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的类型有哪些
我国常见的无线广域通信网络主要有CDMA、GPRS、CDPD三类网络制式类型。
1、CDMA网络制式: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CDMA 允许所有的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CDMA网络是中国联通运营的网络,后来又推出更为稳定的CDMA 1X网络系统。
2、GPRS网络制式:
GPRS的英文全称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含义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基于GSM系统的无线传输方式
3、CDPD网络制式:
CDPD是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的缩写,即蜂窝数字式分组数据交换网络,是以分组数据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组网方式的无线移动数据通信技术,被人们称作真正的无线互联网。
(1)网络标准分类有哪些扩展阅读:
三大网络类型各自的优点:
一、CDMA网络:
1、保密功能强:CDMA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一种十分先进的“码分多址技术” 为移动电话提供独特、超强的通话保密功能 。
2、提供优质的通话:CDMA的网络结构可以支持13kb的语音编码器,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
二、GPRS网络:
1、传输速率高:它的数据传输速度不是WAP所能比拟的。GPRS可提供高达115kbit/s的传输速率,速度10倍于GSM。
2、接入时间短:分组交换大大缩短接入时间,GPRS是一种新的GSM数据业务,它可以给移动用户提供无线分组数据接入股务。
三、CDPD网络:
1、接入方便:CDPD系统是基于TCP/IP的开放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接入Internet,所有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软件都可以无需修改直接使用。
2、应用软件开发简便:移动终端通信编号可以直接使用IP地址。
参考资料:网络-网络类型
2.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有那些
1.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总线,星状,环状,网状,树状,星环网络
2.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接入网(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3.按数据传输方式分类:广播网络,点对点网络
4.按通信传输介质划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6.按网络组件的关系分类:对等网络,基于服务器网络
3. 网络的分类 具体有哪些分类
1、计算机网络可以按覆盖的地理范围,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技术分类。
2、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以分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类。
3、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可以分为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型网络。
4、按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连接、点到点连接。
4. 网络标准的分类
IEEE 802在无线领域主要有四个工作组:802.11、802.15、802.16、802.20。在每个工作组下又设置了任务组(TG)。
802.11 无线局域网
已经通过的标准:802.11、802.11a、802.11b、802.11g、802.11F、802.11d。
正在研究的标准:802.11i。
802.15 无线个域网
IEEE 802.15.1:蓝牙;
IEEE 802.15.2:公用ISM频段内无线设备的共存问题;
IEEE 802.15.3a:UWB标准;
IEEE 802.15.3b:WPAN维护;
IEEE 802.15.4:研究低于200kbit/s数据传输率的WPAN应用。
IEEE 802.15.4:Mesh Network。
802.16 宽带无线接入(无线城域网)
已经通过的标准:802.16、802.16a、802.16c、802.16.2、802.16一致性测试。
正在研究的标准:802.16d、802.16e
802.20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
处于提案征求阶段,还处于标准研究初期。 802.3 以太网
2000年12月,IEEE 802.3成立了第一英里以太网(EFM)特别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如何支持三种接入网拓扑以及相应的物理层:铜线上以太网(EoVDSL),在750m上传送10Mb/s;点到点光纤上的以太网,在最长10km上传送1000Mb/s;点到多点光纤上的以太网(EPON),在最长10km上传送1000Mb/s。因此,802.3ah标准中主要涉及VDSL和EPON两种标准。该标准已经到D3版本,处于研究阶段。
802.17 弹性分组环
2001年11月成立,将吸收千兆以太网的经济性、SDH对延时和抖动的严格保障、可靠的时钟和50ms环保护和恢复等特性,提出RPR的标准。
IEEE 802.11 ,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工作在2.4GHz)。
IEEE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5.2GHz)。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IEEE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IEEE 802.11e,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支持。
IEEE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APP, 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准撤销。
IEEE 802.11g,2003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IEEE 802.11h,2004年,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2GHz频段)。
IEEE 802.11i,2004年,无线网络的安全方面的补充。
IEEE 802.11j,2004年,根据日本规定做的升级。
IEEE 802.11l,预留及准备不使用。
IEEE 802.11m,维护标准;互斥及极限。
IEEE 802.11n,更高传输速率的改善,支持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 提供标准速度300M,最高速度600M的连接速度
IEEE 802.11k,该协议规范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络频谱测量规范。该规范的制订体现了无线局域网络对频谱资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除了上面的IEEE标准,另外有一个被称为IEEE 802.11b+的技术,通过PBCC技术(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在IEEE 802.11b(2.4GHz频段) 基础上提供2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这事实上并不是一个IEEE的公开标准,而是一项产权私有的技术,产权属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IEEE 802.11a是802.11原始标准的一个修订标准,于1999年获得批准。802.11a标准采用了与原始标准相同的核心协议,工作频率为5GHz,使用52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副载波,最大原始数据传输率为54Mb/s,这达到了现实网络中等吞吐量(20Mb/s)的要求。如果需要的话,数据率可降为48,36,24,18,12,9或者6Mb/s。802.11a拥有12条不相互重叠的频道,8条用于室内,4条用于点对点传输。它不能与802.11b进行互操作,除非使用了对两种标准都采用的设备。
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
依据网络的规模和所跨的地域,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一般是指网络的规模相对较小,通信线路不长,覆盖面的直径一般为几百米,至多几千米。整个网络通常安装在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单位的大院里。城域网是指一个城市范围的计算机网络,而广域网则是指更大范围的网络,可以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
虽然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这些词是着眼于所跨地域的,但是人们更多的是从网络组建技术上去区分它们。一般认为,用局域网技术组建的网络是局域网,而用广域网技术组建的网络是广域网。自然,城域网是用城域网技术组建的,但单独提出城域网技术的比较少见。这些技术的差别主要是在于所用通信线路及其通信协议上。
在局域网出现之前的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主要使用电信部门提供的电话线路。电话线路本来是用来传输讲话声音这种模拟信号的,为了能够传输数字,必须在线路两端各加一台专门的设备——调制解调器。由于线路和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比较低,很长时间维持在每秒600比特到9600比特的速率上,电话线上近几年才达到每秒33?6K比特(1k=1000)和每秒56K比特。概括地讲,广域网的特点是传输距离长、传输速率低、技术复杂、计算机设备规模大、建网成本高等。
局域网的产生和普及,得益于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和它的迅速发展。当时,PC机的能力很小,开始时尚没用硬盘,即使有硬盘,容量也很小,如几M、10M、20M个字节;一般也不配打印机;只使用简单的操作系统,如DOS。如果能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将几台PC机连在一起,使大家能够共享昂贵的磁盘和打印机,那再好不过了。局域网较好地满足了这个需要。每台PC机配一块网卡,使用一根电缆和一些收发器就能把几个办公室里的PC机联成一个网络了,再装上简单的网络软件就可以使用了。由于使用专门的缆线,传输距离又短,因而能获得较高的速率,如以太网早先的速率是每秒10M比特,后来达到每秒100M比特,现在已有每秒10亿比特了。按照国际标准,局域网有以太网、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等几种。由于以太网技术简单、安装方便,而且技术革新快,现在以太网已经成为主流,几乎占领了所有的市场。局域网的特点正好与广域网相反: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高、技术简单、计算机设备规模比较小、建网成本低等。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性能都大大提高。特别是使用光缆后,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亿至几万亿比特了。今后的计算机网络将是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联,两者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网络通讯协议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
IP协议的英文名直译就是网际协议。从这个名称我们就可以知道IP协议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进行货物运输时都是把货物包装成一个个的纸箱或者是集装箱之后才进行运输,在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传输的。IP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时的基本单元和格式。如果比作货物运输,IP协议规定了货物打包时的包装箱尺寸和包装的程序。除了这些以外,IP协议还定义了数据包的递交办法和路由选择。同样用货物运输作比喻,IP协议规定了货物的运输方法和运输路线。
在IP协议中,它定义的传输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发出去的货物对方有没有收到我们是不知道的。这怎么办呢?由TCP协议来解决。TCP协议提供了可靠的面向对象的数据流传输服务的规则和约定。简单地说,在TCP模式中,对方发一个数据包给你,你要发一个确认数据包给对方。通过这种确认来提供可靠性。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七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七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包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主机-网络层):接收IP数据报并进行传输,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IP数据报转交给下一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6. 计算机网络有哪几个分类标准
(1)从网络结点分布来看,可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2)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线路交换网络(Circurt
Switching)、报文交换网络(Message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3)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网络、树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网络。
7. 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类
计算机按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按这种标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
一、局域网:
1、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局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局域网随着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普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局域网。
二、城域网:
2、 这种网络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这种网络的连接距离可以在10 ̄100公里,它采用的是IEEE802.6标准。MAN与LAN相比扩展的距离更长,连接的计算机数量更多,在地理范围上可以说是LAN网络的延伸。
三、广域网:
这种网络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MAN)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因为距离较远,信息衰减比较严重,所以这种网络一般是要租用专线,通过IMP(接口信息处理)协议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循径问题。
四、无线网:
随着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人们经常要在路途中接听电话、发送传真和电子邮件阅读网上信息以及登录到远程机器等。
(7)网络标准分类有哪些扩展阅读:
无线局域网(WLAN);
1、无线局域网提供了移动接入的功能,这就给许多需要发送数据但又不能坐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当大量持有便携式电脑的用户都在同一个地方同时要求上网时,若用电缆连网,那么布线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这时若采用无线局域网则比较容易。
2、无线局域网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固定基础设施的,第二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所谓“固定基础设施”是预先建立起来的、能够覆盖一定地理范围的一批固定基础。大家经常使用的蜂窝移动电话就是利用电信公司预先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大量固定基站来接通用户手机拨打的电话。
3、另一类无线局域网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它又叫做自组网络。这种自组网络没有上述基本服务集中的接入点(AP),而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
8. 计算机网络有哪几个分类标准
(1)从网络结点分布来看,可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2)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线路交换网络(Circurt Switching)、报文交换网络(Message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3)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网络、树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网络。
9. 网络类型有哪几种
网络类型有以下几种:
1、局域网
“LAN”即是指局域网,局域网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所谓局域网,就是在局部地区范围内使用的网络,它所覆盖的地区范围比较小。
2、城域网
城域网一般来说在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这种网络的连接距离可以在10~100千米,它采用的是IEEE 802.6标准。
3、个人网
个人局域网就是在个人工作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便携电脑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因此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其范围大约在10m左右。
4、广域网
广域网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网络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