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网络教学包括哪些机制

网络教学包括哪些机制

发布时间:2022-12-06 22:38:19

⑴ 网络教学设计的内容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设计学习任务
2、设计学习评价方案
3、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
4、设计网络学习环境

⑵ 高校教师如何开展网络教学

1.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已不仅仅是依靠课堂的方式来传授知识,时代要求高校必须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那些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不能只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而是善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知识型人才。当代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学生必须“有选择地学、不断地学”,想从老师那里学点知识以“一劳永逸”已经不可能了。“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明智的选择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手段以不断获得新知,使自己与时代同步。2.网络教学具有自身的优势网络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由于当前社会信息多、更新快、人才竞争激烈,现在的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其内容科学、方法优化,使学习者可以优质、高效地接受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学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网络教学具备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享受服务不受时空限制、可快速传输多种媒体信息、多向交流等。这些无疑是对信息时代教育的极大支持。

⑶ 简要概述学校网络教育的基本途径

(1)课件学习:

每门学科分为几个章节,每一章节分几讲来完成,每一讲相当于一节课。每一门学科这个部分满分是10分,得分点在于每一讲只要播放够6分钟以上即可得到1分。

(2)视频学习:

每门学科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对应的网络视频教程学习。如果学生想把视频保存到电脑上,可以用录像软件《超级捕快》,将网络视频录制保存AVI,FLV,WMV等常用的视频格式,在电脑上直接学习。

(3)在线测试:

其中每一章节学完之后,课件学习后面的在线测试是和前面的每个章节对应的,课件学习每一章点播完后就可以捎带做下后面对应章节的在线测试。

每一章做完提交就可以当场显示得分和对错情况,可以重复做很多遍,直到得到的分数你比较满意,这个环节占30分,全部完成后要得到21分以上就可以了,得到满分更好!

(4)网上作业:

这个环节是各学科老师所布置的平时作业,一般都不计入总成绩的,只有《网上学习导论》计入考试成绩。

《网上学习导论》该门学科在线测试题库里面没题,所以这个网上作业是必做的,相当于在线测试,占30分。《网上学习导论》这个网上作业做题方法是把每一模块的题目下载下来,按题目要求做好后点击上传即可完成。

(5)在线时长:

在线时长就是每次登陆学习平台学习的时间都会有一个统计,每学期下来累计在线学习时间多长,平台里面会自动累计显示的。

这个也要占到10分左右,没有要求学生必须每天在线时间多长,只要大家各自安排好学习计划,每周或者休息时间登录学习即可,原则上每学期在线累计时长要达到3000分钟以上(最低限制,上不封顶,学习时间越多越好)。

(6)教学论坛:

这个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很有利的平台,在这里面可以看到很多个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专业不同批次的同学朋友,每个学科都有一个专业辅导老师,学生可以随意在里面发帖发信息,关于学习考试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里面发问求解。

(3)网络教学包括哪些机制扩展阅读

学校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均衡

通过网络实现的远程教育,在我国地域差别比较大。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东部发达地区在远程教育开展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均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此在相应政策制订上较难,在客观上造成远程教育的规范程序差。

在最近的一次远程教育现状调查中发现存在招收不合格生源情况、个别学生上网无法保障、教与学脱节等问题。

(2)人才紧缺

网络远程教育与传统的全日制教育差别比较大,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不同步性。

在这种新的教学机制下,如何将传统教学的优点转移到以网络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难点。既懂网络技术,教学素质又过硬的人员很少。这就极大地影响了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教学的成功升迁。

(3)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既懂网络又懂教学的人才紧缺,直接影响了网络教学过程中作为教与学两方面的接口—课件的制作质量,造成网络教学模式单一。

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把握不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4)教学交互性差

由于通过网络实现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严格不同步,客观造成教学交互性差。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向教师提出,教师也不能实时给予清楚明晰的解答。

尽管网络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了增强交互性的BBS、MSN等技术,但与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面对面的沟通相比,其效果要逊色好多。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网络教育

⑷ 网络教学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哪些

网络英语教学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网络英语教学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和网络技术,在教学实施上充分显示了其灵活性、针对性、实时性和自主性的个性化教学特征,这是传统英语教学所不具备的。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无论如何兼顾学生中的大多数,也无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兴趣,水平差异在教学实施上做得面面俱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网络英语教学通过设计良好的网上课程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内容、时间以及地点,让学生都学有所获,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介入,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空间。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双向互动、实时交互,从而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当然,由于网络的局限性,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缺乏课堂教学强而有力的监督机制;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习情景的真实性不强;网络问题导致的交流障碍等。
针对上述网络英语教学的优点及不足,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英语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几种网络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改进、补充和综合应用,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过程。该模式兼顾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现有网络教学模式的分析
根据网络环境中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主动性,我们将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归类。
1.以集体学习为主的讲授型模式
该模式来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可用于一定规模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系统知识、技能的培训,被认为是最经济的教学模式之一。在网络环境中,它不仅可以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功能进行“双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而且不受传统课堂人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较好地突破了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网络教学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登陆网络的时间差异划分为同步式讲授和异步式讲授,不同的讲授方式也将采取不同的程序、策略和评价方式等。
(1)同步式讲授
同步式讲授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登陆在网络上,进行网络教学。教师在远程授课教室中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等手段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网络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学生所在的远程学习教室,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练习巩固、领会运用等过程进行学习,通过一定的设备可允许学生和教师进行简单的互动。该模式要求采用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因此,对网络传输率和硬件设备有较高的要求。
(2)异步式讲授
异步式讲授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编制成HTML文件,存放在WEB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浏览这些页面,即网络课件来达到学习目的;另外,还可以将教师课堂授课的情况实际拍摄下来,经过适当剪辑后,制作成流媒体的光盘课件。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BBS或电子邮件向教师请教。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学活动可以全天24小时进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请教。

2.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可以分为五大类:自学辅导型、掌握学习型、案例学习型、问题教学型、探索学习型。
尽管这些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差别,但在操作上也存在着共性,如它们的学习支持方式都包括下列途径:
(1)通过电子邮件异步非实时地实现;
(2)通过网上的在线交谈方式实时实现;
(3)教师编写的存放在特定服务器上的问题库;
(4)BBS系统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交流功能,也能为学习提供支持。

3. 以小组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1)讨论学习模式
基于Internet的BBS可以很轻松地实现网上的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模式也可以分为在线讨论和异步讨论。在线讨论类似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由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异步讨论是由学科教师或学科专家围绕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并在BBS系统中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学生参与到某一讨论组,进行讨论或发言。教师还要设计能将讨论逐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让组内的学生获得进一步的学习。
(2)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二.异步式讲授和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改进模式
无论是在网络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教师的讲解,因此,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在网络英语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上所述,同步式讲授对于网络的传输率,以及硬件设备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都有一定的限制,交互性也不强;而异步式讲授则显得更为灵活,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因而,异步式讲授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英语教学中。
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来源于传统教学的讲授型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我们选择了交互性和自主性较强,同时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的自学辅导模式来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这种模式通过讨论交流、教师启发答疑以及练习总结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掌握。这样,通过这两种模式的结合使用,能够同时做到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
但是,这两种教学模式也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异步式讲授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督和实时交互性,自学辅导中由于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对于学习指导的需求也不同,而教师在其中的指导力度相对薄弱等。鉴于此,我们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如下改进和补充:(1)增加了“网上导学”模块,以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2)为了加强学习监督,在学习评价中实行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3)为了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实时交互性,除了使用常规的交流手段,如:BBS和E-mail以外,还开设了可以实现实时交互的语音教室,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课件学习
如上所述,在异步式讲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件或光盘课件来达到学习目的。这样,学生无需在指定时间与指定教室中学习,就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教师授课内容。同时该模式也要求课件能充分体现学习者的特点,并能适合网上信息的表达与传输,以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课件实现了这个要求,它集学习栏目和交互功能为一体,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下设计而成的。以《大学英语(一)》精读为例。传统的英语精读课,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根据教师安排接受知识,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没有可选性,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自主性可言,学习兴趣更是很难被考虑在其中;而我们的网络英语教学则把课程的学习科学地划分成了若干模块,包括课程讲解、例题分析、交流园地以及适用于不同学习阶段、实现不同教学目的的配套练习等。另外,课件中穿插了形象的flash动画和大量体现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资料和图片,都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情景。归纳来说,该课件交互性强、资源集中、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它不仅保证了大量语言知识的获取,又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需求及兴趣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网上导学
网络教学强调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我们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网上导学的形式实现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阐明学习任务和要求,帮助制定学习计划,掌握网络课程的学习方法
网络学习并不等于学生和教师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整体上给予学生指导。所谓的整体就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学习及网络英语课程的特点、明确学习任务并根据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网络学习计划,进而熟悉网络学习步骤。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在学期开始时,在网上发布“开篇导学”、“本学期教学计划”、“网络学习指南”等资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课程学习的具体步骤、目标、方法等。
(2)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提供各种形式的导学材料
网络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必须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干预。例如:我们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分阶段地把各单元的重要语言点经过浓缩、提炼后转化成纲要性的“阶段导学”和重点突出、讲解详细的“周导学”作为课件内容的重要补充,放于BBS上;另外,根据各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稍微超前于学生知识水平的边界上,提前预设出某单元学习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分阶段提出并进行讲解,这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例如:“Do you know how to use “case”?”,“some frequent questions about subjunctive mood”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和观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材料,有助于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3.网上答疑
无论哪种教学模式,答疑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的答疑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因而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机会也是有限的,答疑的方式基本上属于一问一答式,学生有时会因为心理因素而羞于提问,教师获得的反馈也非常有限;而在网络英语教学中,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通过BBS、E-mail和语音教室等媒介向教师提问,在答疑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使用启发式的话语,采用讨论的形式,经过多次交互后,帮助学生找到答案。其优点在于,注重分析的过程,避免了简单的一问一答,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由于师生讨论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的,学生完全可以克服课堂教学中胆怯的心理,积极与教师展开交流,教师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反馈信息,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阅读一些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

4.自学辅导
自学辅导主要针对大学英语泛读课程和听说课程,要求学生对课件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具体过程如下:阐明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要点及方法—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启发答疑—练习总结。利用该模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下,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拟订讨论主题,必要的时候给出讨论的线索和提示。另外,教师必须随时跟踪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避免讨论中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讨论结束后还需要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我们借助语音教室,开办了“English Corner”。在每次的活动中,需要预先确定一个交流主题,选定活动主持,该主持要把整个交流活动组织起来,激发大家的交流欲望,同时,要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另外,教师参与并协助学生开办了英语学习论坛,与学生一起进行英语学习。这么做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和老师、同学用英文交流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得到老师的单独辅导;另外,由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是在一种虚拟环境下相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胆怯心理也不会存在,进而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5.学习评价
目前,我们的学习评价主要针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程,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由于网络的局限性,缺乏监督是网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语言学习来说,平时的积累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主要利用“课程作业”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课程作业是针对各单元的内容分阶段设计而成,学生必须通过所有的课程作业,才具备参加总结性评价的资格,才有可能通过该门课程的考核;而总结性评价主要是采取集中考试的方式实现的。

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发展中的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英语教学为例,对现有的网络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补充及综合应用,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过程。该模式兼顾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学,又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同时尽可能地降低了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然,其它的网络教学模式也可能在网络英语教学中发挥很好的作用,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寻求更优的网络英语教学模式。

⑸ 网络课程什么

链接:

提取码: mwvh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⑹ 网络教学模式的几种类型

: 讲授型模式 个别辅导型模式 讨论学习型模式 探索学习型模式 协作学习型模式.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1],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这就不难理解,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什么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会在西方迅速流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 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目前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由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所以上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优缺点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应用与推广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材。为了与前面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区别,我们把按照这种思想和目标实现的教学模式称之为双主教学模式(以强调这种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当着重指出,这里所说的“双主”和前几年有些人所主张的“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的“双主”是有原则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如上所述,我们所说的“双主”是指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里的认知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学生;而有些人所主张的“双主”,则是指双主体,其用意是强调“教师也是主体”,所以其实质仍是维护“教师中心论”,这是我们不能苟同的)。 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由于双主模式是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为了阐明双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必须先了解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面我们已经简要地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下面再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作一扼要介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由于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建构主义的日益流行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理论基础比较单一,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十九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二十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赞可夫的"发展观"(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以及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目标的要求),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和他的"九段教学法",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等等。 综观上述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关的众多理论,尽管其中每一种都对这一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真正能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给以 全面支持的恐怕只有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这是因为,学习过程既涉及认知因素,也涉及情感因素。因此,若要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给以全面的理论支持,必须既研究认知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又要研究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为了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最好还能在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施的有效教学策略。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看看上述各种理论,不难发现,其中有些理论完全没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如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理论),有些虽然考虑了认知因素,但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坚持不够彻底(如加涅和布鲁纳的理论),其它或是对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 中的影响重视不够,或是未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只有奥苏贝尔对这三个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因此我们认为,以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作为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恰当的(但是并不否认、更不排斥其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也能对这种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下面就是关于奥苏贝尔理论的介绍。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分述如下: 1."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对学习类型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学习"按照其效果划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类型。所谓有意义学习,其实质是指[2]:"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而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所谓非任意的和实质上的联系是指这些观念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方面(如一个表象、一个已经有意义的符号、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有联系。"换句话说,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真正习得知识的意义,即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关联的认识,关键是要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即"符号表示的观念")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表象、概念或命题)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就必然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条原理。正如他的代表性论?quot;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中用特大号字所表述的[2]:"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2]:"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课题并不涉及学生方面的任何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需要把呈现出来的牧希ㄎ抟庖逡艚诨蚺涠孕稳荽剩灰皇资�蚣负味ɡ恚┘右阅诨�蜃橹��员阍诮�茨掣鍪焙蚩梢岳�盟�虬阉�傧殖隼础?quot;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2]:"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可见,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奥苏贝尔简称之为"接受学习")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也称"发现式"教学,奥苏贝尔则简称之?quot;发现学习"或"发现教学法")来实现。奥苏贝尔认为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实现有意义学习,关键是要能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反之,如不能建立起这种"联系",不仅"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将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就是"发现式教学"也不可能实现有意义学习的目标。 奥苏贝尔还强调指出,如果根据学习引起的能力变化来区分学习类型(能否实现有意义学习是引起能力发展变化的关键),即根据用何种方式来引起能力变化(也就是用何种方式来 实现有意义学习),那么,就只能区分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而所有其他的学习类型皆可并入到这两大类型之中。他认为目前学术界对学习类型的众多分类(如"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尝试错误学习"、"条件反应学习"、"配对联想学习"……等等)实际上都是"没有按照这些学习类型所引起的能力变化来区分学习"的结果[2]。因此,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也将只对"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类型(也就是"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和"发现式"教学方式)进行讨论,对于其他的学习类型与教学方式则不予涉及。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奥苏贝尔不仅正确地指出通过"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均可实现有意义学习,而且还对如何在这两种教学方式下具体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传递-接受"教学方式下的教学策略作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成为教学论领域一座丰碑的出色成果--"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⑺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模式有哪些

一、确立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策略
在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中,我们首先研究和确立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我们深切地感悟和领会到: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材组织、师生角色、学习方式上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教材来源和形式上的多样性。
网络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教材的来源和形式,使教材呈现出多样性、非线性和综合性。
(1)教材来源的多样性。网络教学的教材不仅仅是教科书;还包括网上资源进行筛选后下载的学习资料,学校课件制作室开发制作的多媒体教材,学生之间通过调查、考察、搜集的各种信息资料等。
(2)教材呈现的非线性。网络环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仅是文字材料,而且音像、图片、方法等电子教材,以非线性的网状结构形式呈现出来。
(3)教材组合的综合性。从我校2000年起至今不同学科的网络教学试验课分析,其中语文、社会学科是以主题形式的综合形式设计的,而数学、自然、美术等学科是以单元形式加以综合组织的。教学的周期打破了原来以课时为单位的安排,演变成以星期、以月或以学期为单位的灵活样式。
2、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宰课堂的中心地位,而在我们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这种地位和作用被弱化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从网络环境课上,我们看不到教师从头到尾滔滔不绝的演讲或对学生指名提问,教师大量的工作在于课前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习资源进行采集、筛选、整理。学生在课上可以自选练习,自行检测,检测或考试不再是学生惧怕的学习形式。数学课“赛一赛谁最强”的学习环节中,学生可以相互出题,相互批改,相互竞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不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要求。如语文课“自主学习,理解课文”的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自学要求分为A、B、C三个层次,由他们自行选择;在“展示成果”的学习环节中,学生可以自选主题和形式,自找资料,自我研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而组织确立的。
3、学习方式的变革。
网络下的教学追求的是多种多样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研究设计、交互协作、实践体验等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如《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教学就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中让儿童模仿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通过网上浏览、网下调查、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对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展开研究;设计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后的成果设计。儿童把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课题研究成果通过网页、作文、写信、发邮件、画图、提倡仪书等多种形式展示,这都是儿童全新学习方式的体现。网络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方式,不仅要求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还要求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协作。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第八册《量的计量》教学中,通过设计“比一比谁最好”、“赛一赛谁最强”教学环节,采用组织竞赛,相互考试、协作讨论等学习方式。
二、探索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
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创新研究是教师通过网络创设教与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重视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根据网络教学交往的公平性、隐形性、交互性、主体性等特点,我们着重研究以下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结构。
1、构建网络环境下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现代教学技术发展方向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开发和应用,形成了一种图、文、声、像并茂,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创设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中实现了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下依据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优化了作文教学结构,促进了师生创新精神的发扬。
(1)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从内容入手,创设或再现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景,有步骤、有重点地指导学生围绕自己的爱好选择有关人、事、物、景,进行观察、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产生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强烈愿望。
(2)指导观察,以说促写。优美的景物、生动的场面的依次出现,首先为学生解决了“言之有序”的问题,帮助学生选择材料,安排段落,确定详略。接着着重指导学生观察,讨论“怎样写”,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在学生定向观察多媒体画面时,教师根据写作要求、写作重点、难点,不断采取重放、关键处定格、放大或缩小等技术手段,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对写作重点处教师还可作一些注释说明,设计问题,将画面情境与感知吸收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把各种信息进行加式编码,变成指令性信息,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引起了他们美好的回忆。
(3)交互学习,自主习作。学生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开始自主习作。自主习作由学生通过计算机来处理语言文字,从词、句、篇到标点符号及文字的排版,把自己的习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在学生自主习作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语音系统向老师提问或请教,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同学的习作:二是学生可以随时获得帮助信息,以解决习作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则通过网络,浏览学生的习作情况,给学生以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找出可作为评改的作文,为下一步作好准备。
(4)评改例文,强化重点。教师把要评改的例文或片断,通过网络发送给每一位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抓住重点,指导学生评改。先让同学读一读例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评改例文:好,好在哪里,为什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修改,怎样改?习作的重点部分可再次出现画面,让学生进行文字与画面的对照,看重点写得是否具体,用词是否准确,联想是否合理。
这一环节要点是教给学生怎样去分析一篇文章,让学生明白怎样的文章才是符合写作要求的,指导学生怎样去评改作文,培养他们的修改能力,养成边思考、边修改的习惯,为自评自改打下基础。
(5)修改习作,存盘打印。学生根据上面的例文评改,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如有部分学生修改还有困难的话,这一步中可继续采用第三步中网上请求、获取帮助等方法进行修改。修改定稿后进行重新排版,预览没有问题后,就可以打印成文,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拷贝到自己的磁盘上,形成自己的“习作集锦”。
2、构建网络环境下自主创新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是融“自主”与“创新”为一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自定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的一种课堂教学操作样式,达到语言知识及技能、习惯态度与价值感的同步增长。还是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
(1)网页导入,激发兴趣。在学生优美的朗读声中展示“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等上节课学生的主题研究网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打开网络,自学课文。学生打开自学库自选要求进行自学、自练、自评、自行校正,在自主学习中还可以运用交互系统向教师、同学求助达到自学要求。
(3)自主选题,创新学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选主题,自找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在网络上提供资源库、方法库、展示库、交互库,为学生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
(4)自制成果,努力创新。学生根据展示库的要求和自己的特点爱好选择展示方式:网页制作、想象作文、发邮件、提倡议、写感受、画漫画等。进行创作。
(5)展示成果,交流促进。学生可以在网上选择同学的作品进行浏览,并作出评价;教师在学生作品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在全班展示、评议,再请学生交流自评情况,达到相互促进。
(6)延伸课外,探索深化。课外要求学生到英特网上去学习,去实践,进一步探索,当个环保小卫士。
3、构建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差异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立足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而构建的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协作中整体推进,在探索中提示思维、发展思维,最终形成能力,学会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打破逻辑演绎推理的做法,增强学生归纳和直觉估算能力,从而体现数学文化特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教学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教学设计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在内容编排上,构建了以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为单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媒体形象直观的演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的由来;在教学目标上,实施分层教学目标,采用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相结合,使全班人人学会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达到人人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由来;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自由选择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为学生提供更宽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本课教学以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通过自学操作为基础,围绕“问题一解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展开教学。教师通过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在网上设置查看答案及帮助信息等,及时矫正学生思维,保持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系统地牢固掌握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按四步实施:情景导入一基础训练一自主探究一自我总结。依据儿童心理特点,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创设兔妈妈的五个孩子为谁制作的图形大而争论不休的情景,增强学生生活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依据儿童思维特点,利用教学媒体,让学生清晰观察动态过程,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填写实验报告,揭示规律,从而获得面积计算公式的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与合作者,通过学生自我判断、自我探究、自我选择性的学习、自我总结性评价等形式,努力体现教学的一体化。
三、开发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资源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在教与学的时间、地域和环境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来补充和加入,必须全面开发网络的课程资源,使教与学由封闭走向开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开发网络信息为教师构建宽广的教学设计平台。2000年下半年开始,通过Intemet网上的搜集下载教学资源、购置部分教学素材课件和教师群体自我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我校启动了校园教学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加入地区局域教育网,并成为北京景山远程教育示范学校,而全国教育资源的链接,更是为师生的网络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信息源。
(2)网上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2000年1月我们在Internet上建立学校的青苑网站,同年9月我们又初步建起了校内的网上学校,设置青苑之星、小荷初露、网上教程、电子阅览、在线试题、即时辅导和网络知识等栏目。开放的网上学校,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环境,让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进行自觉主动地学习。
(3)校园热线支撑教与学的多向交流。学校于2000年10月建起了校内热线,主要包括BBS、部门(教导处、教科室、大队部、教研组等)主页、班纽(四至六年级各班)主页、个人(教师、学生)主页。少先队大队部的“蓓蕾网苑”有“校园热点新闻”和“碰碰车”等栏目,及时报道传播了校内外学生关心的新闻。今年4月24日,我校在接待江苏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协作会代表来校视察的过程中,少先队大队部“蓓蕾网苑”的几十位少先队员,在一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对来校视察的代表们的活动进行采访拍摄、新闻编辑和网页制作,即时向代表们汇报了他们在校活动的情景、及时、正确的网上报道中并插入了多幅代表们视察学校和听课的照片,赢得了省教育厅周稽裘副厅长和代表们的热情赞赏。
随着我校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究的深化和普及,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推进了课程的再设计、再创造,师生角色的转换,新的学习方式不断涌现,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不断提高。教师团体2000年荣获无锡市多媒体软件现场制作一等奖;荣获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全国二等奖;2001年又荣获无锡市第三届校园电视专题片一等奖、片头制作二等奖、校园新闻二等奖;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设计更是在各种比赛中屡屡得奖。
目前我校全体师生正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积极参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创新”探索。我们坚信:一种崭新的教与学的教育形态必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⑻ 网络教育主要的教学模式是什么

网上为主,线下辅助!

⑼ 简述网络课程教学支持平台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网络课程教学支持平台的基本功能:
一、内容资源管理:
1、实现了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辅助工具的分离,提高了课件的重用性,并使课件来源多样化;兼容多种文件格式课件。
2、数字收发箱:接收、储存、管理学生作业;学生之间的文件互换;
3、在线日历:提醒重要日程安排;管理、查看任务实施情况;
4、电子黑板:记录笔记功能,可随时随地上网学习。
二、在线交流功能:
1、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同步教学、异步教学、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2、讨论区:提高能够在线论坛,激发学生以提问方式进行学习;
3、虚拟教室:辅导、答疑、交流工具,功能包括实时聊天、白板、课程内容展示等;
4、群发邮件:邮件组将根据课程分组、用户身份,自动生成邮件组。
三、考核管理功能:
1、试题库管理功能:提供八种题型;可定制个性化试题;
2、创建实时测验:可自动判分,学生可立即得到测试结果;
3、测验定时功能:可设置考试时间,以及考试开放时间;
4、在线成绩簿:教师可以查阅评分细目,可对成绩进行分类索引。
四、系统管理功能:
1、系统注册和课程创建,角色管理功能以及分级授权管理机制;
2、模块拓展:开放API,模块管理,可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
3、完善的管理、统计、考评体系:
4、跟踪、统计: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从质、量两个方面进行;
5、灵活、方便的机构、人员、角色管理功能以及分级授权管理机制;
6、资源管理:题库管理,课程管理可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

⑽ 不同平台的鼓励机制是什么

网络平台激励机制
一、问题提出
学习动机不强、参与程度低一直是网络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中主要提出了优化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加强教师参与、增强过程性评价等策略。实际上,这些策略主要涉及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平台的作用则体现在为教师激励策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既包括对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呈现、教学活动开展的支持,又包括对各种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对各种学习评价策略的支持。然而,目前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资源共享、教学组织、互动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已经较为成熟,在学习评价方面,功能还未能尽如人意。
刘盛峰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素质,提高竞争力”、“为了获取文凭”。姚巧红等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则发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考试和满足兴趣等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三项主要动机。可见,在我国,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动机都是以外部动机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开展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参与程度反映到课程成绩当中,而如前所述,当前主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对这一策略都未能提供较好支持;另外,相关的研究也多是仅仅简单提到这一策略,对于如何具体实现则未进行深入探讨。实际上,这一策略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实现,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具体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具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学习激励机制并进行技术实现,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激励机制
1.参与学习,记录积分
以积分作为考查学习参与程度的依据。为登录平台、利用资源、分享资源、讨论交流等平台中的各种活动分别赋予一定的单位积分,学习者每当参与某种活动,就会获得相应的单位积分,随着学习的不断进行,学习者的单位积分不断累积,构成总积分。积分通过次数、时间等量化数据客观地反映了学习者的参与程度,既记录了学生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又将各种数量单位统一在了一个体系当中。
2.单位分值,自主设定
网络教学平台中各种参与积分计算的活动都被赋予一定的单位积分,这些单位积分不是系统内置、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由教师自主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类型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要求学生多学习教材内容,有的则要求学生多参与讨论,由教师设定单位积分,便可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安排不同活动单位积分的相对权重,使积分的计算更加合理。
3.任务完成,积分开始
学习者想要获得积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达到教师设定的最低标准。教师除设定每类活动的单位积分值外,还要设定每类活动的最低要求,学习者只有完成最低要求规定的任务,才开始获取积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督促学习者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又能激励学习者持续积极参与。
4.积分排名,分段计分
对学生按照所获积分的多少进行排名,并将学生的名次划分为若干等级,为每个等级设置一定的分数,这样,学生名次对应等级的分数就是其积分所对应的成绩。这种方式根据名次计算成绩,不设积分上限,可以激励学习者持续积极参与;而划定等级的分段计分,又可以模糊相近积分之间的差异,避免学习者为了追求一两个名次而进行恶性竞争,使成绩的计算更加公平合理。
5.参与情况,实时反馈
向学习者实时呈现自己的积分状态,包括总积分以及每一项活动的积分,使参与学习的同学能够看到自己积分的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呈现学习者目前的积分的名次以及各项活动中全班同学的平均水平,这样,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所处位置,有利于积极参与的同学维持学习动机,也有利于积分较少的同学及时发现差距。除向学生实时反馈之外,也向教师实时呈现全班同学的积分状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全班同学以及个别学习者的学习状况。
6.积分规则,灵活配置
允许教师对各种参数进行自主配置,包括前面提到的参与计算积分的活动项、每一项的单位积分值、积分的等级数量及范围、每一等级的对应的分数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积分规则。除了积分规则本身可以由教师自主配置外,还应允许教师在一门课程中配置多个积分规则,每个积分规则应用于不同的教学阶段,并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不同,为各个规则配置相应的活动项、单位积分值、计分方式等,使激励工具的应用能够尽量灵活。
三、学习激励机制的功能实现
基于以上实现机制,本文对相关功能进行了系统开发,在平台中新增“课程积分”模块,主要包含积分规则管理、积分规则设置、积分信息反馈等具体功能。
1.积分规则管理
在一门课程当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的学习阶段设定不同的考察项目、积分值及计分方法等参数,形成不同的积分规则。进入“课程积分”模块,教师与学生用户均能看到本课程所有的积分规则,教师可对积分规则进行各种管理操作,包括添加、删除、预览、修改、查看学生积分等,学生则具备查看积分规则信息以及查看积分详情的权限。
2.积分规则设置
在“课程积分”模块中,教师可点击“添加”按钮,添加一个新的积分规则,积分规则中需要设置的内容有三项,一是基本信息,包括积分规则名称以及该规则收集数据的起始时间;二是规则明细,结合平台已有功能,系统提供了登录次数、学习时长、发帖数、回帖数、帖子被浏览数、提问次数、资源下载次数、资源上传次数等可选考察项,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对每一考察项,教师需要设定单位积分值及最低要求值,单位积分值表示学生参与单位活动能够得到的积分,最低要求值则表示该项目最少需要完成的量,只有在达到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学生才会获得积分;三是分段计分规则,系统采取分段计分的方式实现积分与成绩的转化,具体机制为将学生按照积分进行排名,最后按名次段计分,例如给前10%的学生100分,10%至20%的学生90分,设置该项目时,教师首先需要添加一定数量的名次段,然后设置各段的名次范围及其对应的分数。
3.积分信息反馈
“课程积分”模块的积分规则列表会向学生即时呈现其当前积分及名次,点击积分值,系统将呈现其在每个考察项的积分情况以及各个项目的课程平均水平,这样,学生既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积分,又能够全面了解自己在各个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教师用户登录后,点击某个积分规则后的“学生积分”按钮,系统将列出该规则下全班学生的积分、名次与成绩,点击某个学生姓名后的“详情”按钮,系统则会呈现该学生的分项积分情况积分及积分日志。
四、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扩展了教学空间,但是由于学习者内部动机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督促学习者积极参与还是很有必要的。激励措施的实施需要平台的支持,本文设计的学习激励机制以积分记录学习过程,允许教师自主制定积分规则,积分及参照情况及时反馈,并根据积分名次确定学习参与成绩,这些具体机制可以为教师采取学习激励措施、开展过程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

阅读全文

与网络教学包括哪些机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安全自查软件 浏览:66
通信网络规划如何实现16个波段 浏览:307
电视室外线能增强手机网络吗 浏览:668
贴吧网络用不了别的软件都可以 浏览:691
虎丘区提供网络服务有哪些 浏览:526
海天考研计算机网络 浏览:623
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平台运维 浏览:557
中传821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网络 浏览:223
如何宣传网络媒体部 浏览:698
东南亚商务网络安全会谈 浏览:187
如何平衡网络语言和正式语言 浏览:188
网络连接正常打不开网络 浏览:657
手机连接联想打印机网络拒绝请求 浏览:613
网络4g怎么变2g 浏览:236
安卓电脑网络怎么连接 浏览:45
电脑网络摄像头能连接手机吗 浏览:509
网络安全点数 浏览:22
买手机回来怎么设置网络 浏览:961
豫广网络和移动网络哪个好 浏览:473
异地如何共享一个网络 浏览:44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