隆打造成服装产业基地。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镇隆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投入近8000万元完善道路、交通、路灯、绿化、排污、饮水等设施,使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人民生活显着改善,全镇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8年镇隆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亿元,工业总产值1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39亿元,财税收入7966万元,用电量2.2亿度,人平纯收入7305元。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6亿元,比增13.5%;工农业总产值25.23亿元,增长27.19%,工业增加值6.34亿元,比增14.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68亿元,增长42.6%;国、地税收入9197万元,比增15.5%;银行、信用社存款9.42亿元,比增23%,用电量25478万千瓦时,比增6.8%,人平纯收入8332元。
3. 黄埔这株千年古荔挂新果!荔农迎丰收百年红荔将送百名院士,你怎么看
我在这日常生活了快六十年,这棵上千年老荔枝树在今年的结的果尤其多,最少上一百斤。”在广州黄埔区萝岗街道社区的玉岩书院,萝岗钟氏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长钟民宪和东尚新闻记者共享这一份愉悦。又是一年荔枝香飘时,除开这株上千年古荔结上了百余斤新果,黄埔的近百年古荔枝树生产量也创出近十年新纪录。玉岩书院中的上千年古荔枝。
黄埔荔枝文化展还尤其分配了“近百年红荔送千名工程院院士”主题活动,将红荔礼盒装赠送为黄埔发展趋势作出巨大贡献的100名工程院院士、权威专家等高端人才,与她们共享黄埔美荔近百年丰硕成果。“黄埔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这些年,如今能获得那么好的成果,离不了这种权威专家工程院院士对于我区发展趋势适用,大家把黄埔古荔根据冷藏运输送至工程院院士专家团的手上,荔枝虽小,情意很重。”陶风
4. 荔枝FM的移动营销策划的关键词优化怎么写
摘要 移动营销,就是以手机来作为传播媒介,向受众精准的投放个性化的即时信息,从而达到市场营销的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网络营销,移动营销往往借助短信、移动网站、应用以及广告等方式,来吸引用户进行深度参与,从而实现快速购买的效果。
5. 今年广东要喊全球吃荔枝,广东荔枝跟其他地区有何不一样
到了吃荔枝的季节也是非常多的人买的,因为荔枝它也是一种需要保鲜的水果才能抱的住,在吃荔枝的时候要将里面放上冰块儿,这样可以达到保鲜,然后它的味道也是非常的好吃。挑荔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果皮的颜色,还有他果皮,青红相间,没有斑块儿的。果实是非常好吃的,我们也可以用手去捏它,如果是软的也不要去买。荔枝的果皮非常的红亮,而且没有褐色的斑点,这样的果实也是非常好的,里面的果肉也是非常的美味香甜 。
6. 广东12221行动是做什么的
你好,据广东一村一品网络从广州市政府官网获悉,广东将开展荔枝营销“12221”专项行动。
广东省荔枝营销“12221”行动包括:建设一个荔枝全产业链数据平台;组建采购商和经纪人两支队伍;建设产地和销区两个市场平台;策划采购商联盟走进荔枝产区及荔枝走进销区市场两场活动;实现打造品牌、扩大销量、市场引导推广良种、果农增收等一揽子目标。
7. 最昂贵的荔枝:中国商人花费55万人民币买下挂绿荔枝,如今怎样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传杨贵妃酷爱吃荔枝,然而荔枝产地却离京师有千里之遥,荔枝易坏,极难保存,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用快马日夜不停地运送,因此便有了“妃子笑”的故事。
那么这么多年过去,挂绿荔枝的现状如何呢?据了解,几年前,为了让这棵有着400年树龄的荔枝果树得以延续和传承,国家特派专家组,对这棵果树进行研究,并成功培育出几十棵挂绿树种。这些树种被分发至增城附近的几个乡进行种植,数十年过去,这些树种也逐渐长大,并且不断繁殖。如今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挂绿荔枝出现,而挂绿荔枝也远,不像几十年前那般珍贵。许许多多的平凡百姓,也有机会品尝到挂绿荔枝的美味。
其实,不仅是挂绿荔枝,许多百年前,老百姓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味,如今都频繁的出现在了普通百姓的餐桌上。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各类作物的产量逐渐增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最终建设了一个富强美丽的中国。
8. 荔枝4天暴涨340%,为何会出现猛涨现象
我们都知道,在今天,社交平台很发达,所以在今天社交软件当中,有很多的直播平台,或者是音频社交平台,但是这些软件之间都存在有互相竞争现状,而在最近,就有一家公司软件,利润暴涨了很多,而这个软件就是荔枝,荔枝有着很多竞争对手,但是在最近,荔枝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并且利润暴涨,那么问题来了,荔枝四天暴涨340%,为何会出现猛涨现象?其实就这个问题而言,荔枝之所以会出现猛涨现象,主要还是与今天很多人的交流方式转换以及自身平台拥有的优势存在有关系。
1:交流方式就好比我们人之间交流一样,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人会拥有很多朋友,有的人朋友却少之又少,而之所以会这样,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人的说话方式等也会是交朋友的一个好方法,如果说话方式不对,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就不利于交朋友,其实这和荔枝这个软件是存在有关系的,如果荔枝这个软件自身并不足够优秀,那么人们对这个软件的使用也就不多,所以说,荔枝能够在四天之内出现猛涨现象,这与自身的优点存在有关系也和今天人们交流方式转变有关系。
9. 广东开展1221行动,对荔枝进行线上线下营销,这给农产品销售带来哪些启示
广东销售荔枝的行动,启示我们农产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线上线下同时销售,这样既可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而且还能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其实,现在的社会是互联网的时代,任何的愿望几乎都能在网上实现。以前被提起的虚拟世界,现在差不多已经实现了。人们在家就可以购物,聊天。不想做饭了可以从手机上直接订餐,可以说是非常方便的。那么网络的时代就应该让它发扬光大,不仅仅是这些,最重要的农产品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买卖。
农产品并不是不好,而是没有认真的去包装,去推销它。现在的电商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所以与电商合作,也是销售农产品的一条道路,条条道路通罗马。不仅可以从网上卖,而且还能通过网络进行大力的宣传。现在大部分都是手机族,所以网上的宣传会让农产品传到大江南北。
10. 高速路口卖荔枝什么梗
水果市场。高速路口卖荔枝,是厦蓉高速漳州东的入口处,附近的国道324线以及高速匝道,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水果市场,不少市民手拿香蕉拦车叫卖,荔枝出来卖荔枝的一种拉客呼喊,这种现状已经存在许久,几乎每天都有,并不是一个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