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A类网络和B类网络的详细属性都有什么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两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除了上面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盇舾�锒嫌茫�?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page-|
三、IP的寻址规则
1.网络寻址规则
A、 网络地址必须唯一。
B、 网络标识不能以数字127开头。在A类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
C、 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255。数字255作为广播地址。
D、 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0”,“0”表示该地址是本地主机,不能传送。
2.主机寻址规则
A、主机标识在同一网络内必须是唯一的。
B、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1”,如果所有位都为“1”,则该机地址是广播地址,而非主机的地址。
C、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0”,如果各个位都为“0”,则表示“只有这个网络”,而这个网络上没有任何主机。
四、IP子网掩码概述
1.子网掩码的概念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2.确定子网掩码数
用于子网掩码的位数决定于可能的子网数目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在定义子网掩码前,必须弄清楚本来使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俊?
定义子网掩码的步骤为:
A、确定哪些组地址归我们使用。比如我们申请到的网络号为 “210.73.a.b”,该网络地址为c类IP地址,网络标识为“210.73”,主机标识为“a.b”。
B、根据我们现在所需的子网数以及将来可能扩充到的子网数,用宿主机的一些位来定义子网掩搿1热缥颐窍衷谛枰?2个子网,将来可能需要16个。用第三个字节的前四位确定子网掩码。前四位都置为“1”,即第三个字节为“11110000”,这个数我们暂且称作新的二进制子网掩码。
C、把对应初始网络的各个位都置为“1”,即前两个字节都置为“1”,第四个字节都置为“0”,则子网掩码的间断二进制形式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D、把这个数转化为间断十进制形式为:“255.255.240.0”
这个数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
3.IP掩码的标注
A、无子网的标注法
对无子网的IP地址,可写成主机号为0的掩码。如IP地址210.73.140.5,掩码为255.255.255.0,也可以缺省掩码,只写IP地址。
B、有子网的标注法
有子网时,一定要二者配对出现。以C类地址为例。
1.IP地址中的前3个字节表示网络号,后一个字节既表明子网号,又说明主机号,还说明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一个网段。如果属于同一网络区间,这两个地址间的信息交换就不通过路由器。如果不属同一网络区间,也就是子网号不同,两个地址的信息交换就要通过路由器进行。例如:对于IP地址为210.73.140.5的主机来说,其主机标识为00000101,对于IP地址为210.73.140.16的主机来说它的主机标识为00010000,以上两个主机标识的前面三位全是000,说明这两个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区域中。
2.掩码的功用是说明有子网和有几个子网,但子网数只能表示为一个范围,不能确切讲具体几个子网,掩码不说明具体子网号,有子网的掩码格式(对C类地址):主机标识前几位为子网号,后面不写主机,全写0。
五、IP的其他事项
1.一般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分配IP地址时是按照网络来分配的,因此只有说到网络地址时才能使用A类、B类、C类的说法;
2.在分配网络地址时,网络标识是固定的,而计算机标识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下面是三类网络地址的组成形式:
A类地址:73.0.0.0
B类地址:160.153.0.0
C类地址:210.73.140.0
上述中的每个0均可以在0~255之间进行变化。
3.因为IP地址的前三位数字已决定了一个IP地址是属于何种类型的网络,所以A类网络地址将无法再分成B类IP地址,B类IP地址也不能再分成C类IP地址。
4.在谈到某一特定的计算机IP地址时不宜使用A类、B类、C类的说法,但可以说主机地址是属于哪一个A类、B类、C类网络了。
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对IP地址肯定有了了解。有了IP地址大家就可以发送电子邮件了,并且可以获得Internet网上的其他信息,例如可以获得Internet上的WWW服务、BBS服务、FTP服务等等。
㈡ 问关于A、B、C类的IP地址的理解
地址共4字节,每个字节8位都是二进制,为了方便用十进制显示,字节间用 . 隔开
A类地址
1.0.0.0 中的1是十进制代表二进制的0000 0001 所以是以0开头的
255就是二进制的1111 1111 刚好一个字节
因此最大上限是255,最高位必须是0 那么第一个字节的最大值就是0111 1111就是127
当网络地址全零或全1有特殊含义,因此一般不考虑
B类
同样的10开头那么第一个字节最小就是1000 0000 就是128
C类
110 开头最小的是1100 0000 就是192了
到223是因为,110开头最大的就是1101 1111就是223了
纯手打,望采纳
㈢ 从IP地址的前三位,就可以判断以下哪台主机属于B类网络
题目中指的是二进制
A类地址是的第一个8位数组是0开头,换成十进制就是1-126;
B类地址是的第一个8位数组是10开头,换成十进制就是128-191;
C类地址是的第一个8位数组是110开头,换成十进制就是192-223;
D类地址是的第一个8位数组是1110开头,换成十进制就是224-239;
E类地址是的第一个8位数组是1111开头,换成十进制就是240-254;
网络为不能全是0或1
所以答案是B
㈣ 请问128.0.0.0,192.0.0.0为什么不可指派,为什么为什么第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是192.0.1.0而不是192.0.0.0
128.0.0.0开始是b类网络
128.0这部分是网络号 0.0这部分是主机号
b类网络第一个网络号是128.0 但是我们不指派 我们用它来表示b类网络本身(只是开始这么规定 但是实际上没什么鸟用 128.0已经被用了 可以去查查看)
就如同128.1.0.0 主机号 0.0是128.1的第一个主机号 但是我们不用 用它来表示128.1这个网络本身(这个感觉比上面有用多了)
同理192.0.0.0是c类网络
192.0.0.0开始是c类网络
192.0.0是网络号 0这部分是主机号
其他的就如同上面所说
所以第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是192.0.1.0而不是192.0.0.0 你要看网络号
㈤ 互联网诞生于哪一年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
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5)网络B开始的是哪里的扩展阅读:
互联网发展
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这促使了分散网络、排队论和分组交换的研究。1960年,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ARPA)出于冷战考虑创建的ARPA网引发了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
1973年,ARPA网扩展成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计算机。1974年,ARPA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的文顿·瑟夫提出TCP/IP协议,定义了在计算机网络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他们在2004年也因此获得图灵奖)。
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变为TCP/IP协议。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建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在1994年,NSFNET转为商业运营。
1995年随着网络开放予商业,互联网中成功接入的比较重要的其他网络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种商用X.25网络。1990年代,整个网络向公众开放。1991年8月,蒂姆·伯纳斯-李在瑞士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创建了HTML、HTTP和最初几个网页之后两年,他开始宣扬其万维网项目。
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学术和技术的互联网上稳步增长。1996年,“Internet”(互联网)一词被广泛的流传,不过是指几乎整个的万维网。其间,经过一个十年,互联网成功地容纳了原有的计算机网络中的大多数(尽管像FidoNet的一些网络仍然保持独立)。
这一快速发展要归功于互联网没有中央控制,以及互联网协议非私有的特质,前者造成了互联网有机的生长,而后者则鼓励了厂家之间的兼容,并防止了某一个公司在互联网上称霸。互联网的成功,可从“Internet”这个术语的大、小写分化窥知一二。
最初,互联网一词代表那些使用IP协议架设而成的网络,而今天,它已引申泛指各种类型的网络,不再局限于IP网络。于是以小写的互联网(internet,开头的“i”是小写字母)为任何分离的实体网络之集合,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网络。
而大写的互联网(Internet,开头的“I”是大写字母)专指前身为ARPA网,后使用IP协议将各种实体网络链接成此单一逻辑网络。大写的互联网是小写互联网的其中一种形式,反过来却不然。
2002年起,有学者开始提议将“internet”一词用小写表示,理由是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失去了专有的意义。
2016年,美联社认为“互联网”已和“电话”一样成为一件一般的事物,不具有专属商标的意义,于是开始在其格式手册中规定“internet”和“web”一词全部小写,纽约时报也随后跟进,但同时亦有媒体提出不同意见。
㈥ 怎样区分网络A\B\C类啊,它的IP如何设置啊、、、
IP地址的分类
网络号: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
主机号:用于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
IP地址分为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
A、B、C三类IP地址的特征:当将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时,A类地址的第一位总是0,B类地址的前两位总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总是110。
1. A类地址
(1)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2)A类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
(3)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
范围(10.0.0.0-10.255.255.255)
②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2. B类地址
(1) B类地址第1字节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2) B类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3) B类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
② 169.254.X.X是保留地址。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就会得到其中一个IP。
3. C类地址
(1)C类地址第1字节、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个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另外第1个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
(2)C类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3) C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
192.168.X.X是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4. D类地址
(1)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2) D类地址范围:224.0.0.1—239.255.255.254
5. E类地址
(1) 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11110。
(2) E类地址范围:240.0.0.1—255.255.255.254
IP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品牌、商标、版权,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商业秘密、商业模式、商业标准等。IP拥有量的多少,是区分制造与创造的最主要标志,一个国家拥有的IP太少,它的产业或者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就只能扮演初级加工者的角色。
㈦ ip地址分几类,它们的范围是多少
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1、A类IP地址:
A类IP地址地址范围从1.0.0.0 到126.0.0.0,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
2、B类IP地址:
B类IP地址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类网络有16382个;
3、 C类IP地址:
C类IP地址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4、 D类IP地址: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
5、 E类IP地址:
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7)网络B开始的是哪里的扩展阅读:
IP地址的作用:
ip地址是用来上网的,子网掩码是用来辨别是哪个网段的 每台电脑要连接到网络都要有一个自己的ip,这个ip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电脑都是不同的,就好比是你的家庭地址一样,每个人地方的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这个IP才可以上网,而子网掩码是用来分清网段的,每个ip都属于不同的网段,有了ip跟子网掩码就可以知道哪个ip地址是属于哪个网段的。
在子网掩码中用1和0来分别网络号位和主机号位,其中是1的表示是网络位,0表示主机位,IP中前面的N位表示网络号,后面的32-N位才是主机号,所以子网掩码总是前面一段全是1,后面一段全是0。我们的IP范围就是主机号范围。所有主机号中的最后一个主机号为广播地址。
㈧ Internet的网络地址可分为A、B、C三类,是哪三类,分别是什么
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
在IP地址3种主要类型里,各保留了3个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㈨ 什么是A.B.C类网络 怎么区别和划分
A、B、C类IP地址的区别有下面几方面:
1、IP地址范围
A类IP地址:地址范围1.0.0.0到127.255.255.255(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B类IP地址:地址范围128.0.0.0-191.255.255.255(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C类IP地址: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2、子网掩码
A类IP地址:子网掩码为255.0.0.0。
B类IP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0.0。
C类IP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网络标识长度和主机标识长度
A类IP地址: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
B类IP地址: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6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
C类IP地址: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
4、IP地址的四段号码代表含义
A类IP地址: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B类IP地址: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两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C类IP地址: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5、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
A类IP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B类IP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
C类IP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其中A、B、C3类由InternetNIC在全
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
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他们区别和划分是根据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