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网络管理模型有哪些模型

网络管理模型有哪些模型

发布时间:2022-09-22 04:00:29

① 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模型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1.对多种类型设备的集中管理
现代网络中设备类型种类多,例如有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ATM设备、宽带接入设备、窄带接入服务器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是针对每种设备开发专门的网管软件,“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系统没有很好地组织在一起。随着网络的逐渐融合,一个实际业务的发放往往要穿越多种类型设备,这样原有的分离的专业管理软件无法提供快速端到端业务发放的能力,线路排障等等都存在问题。
2、大规模网络管理能力
现代网络规模,尤其是IP网络的规模是很大的。网络可以分为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现在在接入层中有大量的低端设备。例如在IP城域网的模型中,有大量的小区交换机、楼道交换机等。仅在上海某大学内就有2000多台设备。设备多带来的问题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解决单台网管站处理能力的问题,设想有10000台设备,仅仅是网管的轮询监视功能就将给网管工作站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还将造成大量的网管数据流。另一方面是网络管理信息的收敛问题,一个人不可能去关注全城域网的上万台设备的告警,网管系统内部如何保证这些设备信息很好地收敛和组合,很好地进行操作对象的定位,这对我们的网管系统的框架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3、成本跨度
随着因特网泡沫的破灭,电信进入微利时代,运营商建网趋于理性,建网的成本问题越来越敏感,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网管系统。一般来说,网管系统的建设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在国内,目前对网管系统的投资预算有限,特别是在建网的初期,设备不是很多时,希望有低成本的网管解决方案,例如使用基于微机的管理系统,而现有的很多网管系统往往需要运行在高配置的工作站上,还需要专业数据库支持等等,这就造成了矛盾。另外,当以后网络扩容时,需要更换高档次的设备,原来购买的硬件设备是否能够利用上,保护以前的投资,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4、多厂商设备的管理
现在网络建设在招标过程中,一般不会有一个厂家独占份额的情况。在骨干网上可能有一两家设备,在汇聚层上多一些,在接入侧就更多。目前各厂商网管都不具备管理其他厂家的能力,这样运营商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选择多家网管软件。这就带来了和问题1类似的局面,网络是统一的,仅仅因为厂家的不同就需要选择多套网管。所以,往往会引入第三方网管系统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在设计体系架构时,需要考虑这个需求。
谈到多厂家设备共管的问题,需要从分析现有的IP网管软件入手。现有的IP网管软件大概可分为四类,包括:
设备制造商网管:厂商自身开发的主要面向厂商内部设备管理支持的网络与业务管理系统,比如华为网管、Cisco网管等。
各种通用的IP网络管理系统和平台:这些系统可以完成基于各种标准IP特性的IP网络管理功能支持,比如自动拓扑发现,二层、三层IP网络拓扑管理,基本的IP性能、故障管理等。这些系统的集成功能都很强,很多时候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集成平台来直接使用。 目前主流的通用IP网络管理系统有:CA、OpenView NNM、NetView、等。
各种专业的独立IP网络与业务管理软件:这些软件主要由独立软件开发商提供,系统功能专一并且功能很强,主要提供面向多厂商设备的专业管理功能支持。 管理领域覆盖了IP网络的各个方面,主要的领域包括:性能管理、SLA 管理、故障管理、各种业务管理、资源管理等。例如:TCSI、Micromuse、Concord、Orchestream等。
运营商自己开发的综合网管系统:可以完成运营商所需要的各种IP网络管理特性支持,重点在于多厂商设备的综合管理支持。

--------------物联网校企联盟技术部

②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系统模型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

1:多个被管代理
2:网络管理器
3一个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
4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

③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七个层次是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七个层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划分为以下七层:

物理层: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数据链路层: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网络层: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传输层: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会话层: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表示层:协商数据交换格式,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应用层: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3)网络管理模型有哪些模型扩展阅读

OSI参考模型的优点

1、分工合作,责任明确

性质相似的工作划分在同一层,性质相异的工作则划分到不同层。如此一来,每一层所负责的工作范围,都区分得很清楚,彼此不会重叠。万一出了问题,很容易判断是哪一层没做好,就应该先改善该层的工作,不至于无从着手。

2、对等交谈

对等是指所处的层级相同,对等交谈意指同一层找同一层谈,例如:第3层找第3层谈、第4层找第4层谈,依此类推。所以某一方的第N层只与对方的第N层交谈,是否收到、解读自己所送出的信息即可,完全不必关心对方的第N-1层或第N+1层会如何做,因为那是由一方的第N-1层与第N+1层来处理。

其实,双方以对等身份交谈是常用的规则,这样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各层所负责的事情。因此,通信协议是对等个体通信时的一切约定。

3、逐层处理,层层负责

既然层次分得很清楚,处理事情时当然应该按部就班,逐层处理,决不允许越过上一层,或是越过下一层。因此,第N层收到数据后,一定先把数据进行处理,才会将数据向上传送给第N+1层,如果收到第N+1层传下来的数据,也是处理无误后才向下传给第N-1层。

任何一层收到数据时,都可以相信上一层或下一层已经做完它们该做的事,层级的多少还要考虑效率与实际操作的难易,并非层数越多越好。

④ 简述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管理,它的基本目标是什么,相应的网络管理模型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管理包括:通讯管理、安全管理、内容管理、访问管理等内容。
基本目标是保障授权、受控的网络通讯服务。
对等网、树形网、网状网络三种。

⑤ 物联网网络管理模型有哪些

1、分布式物联网网络管理模型
2、DNA的功能
3、DNA中的性能检测和QoS控制功能
4、物联网网络的安全接入与认证

⑥ 简单描述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试分析网络管理5打功能之间的关系

按照OSI的定义,网络管理应包括以下五个基本功能域:

故障管理:其主要功能是故障检测!发现、报告、诊断和处理。

配置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关系、监视和管理网络设备的配置情况,根据事先定义的条件重构网络等。

性能管理:监测网络的各种性能数据,进行阈值检查,并自动地对当前性能数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安全管理:主要是对网络资源访问权限的管理。包括用户认证!权限审批和网络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功能。

计费管理:主要是根据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计帐。

这五个基本功能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网络管理功能中,故障管理是整个网络管理的核心;配置管理则是各管理功能的基础,其他各管理功能都需要使用配置管理的信息;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特别是计费管理,由于不同的应用单位的计费政策有着很大的差别,计费应用的开发环境也千差万别,因此计费管理应用一般都是依据实际情况专门开发。

阅读全文

与网络管理模型有哪些模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无法使用无线网络连接电脑连接 浏览:842
网卡换路由器网络用不了什么原因 浏览:905
6s突然没有网络连接 浏览:607
wifi万能连接的网络怎么看密码 浏览:285
a级网络语言是什么意思 浏览:520
wifi网络编程的函数有哪些 浏览:669
家庭网络故障如何设置连接 浏览:781
有信号没网络用什么设备 浏览:862
如何成为网络帅哥男生 浏览:160
魅族无线网络助手可以去掉吗 浏览:865
c类地址最多有多少网络 浏览:881
同一网络中的路由器设置 浏览:997
宽带连接网络属性 浏览:147
鸿蒙系统手机怎么设置网络接入点 浏览:236
虚拟专用网络连接器 浏览:772
电脑访问网络机顶盒 浏览:689
闪电网络和什么虚拟币相关 浏览:809
网络麻将哪个牌最好 浏览:13
小米二代电脑网络属性在哪里 浏览:225
台式网络共享给笔记本 浏览:7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